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药物合理应用50292

上传人:ji****72 文档编号:118701104 上传时间:2019-12-23 格式:PPT 页数:61 大小:7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50292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50292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50292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50292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50292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5029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抗菌药物合理应用50292(6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p>&lt;p&gt;&amp;lt;p&amp;gt;洛阳二二医院 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药剂科 李淑娟 边防 * 洛阳二二医院 ?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必要性 ? 细菌耐药性产生的机制及预防 ?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原则 ? 各类抗菌药物的抗菌谱及作用特点 * 洛阳二二医院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必要性 使用广泛,滥用严重 ?农业、畜牧业使用抗菌药物作为促生长剂(如国内每年有数百吨喹 诺酮类被用于畜牧业)全球每年消耗的抗菌药物总量中90%被用在 食用动物身上,且其中90%都只是为了提高饲料转化率而作为饲料 添加剂来使用。 ?临床上“广谱、长程、大量、高档

2、”的抗菌药物使用习惯,任意采 用抗菌药物治疗轻微感染、病毒性感染。临床抗菌药物使用比例卫 生部50%,WHO30%,而我国国内实际使用率:三级医院70%、二级医 院80%、一级医院90%、英国22%、美国20% ?国内每年有20万人死于药品不良反应,其中的40死于抗生素滥用 * 洛阳二二医院 全球细菌耐药形势严峻 ?细菌耐药已成为严重的临床问题和社会问题 ?2011年世界卫生日的主题为“抗菌素耐药性:今天不采取行动,明 天就无药可用” ?2011年全国感控年会暨SIFIC大会主题:“紧急行动起来,全面应 对多重耐药菌的挑战” ?常见细菌的耐药率迅速广泛上升,且以每年5%速度递增 ?有的新药还没

3、上市就出现了耐药(交叉耐药) ?全球每年新发肺结核800万,死亡250万;全球每年新发肺炎脓毒症 1800万,死亡720万 ?感染性疾病已经成为ICU中的首位死因 * 洛阳二二医院 ?我国细菌耐药率增长惊人 ?肺炎链球菌耐青霉素达20-45%(其中20%为高耐),耐头孢克洛30% ,耐大环内脂类75%(多为高水平耐药)。 ?大肠埃氏菌耐环丙沙星60%,氧氟沙星50%(美国5%);金葡菌 耐甲氧西林1989年仅为20%,目前已达到60%80%;大肠杆菌耐药为 50-70%,对喹诺酮类的耐药高达60%以上。 ?革兰氏阴性杆菌产 ESBLS和Ampc 酶,耐药性突出,在耐药菌感染 检出的病菌中所占比

4、例最高,耐药率由高至低依次为阴沟肠杆菌、 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且致病性 较强,常成为直接致死原因。 * 洛阳二二医院 细菌耐药性产生的机制及预防 一、耐药性的分类 1、固有耐药性,又名内源性耐药性,含有耐药基因(RNA,DNA),可 垂直传播给子代,也可在不同微生物间水平传播 ?如粪链球菌对磺胺药有耐药性,是因不合成叶酸;大肠杆菌对青霉素 有耐药性,是由于其表面有一层脂蛋白,对菌体起保护作用;L型金葡 菌对青霉素的耐药性, 缘于该细菌外层无细胞壁 2、获得性耐药性 (1)获得性耐药性产生的机制: ?产生灭活酶:如水解酶内酰胺酶,1944年发现,已有200多种 ?降

5、低细胞膜的通透性,使药物不能进入细菌内 ?加强主动外排系统,排出药物 ?改变靶位结构 ?改变代谢途径 ?耐药基因的转移质粒 * 洛阳二二医院 (2)按耐药程度分类: 相对耐药性:在一定时间内MIC逐渐升高 绝对耐药性:基因突变引起,升高浓度也无抗菌活性 (3)发生耐药性可能性的药物: ?高耐药可能性药物:氨苄西林,羧苄西林,庆大霉素,四环素, 环丙沙星,头孢他啶,万古霉素。临床应限制使用。 ?低耐药可能性药物:哌拉西林,阿米卡星,多西环素,喹诺酮类 (环丙沙星除外),三代头孢菌素,头孢吡肟,美罗培南等。 3、多重耐药性(MDR) 系指同时对多种常用抗微生物药物发生的耐药性, 主要机制是 外排膜

6、泵基因突变, 其次是外膜渗透性的改变和产生超广谱酶。 最多见的是革兰阳性菌的MDR-TB和MDR-MRSA, 以及常在ICU中 出现的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仅对碳青霉烯类敏感; 嗜麦 芽窄食单胞菌几乎对复方新诺明以外的全部抗菌药耐药。 4、交叉耐药性 * 洛阳二二医院 二、耐药性的预防 细菌耐药性问题的解决途径有三个: 1限制抗菌药物的滥用:借助病原学培养,药敏试验,耐药性监测,合 理用药(包括合理的使用抗菌药物,避免频繁的更换或中断抗菌药物 ;皮肤、粘膜等局部应用应尽量避免, 以防引起过敏反应和导致耐 药菌株的产生;感染性疾病治疗彻底以防复发)。 2制备新型抗菌药物。 3制备菌苗来对付

7、细菌感染性疾病:如美国和欧洲一些国家应用B型 流感嗜血杆菌多糖一蛋白结合菌苗,使得其所引起的脑膜炎及其他 一些入侵性疾病在这些国家大大减少,乃至完全消失。 * 洛阳二二医院*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原则 洛阳二二医院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定义(WHO): 优化抗菌药物的成本-效益应用,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临床治疗作 用,并将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和耐药性的发生降低到最低限度。 ?、中华医院管理学会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中国药学会 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2004年8月发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抗菌药物的使用原则必须考虑三个因素: 机体、病原体、药物(三角关系) * 洛阳二二医院 一、抗菌药物的分级管理原则 非限

8、制使用:经临床长期应用证明安全有效,价格相对较低的抗菌 药物。 限制使用:鉴于此类药物的抗菌特点、安全性和对细菌耐药性的影 响,需对药物临床适应证或适用人群加以限制,价格相对较非限制 类略高。 特殊使用:包括某些用以治疗高度耐药菌感染的药物,一旦细菌对 其出现耐药,后果严重,需严格掌握其适应证者,以及新上市的抗 菌药,后者的疗效或安全性方面的临床资料尚不多,或并不优于现 用药物者;药品价格相对昂贵的。 * 洛阳二二医院 将抗菌药分为三类进行分级管理完全不同于临床的一、二、三线用 药的概念。 限制使用类药物指适应证的限制,适用患者人群的限制等,所列限 制的适应证不等同于该药的临床适应证。 非限制

9、使用类是指在分级管理时不设定处方医师的权限,但仍需按 各种药物适应证用药 。 * 注意: 洛阳二二医院 分级使用的权限 特殊使用抗菌药物的应用,应具有严格的用药指征或诊断依据, 且须经抗感染或有关专家会诊同意后,由科主任签字同意或经其 授权的具有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开具处方或医 嘱。 紧急情况下临床医师可以越级使用高于权限的抗菌药物,但仅限 于1天用量,且事后必须报告具有相应使用权限的医师并由其补签 字同意。 * 洛阳二二医院 二、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 诊断为细菌性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 应尽早查明感染病原,根据病原种类及细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 抗菌药物,但仍然要

10、以临床治疗效果为准 危重患者先给予抗菌药物经验治疗:根据发病情况、发病场所、原 发病灶、基础疾病推断最可能的病原菌 结合当地细菌耐药状况选择抗菌药物药物 获知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后及时调整给药方案 按照药物的抗菌作用特点及其体内过程特点选择用药 抗菌药物治疗方案应综合患者病情、病原菌种类及抗菌药物特点制 订。 * 洛阳二二医院 制订治疗方案时应遵循下列原则: F品种选择:根据病原菌种类、药敏结果选用 F给药剂量:按各种抗菌药物的治疗剂量范围给药 F给药途径: 轻症感染:口服给药 重症感染、全身性感染:初始静脉给药,病情好转及早转口服给药 尽量避免局部应用。 F给药次数:根据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相结

11、合的原则给药 F疗程:抗菌药物疗程因感染不同而异,一般宜用至体温正常、症状 消退后7296小时,但败血症、感染性心内膜炎、化脓性脑膜炎、 伤寒、深部真菌病、结核病等需较长的疗程方能彻底治愈,并防止 复发。 * 洛阳二二医院 F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要有明确指征:单一药物可有效治疗的感染, 不需联合用药。 抗菌药物的联合用药指征: F病原菌尚未查明的严重感染,包括免疫缺陷者的严重感染。 F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控制的混合感染,2种或2种以上病原菌感染。 F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有效控制的感染性心内膜炎或败血症等重症感染 F需长程治疗,但病原菌易产生耐药性的感染,如结核病、深部真菌 病。 F由于药物协同作用,联合

12、用药时应将毒性大的抗菌药物剂量减少。 必须强调综合治疗的重要性 * 洛阳二二医院 三、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基本原则 内科领域预防用药 预防一种或两种特定病原菌入侵体内引起的感染,可能有效。 预防在一段时间内发生的感染可能有效。 患者原发疾病可以治愈或缓解者,预防用药可能有效 。 不宜常规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情况:病毒性疾病、昏迷、休克、 肿瘤、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等患者 。 * 洛阳二二医院 外科手术预防用药 F目的:预防手术后切口感染,以及清洁-污染或污染手术后手术 部位感染及术后可能发生的全身性感染。 F基本原则:根据手术野有否污染或污染可能,决定是否预防用抗 菌药物,清洁手术原则上不应使用

13、抗菌药物。 F术前已存在细菌性感染的手术,如腹腔脏器穿孔腹膜炎、脓肿切 除术、气性坏疽截肢术等,属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不属预防应用 范畴。 * 洛阳二二医院 药物的选择 预防术后切口感染?针对金葡菌选用药物。 预防手术部位感染或全身性感染?依据手术野污染或可能的污 染菌种类选用(如结肠或直肠手术前应选用对大肠埃希菌和脆弱拟 杆菌有效的抗菌药物) 给药方法 接受清洁手术者,在术前0.52小时内给药,或麻醉开始时给药, 使手术切口暴露时局部组织中已达到足以杀灭手术过程中入侵切口 细菌的药物浓度。如果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或失血量大(1500 ml),可于手术中追加1次或是选用半衰期较长的抗菌药物如头

14、孢曲 松等。 抗菌药物的有效覆盖时间应包括整个手术过程和手术结束后4小时 ,总的预防用药时间不超过24小时,个别情况可延长至48小时。 * 洛阳二二医院* 洛阳二二医院* 各类抗菌药物的抗菌谱及特点 洛阳二二医院 抗菌药物的分类: (1)按抗菌谱:广谱抗菌药,窄谱抗菌药。 (2)按抗菌活性:抑菌药,杀菌药 (3)按化学结构:内酰胺类,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等。 (4)按来源:天然抗生素,化学合成抗菌药。 (5)按药效学作用方式: 浓度依赖性: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等 时间依赖性:内酰胺类、万古霉素、克林霉素等 * 洛阳二二医院 时间依赖性抗菌药:又称非浓度依赖性抗菌药,指药物抗菌活性主 要取决于血

15、药浓度高于MIC的时间,包括内酰胺类、万古霉素、 克林霉素、大环内酯类、单胺类抗生素、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等。产 生抑菌效应,应达MIC时间的40%;产生杀菌效应,需达MIC时间的 60-70%。 浓度依赖性抗菌药:指药物的抗菌活性主要取决于血药浓度的高低 ,包括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硝基咪唑类等。衡量浓度依赖性抗 菌药的药效动力学参数有: 1)Cmax/MIC:为8-12时,抗菌作用有效率可达90%以上。常用于氨基 糖苷类疗效的评价,获得满意疗效的值为10-12。 2)AUC/MIC:常用于评价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但当Cmax过高时,喹诺 酮类的毒性较大,应用受到限制。故改用AUC代替Cmax。A

16、UC/MIC大 于125时喹诺酮类可获得满意疗效。 * 洛阳二二医院 青霉素类 主要作用于革兰阳性细菌的药物,如青霉素(G)、普鲁卡因青霉 素、苄星青霉素。 耐青霉素酶青霉素,如苯唑西林、氯唑西林等,但耐甲氧西林金葡 萄球菌对本类药物耐药。 广谱青霉素,抗菌谱除革兰阳性菌外,还包括:对部分肠杆菌科 细菌有抗菌活性者,如氨苄西林(肠球菌感染的首选用药) 、阿 莫西林;对多数革兰阴性杆菌包括铜绿假单胞菌具抗菌活性者, 如哌拉西林、阿洛西林、美洛西林、替卡西林等。 注意:须先做青霉素皮肤试验;大剂量青霉素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 反应(青霉素脑病)。 * 洛阳二二医院 头孢菌素类 第一代 头孢唑林、头孢拉定、头孢噻吩、头孢羟氨苄等 对革兰氏阳性球&amp;lt;/p&amp;gt;&lt;/p&gt;</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