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崛起中生态环境建设与养羊业协调发展研究

上传人:xins****2008 文档编号:118704862 上传时间:2019-12-2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部崛起中生态环境建设与养羊业协调发展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中部崛起中生态环境建设与养羊业协调发展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中部崛起中生态环境建设与养羊业协调发展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中部崛起中生态环境建设与养羊业协调发展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中部崛起中生态环境建设与养羊业协调发展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部崛起中生态环境建设与养羊业协调发展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部崛起中生态环境建设与养羊业协调发展研究(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部崛起中生态环境建设与养羊业协调发展研究 n 第五届中国羊业发展大会论文谭旭信,白跃宇(河南省畜牧局,河南郑州450008)摘要:生态环境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中部崛起必须把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放在首位。养羊虽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影响,但都是因管理不善造成的。羊产品不仅与人民生产息息相关,而且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羊本身是草食动物,年产值约800亿元,是发展可持续畜牧业的支柱产业。为了加速国民经济发展,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中部崛起中不能“禁养宰羊”,而应因地制宜地促进其发展。中部崛起必须走经济保护生态之路,如果没有经济开发和利用来保证,空谈生态保护是保不住的。关键词:

2、中部崛起;畜种资源;潜力;生态环境中部生态环境是影响中部社会、经济全面振兴和发展的严重问题。中部崛起必须把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放在首位,而任何与此相悖的传统或新兴的产业必须进行改造、调整或淘汰,这是无需置疑的。在中部崛起的热潮中,出于对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视,有人提出:传统粗放的养羊业是破坏生态环境的罪魁祸首,在中部崛起中要保护生态环境,就必须全面禁牧限养或宰羊。面对这一看法,我们只有科学分析才能制定出合理的方针政策。1中部崛起面临的基本问题及潜在优势分析中部崛起面临的基本问题可归纳成以下几点,一是地形地貌复杂,气候类型差异大,如6省区中高寒地区、浅山丘陵、盆地、平原、荒漠与温暖、干旱半干旱、暖热湿

3、润气候类型并存;二是干旱少雨与多雨涝灾并存;三是生态环境脆弱,人口压力大;四是基础设施落后,社会化发展程度低;五是人才严重匮乏,科技力量不足;六是文盲半文盲集中,劳动者素质低下;七是自身经济开发能力差,国内外投资严重短缺。而潜在优势也可概括成以下几点:一是光能充足,矿产资源丰富;二是民族文化源远流长,旅游资源特色明显;三是名特优农产品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四是市场空间大,消费需求未得到充分刺激;五是饲草饲料资源丰富,发展草食家畜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2中部农业大开发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基本思路刍议国家提出的“退耕还林草、封山绿化、个人承包、以粮代赈”的17字方针,构划了中部山川秀美工程的基本思路。

4、可见,中央将中部崛起中的生态效益摆在至关重要的位置。但我们不能片面理解中部崛起,只要生态效益,不要经济效益,只种草种树搞绿化,而不搞粮食和牧业生产。试想中部只种草种树,粮食从何而来,畜产品从何而来,都吃商品粮,进口肉蛋奶,钱从何处来。可见将中部人畜产品的供应靠东部或进口是行不通的。笔者认为中部崛起是一个大的概念,它不仅包涵经济总量的增加,更重要是指社会经济的发展问题,其内容应包括经济总量的增加,经济结构的改善,基础设施的完善,社会福利和人材素质的提高,自然环境等方面的改善。既通过开发,使中部地区社会经济得到全面发展,而不仅仅是生态环境重建和改善生态环境,改善生态环境只是中部崛起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5、,明确这个问题,有助于进一步拓宽探讨中部崛起的思路。那么,中部崛起的基本思路是什么呢?中部崛起必须走经济开发性保护生态之路。似乎可用三句话来概括:即自给性集约化种植业;防护性经济化林果业;规模性商品化畜牧业。如果没有经济开发和利用来保证,空洞地谈生态保护是保不住的。3养羊业是破坏生态环境建设罪魁祸首提法的起因有人认为养羊业是破坏生态环境的罪魁祸首,那么羊是怎样破坏生态环境?羊为什么要破坏生态环境?这些问题必须搞清楚。羊属于草食动物,嘴尖牙利,喜食脆硬的饲草和饲料,在枯草期或荒漠或半荒漠草原,在纯放牧的条件下,羊无草可吃,为了生存,就崛草,啃树皮,对植被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加剧了荒漠化进程,恶化了

6、生态环境。因而,有人认为羊破坏生态环境是出其本性决定的。所以,实施中部崛起中的生态环境建设,必须禁牧宰羊或限养的提法就应运而生。那么,有人会问,养羊能不能不破坏生态环境呢?回答是肯定的,当羊有草吃或不放牧时就不会破坏生态环境。还有人会问,我国有草喂这么多的羊吗?回答也是肯定的,我国的牧草、秸秆等非粮性饲草资源十分丰富,总量过剩,局部不足。还有人再问?羊不放牧能行吗?回答还是肯定的,不放牧更好。可见,养羊就一定破坏生态环境的提法是片面的、错误的。养羊破坏生态环境纯因人为的管理不善造成,而非养羊业本身的罪过。4养羊与生态的关系近年来,我国北方地区频繁发生严重的沙尘暴,直接影响到北京及中、南部地区,

7、对人民群众正常的生产、生活造成严重的危害,并有逐年扩大之势,引起了各方面的密切关注。其中,有人把沙尘暴的起因归究于发展山羊特别是绒山羊生产所致。针对这一问题,应正确看待山羊生产。造成目前我国草地退化、沙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自然因素如干旱少雨、大风频次不断增加等;人为因素如盲目开荒、挖掘各种中药材、人口暴涨导致耕地和水资源减少、环境污染以及草地承包责任制尚未全面落实,盲目发展草食家畜,造成草地超载、重牧和过牧等。因此,关键因素是人为管理不善而引起的。长期以来,由于草地超载、滥牧、饲草缺乏,导致草食家畜,其中包括山羊啃树皮、扒草根,造成草地沙化就是原因之一。但是,通过科

8、学管理,落实草地承包,种草种树,以草定畜,改变养羊方式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并能实现保护生态环境与适度发展养羊业生产两者的协调发展。因此,不分清红皂白,把我国近些年来西北、华北地区频繁发生的沙尘暴归罪于山羊,这是不客观的,也是不公正的。5养羊业与生态环境建设协调发展的探讨我国是世界养羊大国,羊存栏近4亿只,每只羊产值按200元计算,年产值达800亿元左右。可见,养羊业是国民经济中的一个重要的支柱产业。不仅如此。羊产品在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中具有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例如,高级毛料主要来自毛用羊,号称天然纤维明珠的山羊绒来自绒山羊,具有轻柔薄软透气华美的皮衣及皮具来自于皮山羊,被荣为“完全食物”的山羊

9、奶和山羊肉,兼有营养和保健双重作用。可见,羊产品不仅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而且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加之,羊本身是草食动物,可大量利用牧草,秸秆,糟渣,非蛋白氮,粮油加工副产品等非粮型饲料,是发展可持续畜牧业的支柱产业。为了加速国民经济的蓬勃发展,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中部崛起中不仅不能“禁养宰羊”,而应因地制宜促进发展。那么如何作到养羊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呢?特提以下方略供大家讨论。5.1因地制宜发展养羊中部生态环境千差万别,不能套用一个模式来养羊,更不能搞宰羊禁牧一刀切,应因地制宜,协调发展。5.1.1北羊南养制约我国发展养羊的严重问题是草畜不配套,北方有羊缺草,南方有草缺羊,而南

10、方发展养羊多雨潮湿,要养羊必须创造局部干燥的小环境,发展离地笼架养羊,充分利用南方丰富的牧草资源,大力发展养羊业。5.1.2禁牧限羊在荒漠或半荒漠草原或风沙区应坚决采取禁牧限养迁羊等措施,并种草植灌,确保植被恢复或生态环境建设。5.1.3划区轮牧 在植被好的草原要界定产权,制定条例,出台政策,划定草原所有权,实现谁拥有,谁治理,谁受益。在草资源丰富的牧区应以草定羊,控制规模,草羊配套;划区轮牧,在枯草期舍饲养羊。5.1.4林牧结合在林区要草灌乔结合,特别是种植一些易于成活,根系发达,固沙、固坡性能好的灌木或其它树种。如种植三倍体刺槐、沙棘等,在灌木丛生,植被优良的林区,可进行林牧结合。因适度放

11、牧,可促进牧草和灌木的根系发育和再生,有利于保护植被。5.1.5舍饲养羊在半农半牧或半林区发展舍饲养羊。在这些地区应大力推广高产牧草的种植,如皇竹草,不仅根系发达,固沙固坡效果好,而且产草量大(1025t/亩),营养价值高,是舍饲养羊的牧草。5.1.6秸秆养羊农区农作物秸秆量大质优,秸秆青贮或微贮是发展养羊业理想的饲草饲料,椐初步框算仅秸秆一项就可以满足全国养羊所需饲草的总需要量。5.2改良品种,提高效益我国虽是养羊大国,但不是养羊经济强国。究其原因主要是良种化程度低,经济效益差。例如,我国普通山羊的日增重仅60g左右。而著明的波尔肉山羊日增重高达200g以上,相差3倍多,国外汉普夏等肉绵羊品

12、种日增重可高达400g左右。为了提高我国养羊业的经济效益,必须加大品种改良速度,变数量扩张型为质量效益增长型,这不仅可以提高养羊的经济效益,而且可以减少生态环境的压力。5.3突出特色,发展产业化我国养羊业必须走产业化的道路,把特色做大做好做出成效。例如,我国闻名于世的绒山羊、裘皮羊、奶山羊,以及近几年引进和发展的美利奴毛用羊、波尔肉山羊不仅品质好,而且效益高,应大力发展。在养羊问题上,应该首先搞一体化,把良种饲草、饲养、生产、加工、销售六个环节紧密连接起来,养羊产业化可用六个字来概括,即种、草、养、产、加、销一体化。为此应搞好良种繁育,饲草饲料,疾病防治,产品加工,市场流通五大体系建设,确保养

13、羊业生产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6采取有效措施6.1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教育通过电视讲座、电影科教片等形式宣传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保护措施,使全民自觉的建立起环保意识,增强环保自觉性。6.2建立和完善管理法体制建立环境管理法规,各种工业或民用产品在其生产技术规程或产品标准中必须注明环境污染指标、回收利用和报废处理方法,限定各类人工草场和天然草场的载畜量。草地利用者必须承担草场管理义务,对因超载造成的草场退化应根据情节处以罚款、补播、收回使用权和追究行事责任等;完善市场管理法规,对那些收集或生产过程中可造成环境破坏或污染的物品,应强制市场交易,引起人们重视环境保护;建立健全畜禽饲养法规:限制饲养低产

14、畜种(除保种外);根据草场植被限定放牧羊只数量;提出羊只出栏率指标范围。建立和完善各种行政管理法规,各级政府部门必须将环境保护与计划生育同等看待,环境责任落实情况列为行政领导业绩考核的主要内容之一;常抓不懈,定见成效。6.3把数量型畜牧业转向质量效益型要严格控制产区养羊数量,提高个体产量,我国羊只,尤其是山羊,良种化程度较低,大多数为低产普通山羊,其生长缓慢,饲料报酬低,一般到1.5岁后才能上市,不仅造成饲料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破坏,而且饲养效益低,因此需要引进良种予以改进和提高,实现当年羔羊当年育肥当年上市。通过饲养良种羊,在数量大大减少的情况下,农牧民收入不降低,而生态环境却得到较大改善。6.

15、4逐步实现部分粮田向草地的过渡也是传统农业向高效农业的转变实现这种转变必须依靠政策持久的支持和效益的引导,逐步转变农民的经营意识,使他们由被动转为主动采纳。6.5改变传统的饲养方式,养羊由全放牧向舍饲半舍饲方向发展传统的养羊业,一直沿袭以放牧为主,这种粗放的经营,投入少,成本低,效益差,而舍饲又无章可循,并担心舍饲会降低生长等。其实这种担心是没有必要的,其生长主要受遗传因素影响,其次是环境因素。当然,从放牧到舍饲,可能在营养、繁殖、疾病防治等方面会出现一些新问题,但这些问题通过加强科学饲养管理是可以解决的。在没有草场或草场已退化区,选择农户小群舍饲方式,所饲养的羊只以奶山羊或高产肉用绵山羊为主;在草地条件较好的山区,采取放牧舍饲相结合方式,即在严格控制饲养量和放牧强度(以不超过实际产草量50%)的条件下,夏秋季以放牧为主,冬春季以舍饲为主,逐渐过渡到以舍饲为主;成岭树林区或灌木区,以放牧良种肉山羊为主,利用羊只消除灌木、林间杂草、树叶,消灭林地火灾隐患,减少病虫危害,生产无污染羊肉,实现林牧利益互补。6.6充分利用自然及资源优势,积极探索养羊业生产管理模式以农作物秸秆加工调制为基本饲草的短期育肥模式;以优质牧草及青贮饲料为主体的肉羊繁育模式;以生态牧业为主体的地方品种资源开发模式。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