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语语言文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___sfsnjueducn

上传人:xmg****18 文档编号:118740132 上传时间:2019-12-2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德语语言文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___sfsnjueducn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德语语言文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___sfsnjueducn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德语语言文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___sfsnjueducn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德语语言文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___sfsnjueducn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德语语言文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___sfsnjueducn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德语语言文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___sfsnjueducn》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德语语言文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___sfsnjueducn(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 . . .德语语言文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 1硕、博士研究生应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具备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优良的学风,为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做贡献。2博士研究生应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了解本研究领域的国内外最新动态,能独立承担与本学科相关的研究课题和教学工作,学位论文要有创新,在深度、广度上达到学校的规定;硕士研究生应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了解本研究领域的学术新动态,掌握基础的研究方法,具有较强的分析批评和知识更新能力,眼界开敞,学风严谨;语言基础和专业知识扎实,能够胜任与本学科有关的研究工作和专业课教学工作,学位论文在语言、内容、形式上达到相应的要

2、求。3硕、博士研究生均应掌握基本的研究方法,了解并遵守学术研究的一般规范。4熟练掌握工作语言(德语),具有在较高层次上应用该语言的能力和文化素质,基本掌握第二外语。二、研究方向 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1)德语语言学2)跨文化日耳曼学3)德汉语言、文化对比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 1)德语文学2)德语语言学3)跨文化日耳曼学(本方向硕士研究生参加跨文化日耳曼学项目,毕业时获南京大学和哥廷根大学双硕士学位)三、招生对象 硕士研究生:本专业应届本科毕业生和已获得学士学位的在职人员或同等学历者,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考试合格,经复试通过者。 跨文化日耳曼学方向中德双学位中方硕士研究生:本专业应届本科毕业生和

3、已获得学士学位的在职人员,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考试合格,经复试通过者。跨文化日耳曼学方向中德双学位德方硕士研究生:本专业应届本科毕业生和已获得学士学位的在职人员,向南京大学海外教育学院申请,申请者必须已经通过哥廷根大学入学资格审查并被哥廷根大学录取。博士研究生:本专业应届硕士毕业生和已获得硕士学位的在职人员或同等学历者,经博士生入学考试(笔试、口试)合格者。四、学习期限 硕士研究生实行有条件的弹性学制,学习时间一般三年,其中第一学年为课程学习阶段,通过中期考核后进入论文的准备与写作阶段,期间包含申请出国进修机会,搜集整理论文资料,进行教学实习,参加论文及阅读讨论课。跨文化日耳曼学方向中德双学

4、位硕士研究生实行有条件的弹性学制,学习时间一般为三年,其中第一学年在哥廷根大学跨文化日耳曼学系学习,第二学年在南京大学学习,包括课程学习、教学实习以及考核和论文写作辅导等。博士研究生学习时间一般为三年,其中课程学习阶段至少一学年,特殊情况下可以申请延长学习时间。五、课程设置 (一)硕士阶段:硕士研究生课程分为A、B、C、D四大类。A类为全校公共学位课程;B类为外国语学院以一级学科为基础的学位课程;C类为二级学科德语语言文学文化专业学位课程;D类为本专业的方向选修课程。硕士研究生实行学分制,修课总学分数不得低于35学分。A、B、C类及跨一级学科选课的总学分不得超过25-26学分 本专业硕士生主要

5、课程如下: A类:马列原著选读 (3学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2学分)第二外语 (4学分) 跨文化日耳曼学方向中德双学位中方硕士研究生也必修以上课程。跨文化日耳曼学方向中德双学位德方硕士研究生必修以下课程:中国概况(2学分) (南大课程)汉语 (4学分) (南大课程)B类:(外国语文通论必选,其它三门中任选一门)外国语文通论 (2学分) 西方文艺批评理论综述 (2学分) 翻译通论 (2学分) 外国语言学 (2学分) 跨文化日耳曼学方向中德双学位中方硕士研究生必修课程同上。跨文化日耳曼学方向中德双学位德方硕士研究生必修以下课程:中国历史与文化 (3学分)C类: 德语语言学导论 (3学分)德语

6、文学导论(3学分)跨文化学术语篇分析(3学分)跨文化日耳曼学方向中德双学位硕士研究生必修以下课程:跨文化日耳曼学 (3学分)(哥大课程)文化学方法论(3学分)(哥大课程)跨文化学术语篇分析(3学分)(南大课程)D类:文学方向指选作家作品专题研究(2学分)德语小说理论(2学分)语言学方向指选德语语法理论(2学分)篇章语言学(2学分)(中德双学位)跨文化日耳曼学方向指选跨文化语言研究I(3学分)(哥大课程)跨文化语言研究II(3学分)(哥大课程)文化专题研究I(3学分)(哥大课程)文化专题研究II(3学分)(哥大课程)学术理论与方法(2学分)(哥大课程)跨文化教学研究(3学分)(哥大课程)跨文化文

7、献研读 (3学分)(哥大课程)汉德对比语言研究(3学分)(南大课程)汉德对比翻译研究(3学分)(南大课程)他者再现(3学分)(南大课程)媒体形象学(3学分)(南大课程)跨文化学术语篇分析(3学分)(南大课程)跨文化经济语篇分析(3学分)(南大课程)(注:除带课程为英文授课,其余为德文授课)非指定选修 德语修辞学(2学分)德语文学中译研究(2学分)断代文学史讲座(2学分)文艺学方法论(2学分)欧洲文学视野中的德语文学(2学分)德语文学批评(2学分)汉德对比语言研究(3学分)汉德对比翻译研究(3学分)媒体形象学(3学分)媒体与语言变迁(2学分)跨文化学术语篇分析(3学分)跨文化经济语篇分析(3学分

8、)近代语言学流派(2学分)认知语言学(2学分)语言符号学(2学分)德国文化研究(2学分)德语写作研究(2学分)中德经济文化交流(2学分)(二)博士阶段:博士研究生必须完成南京大学研究生院规定的全校学位课程和本专业方向开设的课程。主要课程如下: 全校学位课程: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西方社会思潮 第二外语专业课程:篇章与修辞认知隐喻研究认知语用学句法学理论认知句法理论与应用语言研究方法与评价六、培养方式 1)硕士生在入学的第一学期进行师生双向互选,确定导师。导师确定后,由导师制定培养计划,并负责专业培养工作。博士生录取后由导师成立指导小组,负责专业培养工作。2)课程采取课堂讨论、课外阅读、讲座、研究报

9、告等方式,着重培养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3)理论结合实际,要求研究生在掌握本领域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掌握学术研究方法的基础上,拓宽视野,采用新方法、新手段进行研究。4)鼓励研究生参加本系、院及国内的各种学术活动,参加中外教师举办的各种学术讲座,了解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学术新动态。5)跨文化日耳曼学方向中方硕士生在南京大学入学报到后,同时获得哥廷根大学该方向的入学资格。第一学年两个学期在哥廷根大学进行部分课程学习。第二学年回到南京大学继续进行课程学习和进入论文准备阶段。其中,在入学的第一学期初进行师生双向互选,确定导师,第三学期末进行中期考核。德方导师可选为第二导师。6)跨文化日耳曼学方向德方

10、硕士生获得哥廷根大学该方向入学资格的同时,必须在南京大学海外教育学院申请注册。第一学年两个学期在哥廷根大学进行部分课程学习。第二学年到南京大学继续进行课程学习和进入论文准备阶段。其中,第三学期初进行师生双向互选,确定导师,第三学期期末进行中期考核。七、考核方式 1公共课和基础课以笔试为主,由任课教师负责。2专业课或进行笔试,或写课程论文,论文篇数由任课教师确定。3中期考核:中期考核在学位课程基本完成之后进行,一般在第三学期举行。中期考核的目的是对研究生的学习做全面评估,其内容包括检查学位课程学习情况、专业及方向书目阅读情况、论文开题计划、基础德语(语音语调、口语表达)等。中期考核按照研究生院的

11、有关规定进行,考核组成员由研究生导师组成。考核结果分“通过”、“暂缓通过”、“不通过”三种,“暂缓通过”者须参加补考,“不通过”者将终止学业,按南京大学学籍管理的有关规定处理。 八、论文写作 学位论文的撰写是全面训练和考验研究生科研能力的重要环节,必须在导师的指导之下,由研究生本人独立完成。论文的选题要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必须有自己的见解,文字和格式必须符合规范。硕士生论文用德文撰写,论文的长度(不含封面、摘要、目录、参考文献、附录, 1.5行距)一般为60页,不得少于50页。 博士生在论文选题完成后要举行开题报告会,接受指导小组的审查,并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定期作阶段性报告。博士论文可以

12、用德、中文撰写。九、论文答辩和学位授予 学位论文完成后,硕士论文应在答辩前至少请2位同行专家对论文进行书面评阅,评阅意见上要写明是否同意论文答辩并申请硕士学位。硕士论文答辩委员会由3人组成(其中教授不少于2人),研究生导师不参加答辩委员会(但可以列席答辩)。跨文化日耳曼学方向德方硕士生在学位论文答辩时,答辩委员会成员中必须有一名德方教师。硕士论文答辩结果分“通过”、“暂缓投票”、“不通过”三种,“暂缓投票”的论文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一、三、六个月)完成修改,由答辩委员会组织评阅,决定是否通过。论文经答辩委员会通过后,经院分学位评定委员会讨论通过,上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获得通过后授予硕士学位。硕

13、士论文答辩应脱稿,回答问题及口头表达能力不达要求者将不予通过。南京大学对文科研究生在论文发表方面提出了量化标准,发表刊物参照“南京大学授予博士、硕士学位中文期刊目录一览表”。如在答辩时尚未发表论文,可在一年内补充。 跨文化日耳曼学方向的中方学生完成该方向所必修的课程、成绩合格并通过硕士论文答辩,可以获得南京大学授予的德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学位;经本人申请并通过哥廷根大学授予硕士学位的资格审查后,可以获得哥廷根大学授予的硕士学位。跨文化日耳曼学方向的德方学生完成该方向所必修的课程、成绩合格并通过哥廷根大学授予硕士学位的资格审查,获哥廷根大学授予的硕士学位证书后,同时向南京大学申请授予的德语语言文学

14、(跨文化方向)的硕士学位。博士论文必须通过预答辩、并且根据预答辩中提出的修改意见做出修改以后,才能进行正式答辩。预答辩与正式答辩之间的时间一般不得少于一个月。预答辩一般由本系同专业博、硕士导师参加,人数4至6人(包括博士生本人导师)。预答辩不通过的不得参加正式答辩。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前,应聘请五位与论文有关学科的具有正高职称的专家评阅论文,其中博士生导师至少三人、校外专家至少两人。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由与论文有关学科的具有正高职称的五位专家组成,其中博士生导师至少有三人,外单位的专家至少有两人,导师不参加答辩委员会。博士论文答辩结果分“通过”、“有条件通过”、“不通过”三种,“有条件通过”的论文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分为一、三、六个月)完成修改,由答辩委员会组织评阅,决定是否通过。论文经答辩委员会通过后,经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讨论通过,上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获得通过后授予博士学位。宁可累死在路上,也不能闲死在家里!宁可去碰壁,也不能面壁。是狼就要练好牙,是羊就要练好腿。什么是奋斗?奋斗就是每天很难,可一年一年却越来越容易。不奋斗就是每天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