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复习资料马克思习题十套

上传人:风** 文档编号:118808697 上传时间:2019-12-25 格式:DOC 页数:67 大小:4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期末复习资料马克思习题十套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期末复习资料马克思习题十套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期末复习资料马克思习题十套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期末复习资料马克思习题十套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亲,该文档总共6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期末复习资料马克思习题十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期末复习资料马克思习题十套(6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马克思习题十套含答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一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 1 分,共 40 分)1、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 )A.唯心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 B.唯物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C.全部哲学的基本问题 D.一部分哲学的基本问题2、“ 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而且创造客观世界,这种意识能动性的观点是( )A.夸大了意识的作用 B.唯意志主义的一种表现C.对意识能动作用的一种正确的揭示 D.唯心主义哲学的一种表现3、物质的本质特性是( )A.客观实在性 B.实物性 C.结构性 D.可分性4、所谓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

2、观映象是指( )A.意识是客观精神和主观感觉的产物 B.意识是沟通主、客观的桥梁C.意识的形式是客观的、而内容是主观的 D.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而内容是客观的5、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是( )A.树立正确的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B.掌握具体的自然科学知识 C.掌握具体的社会科学知识 D.掌握具体的工作方法6、一切依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是( )A.把外因作为事物变化根据的形而上学观点 B.否认主观能动性的机械决定论观点 C.右倾机会主义的“唯条件论观点 D.关于联系条件性的唯物辩证法观点7、“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和“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这两种观点是( )A.前者是辩证法,后者诡

3、辨论 B.前者是形而上学,后者是辩证法C.是相同的,只是强调的方面不同 D.二者都是辩证法,后者是对前者的发展8、事物的质是指( )A事物的规模和发展程度 B事物中所包含的维持其存在的方面C事物保持其质的量的限度 D使事物成为它自身并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9、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的事物发展的辩证内容是( )A.自我发展、自我完善B.事物发展的周期性、曲折性C.既肯定又否定 D.既前进又倒退10、“ 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这句话说明的哲学道理是( )A.理论高于实践活动 B.科学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C.理论是革命工作的出发点 D.理论对实践起决定作用11、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是 (

4、 )A.观察实验方法 B.逻辑推理方法C.矛盾分析法 D.归纳演绎方法12、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问题 B.社会规律和主观意识的关系问题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D.自然和社会的关系问题1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A.十九世纪德国古典哲学B.十七世纪英国唯物主义哲学C.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D.古希腊素朴唯物主义哲学14、“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这两句诗句含的哲学道理是( )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B.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C.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量的统一 D.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

5、趋势15、划分生产关系类型的基本标准是( )A.产品的分配形式 B.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 C.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 D.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性质16、杰出人物的产生是( )A.纯粹是必然的 B.纯粹是偶然的C.既是必然的,又是偶然的D.有些人是必然的,有些人是偶然的17、“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的观点属于:( )A.唯物主义的历史观 B.宿命论的历史观 C.唯意志论的历史观 D.循环论的历史观18、价 值规律是通过商品交换中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表现出来的。这 说明( )A必然性通过偶然性为自己开辟道路 B.必然性可以转化为偶然性C.事物的发展是由量变向质变转变的过 D.事物发展是由可能性向现

6、实性转化的过程19、在社会生活中,上层建筑对于社会发展的性质取决于( )A.国家政权的阶级属性 B.社会意识形态的性质 C.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 D.社会生产力的性质20、生产关系范畴反映的是( )A.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B.人与人之间的政治关系 C.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 D.人与人之间的思想关系21、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 )A.科学技术 B.劳动对象 C.劳动者 D.管理方式22、生产力诸要素中的主导因素是( )A.劳动对象; B.劳动资料; C.劳动者; D.生产资料23、 阶级实质上是一个( )A.思想范畴 B.经济范畴 C.政治范畴 D.文化范畴24、真理的绝对性是指

7、它的( )A.永恒性 B.客观性 C.不变性 D.终极性25、英雄史观的理论出发点是主张( )A.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B.人的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作用 C.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D.社会运动受偶然性支配26、社会生产过程包括的环节是( )A、购买、生产和销 B、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 C循环、周转和社会资本再生产 D危机、萧条、复苏和高涨27、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其完备的外在表现形式是( )A商品与商品的对立 B商品与货币的对立 C资本与雇佣劳动的对立 D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对立28、劳动生产率提高以后,在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增多了,而从价值量考察则( )A单位商品价值量降低,总的价

8、值量提高 B单位商品价值量不变,总的价值量提高C单位商品价值量降低,总的价值量不变 D单位商品价值量不变,总的价值量不变29、资本主义地租是( )A平均利润转化来的 B超额利润转化来的 C垄断利润转化来的 D企业利润转化来的30、“ 如果物没有用,那么其中包含的劳动也就没有用,不能算作劳动,因此不形成价值。” 这句话表明( )A只要物有使用价值也就有价值 B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C使用价值与价值是不可分离的 D价值是由使用价值决定的31、相对剩余价值的获得是( )A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 B生产部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C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 D延长工作日长度的结果32、资本主义

9、工资之所以掩盖了剥削,是由于它( )A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 B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C采取了支付的形式 D是劳动者必要劳动时间创造的价值33、资本有机构成具体表现为( )A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比率 B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的比率 C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比率 D生产资本与流通资本的比率34、资本主义法制的核心是( )A民法 B宪法 C刑法 D行政法35、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暴发的直接原因是( )A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 B企业内部组织性与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C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者有支付能力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 D生产劳动的直接私人劳动性质与间接社会劳动性质之间的矛盾36、生

10、产成本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是因为抹杀了( )A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别 B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区别 C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区别 D劳动和劳动力的区别37、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是由于将剩余价值看作是( )A不变资本的产物 B所费资本的产物 C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 D资本家“监督劳动”的产物38、反映预付资本增殖程度的概念是( )A劳动生产率 B剩余价值率 C年剩余价值率 D利润率39、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金融寡头在经济上的统治主要借助于( )A“ 代理制” B“ 个人联合制” C“ 企业联合” D“ 个人参与制”40、发达市场国家运用公开市场业务、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及再贴现率来调控( )A收入量 B

11、利息率 C货币供应量 D就业量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四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1、哲学基本问题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A.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B.世界是如何发展的问题C.思维和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D.世界的本质是一个还是多个的问题2、哲学的物质范畴是( )A.感性地存在着的东西 B.科学发展到一定程度所认识到某层次的物质形态C.从具有无限多样的结构、特性的具体形态总和中抽象出来的D.各种具体事物中抽象概括出的普遍科学概念3、意识是( )A.人脑的分泌物 B.人脑的属

12、性和机能 C.神的启示 D.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4、脱离人体的手,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手,这说明( )A.部分依赖于整体 B.研究部分毫无意义 C.整体与部分毫不相干 D.要从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中去研究事物5、认识是主体对客体能动的反映,是摹写与创造的统一,把二者割裂开来会导致( )A.唯心主义认识论B.直观被动的反映论C.经验论D.唯理论6、下列各项属于矛盾同一性的有 ( )A.同志间的相互帮助B.祸与福在一定条件下的相互转化C.磁铁南极和北极的相互依存D.两个事物的绝对同一7、不变资本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 )A用于购买劳动力的货币资本B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C价值转移到产品中去的资本D价值不

13、发生变化的资本8、下列选项中,正确表明资本本质和特征的选项有( )A资本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B资本是资本家剥削雇佣工人的阶级关系C资本是个历史的范畴D资本就是资产9、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有( )A生产时间与流通时间的长短B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比例C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比例D生产资本与流通资本的比例10、垄断价格是( )A垄断资本家取得垄断利润的主要手段B垄断资本家凭借垄断地位规定的商品价格C成本价格加平均利润D成本价格加垄断利润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 小题,每小题各5 分,共20 分)1、简述实践及其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2、简述生产方式的含义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3、如何理解剩余价值规律是

14、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4、简述社会主义道路多样性的原因。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20 分)1、结合我国改革开放的实际,说明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2、试述商业资本的职能与作用。_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二一、单项选择题(在第小题列出的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本大题共40 小题,第小题 1 分,共 40 分)1、人们先设计图纸,然后根据图纸施工建成大楼,这说明( )A.意识决定物质 B.意识创造物质 C.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 D.意识依赖于物质2、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 )A.认识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B.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C.认识中“源”和“流”的关系 D.实践和理论的关系3、任何科学理论都不能穷尽真理,而只能在实践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这说明( )A.真理具有客观性 B.真理具有绝对性C.真理具有相对性 D.真理具有全面性4、爱因斯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