步步高2015高三物理 新课标 一轮讲义:1.2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

上传人:E**** 文档编号:118917206 上传时间:2019-12-28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0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步步高2015高三物理 新课标 一轮讲义:1.2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步步高2015高三物理 新课标 一轮讲义:1.2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步步高2015高三物理 新课标 一轮讲义:1.2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步步高2015高三物理 新课标 一轮讲义:1.2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步步高2015高三物理 新课标 一轮讲义:1.2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步步高2015高三物理 新课标 一轮讲义:1.2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步步高2015高三物理 新课标 一轮讲义:1.2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课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考纲解读1.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位移公式及速度位移公式,并能熟练应用.2.掌握并能应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几个推论:平均速度公式、xaT2及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比例关系式1 对运动的理解(2014山东省实验中学第二次诊断)下列关于运动的一些说法,正确的是()A速度变化得越快,加速度就越大B加速度方向保持不变,速度方向也一定保持不变C在某一过程中加速度增大但速度可能减小D在某一过程中物体的位移为零,则物体在该过程中一定是静止的答案AC2 匀变速直线运动有关推论的应用质点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第1个2 s、第2个2 s和第5 s内三段位移比为(

2、)A265 B287C4129 D221答案C解析在从静止开始运动的前5 s内的每1秒内位移之比应为13579.因此第1个2 s内的位移为(13)4份,第2个2 s内的位移为(57)12份,第5 s内的位移即为9份,因此正确选项为C.3 竖直上抛运动问题的分析将某物体以30 m/s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不计空气阻力,g取10 m/s2.5 s内物体的()A路程为65 mB位移大小为25 m,方向向上C速度改变量的大小为10 m/sD平均速度大小为13 m/s,方向向上答案AB解析物体的初速度v030 m/s,g10 m/s2,其上升时间t13 s,上升高度h145 m;下降时间t25 st12 s

3、,下降高度h2gt20 m末速度vtgt220 m/s,向下故5 s内的路程sh1h265 m;位移xh1h225 m,向上;速度改变量vvtv0(2030) m/s50 m/s,负号表示向下;平均速度5 m/s.综上可知只有A、B正确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1 匀变速直线运动(1)定义:沿着一条直线运动,且加速度不变的运动(2)分类匀加速直线运动,a与v0方向同向匀减速直线运动,a与v0方向反向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1)速度公式:vv0at.(2)位移公式:xv0tat2.(3)位移速度关系式:v2v2ax.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1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两个重要推论(1)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

4、平均速度等于这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还等于初、末时刻速度矢量和的一半,即:v.(2)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T内的位移之差为一恒量,即:xx2x1x3x2xnxn1aT2.2 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四个重要推论(1)1T末、2T末、3T末、瞬时速度的比为:v1v2v3vn123n(2)1T内、2T内、3T内位移的比为:x1x2x3xn122232n2(3)第一个T内、第二个T内、第三个T内位移的比为:xxxxn135(2n1)(4)从静止开始通过连续相等的位移所用时间的比为:t1t2t3tn1(1)()()三、自由落体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1 自由落体运动(1)条件:物体只受重力,从静

5、止开始下落(2)运动性质:初速度v00,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3)基本规律速度公式:vgt.位移公式:hgt2.速度位移关系式:v22gh.2 竖直上抛运动(1)运动特点:加速度为g,上升阶段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下降阶段做自由落体运动(2)基本规律速度公式:vv0gt.位移公式:hv0tgt2.速度位移关系式:v2v2gh.上升的最大高度:H.上升到最高点所用时间:t.考点一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1 速度时间公式vv0at、位移时间公式xv0tat2、位移速度公式v2v2ax,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三个基本公式,是解决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石2 以上三个公式均为矢量式,应用时应规定正方

6、向3 如果一个物体的运动包含几个阶段,就要分段分析,各段交接处的速度往往是联系各段的纽带,应注意分析各段的运动性质例1珠海航展现场“空军八一飞行表演队”两架“歼10”飞机表演剪刀对冲,上演精彩空中秀质量为m的“歼10”飞机表演后返回某机场,降落在跑道上的减速过程简化为两个匀减速直线运动过程飞机以速度v0着陆后立即打开减速阻力伞,加速度大小为a1,运动时间为t1;随后在无阻力伞情况下匀减速直至停下在平直跑道上减速滑行总路程为x.求第二个减速阶段飞机运动的加速度大小和时间解析如图,A为飞机着陆点,AB、BC分别对应两个匀减速直线运动过程,C点停下A到B过程,依据运动学规律有:x1v0t1a1t,v

7、Bv0a1t1,B到C过程,依据运动学规律有:x2vBt2a2t,0vBa2t2,A到C过程,有:xx1x2,联立解得:a2,t2.答案解决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的思维规范突破训练1(2011新课标全国24)甲、乙两辆汽车都从静止出发做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方向一直不变在第一段时间间隔内,两辆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不变,汽车乙的加速度大小是甲的两倍;在接下来的相同时间间隔内,汽车甲的加速度大小增加为原来的两倍,汽车乙的加速度大小减小为原来的一半求甲、乙两车各自在这两段时间间隔内走过的总路程之比答案57解析设汽车甲在第一段时间间隔末(时刻t0)的速度为v,第一段时间间隔内行驶的路程为s1,加速度为a;在第二

8、段时间间隔内行驶的路程为s2.由运动学公式得vat0s1ats2vt0(2a)t设汽车乙在时刻t0的速度为v,在第一、二段时间间隔内行驶的路程分别为s1、s2.同样有v(2a)t0s1(2a)ts2vt0at设甲、乙两车行驶的总路程分别为s、s,则有ss1s2ss1s2联立以上各式解得,甲、乙两车各自行驶的总路程之比为考点二解决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常用方法1 一般公式法一般公式法指速度公式、位移公式及推论三式它们均是矢量式,使用时要注意方向性2 平均速度法定义式对任何性质的运动都适用,而v(v0v)只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3 比例法对于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与末速度为零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可利用初

9、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重要特征中的比例关系,用比例法求解4 逆向思维法如匀减速直线运动可视为反方向的匀加速直线运动5 推论法利用xaT2:其推广式xmxn(mn)aT2,对于纸带类问题用这种方法尤为快捷6 图象法利用vt图可以求出某段时间内位移的大小,可以比较v与v,还可以求解追及问题;用xt图象可求出任意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例2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从斜面底端A点冲上固定的光滑斜面,斜面总长度为l,到达斜面最高点C时速度恰好为零,如图1.已知物体运动到距斜面底端l处的B点时,所用时间为t,求物体从B滑到C所用的时间 图1解析方法一:逆向思维法物体向上匀减速冲上斜面,相当于向下匀加速滑下斜面故x

10、BC,xAC,又xBC,由以上三式解得tBCt.方法二:基本公式法因为物体沿斜面向上做匀减速运动,设物体从B滑到C所用的时间为tBC,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可得v2axACvv2axABxABxAC由解得vB又vBv0atvBatBC由解得tBCt.方法三:比例法对于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连续相等的时间里通过的位移之比为x1x2x3xn135(2n1)因为xCBxBA13,而通过xBA的时间为t,所以通过xBC的时间tBCt.方法四:中间时刻速度法利用推论:匀变速直线运动中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位移的平均速度,AC.又v2axAC,v2axBC,xBC.由以上三式解得vB.可以看成

11、vB正好等于AC段的平均速度,因此B点是这段位移的中间时刻,因此有tBCt.方法五:图象法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画出vt图象如图所示利用相似三角形的规律,面积之比等于对应边的平方比,得,且,ODt,OCttBC.所以,解得tBCt.答案t突破训练2某次训练中,航空母舰以速度v0匀速航行,舰载机以水平速度v从舰尾落到长为l的水平甲板上并钩住阻拦索之后飞机的运动可以近似为匀减速运动,则飞机的加速度至少应为多大?不考虑飞机着舰对航空母舰运动情况的影响答案a解析设飞机从着舰到与航空母舰相对静止过程中的时间为t,发生的位移为x1,舰的位移为x2.根据运动学公式v2v2ax1vv0atv0tx2x1x

12、2l整理得a考点三自由落体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1 特点和规律(1)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从静止开始,即初速度为零只受重力作用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公式:vgt,hgt2,v22gh.(2)竖直上抛运动的特点初速度竖直向上只受重力作用的匀变速直线运动若以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则ag.2 处理竖直上抛运动的方法(1)分段处理上升阶段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下降阶段做自由落体运动几个特征物理量上升的最大高度H,上升到最高点所用的时间T,回到抛出点所用的时间t,回到抛出点时的速度vtv0.(2)全程处理初速度为v0(设为正方向),加速度为ag的匀变速直线运动v0时,物体上升v0时,物体在抛出点上方h0时,物体在抛出点下方

13、例3某人站在高楼的平台边缘,以20 m/s的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一石子不考虑空气阻力,取g10 m/s2.求:(1)石子上升的最大高度;回到抛出点所用的时间(2)石子抛出后到达距抛出点下方20 m处所需的时间解析解法一:(1)上升过程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取竖直向上为正方向,v020 m/s,a1g,v0,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v2v2ax,vv0at得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H m20 m;上升时间:t1 s2 s下落过程为自由落体运动,取竖直向下为正方向v00,a2g,回到抛出点时,x1H,根据自由落体运动规律得下落到抛出点的时间:t2 s2 stt1t24 s所以最大高度H20 m,从抛出点抛出到回到抛出点所用时间为4 s.(2)到达抛出点下方20 m处时,x240 m,从最高点下落到抛出点下方20 m处所需的时间:t2 s2 stt1t2(22) s所以石子抛出后落到抛出点下方20 m处所需的时间为(22) s.解法二:(1)全过程分析,取向上为正方向,v020 m/s,ag,最大高度时v0,回到原抛出点时x10,落到抛出点下方20 m处时x20 m,由匀变速运动公式得最大高度:H m20 m回到原抛出点:x1v0t1gt,t1 s4 s(2)落到抛出点下方20 m处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