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英语下册教案-习作例文 人教部编版

上传人:烟*** 文档编号:118874300 上传时间:2019-12-2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英语下册教案-习作例文 人教部编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四年级英语下册教案-习作例文 人教部编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四年级英语下册教案-习作例文 人教部编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四年级英语下册教案-习作例文 人教部编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英语下册教案-习作例文 人教部编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习作例文课题习作例文课型习作例文授课时间1课时教学目标1. 默读例文,读懂例文的内容,画出起过渡作用的句子。2. 通过阅读例文,根据批注加深理解“按照一定顺序写景物”的写法。教学重点默读理解两篇例文的内容,思考作者是怎样按照一定的顺序描写景物的。教学难点感悟文章按照一定顺序写景物的方法,理解把重点内容写详细写具体的写作方法。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设计设计意图新课教学( )分钟1、 教学例文:颐和园导入:我们来读颐和园,找出过渡句,体会过渡句的作用。(一)阅读例文,找过渡句1. 根据拼音,借助字典,扫清阅读障碍,不理解的词语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2. 默读课文,画出起过渡作用的句子。预设:(1)走完长

2、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2)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3)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二)探究讨论,体会游览的顺序1.学生探究,交流:文章是怎样把游览的顺序写清楚?再把下面的路线图补充完整。出示:长廊()()()根据上面找到的过渡句,这个游览路线图,可以补充如下:长廊(万寿山脚下)(登上万寿山)(昆明湖)(3) 课堂小结,明确写法1.课文介绍颐和园是按照什么顺序叙述的?(按照游览的顺序)2.课文抓住哪些景物重点写的?其中,长廊和昆明湖是作为重点景物详细写的。师小结:学习了颐和园我们了解了按照游览的顺序描写景物的方法,体会到过渡句在文中的衔接作用。今后的写作可以好好借鉴一下。(二)

3、教学例文七月的天山过渡:下面再以七月的天山为例,学习作者按照游览的顺序描写景物的方法。1.默读课文,说说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写天山的,你从哪些语句看出来的?找出表示过渡的句子。(本文是按照游览的顺序写天山的。)预设:(1) 进入天山,戈壁滩上的炎暑就被远远地抛在后边,迎面送来的雪山寒气,会使你感到像秋天似的凉爽。(2)再往里走,天山显得越来越美。(3)走进天山深处,山色逐渐变得柔嫩,山形也逐渐变得柔美。2.写出本文的游览路线图:进入天山再往里走天山深处3.你是从哪些语句看出来的?(1)蓝天衬着高耸的巨大的雪峰。(2)融化的雪水,从峭壁断崖上飞泻下来。(3)在山脚下汇成冲激的溪流,浪花往上抛,形成

4、千万朵盛开的白莲。(4)沿着白皑皑群峰的雪线以下,是蜿蜒无尽的翠绿的原始森林。(5)满是高过马头的野花,五彩缤纷,像织不完的锦缎那么绵延不断,像天边的霞光那么灿烂耀眼,像高空的彩虹那么绚烂夺目。4.本文重点写的景物是什么?重点写了原始森林和野花。5. 小结:本文作者按照游览的顺序,将天山的美景呈现给大家,段首的句子,又是过渡句,介绍了作者的游览路线,也介绍了游览的顺序。学生找出过渡句的设计,目的是让学生先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为下步绘制旅游路线做准备。教师点拨指导,使学生明确作者的写颐和园的顺序是怎样的,重点写了哪些景物,为学生的写作提供指导。板书设计游览的顺序长廊(万寿山脚下)(登上万寿山)(

5、昆明湖)进入天山再往里走天山深处教学反思成功之处:本单元习作例文有两篇,即颐和园和七月的天山。这两篇课文作为例文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学习“按照一定游览的顺序写景物”和“抓住重点景物描写”的写作方法。我利用先扶后放的教学方法,在对学生进行点拨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学生不但掌握了本课的写作方法,还掌握了学习方法。先扶。教学中,我把主要精力放在第一篇例文的教学上。我先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知道课文的主要内容。然后让学生了解课文的过渡句,在此基础上绘制出游览路线图,突破教学重点。再放。最后,要求学生以学习颐和园的方法来学习第二篇例文七月的天山。该放手就放手。不足之处:如能小组最后交流一下按照一定顺序写游记的方法,或者写一段在小组交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