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邻水实验学校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18883867 上传时间:2019-12-2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邻水实验学校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四川省邻水实验学校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四川省邻水实验学校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四川省邻水实验学校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四川省邻水实验学校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省邻水实验学校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邻水实验学校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川省邻水实验学校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一、单选题(2/每题,共24题48分)1.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 这一思想产生的制度渊源是( )。A.宗法制 B.禅让制 C.郡县制 D.察举制2.战国后期,秦国建造了一批大型水利工程,如郑国渠、都江堰等,一些至今仍在发挥作用。这些工程能够在秦国完成,主要是因为( )。A.公田制度逐渐完善 B.铁制生产工具普及C.交通运输网络通畅 D.国家组织能力强大3.据史料记载:“中国古代举行婚礼大多在秋冬之交。夏小正言二月,殆因农业经济社会交易物品,必在秋收冬藏之际。农忙既毕,女家始肯令之

2、适人。”这说明( )。A.小农经济限定了人们生活规律 B.古代举办婚礼都在秋收后C.古代妇女的经济地位有所提高 D.女人是农耕的主要劳动力4.秦统一中国后,中央政府组织“实关中”,“徙天下豪富于咸阳十二万户”,以每户6口计,总数在70万以上。其主要目的是A加强君主专制主义统治 B促进全国经济协调发展C强化关中地区中心地位 D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5.吕氏春秋 上农在描述春秋战国农耕时说:“上田,夫食九人.下田,夫食五人.可以益,不可以损.一人治之,十人食之,六畜皆在其中矣.”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A.自然经济正式形成 B.农业动力和工具革新C.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D.水利灌溉事业的发展6.

3、汉代,达官贵人聚居的核心经济区(渭河流域、黄河平原和淮河上游部分地区)较其余地区土地兼并现象更加普遍,却更少发生农民起义。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A.土地兼并对农民生计影响有限B.国家在核心经济区的赋役征调较轻C.庄园经济有效抑制了社会矛盾D.核心经济区的经济结构更具多元性7.北宋实行募兵制,兵士待遇较为优厚,应募者以此养家糊口,兵员最多时达120多万人。这一制度( )A.加重了政府财政负担 B.提升了军队的战斗力C.弱化了对地方的控制 D.加剧了社会贫富分化8.关于宋太祖驾崩前夜宋太宗(时为晋王)的活动,北宋时期有不同记载。续湘山野录记载,宋太宗当晚曾与其兄宋太祖在宫中饮酒,并宿于宫中;涑水记

4、闻则称,那晚宋太宗并未进宫。这反映出( )A.历史事实都是通过历史叙述呈现B.同一历史事实会有不同历史记载C.历史叙述不能客观准确再现历史事实D.综合多种历史叙述即可确认历史事实9.宋代,有田产的“主户”只占民户总数20%左右,其余大都是四处租种土地的“客户”,导致这种状况的重要因素是( )A经济严重衰退 B土地政策调整C坊市制度崩溃 D政府管理失控10.诗歌创作往往受到时代思想的影响。“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首说理诗最可能受哪种思想影响?( )A.孔孟思想 B.黄老学说 C.两汉经学 D.宋明理学11.西汉以来,经学内部的家法师说等门户之见纷争不

5、已,唐初孔颖达编订五经正义,摒弃南学与北学的地域偏见,使前师之说不致泯灭,后代学者有所仰靠,被唐王朝颁为经学的标准解释,作为科举考试的标准。这一举措A导致唐以后儒学家因循守旧 B规范官员的从政行为C有利于儒学与其他思想融合 D提高了儒学政治地位12.西汉时期,五经具有不同版本,经文解释更是五花八门,所谓“经有数家,家有数说”。东汉章帝召开白虎观会议,命群儒“讲议五经同异”,“帝亲称制临决”,最后整理成白虎通义一书,作为官方钦定的经典刊布于世。据此可知,白虎观会议A强化了思想大一统局面 B消除了各家之间的分歧C提高了儒家的社会地位 D规范了儒学的学术研究13.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行省“掌国庶

6、务,统郡县,镇边鄙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但地方官吏的选用主要由中书省和吏部负责,调动行省所属军队须皇帝批准。这表明元朝( )A君主专制得以加强 B地方缺乏实际权力C行省权力集中专断 D地方拥有适度权力14.牒编修伴随着宗族的出现而产生。魏晋南北朝时特重门第,有司选举必稽谱牒,谱学成为地主官僚保持门阀的工具,唐朝也屡修谱牒,扩大了庶族的政治权力,提高了庶族的政治地位。这说明唐朝( ) A.抑士扬庶,以平衡社会矛盾 B.科举未能改变庶族的政治地位 C.门第仍然是选官的唯一依据 D.科举制使社会上下流动性减弱15.明清时期,各级官吏莅位与离任之时,都要先祭告于城隍,始终受到

7、的“监察”,成为定制,于是城隍监察百官与司民之神权,便正式确立,这反映出明清时期A.监察制度更加完善 B.专制统治得到加强C.民间信仰发生变化 D.封建迷信甚器尘上16.公元前5世纪,雅典公民获得更多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公民的成功“依赖于在大型公共集会上谈话、论辩与说服的能力”。据此可知,在当时雅典( )A.公民必须能言善辩 B.参政议政十分活跃C.民主政治出现危机 D.内乱引发思想纷争17.在古代雅典城邦,陪审法庭几乎可以审查当时政治生活中的所有问题,甚至包括公民大会和议事会通过的法令,并进行最终判决。这说明( )。A.法律服从民众意愿 B.判决体现权力来源C.全体公民参与政治 D.法律面前

8、人人平等18.罗马共和国时期,平民和贵族展开了长达两个世纪的斗争,斗争的成就主要体现为其间所颁布的一系列法律,恩格斯曾经评论说:“氏族贵族和平民不久便完全溶化在国家中了。”这一长期斗争的结果是( )A. 贵族的特权被取消 B. 罗马法体系最终形成C. 公民与贵族法律上平等 D. 自由民获得相同的权利19.甲午战争时期,日本制定舆论宣传策略,把中国和日本分别“包装”成野蛮和文明的代表,并运用公关手段让许多欧美舆论倒向日方。一些西方媒体甚至宣称,清政府战败“将意味着数百外人从愚蒙、专制和独裁中得到解放”。对此,清政府却无所作为。这反映了( )A欧美舆论宣传左右了战争进程 B日本力图变更中国的君主政

9、体C清政府昏庸不谙熟近代外交 D西方媒体鼓动中国的民主革命20.据革命老人吴玉章回忆,1903年他在日本曾读过宣传社会主义的书籍,“感到这种学说很新鲜,不过那时候一面在学校紧张地学习,一面着重从事革命的实际活动,对这种学说也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就放过去了”。这反映了( )A.社会主义理论尚未成熟B.社会主义制度已成为青年追求目标C.中国革命理论已经形成D.先进理论付诸实践要适应时代要求21.有学者指出:“从兴中会、同盟会开始。国民党始终是一个以少数知识分子精英为集合体,非常有限的一点群众基础,不是会党,就是海外.孙中山周旋于各派军阀之中致力于合纵连横之谋略,迷恋于单纯的军事斗争。”这表明( )

10、A.国民党醉心政治斗争忽视民主B.同盟会以海外华侨为阶级基础C. 组织涣散是国民党失败的根源D.民主革命的发展存在明显缺陷22.19世纪六七十年代,外国人将自己的名字租借给中国人经办新式企业的做法,在通商口岸较为盛行。这一做法( )A.导致民间设厂高潮局面的出现 B.有利于中国新的社会阶层发展C.加剧了外国资本对中国的输入 D.扭转了中国对外贸易入超局面23.1934年6月,美国颁布“白银法案”,提高世界银价,从国外收购白银,世界银价为之暴涨。银价的上涨为外国在华银行提供了牟取暴利的机会,一时中国白银被大量运出国外。1934年7月到10月中旬, “白银流出凡达二万万元以上”,导致中国白银短缺,

11、经济动荡。这表明( )A.中国经济完全被外国垄断资本操纵B.货币银本位制无法适应国际经济关系C.中国混乱的货币体系导致经济混乱D.美元优势地位使美国控制了世界金融24.英国科学家赫胥黎的进化论与伦理学及其他认为不能将自然的进化论与人类社会的伦理学混为一谈。但严复将该书翻译成天演论时,“煞费苦心”地将二者联系起来,提出自然界进化规律同样适用于人类社会。严复意在( )A纠正生物进化论的错误 B为反清革命提供理论依据C传播“中体西用”思想 D促进国人救亡意识的觉醒二、材料题(25分)25.(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大多数中原王朝对周边少数民族持鄙视的态度,将其称之为“蛮夷”

12、,并与之保持相当距离。亚洲东部是一个相对独立及封闭的状态,其他文明对于华夏文明长期处于尊从和学习地位,中原王朝由此形成孤傲自大的文化心理。奉华夏为宗主与文明中心的观念,在很长的时期被其他文明的拥有者认同,以此为基础,东亚地区形成通行的天下秩序,中原王朝根据文明的类型划分夷夏,其被称之“蛮夷”包括华夏以外的其他文明,它们或为受中原王朝管辖的边疆民族,或为接受中原王朝羁縻的域外势力,或为通过朝贡与中原王朝交往的远方他国。在地理分布方面,以华夏为中心的部分较清晰,与蛮夷毗连的区域较模糊,同时蛮夷的范围可由边疆向外部扩展。 摘编自社会科学辑刊2016年1期 材料二 南京条约的签订,使清政府被迫开放通商

13、口岸,中外交涉、通商事务随之增多,经常办理对外交涉的部分官员开始意识到,对英、法、美等国,断不能“绳之藩属之礼”,主张“与其争虚名而无实效,不若略小节而就大谋”,道光皇帝采纳这些人的“权宜之计”,遂在朝廷设置办理各国通商事务的大臣。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廷与英、法、俄分别签订北京条约,这时,因皇帝和太后逃往热河,被迫留京的恭亲王奕由于经历了与各国使节谈判的过程,深感清廷“夷务”处理混乱不堪,“弊在体制”,加之增开通商口岸、列强公使驻京已成定局,于是萌生在京设一机构,统筹外交全局的想法。1861年1月,总理衙门在京设立,下设英、法、俄、美及海防五股。摘编自史学月刊2015年6期 (1)根据材料一并

14、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统治者“夷夏观”的主要内容并分析其形成原因。(14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晚清统治者对外交往观念的变化并予以简要评价。(11 分) 三、论述题(12分)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 凡读本书请先具下列诸信念:一、当信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国已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二、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三、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者,至少不会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亦至少不会感到现在我们是站在已往历史最高之顶点,而将我们当身种种罪恶与弱点,

15、一切诿卸于古人。四、当信每一国家必待其国民备具上列诸条件者比数渐多,其国家乃再有向前发展之希望。钱穆国史大纲(1940)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得出结论。(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四、选做题(15分)【特别提示:三选一,多做只取顺序靠前的分】27.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材料 秦朝推行的“二十等爵”制,始创于商鞅变法时为奖励军功所设立的军功爵制。汉承秦制,继续沿用“二十等爵”制,但根据实际情况有所调整。曹魏末年,专权的晋王司马昭为取代曹魏政权,“深览经远之统,思复先哲之轨,分土画疆,建爵五等,或以进德,或以酬功”。此次改革仿照周礼,设公、候、伯、子、男五个等级,把爵位封授给支持司马氏的群臣。受封者获得民户数量不等的“封邑”,爵位由子孙承袭。“自骑督已上六百余人皆封”。由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