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语文教学反思真正的施主北京课改版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18907779 上传时间:2019-12-2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下语文教学反思真正的施主北京课改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三年级下语文教学反思真正的施主北京课改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三年级下语文教学反思真正的施主北京课改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三年级下语文教学反思真正的施主北京课改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下语文教学反思真正的施主北京课改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下语文教学反思真正的施主北京课改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京版第六册真正的施主教学反思课文简介:这是一篇感人又耐人寻味的文章。作者以第一人称写出了在边远山村教书时的一段亲身经历。写的是“我”在边远山村教书时,经常到村旁买鸡蛋,卖鸡蛋的是孤寡贫穷的老太太,为了扶贫,“我”单方面两次提高买价。有一次,当收购鸡蛋的小贩要出更高的价时,老人执意不肯,为了农村教育的发展,要留下鸡蛋卖给“我”。“我”听到后,才恍然大悟,原以为自己是施主,想不到真正的施主倒是这位老人。一堂课的真实再现。片断一:师:在上课之前,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幅图,仔细观察:图上都有谁,他们在干什么,你看完后有什么想法?(短暂的沉默,清澈的眼神,湿润的眼眶,孩子们的发言积极踊跃。)这时教师顺势

2、而导:是啊,就是因为这里的条件艰苦、生活贫穷,孩子们才不能像我们一样坐在明亮的教室里读书,没有桌椅,就只能跪在地上趴着写,没有笔,就用木棍、树枝代替。在这样的穷乡僻壤里老师往往是来了一个又走了一个,孩子们随时都有可能面临辍学的危险(出示一个女孩背着竹篓图)。可也就是在这里,却留下了一段十分感人的故事。跪地而习的孩子,握着树枝满是疮痍的手,露天的教室,背着竹篓失学的少女。这4幅图给孩子带来了视觉的冲击、心灵的震颤。图片中的他们和现实中的自己形成强烈的反差,使孩子们真切地感受到那里的生活是多么贫穷,自己的日子又是多么的舒适。因此也会联想到,孩子们需要教师,山村需要教育,从而为后面理解老人不卖高价鸡

3、蛋打下坚实的基础。片断二:出示:老人真 ,因为 。请你默读课文,想一想该怎么填。(生自主读课文,思考。4分钟以后汇报。)生1:老人真善良。因为当“我”说完价后,老人明知道价低了,却既不讨价也不还价,这桩买卖就这样定了。生2:老人真傻。她自己生活那么苦就靠几只鸡养活,可她却把鸡蛋低价卖了,那她自己的生活不就更困难了吗?(这个答案一经说出,仿佛一颗定时炸弹,教室里顿时议论纷纷,我也震惊了,因为这在多次试讲中还从来没有出现过。怎么办,我定了定神,心生一计,决定把这个“皮球”踢回去。)师:这么一说老人确实很“傻”,你们觉得呢?生3:老师,我不同意他的观点,我觉得老人不傻。老人虽然生活贫穷,可她还尽其所

4、能关心老师,她这样做是为了留住老师,是为了孩子。(面对她的观点我并不急于肯定。)师:还有愿意谈的吗?生4:我也认为老人不傻。她这么做实际上是为了山里的孩子,我觉得这正是她的伟大之处。(我还是不作评价)师:那老人究竟傻不傻呢,你们知道她心里是怎么想的吗?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老人的内心世界。(角色体验:学生是老人,老师是买鸡蛋的那位老师,师生互动,通过三个问题进行心灵对话。问题一:老人家,您自己生活得那么苦,全靠这几只鸡来养活,可为什么您自己不说价,而让我说价呢?问题 二:老人家,当我决定每个鸡蛋再加5分钱时,您为什么坚决不同意呢,难道您真的不在乎这5分钱吗?问题三:可是您算过吗,一个鸡蛋便宜一角

5、钱,我买了这么多鸡蛋,您该少挣多少呀,您这样做值得吗?这时紧接着就有“老人”说:“值得。因为孩子们学会知识后,将来能该改变村庄、改变家乡的穷面貌了。我们这里的人将来也能过上幸福的生活了。)(走出角色,师问刚才说老人傻的同学)你现在还觉得老人傻吗?生:不傻了。师:你能用一个词形容一下吗?生:我觉得老人很伟大。反思1.教师要学会把“球”再踢给学生当孩子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比较“另类”,或是超出了你的预设范围令你很难回答时,不妨把提出的问题像“球”一样,再踢给学生们自己去解决,这样能充分调动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获得成功感。这是新课标所倡导的,也是需要我们努力去实践的。试想,当初如果我不假思索地把

6、教材的价值取向强加给孩子,还会出现孩子争辩时的激动吗,还会有师生的心灵对白吗?不会!把问题还给学生自己去解决,调动了他们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为学生提供了享受成功的机会,同时也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孩子们的想法和观点、他们思维碰撞后的火花,也就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2.无痕育人。 苏霍姆林斯基说:“把教育意图隐藏起来,是教育艺术十分重要的因素之一。”“一种教育现象,孩子在其中越少感觉到教育意图,它的教育效果就越大。”我国著名教育家于永正说:“当老师教育学生时,如果学生知道你在教育他,你的教育就失败了。”这是“无痕教育”的真谛。在这节课,当孩子说老人傻时我并没有马上否定,也没有立即给予纠正,而是让其

7、他孩子谈观点。即便是这样,我也没有搬出“法官”的姿态,判断对错,而是采用了体验式学习,让孩子当卖鸡蛋的老人,老师扮演“买鸡蛋的老师”,通过三个问题,逐步深入,逐步探究老人的内心世界。三个问题的回答,是在解除“买鸡蛋老师”的疑问,更是在拷问自己的内心。我为什么不同意加价,为什么在生活贫穷的窘况下还要降价卖鸡蛋,我这样做究竟是为了什么?这样的质疑、思索、凝练、表达,是内心深处的呼唤,是灵魂深处的独自。孩子们明白了自己的心,更走进了老人的心。当这一切都水到渠成后,我反过来再来问刚才那位同学:你觉得老人还傻吗?能用一个词形容一下吗?此时的孩子经过了心灵的洗礼,他对老人的感悟必将是真挚而深刻的。从“傻”

8、到“伟大”这一价值观的转变,老师没有一点说教,更没有所谓的“善意引导,而是留给学生充裕的时间自己思考、自己感悟,充分发挥了语文学科的特点,将情感体验与语文教学有机结合,把德育教育不留痕迹地渗透进去,“润物细无声”,这就是无痕教育。3.体验式学习现在的语文课我最常用的一种学习方式就是体验式学习,因为我觉得它最容易让学生走进文本、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零距离的和文本、和人物、和编者进行对话。在这节课,我正是让学生转换角色、扮演老人,设身处地地想老人之想,才有了后面学生的精彩发言。这样的体验是独到的,是成功的,它既突破了课文难点,又对自己的价值观有了深层次的认识。值得注意的是:体验与情感二者缺一不可。4.导入环节不容忽视在开始部分,我出示了4幅图,每次看这几幅图我的心总是酸酸的,眼眶潮湿,我想作为第一次看的学生感受会比我更强烈。因为现实中的自己和图片中的他们反差太大了,再加上老师深情地描述,会更能引发学生的阅读动机,调动学生内心的积蓄,隐埋的情感,从而认真地去阅读,去体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