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知觉的社会心理学原理

上传人:ap****ve 文档编号:118700691 上传时间:2019-12-23 格式:PPT 页数:55 大小:2.3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我知觉的社会心理学原理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自我知觉的社会心理学原理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自我知觉的社会心理学原理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自我知觉的社会心理学原理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自我知觉的社会心理学原理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我知觉的社会心理学原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我知觉的社会心理学原理(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章 自我知觉 本 章 概 述 自我知觉的理论 认识自己的几种途径(重点): 内省 观察自己的行为(重点) 通过与他们比较认识自己(重点) 印象管理 逢迎与自我妨碍 对于人来讲再也没有比人更有趣的话题了。对于人来讲再也没有比人更有趣的话题了。 而且,对于多数人来说,最有趣的人正是而且,对于多数人来说,最有趣的人正是 他们自己。他们自己。 自 我 知 觉 自我概念 自我知觉理论 自 我 概 念 自我概念: 关于我们自己是什么样的人的信念。 自我概念的基础: 自我图式 自我概念的结构 自我知觉理论: 米德的理论 自我知觉: 自我知觉反映出他人对自己的态度。 观点: 自我是社会现象; 在互动中形成

2、; 个体按照角色规范行事。 自我知觉理论 库利的理论 自我知觉 自我只有在社会互动中才能形成。 自我知觉: 自我知觉的形成受到“镜像自我”的影 响 想象起重要作用 自我知觉理论 库利的理论 “镜像自我”(looking-glass self) 将他人对自己的想法视为一面镜子; 个体对自我的意识是我从别人的心里看到别 人怎么看的我。 “镜 像 自 我” 个体想象自己个体想象自己 在他人面前的在他人面前的 形象形象 (我以为别人(我以为别人 看到我什么)看到我什么) 个体想象别人个体想象别人 对自己在他人对自己在他人 面前的形象的面前的形象的 评价评价 (我以为别人(我以为别人 看到我的这些看到我

3、的这些 什么后会有什什么后会有什 么想法)么想法) 个体自己对想个体自己对想 到的别人对自到的别人对自 己的评价的看己的评价的看 法法 (我对我以为(我对我以为 的别人的想法的别人的想法 有什么想法)有什么想法) 自我知觉理论 贝姆的自我知觉 理论 贝姆的自贝姆的自 我知觉理论我知觉理论 个体对于自个体对于自 我的内在状我的内在状 态的认识是态的认识是 根据他们自根据他们自 己的外显行己的外显行 为及外在环为及外在环 境进行观察境进行观察 而推断出来而推断出来 的。的。 有时在线索有时在线索 是微弱的、是微弱的、 模糊的、不模糊的、不 清楚的,个清楚的,个 体需根据外体需根据外 在线索去推在线

4、索去推 断个体的内断个体的内 在状态。在状态。 自我知觉理论 贝姆的自我知觉 理论 依据外部线索去推断内在状态的两种 情况: 自由选择:真实地表达内在特征。 行为迫于外界环境约束:不代表个体 的内在状态。 第二节 认识自己的途径 n通过内省认识自己 n通过行为认识自己 n通过他人认识自己 通过内省认识自己 n何为内省: 个体探视自己的内心世界,并检视跟想法、 感受以及动机有关的内在信息。 n内省是个体认知自我的一个来源,但 却不是最主要的来源。 通过内省认识自己 你经常内省吗? 通过内省认识自己 特定情境下个体对自我的关注会提升 : 知道别人正在注视自己 听录音带里自己声音 看录像带中的自己

5、注视镜中的自己 对自我的关注 过分自我关注 相关研究:“女人越美智商越低 ”? 通过内省认识自己 对自我知觉的逃避 何时逃避自我 知觉 当个体发现自己的行为与内在标准或是期望当个体发现自己的行为与内在标准或是期望 之间存在差异,但是又无法改变自己的行为之间存在差异,但是又无法改变自己的行为 去符合内在的标准。去符合内在的标准。 通过内省认识自己 对自我知觉的逃避 为何逃避自我 知觉 结束关于自己的不愉快的反馈。结束关于自己的不愉快的反馈。 维护自信、自尊。维护自信、自尊。 通过内省认识自己 反向行为:反向行为: 酗酒、嗜吃酗酒、嗜吃 、受虐待、受虐待 如何逃避自我知觉如何逃避自我知觉 (逃避的

6、方式)(逃避的方式) 较缓和的途较缓和的途 径:径: 宗教行为以宗教行为以 及灵异活动及灵异活动 通过内省认识自己 通过内省认识自己的局限性 自我归因的结果:个体能够意识到思考过 程的结果,但是觉察不到导致这个结果的认 知过程。 例:爱情是盲目的 通过内省认识自己 由于意识不到认知过程,很多时候由于意识不到认知过程,很多时候 人们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分析时,依靠人们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分析时,依靠“ “因果因果 果理论果理论” ”,或是易于表达的原因。,或是易于表达的原因。 通过观察自己的行为认识自 己 对贝姆理论的回顾与补充 贝姆的自贝姆的自 我知觉理论我知觉理论 个体对于自个体对于自 我的内在状我

7、的内在状 态的认识是态的认识是 根据他们自根据他们自 己的外显行己的外显行 为及外在环为及外在环 境进行观察境进行观察 而推断出来而推断出来 的。的。 有时在线索有时在线索 是微弱的、是微弱的、 模糊的、不模糊的、不 清楚的,个清楚的,个 体需根据外体需根据外 在线索去推在线索去推 断个体的内断个体的内 在状态。在状态。 通过观察自己的行为认识自 己 自我知觉理论起作用的条件? 个体个体对对某某事事不不具有明确一贯的态度具有明确一贯的态度 或是不或是不确定确定自己自己的的感受感受 通过观察自己的行为认识自 已的动机 过分充足理由效应 (overjustification effect): 过分

8、信赖外在原因,低估内在原因 实验研究: 通过游戏学数学 读书换比萨饼。 通过观察自己的行为认识自 已的动机 慎用奖励,避免过分充足理由效应 n当个体的内在兴趣很高时,奖励不会破坏 内在的兴趣。 n对于不同任务类型的奖励也会造成不同的 结果。 以任务为条件的奖励。 以表现为条件的奖励。 通过观察自己的行为认识自 己的情绪 通过观察行为理解自己的情绪 你是如何理解自己的情绪的? 体育锻炼之后的邂逅 通过观察自己的行为认识自 己的情绪 沙赫特情绪的二因素理论(two-factor theory of emotion ): 首先,必须经历生理唤起状态; 其次,寻找一个适当的理由来解释生理唤起 。 对情

9、感的知觉依赖于生理唤起程度和认 知标记 认知标记:个体的 行为和对发生该行 为的环境的解释 通过观察自己的行为认识自 己的情绪 实验研究 通过观察自己的行为认识自 己 对实验结果的解释: 情绪也是自我知觉的结果。 通过情境来解释生理唤起,时常会经历错误 的情绪。 通过观察自己的行为认识自 己的情绪 实验研究:美女调查员 根据沙赫特情绪的二因素理论的预测 : 如果这些被调查的男性正在过桥,他们所经 历的唤起更强烈,并且可能会误认为唤起部分 是由于这位美丽的女士的吸引。 通过观察自己的行为认识自 己的情绪 情绪的认知评价理论(cognitive appraisal theories of emot

10、ion)。 即使没有生理唤起,一个人对事件即使没有生理唤起,一个人对事件 的构建或诠释,也可能会造成情绪的构建或诠释,也可能会造成情绪 的产生。的产生。 通过观察自己的行为认识自 己的情绪 个体通过两种途径的构建产生情绪: 对于个体而言,特定的事件是好是坏。 个体对导致该事件的原因的觉察。 例子: 一个同学考上了你所向往的学校 通过观察自己的行为认识自 己的情绪 二因素理论与情绪的认知评价理论的比 较 相同 人们了解事件的方法之一就是观察事件( 包括观察自己的行为),而后对这一事件进行 解释。 通过观察自己的行为认识自 己的情绪 二因素理论与情绪的认知评价理论的比 较 不同: 先有生理唤起,后

11、为生理唤起寻找解释。 唤起不一定出现,而仅仅是认知评价也足 以导致情绪反应。 “仅仅想象自己置身于天堂是无法获 得满足感的,你同时不得想象别 人深陷于恐怖的地狱之中.” _P.D. James” 通过与他人比较认识自己 社会比较概述: 社会互动是比较的前提 在特定的情况下,要认识自己就需要进行社 会比较。 通过与他人比较认识自己 社会比较理论(social comparison theory)(Leon Festinger,1954): 人们通过将自己和他人比较来了解人们通过将自己和他人比较来了解 自己的能力和态度。自己的能力和态度。 通过与他人比较认识自己 社会比较的两方面: 何时进行比较

12、缺乏直接的自然标准时, 而且当人们在特定的领域中对自己的能力不确 定时,人们通过与他人比较进行自我评价; 与谁比较 与比较的目的相关。 通过与他人比较认识自己 比较的对象的选择与比较目的相关。 准确的自我评价: 与自己背景相似、水平相当的个体进 行比较 自我强化: 将自己优秀的一面与他人比较;下行 比较 自我进步: 将自己与成功人士进行比较;上行比 较 通过与他人比较认识自己 两个概念 上行比较(upward social comparison ): 将自己与在某一特定领域或是能力上比自己出 色的人相比。 下行比较(downward social comparison ): 将自己与在某一特定

13、领域或是能力上比自己差 的人相比。 通过与他人比较认识自己 自发的社会比较 何时出现自发的社会比较 关于自发的社会比较的研究 “脏先生”与“干净先生” 印象管理(自我表达) 印象管理(impression management ) 就是试图控制别人对自己形成某种印象的过 程;人们试图让他人以自己期望的方式方法来 看待自己。 例子: 印象管理的理论 1 1 符号互动论 2 2 戈夫曼:戏剧论 (dramaturgy) 3 3 亚历山大:情境同一性理 论(situated identity) 印象管理的理论 符号互动论: 参与社会互动的人要站在他人的角度去理解 别人怎么看待自己,这样,人们就能有效

14、地控 制自己的社会行为,使别人感到满意。 印象管理的理论 戈夫曼的戏剧论或印象管理( dramaturgy ) 社会交往就象戏剧舞台,每个人都在扮演某个 角色,演出一定的节目。出于社会赞许的需要以 及控制别人的需要,每个人总是企图控制别人对 自己形成的印象以及社会交往的性质。 印象管理的理论 亚历山大:情境同一性理论 在每个社会情境以及人际背景中都有一种合 适的行为,这种行为模式表达了一种特别适合 该情境的同一性,人们在交往中力求创造最适 合自己的情境同一性。 影响印象管理的因素 交往对象影响自我表现 不同的交往对象,个体的自我表现不同。 交往目标是隐藏在交往对象之后的一个隐性 的影响因素。

15、印象管理的策略 保持形象的一致性 达到自己的目的 “登门槛”效应 “门面”效应 总结: 所有的策略的采用,其目的都是为了控制他 人,达成自己的目标。 印象管理的策略 留下良好的印象之一:逢迎(讨好)策略 奉承、赞美的过程,一般是为了得到他人( 比自己地位高的人)的喜欢 逢迎的方式: 恭维、赞同他人的观点、怜悯以及展示同情 等 策略使用过程的关键 真诚和符合事实 印象管理的策略 留下良好的印象之二:逃避责任,维护形 象 自我阻碍(self-handicaping): 为自己制造障碍和借口,以便在表现不佳时 避免自责。 印象管理的策略 处理失败的策略: 采取一些阻碍成功的行为,当他们失败的时 候,可以将失败归因于这些障碍,而不是他们 的能力。 例如:在数学考试之前熬夜读书 。 印象管理的策略 实验研究:参加考试 自变量1:对能力有重要的预测或是没有预 测; 自变量2:有干扰铃声或是没有铃声。 实验结果: 当考试对学业有预测能力,但事先没有铃声 干扰的前提下,被试选择干扰他们的考试的音 乐背景的概率高 。 行为的自我行为的自我 阻碍阻碍 个体通过创个体通过创 造真正的阻造真正的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