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祖国的春天长春版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18910051 上传时间:2019-12-2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祖国的春天长春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祖国的春天长春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祖国的春天长春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祖国的春天长春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祖国的春天长春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祖国的春天长春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祖国的春天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认识步犁,理解“耀眼”“荡漾”等词语的意思。2.通过多种方式的朗读,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学会用抓住重点词语来理解课文内容的方法进行小组合作学习。3.积累诗歌中的优美词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春天的美丽和对祖国春天的赞美。学情分析 2011年版新课标要求学生第二学段阅读时“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设计“以生为本”,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教会学生读书方法。由于学生刚进入中年级,要把握好“初步”的分寸,对学生的要求不能过高。来源:学.科.网重点难点 1.学会用抓住重点词语来理解课文内容的方法进行小组合作学习。2.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

2、春天的美丽和对祖国春天的赞美。教学过程 1、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来源:Zxxk.Com1.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祖国的春天,请同学们齐读课题。(生读课题)2.下面我们来欣赏一组图片。(图片欣赏、配乐,师配关于春天的优美诗句。)师:和煦的春风,把大地披上了绿装。草长莺飞、千树琼花、碧波涟漪、春色满园。春天像位魔法师,她融化了冰雪,唤醒了花草。在春天里,树是那样绿、山是那样高、水是那样蓝。春天给人们带来无限的美好和力量!2、 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师:孩子们,春天这个美丽、幸福的小姑娘(板书:春天)已经迈着轻盈的脚步悄悄地向我们走来,在作者田地的笔下春天都走过哪些地方呢?下面让我们师生合作

3、读读这首诗歌。(老师读1小节和7小节,学生读26小节。)2.学生汇报。(老师板书:田野、河流、草原、山冈、村庄)三、品读诗文,想象意境。 1.(课件出示春天田野的图片)师:同学们,看!春天已经来到了广阔的田野。(指名读第二小节,齐读)她给田野带来了哪些变化呢?我们可以用以前学习的方法学习这一小节。拿出笔画一下第二小节中体现春天给田野带来变化的重点词句,然后说说你的理由或体会。2.学生汇报。(1)认识步犁。(2)理解耀眼。(3)了解省略号的作用。(4)(指导朗读)师:春姑娘给广阔的田野带来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大家带着自己的感受试着读一读这一小节。(学生练习读、指名读、男同学读、女同学读、齐读)

4、3.师:我们共同总结一下学习第二小节的学习方法。来源:Z|xx|k.Com初步读找变化感情读。(抓住重点词句)4.下面大家用这种方法小组内学习36小节,每小组可选喜欢的一小节或两小节。5.学生汇报。(出示第3小节)(1)动词的使用。(2)理解水闸。(3)指导朗读。6.学生汇报。(课件出示第4小节)(1)理解荡漾。(2)体会牧民的幸福生活。(3)指导朗读。7.学生汇报。(课件出示第5小节)(1)了解地质勘查。(2)体会拟人句。(3)指导朗读。8.学生汇报。(课件出示第六小节)(1)体会家家户户门前热闹的场面。来源:学科网(2)指导朗读。9.同学们,春天是每年都要来的,世界上任何国家都有春天,为什

5、么这首诗歌以祖国的春天为题呢?(指名回答)让我们带着对春天的喜爱(师板书:爱)和对祖国的赞美来齐读最后一小节。10.祖国的春天怎么样?谁能用第7小节的两个词语来回答?(生汇报:美丽、欢畅,师板书:美丽欢畅)11.师:请大家再看一遍这首诗歌,看看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生汇报:总、分、总,师板书)如果用这种结构方式会使文章层次更清晰,我们也可以把这种写作形式用在自己的习作中。四、拓展练笔,读写结合。 师:春天这个美丽善良的小姑娘走过了田野、穿过了河流、来到了草原、飞过了山冈、做客了村庄。她还会走过哪里呢?(生汇报:校园、街道、社区、广场)会给那里带来哪些变化呢?(课件出示:练习仿写)请大家仿照26小节的结构练习仿写。(生汇报)师总结:春天的景色是那样的优美,祖国的春天是那样的生机勃勃!春天的歌声是那样的甜美,祖国的春天是那样的欣欣向荣!春天的空气是那样的清新,祖国的春天是那样的蓬勃向上!让我们再来齐读第七小节!板书设计: 祖国的春天来源:学科网ZXXK 春天 总田野河流草原 分 爱山冈村庄美丽 欢畅 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