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气质、情绪表达与社会性发展

上传人:ap****ve 文档编号:118763777 上传时间:2019-12-25 格式:PPT 页数:60 大小:7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婴儿气质、情绪表达与社会性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婴儿气质、情绪表达与社会性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婴儿气质、情绪表达与社会性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婴儿气质、情绪表达与社会性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婴儿气质、情绪表达与社会性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婴儿气质、情绪表达与社会性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婴儿气质、情绪表达与社会性发展(6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婴儿的发展 o婴儿的气质 o婴儿的情绪 o婴儿的社会性:依恋与同伴交往 婴儿的气质 o什么是气质? o婴儿气质分类 o气质的稳定性与可变性 o气质与教养 气质 oo 气质气质( (temperament)temperament)是指那些主要是是指那些主要是与与 生俱来生俱来的心理和行为特征,也就是那些由的心理和行为特征,也就是那些由 遗传和生理决定的心理和行为特征。具体遗传和生理决定的心理和行为特征。具体 指人的如下特点:指人的如下特点: oo (1)(1)感受性,即对刺激的敏感程度;感受性,即对刺激的敏感程度; (2)(2)耐受性,即在时间和强度上经受刺激耐受性,即在时间和强度上经受刺激 的

2、能力;的能力;(3)(3)反应敏捷性;反应敏捷性;(4)(4)可塑性,即可塑性,即 适应新环境的难易程度;适应新环境的难易程度;(5)(5)情绪兴奋性情绪兴奋性 ;(6)(6)外向性,即内向还是外向。外向性,即内向还是外向。 婴儿气质分类:托马斯气质类 型 o托马斯、切斯“纽约纵向研究”研究了141 名儿童,发现9种在婴儿中容易观察到的 不同特征,而且能被分为高、中、低三水 平 o活动水平、节奏性(规律性)、接近与撤 退、适应性(对变化的反应)、对刺激的 敏感性、反应的强度、一般的情绪、不专 心程度(分散注意的容易程度)、注意时 间长短 婴儿气质分类:托马斯气质类 型 o容易型(40%) n吃

3、睡有规律,接近新鲜刺激,对变化高度适 应,积极情绪,较低或中等程度的反应 o困难型(10%) n吃睡没有规律,躲避不熟悉环境,缓慢适应 变化,消极情绪,对刺激反应强烈、哭闹 o迟缓型(15%) n较低活动水平,起初对不熟悉环境有较高逃 避性(安静性逃避),缓慢适应变化,情绪 有点消极,对刺激有较低或中等的反应强度 。 困难型儿童 布雷泽尔顿的气质类型说 o活泼型 n连哭带闹 o安静型 n安静、动作柔和、很少哭闹 o一般型 n介于前两者之间,多数婴儿属这一类 巴斯、普洛明气质分类 oo (1)(1)情绪性婴儿:情绪性婴儿: n n 容易产生情绪反应,不易被安抚容易产生情绪反应,不易被安抚 oo

4、(2)(2)活动性婴儿:活动性婴儿: n n 动来动去,喜欢游戏,有的容易争吵,有的动来动去,喜欢游戏,有的容易争吵,有的 从事刺激性启发性的活动,更容易引起冲突从事刺激性启发性的活动,更容易引起冲突 。 oo (3)(3)交际性婴儿:交际性婴儿: n n 愿意与不同人接触,不喜独处,社会交往积愿意与不同人接触,不喜独处,社会交往积 极,但社交的强烈欲望容易受伤害和挫折。极,但社交的强烈欲望容易受伤害和挫折。 oo (4 4)冲动性婴儿)冲动性婴儿 n活动、情绪不受控制、容易冲动 卡根抑制非抑制说 o儿童2、3岁测人格特质,20岁再测,大部 分特质会变化,但一个特质显示明显稳定 性: o抑制性

5、婴儿:拘束克制、谨慎小心、温和 谦让、自我控制 o非抑制性婴儿:无拘束的、自由自在、自 发冲动 婴儿气质的稳定性与可变性 o是个体发展稳定性与可变性的争论的一种表现 o稳定性: o大量研究证明婴儿的气质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如 卡根理论的提出是建立在抑制非抑制稳定的 基础上的。4个月时被鉴定为抑制性的儿童在以 后9、14、21个月一系列的陌生情境中都表现出 更多的恐惧,而非抑制儿童没有这样的感受。 o6个月确定为难以相处的婴儿14岁后有更高的精 神病风险。(Teerikangas,1998) 婴儿气质的稳定性与可变性 o可变性: o卡根4年追踪研究表明:20个月的非抑制 性婴儿很少发生变化,而抑制

6、性婴儿有一 半减少了抑制性 n早期心率慢而变化的抑制性儿童更容易改变 抑制性 n刚出生急躁的婴儿在第2、3年更容易转变为 抑制性儿童。 o社会环境(家庭教养)会对婴儿的气质产 生重要影响。 气质对教养和发展的意义 o婴儿气质对早期教养影响主要体现为不同 气质类型的婴儿对早期教养的适应性和要 求不同。因此,婴儿起初表现的气质是个 性发展的基础,它们制约了父母或其他教 养者与儿童相互作用的方式,也制约了父 母和教养者对儿童作用的效果。 面临困难型的婴儿 容易型婴儿会如何 迟缓型婴儿呢 气质对教养和发展的意义 o容易型婴儿:容易适应各种教养方式,但 也因为这种“容易适应”可能带来各种冲突 ,引起发展

7、障碍。 o困难型婴儿:影响着父母对孩子的态度( 烦躁、惩罚),进一步引起婴儿的烦躁和 抵触。因此需要耐心与爱心。 o迟缓型婴儿:需要顺其自然,正确鼓励和 引导,不能急于求成施加压力。 近年来关于婴儿气质的研究 o婴儿气质与后来行为问题研究 o婴儿气质与社会化问题研究 o婴儿气质与智力发展研究 n参见相关文献,多看! 婴儿的情绪发展 婴儿情绪的发展 o婴儿早期的情绪对于婴儿的生存和发展具 有重大意义: n信号作用:向他人传达自己的体验 n适应作用: n动机作用:婴婴幼儿的心理活动动和行为为的情 绪绪色彩非常浓浓厚。情绪绪直接指导导、调调控着 儿童的行为为,驱动驱动 、促使着儿童去作出这这 样样或

8、那样样的行为为,或不去作某种行为为。 婴儿的情绪 o婴儿从出生开始就能够有一定的反射性情感反 应。 n华生:恐惧、大怒与爱,用条件反射来解释 n伊扎德通过观察人类面部表情得出人类的几大基 本情绪,婴儿能表现出大部分。 n孟昭兰:兴趣、痛苦、厌恶和微笑四表情,婴儿 情绪具有先天性,并逐步分化。 婴儿的情绪发展 o孟昭兰的婴儿情绪分化理论: o人类婴儿有几种从种族进化中获得的情绪 o个体情绪发生有一定的时间次序和诱因( 见图) o情绪发展有一定的规律也有个别差异。 婴儿情绪发生时间及诱因 时间 诱因情绪 初生痛、异味、新异光声运动痛苦、厌恶、感兴 趣和微笑 3-6周看到人脸、听到高频语声社会性微笑

9、 2个月打针愤怒 3-4个月痛刺激悲伤 7个月与熟人分离、在高处悲伤、焦虑、怕 1岁新异刺激突然出现惊奇 1-1.5岁熟悉环境有陌生人、做错害羞、内疚与不安 婴儿的情绪发展:哭叫 o婴儿哭叫高峰期在6周左右 o哭叫的种类(沃尔夫,1969): n有节奏的哭叫:无问题 n生气的哭叫:声调明显突出 n痛苦的哭叫:较长时间的号啕大哭之后紧跟 着一段时期的屏住呼吸 n饥饿的哭叫: o哭声含义没有普遍性:不同文化 情绪的发展:微笑 o包尔拜、斯罗夫等研究婴儿笑所经过的阶段: o自发的微笑(0-5周)“嘴的微笑”,没有外部刺 激、睡觉都能产生 o无选择的社会性微笑(3、4周起)外源刺激引起 但不会区分对自

10、己有特殊意义的个体,眼睛和周 围肌肤有变化 o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5、6月起)认出熟悉的脸 和其他东西,对不同个体做不同反应 婴儿的依恋 o依恋: n婴儿寻求并企图 保持与主要抚养 者亲密的身体或 感情连结。 婴儿依恋发展阶段 o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出生-3个月) n对人的反应几乎一样,喜欢所有人喜欢注视 人 n没有对任何人的偏爱。 o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3-6个月) n对母亲和他所熟悉的人的反应与陌生人不同 o特殊的情感连结阶段(6个月-3岁) n积极寻求与专门照顾者的接近,对依恋对象 深深关切,在不在身边反应迥然不同,对陌 生人害怕。 依恋的测量及类型 o以下情境婴儿的依恋表现最明显:

11、 n依恋对象最容易抚慰婴儿,使其安静 n婴儿为了游戏或得到安慰,更接近依恋对象 n有依恋对象在旁边,婴儿感到害怕的可能性 降低。 艾斯沃丝“陌生情境”研究 o创设的陌生情境由7个三分钟的情节组成。在这期间儿童分别 与母亲、陌生人和母亲、陌生人以及独自一个相处。 1母亲和婴儿进房间母亲和婴儿3 2陌生人进房间母亲、婴儿和陌生人3 3母亲离开房间陌生人与婴儿3 4母亲回,陌生人离开母亲与婴儿3 5母亲离开婴儿3 6陌生人回房间陌生人和婴儿3 7母亲回,陌生人离开母亲与婴儿3 艾斯沃丝“陌生情境”研究 o3、4和5、7是测量依恋的关键场景 慎重解释其行为: 与家庭环境有关 可能婴儿已经适应母亲的离开

12、,以及学 会控制自己的焦虑 不同社会文化要求有影响 与经验有关、与母婴关系及儿童气质有 关。 依恋的类型 o安全型依恋(6570%) n与母亲一起时,安逸地玩弄玩具,并不总偎 依在母亲身边,偶尔接触,母亲在场能探索 陌生环境,母亲离开则苦恼会寻找 o回避型依恋(20%) n母亲在不在场无所谓,自己玩自己的。“无 依恋儿童“ o反抗型依恋或矛盾型依恋(10-15%) n母亲离开极度反抗,母亲回来时儿童态度矛 盾 婴儿的依恋 o安全型依恋是良好积极的依恋;而不安全 依恋的婴儿更焦虑、胆怯,适应性更差: n婴儿期的安全型依恋是6岁时社会性与情感 成熟性的强有力预报器 n安全型依恋婴儿表现得更有能力、

13、有更好解 决问题能力、更加独立、更加好奇、更有弹 性,在幼儿园表现更好 n遭受神经性厌食症的学步婴儿更可能不安全 依恋 n不安全型依恋婴儿可能在今后生活中表现出 焦虑与机能上的混乱。 形成不同依恋的原因:亲子关 系 o母亲的喂养模式对婴儿形成的依恋类型有 一定预见性,高度敏感母亲其孩子多属于 安全依恋,而不敏感的相反 o敏感性-不敏感性、接受-拒绝、合作-干扰 、易接近-不理会,安全型依恋婴儿母亲 是高分。回避型其母亲拒绝、不敏感,而 矛盾型则干扰与不理会得分高 形成不同依恋的原因:抚养者 与婴儿的互动 o婴儿获得安全依恋,抚养者有两点注意: n对婴儿发出的各种信息能敏感及时作出反应 ,即敏感

14、性和同步性 n与婴儿互动时尤其在指导婴儿时充满热情、 鼓励和温和。 o(其他因素影响参与其中:家庭环境、婴 儿本身素质如气质,惹人爱的小孩得到更 多的关照) 形成不同依恋的原因:婴儿气 质 o研究发现,那些在行为方面不太成熟,缺乏 定向能力和调控唤醒能力的新生儿更易形 成拒绝型依恋。此外,这类新生儿在吮吸 被阻止时,反应也更为强烈,焦虑抑郁体验 更为持久。 o但相同的气质却并没有决定一样的依恋类 型,所以不能由它单独决定 形成不同依恋的原因:家庭系 统 o如在高质量婚姻的家庭中,母亲自身的依 恋状况对儿童依恋的安全性无明显影响, 但在不良婚姻的家庭中,安全型的母亲比 不安全型的母亲更可能培养出

15、安全依恋的 儿童,此时母亲的安全型依恋弥补了低质 量婚姻的影响。 o当家庭生态系统的资源越是充足越是有利 时,如母亲具有积极的个性,婴儿气质发生 积极的变化,或婚姻质量维持良好时,儿童 越是有可能形成安全依恋。 早期依恋对后期行为的影响 o哈洛与同事对罗猴的隔离母亲实验:隔离时间长 的婴猴,不论它是由金属猴还是布猴抚养,都会 造成心理上的失调。与其他小猴相比行为更怪异 。 o萨克特发现,隔离造成猴子在青年和成年期“社 交能力”的适应不良。但有研究又表明,早期未 形成依恋的猴子在适合的时候可以恢复正常 o包尔拜研究母婴分离对儿童发展的影响。婴儿应 当有一个与母亲(或稳定代理母亲)的温暖、亲 密的

16、连续不断的关系。 n有人支持包尔拜的论点,有人反对。缪森的研究, 认为依恋的儿童欲从成人那里获得更多注意,有更 多破坏性行为 依恋关系与同伴关系 o从认知上、行为和情感上作出说明 n认知上:安全型儿童被认为有关于自身积极的 观点和别人会对自己需要作出积极回应的期望 ,所以安全型的儿童可以以协调和合作的方式 来作出反应,带来同伴的积极反应 n行为上:儿童凭借安全的依恋来进一步探索外 部环境,发展社会技能。在与父母的关系相处 中掌握协调、合作的方式推广到同伴关系中 n情感上:安全型儿童建设性地发展控制消极情 绪的能力,有益于同伴交往 n有研究者指出,婴儿反抗型儿童发展强制的相 互作用模式,回避性儿童发展保护行为或者继 续回避 依恋关系与人格障碍 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