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网络技术教程习题答案金光

上传人:suns****4568 文档编号:118700994 上传时间:2019-12-23 格式:PDF 页数:38 大小:606.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无线网络技术教程习题答案金光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无线网络技术教程习题答案金光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无线网络技术教程习题答案金光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无线网络技术教程习题答案金光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无线网络技术教程习题答案金光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无线网络技术教程习题答案金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线网络技术教程习题答案金光(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无线网络技术教程原理、应用与仿真实验 (第 1 版)部分习题答案 1 第一章第一章 1.1 如何理解计算机网络在现代社会的作用? 答:在现代社会生产生活中,网络技术实现信息的互通和流动,高速完善的网络能使信息更 快捷、准确的传输,发挥强大的作用。网络已成为信息社会的技术命脉和知识经济的发展基 础。 1.2 请给出计算机网络的整体结构。 答:参考 ISO/OSI 模型以及 TCP/IP 模型。 1.3 目前的骨干网络大多为光纤传输,部分城市实现了光纤到户,为此是否可以完全用光纤 取代所有其他类型的网络?试分析。 答:不能取代所有其他类型的网络。由于光纤属于有线网络的范畴,无法取代一些只适用于 无

2、线网络的应用,如无线传感器网络(WSN) 。 1.4 为什么网络协议栈都以分层形式实现?各层主要完成哪些功能? 答:网络体系结构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所以采用结构化的方法,将其分解为若干层次设置相 应的协议,便于维护和修改。 各层次主要功能参考 ISO/OSI 模型以及 TCP/IP 模型。 1.6 试分析和比较无线网络和有线网络,可以从传输方式、组网结构等方面进行比较。 答:有线通信的开通必须架设电缆,或挖掘电缆沟或架设架空明线;而架设无线链路则无需 架线挖沟,线路开通速度快,将所有成本和工程周期统筹考虑。无线扩频的投资是相当节省 的。 有线通信的质量会随着线路的扩展而急剧下降, 如果中间通过电

3、话转接局, 则信号质量 下降更快,到 4、5 公里左右已经无法传输高速率数据,或者会产生很高的误码率,速率级 别明显降低,而对于无线扩频通信方式,50 公里内几乎没有影响,一般可提供从 64K 到 2M 的通信速率。 有线通信铺设时需挖沟架线,成本投入较大,且电缆数量固定,通信容量有限;而无线 扩频则可以随时架设,随时增加链路,安装、扩容方便。 1.9 为什么现阶段 IPv6 必须与 IPv4 共存,而不是直接取代?它们各有什么样的特点? 答:由于现阶段大部分互联网用户使用 IPv4,若直接升级到 IPv6,必须将互联网上所有节 点都进行修改, 实施起来比较困难, 所以使用 IPv4/IPv6

4、 的形式进行过度, 不远的将来, IPv6 将会得到全面使用,最终取代 IPv4。 IP 是 TCP/IP 协议族中网络层的协议,是 TCP/IP 协议族的核心协议。目前 IP 协议的版 本是 IPv4,发展至今已经使用了 30 多年。IPv4 的地址位数为 32 位,也就是最多有 2 的 32 次方的电脑可以联到 Internet 上。 IPv6 是下一版本的互联网协议,也可以说是下一代互联网的协议,IPv6 除了一劳永逸 地解决了地址短缺问题以外,还考虑了在 IPv4 中解决不好的其它问题,主要有端到端 IP 连 接、服务质量(QoS) 、安全性、多播、移动性、即插即用等。 无线网络技术教

5、程原理、应用与仿真实验 (第 1 版)部分习题答案 2 第二章第二章 2.1 无线电频谱如何划分?目前手机、PDA 等无线设备使用了哪些频段? 答:无线电可用来进行声音和图像广播、气象预报、导航、无线电通信等业务。根据无线电 波传播及使用的特点, 国际上将其划分为12个频段, 通常的无线电通信只使用其中的第412 频段,无线电频谱和波段的划分如下表所示。 序号 频段名称 频段范围(含上限 不含下限) 波段名称 1 极低频(ELF) 3Hz 30Hz 极长波 2 超低频(SLF) 30Hz 300Hz 超长波 3 特低频(ULF) 300Hz 3000Hz 特长波 4 甚低频(VLF) 3KHz

6、30KHz 甚长波 5 低频(LF) 30KHz300KHz 长波 6 中频(MF) 300KHz3000KHz 中波 7 高频(HF) 3MHz30MHz 短波 8 甚高频(VHF) 30MHz300MHz 超短波 9 特高频(UHF) 300MHz3GHz 分米波 微 波 10 超高频(SHF) 3GHz30GHz 厘米波 11 极高频(EHF) 30GHz300GHz 毫米波 12 至高频 300GHz3000GHz 丝米波 中频采用地波与天波,用于船用通信、业余无线电通信、移动通信和中距离导航等,手 机和 PDA 就是应用中频。 2.2 无线通信已成为承载语音、视频等数据传输的重要手段

7、,采用的无线通信介质各异。请 列举常见的几类,并进行对比。 答:无线网络通信方式主要有三类: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 无线电波通信是指利用自由空间 (大气层和外层真空) 传播的射频频段的电磁波进行的 通信,其原理在于导体中电流强弱的改变会产生无线电波。 微波通信是指利用频率为 300M300GHz 之间的电磁波作为传输介质进行通信。它又 可以细分为地面微波通信和卫星微波通信两大类。 红外通信是指以红外线为载体,进行数据传输的通信方式。 2.3 假设有一个波长为 0.5mm 的微波发射器,最大传输距离为 50m,则其满足最大传输距离 的损耗为多大? 答: 其中 d 是距离,是波长,二者单位相同,

8、结果 L 为损耗,带入上述计算公式可得结果。 2.5 复用技术和多址技术是无线传输中用于提高效率的两种手段,目前已有许多具体的技术 实现,是对比常见的 4 类。 答:目前,常见的复用方式有频分复用(FDM) 、时分复用(TDM) 、码分复用(CDM) 、 空分复用(SDM)等。多址通信的方式有频分多址(FDMA) 、时分多址(TDMA) 、码分多 址(CDMA) 、空分多址(SDMA)等。除了这些多址方式以外,其他复用方式也可以用在 多址通信中,如极化复用和波分复用等,当然多数情况下需和其它方式综合运用。 2 4 10lg d LdB 无线网络技术教程原理、应用与仿真实验 (第 1 版)部分习

9、题答案 3 2.6 简述信号的调制过程,并对比常见的调制技术。 答:参考教材 2.5.1 节。 2.7 天线技术在无线网络通信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试分析常见天线技术的原理。 答:随着技术发展,天线种类也不断增加,以适合不同频率、用途、场合、要求等情况。按 用途可分为:通信天线、电视天线、雷达天线等。按工作频段可分为:短波天线、超短波天 线、微波天线等。按方向性可分为:全向天线、定向天线等。按外形可分为:线状天线、面 状天线等。还有其它一些分类标准。 详细请参考教材 2.6.3 节。 2.8 信号的干扰和损伤在信息传输过程中不可避免,目前已经有相应技术用于缓减或弥补其 影响。常见的信号干扰和损伤

10、有哪些?如何解决? 答:请参考 2.7.1 节。 2.9 网络仿真技术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已有的仿真平台呈多元化趋势。请列举不 少于 5 钟仿真平台,进行分析对比。 答: 网络仿真是一种利用数学建模和统计分析方法模拟网络行为的技术。 通过建立网络设备 和网络链路的统计模型,模拟网络流量的传输,从而获取协议设计、网络优化等需要的网络 性能数据。目前网络仿真平台众多,例如 OPNET、N22、OMNet+、MATLAB 等,具体可 以自行列举和比较。 2.10 假设有一个 4 个节点的网络,拓扑和链路的带宽、延迟、队列长度等设置如图。S 节点 设置为 FTP+TCP,工作起始时间在 19s

11、;A 节点设置为 CBR+UDP,工作起始时间在 47s。 请在 NS2 中利用 OTcl 编程仿真实现该网络。 答:参考代码: #= # Simulation parameters setup #= set val(stop) 10.0 ;# time of simulation end #= # Initialization #= #Create a ns simulator set ns new Simulator #Open the NS trace file set tracefile open 2.10.tr w S A R V 10Mbps,队列 50,双向,10ms 10Mbp

12、s,队列 50,双向,10ms 5Mbps,50 双向,10ms FTP, 19s CBR, 47s 无线网络技术教程原理、应用与仿真实验 (第 1 版)部分习题答案 4 $ns trace-all $tracefile #Open the NAM trace file set namfile open 2.10.nam w $ns namtrace-all $namfile #= # Nodes Definition #= #Create 4 nodes set n0 $ns node set n1 $ns node set n2 $ns node set n3 $ns node #= #

13、Links Definition #= #Createlinks between nodes $ns duplex-link $n0 $n2 10.0Mb 10ms DropTail $ns queue-limit $n0 $n2 50 $ns duplex-link $n1 $n2 10.0Mb 10ms DropTail $ns queue-limit $n1 $n2 50 $ns duplex-link $n2 $n3 5.0Mb 10ms DropTail $ns queue-limit $n2 $n3 50 #Give node position (for NAM) $ns dupl

14、ex-link-op $n0 $n2 orient right-down $ns duplex-link-op $n1 $n2 orient right-up $ns duplex-link-op $n2 $n3 orient right #= # Agents Definition #= #Setup a TCP connection set tcp0 new Agent/TCP $ns attach-agent $n0 $tcp0 set sink1 new Agent/TCPSink $ns attach-agent $n3 $sink1 $ns connect $tcp0 $sink1 $tcp0 set packetSize_ 1500 #Setup a UDP connection set udp2 new Agent/UDP 无线网络技术教程原理、应用与仿真实验 (第 1 版)部分习题答案 5 $ns attach-agent $n1 $udp2 set null3 new Agent/Null $ns attach-agent $n3 $null3 $ns connect $udp2 $null3 $udp2 set packetSize_ 1500 #= # Applications Definition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