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可持续发展理论与计划生育政策实施

上传人:ali****an 文档编号:118835150 上传时间:2019-12-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我国可持续发展理论与计划生育政策实施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浅谈我国可持续发展理论与计划生育政策实施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浅谈我国可持续发展理论与计划生育政策实施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浅谈我国可持续发展理论与计划生育政策实施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浅谈我国可持续发展理论与计划生育政策实施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我国可持续发展理论与计划生育政策实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我国可持续发展理论与计划生育政策实施(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我国可持续发展理论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城市与环境学院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07级3班 王世贤 学号;20071136010019浅谈我国可持续发展理论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摘要:本文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实质,结合计划生育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对我国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发展轨迹的三个重要里程碑以及未来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新机制进行基本阐述,说明我国现阶段所面临的巨大挑战,同时也是巨大的希望,并最终实现中国人口发展宏伟战略目标的美好愿望。关键词:可持续发展;计划生育;未来人口;里程碑;新机制Abstract:This thesis is based on the matter of the actual

2、development combined with the relationship of family planning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t expatiates on Chinas population family planning work in the development path of the three important milestone ,future population and a new mechanism of family planning work basically .It shows that China ha

3、s faced with enormous challenges at this stage , and is also a great hope .And there is a good wish of achieving the ambitious strategic goal of Chinas population development ultimately. Key word::sustainable development;relationship of family planning;future population;milestone;new mechanism随着人口的增

4、长,土地、水资源、能源和其他自然资源日趋紧张,生活环境不断恶化,因此,要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计划生育是重要的前提。这是联合国人口基金副执行主任和气邦夫在南非约翰内斯堡参加可持续发展首脑会议期间强调指出的。和气邦夫说,可持续发展的宗旨是造福人类,如果人类短视地大量进行自我繁殖,以至于超过我们星球的承载能力,最后只能是人类之祸而非人类之福。由于人口增长主要来自发展中国家,联合国人口基金将重点支持发展中国家实行计划生育以控制人口增长。和气邦夫对中国实行计划生育的人口政策表示赞赏。他说,联合国人口基金和中国进行了长期有效的合作,中国在计划生育方面做得很好。联合国人口基金将一如既往地继续和中国合作并支

5、持中国的人口政策,因为在拥有13亿人口的世界大国,如果不控制人口增长,后果是不可想象的。通过这些年的计划生育,中国的人口增长率有所下降,人口质量得到了提高,经济和社会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为可持续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这种成功的经验值得其他发展中国家借鉴。他强调,计划生育的成功不能光靠政府的行为和努力,毕竟政府的资源有限,社区和民间团体也应该支持政府控制人口的政策,通过社区服务和媒体宣传等途径加深人们对计划生育和生育保健的认识,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他说:“毕竟,如果人口无限制地增长,人类社会就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实质是协调发展,而且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

6、目标。就计划生育与可持续发展关系来看,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保持适度的人口总量,优良的人口质量,合理的人口结构,是促进人口与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一、控制人口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联系(一)人口与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人口与资源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自然资源比较丰富、品种比较齐全的国家,是世界上少数可以依靠自己资源建立独立经济体系的国家之一。然而我国又是自然资源短缺的国家,重要自然资源的人均占有量短缺,如人均耕地面积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3, 人均森林面积不足1/6,人均草原面积不足1/2,人均矿产资源也只有1/2。近年来,尽管我国

7、控制人口增长取得了瞩目的成绩,但是仍有一定的增长势能。根据预测,按现在的计划生育人口控制规模,到2050年可达16亿左右,这对资源将形成巨大的压力,可更生性和非更生性资源都将呈明显衰减态势。为此,要实现人口与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一方面要积极寻求一条与人口增长相适应的节约资源消耗发展路子,一方面要有效控制人口出生。(二)人口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一定的环境,环境质量对人口的数量、质量、分布等产生重要影响;人口数量、质量和结构的变动直接作用于环境,尤其是人口数量长期持续的增长,引起不同程度的环境恶化,已经开始危及到人口自身的生存与发展。我国是人口众多,同时又是一个时期以来国民经济

8、超高速增长的国家,其对环境的压力超乎寻常地增大,“三废”排放量有增无减。在理论和原则上我国虽然确立了先治理、后建设的方针,但由于受资金和技术的限制,实践中很大程度上是边建设、边治理,不小程度上是先建设、后治理,极少数仍旧是我行我素,只建设、不治理。面对这一现实和环境压力加大的严峻形势,实现人口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控制人口与保护环境两大基本国策并重。 (三)人口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推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其核心是提高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从生育子女的角度讲,计划生育提倡少生优生,提高婴幼儿基本素质;从生殖健康的角度讲,少生优生、科学怀孕生

9、育是确保孕产妇身心健康的重要保证;从劳动力的角度讲,子女少,负担小,以便人们把更多的精力、财力、智力用在学习新知识、接受新理念、促进新发展的实践上。所以,人口的有效控制有利于提高人们的文化科学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身体素质,有利于促进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变,有利于推动生产、经济的发展。据计量经济学测算,年国内生产总值以9%的速度增长,其中人力资本的贡献率将占24%,可见人力资本的改善能够帮助欠发达地区经济实现对发达地区经济的赶超。控制人口增长,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将是开发人力资源、改善人力资本、提升劳动者素质,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四)人口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社会是人们相互交往的产物,这

10、种交往首先存在于生产过程之中,表现为一定的生产关系;其次存在于同生产关系相联系的文化、政治、法律等上层建筑之中。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是发展,只有发展才能消除贫困,才能走出人口生产“越穷越生-越生越穷”的恶性循环怪圈。如何走出这一怪圈,一是要控制多生多育,阻住“越生”环节;二是要真正确立公平分配原则并建立起相应的机制,实现共同富裕,为人口与社会进步的可持续发展开辟道路。当今世界,生育率与人口文化高低成反比是一种带有普遍规律的现象,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人口文化素质的提高就是生育率的降低。改革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但又要与人口互动平衡,既要充分估量到人口因素的作用,又要顾及到对人口生产的影响。如农

11、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成功改革,大大解放了生产力,迅速改变了农村人口再生产的条件,已经显示出了对人口控制的良好效应。但它在客观上又不同程度地刺激了对劳动力特别是男性劳动力的需求,使得一些人增加了生育男孩的愿望,又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人口计生工作方面的改革亦如此,要兼顾社会效益,力求互动平衡。如近年来不少地方实行生育与生产、生活三者相结合,不仅有效地控制了人口的增长,而且推动了那里生产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精神文明建设,收到良好社会效果。我国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的发展轨迹有三个重要的里程碑。第一个里程碑是上世纪80年代,以中共中央、国务院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为标志,它是以计划生育和人口控制作为

12、主要目标。应该看到,这一公开信起了很重要的作用,行之有效的计划生育工作,使我国在过去30多年内少生了4亿人口。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的直接、重要的成就,就是为整个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一个更好的人口环境,使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更加趋于协调和平衡。中国今天这样一个人口红利期和发展的水平与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第二个里程碑是2000年,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决定为标志,进一步强调了人口数量和人口素质问题,提出了稳定低生育水平的思路。第三个里程碑将从现在开始。坚持科学发展观,统筹解决我国人口问题,将是新时期我国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的基本指导思想。在这一时期,

13、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的重心将从控制人口数量逐渐转向人口发展。通过经济、行政、科技、法律和社会保障等手段,运用文化的力量,统筹解决包括人口数量、素质、结构、迁移、安全的多方面问题。人口计划生育工作也必须尽快适应这一变化轨迹,尤其要探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有效开展工作的新机制。未来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新机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的机制应该重点抓四个方面:第一是管理机制,即新时期的工作模式;第二是服务人群,确定谁是未来的被服务人群;第三是工作内容;第四是网络建设,即新时期的管理与服务载体。(1)管理机制:在新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机制中,由行政管理型转向服务型,这和政府转型是完全一致的。人口和

14、计划生育工作和经济转轨是要一样的,必须有一个渐进的过程。一是由行政管理转为寓管理与服务之中,再转为全面服务型。二是需求导向型。需求导向可以通过各种不同渠道获得信息,比如通过中介组织和非政府组织进行的调查研究,通过我们的载体(比如咨询室、基层网络、“五支队伍”)了解需求,等等。只有根据需求导向才能真正使人口计生工作实现以人为本。三是逐渐转向多元化的服务机制,通过综合性的管与服务措施,如从经济、科技、社会、法律、社区、保障等各个方面提供综合服务。(2)服务人群:过去30年中,我们服务的重点是“育龄妇女”。男人、老人以及未成年人则不在服务之列。一旦我们的工作由人口控制转向人口发展,服务人群就应包括各

15、年龄段的全体公民,包括男人、女人、老人和孩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各个生命阶段服务。(3)工作内容:人口计生部门的工作内容应分两个部分,一是作为政府职能部门的工作内容;二是服务网络的工作内容。人口计生部门作为政府职能部门应重点做的,就是抓政策、规划、投入、战略制定、标准和监督。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应努力开展人口与发展相关问题的研究,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利益导向机制和综合治理机制;在控制人口数量问题上制定规划,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应与怎样的人口规模相适应;在人口素质问题上重点研究在母婴健康,如孕前、产前、围孕、围产这些环节应该怎样去保证出生人口素质,减少出生缺陷;在人口结构问题上,一是出生性别比问题,出

16、生性别比偏高和经济、教育、文化状况紧密联系;二是老龄化问题。老龄化问题不仅在城区存在,在农村也存在,甚至在农村更为突出。目前,在农村存在大量留守老人,为此,我们尤其应该考虑农村的老龄化问题;在人口迁移问题上,人口计生工作应该重点考虑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以及流动人口的平等待遇问题;还有人口安全问题,比如艾滋病问题,这项工作未来也应该作为我们思考的重要内容。在服务网络建设方面,应紧紧围绕人口数量、素质、结构、分布和安全问题,做好宣传、科技、信息和咨询服务,这个网络应成为群众“够得着”的服务载体,应不断地根据群众需求来不断调整和扩大人们的服务内容。(4)网络建设:我国的人口与计划生育网络在过去30年发挥了非常好的作用,并将会继续发挥作用。什么是人口与计划生育网络?它是全世界最健全的包括行政管理、宣传教育、技术服务、产业开发、群众工作队伍;是一个从中央到地方最完备的公共服务队伍。我们面临的问题是如何面对社会、政府和公民需求的变化来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