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 颈部应用解剖学

上传人:lb2****090 文档编号:118916317 上传时间:2019-12-28 格式:PPT 页数:95 大小:9.2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 颈部应用解剖学_第1页
第1页 / 共95页
最新 颈部应用解剖学_第2页
第2页 / 共95页
最新 颈部应用解剖学_第3页
第3页 / 共95页
最新 颈部应用解剖学_第4页
第4页 / 共95页
最新 颈部应用解剖学_第5页
第5页 / 共9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 颈部应用解剖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 颈部应用解剖学(9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颈部应用解剖学,位于头与胸部之间,呈圆筒形,连接头、躯干和上肢。 正前方:呼吸道及消化道的上段; 正后方:颈椎及上段胸椎; 两 侧:大血管及神经; 颈根部:胸膜顶和肺尖,斜行的大血管和神经。,境界 上界: 下颌骨下缘、下颌角、乳突尖、 上项线和枕外隆凸连线 下界: 胸骨的颈静脉切迹、胸锁关节、锁骨上缘、肩峰与第7颈椎棘突连线,分区 以斜方肌为界,分为颈前外侧部和颈后部; 颈前外侧部以胸锁乳突肌为界分为颈前区、胸锁乳突肌区和颈外侧区;,三角 颈前外侧部由胸锁乳突肌、二腹肌肩胛舌骨肌等为界分为下颌下三角、颏下三角、颈动脉三角、肌三角、锁骨上三角、枕三角。,三角 下颌下三角:二腹肌前腹、后腹和下颌骨

2、下缘之间。 颏下三角:两侧二腹肌前腹和舌骨之间。 颈动脉三角:胸锁乳突肌前缘、二腹肌后腹与肩胛舌骨肌上腹之间。 肌三角:胸锁乳突肌前缘、颈前正中线与肩胛舌骨肌上腹之间。 锁骨上三角:胸锁乳突肌后缘、肩胛舌骨肌下腹与锁骨之间。 枕三角:胸锁乳突肌后缘、肩胛舌骨肌下腹与斜方肌前缘之间。,血管 1.颈总动脉:是头颈部的主要动脉干。右侧起自无名动脉,左侧起自主动脉弓,两侧颈总动脉在胸锁乳突肌前缘深面,沿气管、喉外侧斜向后上行走,至甲状软骨上缘平面,分为颈内动脉和颈外动脉。 2.颈内动脉:自颈总动脉分出后,始居颈外动脉之后外侧上行,继而转向颈外动脉后内测,垂直向上达颅底,经颈动脉管入颅中窝,颈内动脉在颈

3、部无分支。,血管 3.颈动脉体和颈动脉窦:颈动脉体位于颈内、外动脉分叉处的后方,借结缔组织连接于动脉壁上,属化学感受器,感受血液中二氧化碳浓度变化,反射性地调节呼吸运动。颈动脉窦为颈内动脉起始处膨大部分,其内有特殊的感受神经末梢,属压力感受器,当动脉血压升高时,即引起颈动脉窦扩张,刺激压力感受器,自中枢发放神经冲动,通过中枢反射性地引起心跳减慢,末梢血管扩张,起到降压作用。,血管 4.颈外动脉:自颈总动脉发出后,初居颈内动脉的内侧,继而转至其外侧,向上经二腹肌后腹和茎突舌骨肌深面上行,至下颌颈平面分为颞浅动脉和上颌动脉两个终支。颈外动脉自下向上发出的主要分支有:甲状腺上动脉、舌动脉、面动脉、颞

4、浅动脉和上颌动脉等。 5.颈内静脉:起于颈内动脉孔,为乙状窦的延续,出颅后进入颈动脉鞘内,始居颈内动脉的后方,继而位于其外侧,沿颈总动脉外侧下行,下端与锁骨下静脉会合形成五名静脉。在舌骨大角稍下方,颈内静脉接受面总静脉、舌静脉等属支,在甲状软骨上缘平面,接受甲状腺上静脉属支。,神经 1.颈丛:由颈神经1-4的前支组成,位于中斜角肌和肩胛提肌的前方,胸锁乳突肌上部的深面,颈丛发出皮支和肌支。皮支在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穿出,颈部手术时以此点作臂丛神经阻滞麻醉。 2.膈神经:由颈丛肌支发出。膈神经受损后主要表现为膈肌瘫痪,腹式呼吸减弱或消失。膈神经受刺激时,可发生呃逆。,神经 3.臂丛:由颈神经5-8

5、和第1胸神经的前支组成,在斜角肌间隙中穿出后,形成上、中、下干。臂丛的主要分支有胸长神经、胸背神经、胸前神经、肌皮神经、正中神经,这些神经分布至胸、肩、颈和上肢的皮肤。臂丛在锁骨中点上方比较集中,而且位置表浅,临床上常以此点作神经阻滞麻醉。,神经 4.迷走神经:自延髓后外侧出脑,经颈静脉孔出颅后,在颈动脉鞘内于颈内动脉和颈内静脉之间的后侧下行,在舌骨大角处发出喉上神经,分为内、外两支,内支与喉上动脉同行,穿甲状舌骨膜入喉,支配声门裂以上的喉黏膜感觉。外支支配环甲肌。迷走神经继续下行,进入胸腔后发出喉返神经,两侧喉返神经路径不同。左侧行程较长,在环甲关节后方进入喉内,支配除环甲肌以外的全部喉内肌

6、及声门裂以下的喉黏膜。 5.副神经:由延髓根和脊髓根组成,副神经为胸锁乳突肌及斜方肌的运动神经,其周围有淋巴结包绕。,神经 6.舌下神经:由舌下神经核发出,经舌下神经管出颅,在迷走神经外侧,颈内动脉、静脉间下行,继而绕过颈内、外动脉表面向前,经二腹肌后腹深面进入下颌下间隙,在下颌下腺深面向前上行走,分布于舌,支配全部舌内肌及部分舌外肌。一侧舌下神经受损时,伸舌时舌尖偏向患侧,同侧舌肌萎缩。 7.颈部交感神经:位于颈动脉鞘的后方,颈椎横突的前方,每侧有上、中、下三个交感神经节。当外伤、肿瘤等损伤或压迫颈交感神经节时,可出现Horner综合征,表现为上睑下垂、瞳孔缩小及病侧的面部血管扩张和不出汗。

7、,肌肉 1.胸锁乳突肌:斜形位于颈部两侧,胸锁端分别起自胸骨柄前面和锁骨内1/3处,会合后斜向后上方止于乳突外侧和上项线外侧部。其浅面有颈外静脉斜行向下,深面有颈动脉鞘。此肌受副神经和第2、3颈神经前支支配。其功能为一侧肌肉收缩可使头向同侧倾斜,面部转向对侧,两侧肌肉收缩可使头后仰。 2.舌骨上、下肌群。 3.颈深肌群:分为内、外侧肌群。,肌肉,二腹肌(digastric muscle) 下颌舌骨肌(mylohyoid muscle) 颏舌骨肌(geniohyoid muscle) 茎突舌骨肌(stylohyoid muscle),胸骨舌骨肌(sternohyoid muscle) 胸骨甲状肌

8、(sternothyroid muscle) 甲状舌骨肌(thyrohyoid muscle) 肩胛舌骨肌(omohyoid muscle),舌骨上 肌群,舌骨下 肌群,颈筋膜及筋膜间隙,淋巴结 颈部淋巴结包括5大群: 1.颏下淋巴结:位于颏下三角区内,主要收集颏部、舌尖、下颌切牙等处淋巴,其输出管注入下颌下淋巴结。 2.下颌下淋巴结:位于下颌下三角区,收集面部、牙龈、舌前部、颏下等处的淋巴,最后主要汇入颈深上淋巴结。 3.颈前淋巴结:分深浅两组。浅组淋巴结沿颈前浅静脉分布,深组淋巴结位于喉、环甲膜及气管前,收集喉、气管、甲状腺等淋巴。输出管注入颈深下淋巴结。 4.颈浅淋巴结:位于胸锁乳突肌前

9、面,沿颈外静脉排列,收集面部、耳后及腮腺等处的淋巴,注入颈深上淋巴结。,淋巴结 5.颈深淋巴结:沿颈内静脉排列,以肩胛舌骨肌与颈内静脉交叉处为界,分为颈深上及颈深下淋巴结。 1)颈深上淋巴结:位于肩胛舌骨肌中间腱以上与颈内静脉之间的淋巴结。收集鼻咽、腭扁桃体、舌部、颏下及下颌下淋巴结回流,汇入颈深下淋巴结。 2)颈深下淋巴结:位于肩胛舌骨肌中间腱以下与颈内静脉之间的淋巴结,可延伸至锁骨下静脉、臂丛和颈横动脉周围,后者称为锁骨上淋巴结。颈深下淋巴结主要收集头颈部淋巴结,此外还收集部分胸部及上腹部的淋巴管,其输出管左侧汇入胸导管,右侧汇入右淋巴干或直接汇入颈内静脉。,甲状腺 呈H形,棕红色,由两个

10、侧叶和一个峡部组成,侧叶略呈锥形,贴于喉和气管的侧面,上端达甲状软骨中部,下端达第6气管环,侧叶的内侧面借外侧韧带附着于环状软骨,因此,吞咽时甲状腺随喉体上下运动。峡部连接两侧叶,位于第2-4气管环前方。也有自峡部向上伸出一个锥体叶。甲状腺表面覆盖有两层被膜,外侧呈甲状腺假被膜,为气管前筋膜的一部分,内层称甲状腺被膜,贴于腺组织表面,并伸入腺实质内,将腺组织分为若干小叶。,甲状腺的血供十分丰富,有三对动脉和三对静脉,各动脉彼此吻合,静脉在腺体表面吻合成丛,腺体内存在动、静脉吻合。 1.甲状腺上动脉:多由颈外动脉起始处发出,沿颈总动脉与喉之间向前下方行走,达甲状腺侧叶上端处发出前后支进入腺体。甲

11、状腺上动脉在进入腺体前与喉上神经外支关系紧密,故甲状腺手术时应紧贴甲状腺侧叶上极结扎甲状腺上动脉,以免损伤喉上神经的喉外支。 2.甲状腺下动脉:多由甲状颈干发出,向上行走至第6颈椎平面稍下方,急转向内横过颈血管鞘和交感神经干后方,至甲状腺背面发出分支进入腺体。,3.甲状腺最下动脉:较少见,多发自主动脉弓或无名动脉,沿气管前方上行至甲状腺峡部。 4.甲状腺静脉:由甲状腺前面形成的静脉丛,汇集成上、中、下静脉。甲状腺上静脉自甲状腺上极合成,并与甲状腺上动脉伴行,汇入颈内静脉或面总静脉。甲状腺中静脉由甲状腺侧叶中、下1/3合成,汇入颈内静脉。甲状腺下静脉自甲状腺侧叶下极合成,汇入无名静脉。,颈部肿块

12、,颈部肿块的临床表现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即Skandalakis提出的4个80%规律:即成人颈部肿块多为肿瘤,约占80%;这些肿瘤多为良性,约占80%,恶性肿瘤少见;恶性肿瘤中以淋巴结转移为主,约占80%;转移到中、上颈的恶性肿瘤大多来自口腔、鼻腔、咽和喉,约占80%,转移至下1/3颈部及锁骨上区的恶性肿瘤多来自下呼吸道、乳腺、泌尿系等处的恶性肿瘤。 关于病程Skandalakis总结了3个7规律,即7天者多为炎症,7个月者多为肿瘤,7年者多为先天性肿块。,颈部肿块 通常分为三类:即炎性病变、良性病变和恶性肿瘤。 炎性病变包括淋巴结的急慢性炎症、结核以及涎腺炎性肿块; 良性病变包括先天性疾病及良

13、性肿瘤; 恶性肿瘤包括原发恶性肿瘤及淋巴结转移癌。,颈部三类肿块比较,诊断依据: 1.病史:应注意患者的年龄和性别。儿童以先天性囊肿和血管瘤居多。高龄男性的恶性肿瘤比例较高。同时还要注意病程的长短。如果颈部肿块已存在数年以上(甲状腺颈转移癌除外)一般为良性肿瘤或先天性病变。如果颈部肿块1-2周内迅速长大,并伴有反复肿胀和消退,多为炎症性肿块,恶性病变的可能性较小。绝大多数颈部转移癌病史较短,数月内渐进性增大。因此病程的长短可作为诊断的参考依据:病程为数天的,多为炎症;病程数月的,多为恶性肿瘤;病程为数年的,多为良性肿瘤或先天性病变。,颈部肿块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诊断依据: 2.体格检查:体检时注

14、意颈部肿块的位置、大小、硬度、有无搏动、压痛及放射痛以及活动与否。除淋巴瘤较韧外,恶性肿瘤一般较硬,晚期活动度小。转移癌可以出现多个肿块,压痛不十分明显。囊性肿物多为良性肿瘤,如腮裂囊肿、囊性水瘤、表皮样囊肿等。神经鞘瘤、神经纤维瘤多较硬,活动度较小,或左右活动度较大而上下活动度小,可伴有沿神经走行方向的放射针刺感和麻木感。颈动脉体瘤可触及搏动感,或闻及血管杂音。,颈部肿块的诊断与鉴别诊断,颈部肿块性质与部位的关系,肿块性质 颈部中线区域 颈侧区域 颈后区域,先天性,甲状舌管囊肿, 表皮样囊肿,腮裂囊肿,淋巴管瘤,炎症,淋巴结炎症,淋巴结炎症, 涎腺炎症,淋巴结炎症,良性肿瘤,甲状腺结节,神经

15、鞘瘤、神 经纤维瘤、动 脉体瘤、血管 瘤,神经鞘瘤、 神经纤维瘤,恶性肿瘤,淋巴瘤,淋巴瘤、转移癌 (头颈部来源),淋巴瘤、转移 癌(鼻咽、肺、 乳腺及腹腔脏 器恶性肿瘤),诊断依据: 3.影像学诊断:触诊是发现和诊断颈部肿块的主要方法。除触诊外,尚可用超声、CT、MRI、PET等影像学检查加以辅助。超声检查无创伤,经济且可以行超声引导下穿刺,但其敏感性与特异性受操作者影响较大。CT、MRI具有无创伤、相对较经济、直观易读、多层面观察的优点,但CT平扫只能根据解剖部位检出肿物,难以与异常的血管及肌肉鉴别,也不能显示肿物密度的变化,常常不能提供最有价值的诊断信息,须行增强CT扫描;MRI可发生移

16、动伪影等。PET对于颈部肿物诊断超声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但昂贵。,颈部肿块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诊断依据: 4.细针抽吸细胞学检查:操作简单安全、创伤小,其创伤不会给以后的治疗带来不良影响。其诊断准确率较高但受穿刺的部位及读片的细胞病理学医师的经验和水平的影响。,颈部肿块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诊断依据: 5.颈部肿块切取或切除活检:如细针抽吸肿块无结果,且怀疑为转移癌时,可进行肿块手术活检。颈部淋巴结切取或切除活检可能对头颈癌患者将来的治疗将带来不利影响,所以应受限检查原发灶并取活检,只有仔细检查仍不能查出原发灶的情况下才行颈部活检。,颈部肿块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一)颈部先天性肿块 1.腮裂囊肿及瘘管:手术完全切除囊肿及瘘管。合并感染时,应控制感染后择期手术。因囊肿及管道与颈总、颈内外动脉、颈内静脉、迷走神经、舌下神经等重要解剖结构毗邻,特别是有感染史者常与上述结构粘连,因此,手术应注意避免损伤重要血管及神经。,颈部肿块的治疗原则,(一)颈部先天性肿块 2.甲状舌管囊肿:彻底手术切除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甲状舌管囊肿的根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