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作业 新人教版(1)

上传人:千****8 文档编号:118907615 上传时间:2019-12-28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3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作业 新人教版(1)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2018年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作业 新人教版(1)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2018年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作业 新人教版(1)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2018年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作业 新人教版(1)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2018年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作业 新人教版(1)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作业 新人教版(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作业 新人教版(1)(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单单元 辽辽宋夏金元时时期:民族关系发发展和社会变变化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释疑解难 1如何看待“澶渊之盟”? (1)“澶渊之盟”是宋辽双方均势的体现,它对宋辽两国都带来了 深远的影响。 (2)对于北宋来说,“澶渊之盟”是一个屈辱的和约,岁币成为北 宋人民沉重的负担。 (3)对辽来说,“澶渊之盟”不仅使辽兵安然脱险,还得到了岁币 。 (4)从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来看,“澶渊之盟”的订立有其积 极的一面:它结束了宋辽之间几十年的战争,使此后的宋辽边 境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稳定的状态。双方展开频繁的经济文化交 流,有利于边境地区的生产发展,有利于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发 展和统一。 2如何正确认

2、识北宋与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 (1)宋辽、宋夏之间有战有和,和战交错,但“和”始终是民族 关系发展的主流。 (2)辽宋、宋夏之间的战争只是中华民族大家庭内部的兄弟之争 ,有正义和非正义之别,但无侵略与反侵略之说。它给中原人民带 来了深重的灾难,但客观上也促进了民族交融,有利于国家的统一 。 易混辨析 “澶渊之盟”与宋夏和约的异同点有哪些? 异:宋与辽结为兄弟之国。夏向宋称臣。 同:宋辽、宋夏议和都结束了双方大规模的战争状态 ; 客观上有利于双方和平相处;宋王朝都要交纳岁币。 一、契丹族与党项族 1契丹族 (1)生活区域:游牧在我国北方的民族。 (2)建国:10世纪初,_统一契丹各部,建立政权,

3、 都城在上京临潢府。 (3)统治:阿保机建国后,发展生产,创制文字,国力不断增强。 耶律阿保机 2党项族 (1)生活区域:生活在我国西北地区,后集中到甘肃东 部、陕西北部一 带。 (2)建国:11世纪前期,_称大夏皇帝,定都兴庆 府,史称西夏。 (3)统治:元昊仿效唐宋制度,订立官制、军制和法律,鼓励垦荒,发 展农牧经济 ,创制了_。 元昊 西夏文字 二、辽与北宋的和战 时 期宋 辽 关 系 宋太祖晚 期 双方保持友好关系,互通使节 宋太宗向辽发动 数次战争遭到失败,只好采取防御政策 宋真宗 (1)战争:辽军 大举攻宋,一直打到_城下,威胁都城开封 ,宰相_力劝皇帝亲征,宋军士气大振,打退辽军

4、 。 (2)议和:辽军 撤回,宋朝给辽岁币 ,史称“_”。 此后,辽宋之间保持着_局面 寇准 澶州 澶渊之盟 和平 三、西夏与北宋的关系 1战争:_称帝后,多次进攻北宋,北宋节节败 退,但西 夏损失亦很大。 2议和:北宋与西夏订立和约,元昊向宋称臣,宋给西夏_ 。宋夏边境贸易兴旺。 元昊 岁币 1武侠小说天龙八部以我国历史上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为背景 ,契丹人萧峰是剧中主要人物之一。在10世纪初,统一契丹各部的首领 是( ) A耶律阿保机 B赵匡胤 C元昊 D耶律德光 2与北宋并立的西夏少数民族政权是哪族建立的( ) A契丹族 B突厥族 C回纥 D党项族 A D 3自古以来,中原王朝与边疆少数民

5、族的关系有“战”也有“ 和”。 宋辽澶州之战中,宰相寇准力劝下列哪位皇帝亲征( ) A宋太祖 B宋太宗 C宋真宗 D宋神宗 C 4.“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共遵诚信,虔奉欢盟 ,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第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 只令三司差人搬送至雄州交割。”下列史实哪一项与此盟约无 关( ) A辽军攻宋发生澶州之战 B北宋应允给辽岁币 C以后辽宋之间保持和平局面 D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为界 D 5假如你是北宋与西夏议和的一名使臣,你可以答应的是( ) 宋对夏称臣 北宋每年送给西夏银、绢、茶叶 开放宋夏边境贸易市场 A B C D B 6“澶渊之盟”是在少数民族不断进攻北宋政

6、权威胁北宋安全 的情况下,不得已而讲“和”的。虽是一项屈辱的条约,却在客 观上( ) A消除了民族矛盾 B维持了相对长时间 的和平局面 C削弱了契丹势力 D导致了北宋的灭亡 B 7宋辽、宋夏和议中共同的内容有( ) A辽夏向宋称臣 B北宋割地求和 C互相禁止边境贸易 D北宋送给辽夏一定数量的钱财物 D 8某历史兴趣小组对“宋辽之间、宋夏之间”的议和进行了 总结, 其中不正确的是( ) A结束了双方大规模战争的状态 B宋王朝要交纳岁币 C导致南北对峙局面形成 D客观上有利于双方和平相处 C 9考古学家在一座辽代契丹族公主墓中发现,墓门两侧的仿 木结构,都采用了汉族的营造方式,上面的浮雕风格已深受

7、宋朝 画界的影响。这一发现最能证明宋辽时期的( ) A农业生产的发展 B民族文化的交融 C民族战争的频繁 D海外贸易的兴盛 B 10北宋时期,中国境内有辽、西夏等少数民族政权并立,各民 族在碰撞中走向融合。 【在和平下共处】 材料一 1005年,辽宋议和,辽朝撤兵,宋朝给辽岁币,史称澶 渊之盟。 (1)材料一中的辽是由哪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根据材料,指出 “澶渊之盟”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契丹族。辽朝撤兵,宋朝给辽岁币。 (2)你认为应该 怎样评价“澶渊之盟”? 对于北宋来说,“澶渊之盟”是一个屈辱的和约,岁币成为北宋 人民沉重的负担。但从整个中华民族发展来看,它结束战争,使 辽宋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稳定的状态,双方开展经济文化交流,有 利于边境地区的生产发展。 【在并立中共存】 材料二 辽、北宋、西夏并立形势图。 (3)填写出下列大写字母代表的政权名称及小写字母代表的都城名 称: A:_ B:_ C:_ a_ b_ c_ 辽北宋西夏 上京东京兴庆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