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庄与道家文化

上传人:ji****72 文档编号:118695926 上传时间:2019-12-23 格式:PPT 页数:67 大小:1.5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老庄与道家文化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老庄与道家文化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老庄与道家文化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老庄与道家文化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老庄与道家文化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老庄与道家文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老庄与道家文化(6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八讲 老庄与道家文化 老子和庄子是先秦道家的代表人物,老 子、庄子二书为道家主要代表作。 老庄之并称,不见于先秦,大约起自魏晋 。 老子、庄子之文各具风采,文辞 富美,在先秦诸子之文中独树一帜。特别 是庄子之文,不仅在当时堪称翘楚, 而且对后世文学影响极为深远。 一、老子与老子 福建清源山老子像 安徽亳州老子像 v河南鹿邑 (一)老子 v“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 ,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 v“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 ,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 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 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

2、 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 已。” 。 v孔子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 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 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 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史记卷六十三老子韩非列传 v神仙传:“身长八尺八寸,黄色美眉, 长耳大目,广额疏齿,方口厚唇, 额有三五 达理,日角月悬,鼻有双柱,耳有三门,足 蹈二五,手把十文。周时人。李母八十一年 而生。” v玄妙内篇云:“李母怀胎八十一载,逍 遥李树下,乃割左腋而生。” 又云:“玄妙 玉女梦流星入口而有娠,七十二年而生老子 。” v上元经云:“李母昼夜见五色珠,大如

3、弹丸,自天下,因吞之,即有娠。” v老子也大体荟萃了老子的语录,并基本 上反映了他的思想,约成书于战国前期。 v汉以前称老子,汉人称之为道德经 。 v老子共八十一章,约五千言。通行本上 篇三十七章,称道经;下篇四十四章, 称德经。 (二)老子 二、老子思想 v1、老子的哲学思想以“道”为核心。据统计, “道”在老子中出现七十多次。但具体的含义 则表现多方面: v(1)“道”指称宇宙本体。 v“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首章) v“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章二十五) v(2)“道”指称客观规律。 v“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於有,有生於无。” (章四十一) v“道

4、常无为,而无不为。”(章三十七) v2、老子学说的精髓,是辩证法思想。 v“祸者,福之所倚;福者,祸之所伏。”(章 五十八) v“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 ,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 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後相随。”(章 七十八) v3、老子的政治观集中体现为“无为而治”。 v“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章二) v“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 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章五十七) v4、老子描述了“小国寡民” 理想社会 : v“小国寡民,使有什佰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 远徙。虽有舟车,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 ,使人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

5、,美其服,安其居, 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 往来。” v老子之文在先秦诸子中独标一格,其艺 术特色主要表现为: v(1)韵散结合的格言体著作。 v老子之文大体整齐,有的全是韵语,而 多数则为韵散结合。 v“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 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韵句)功 遂身退,天之道。(散句)”(第九章) 老子的文学特征 v(2)善于运用具体形象表现抽象哲理。 v这虽然是先秦诸子共有的特点,但老子 用此手法,更为得心应手,有其独特之处, 犹善用比喻。 v“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於郊 。祸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

6、 常足矣。”(第四十六章) v借天下“有道”“无道”比喻“知足”“不知足”的道理。 v“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 人之生,动之於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 生之厚。 v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 无所投其角,虎无所用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 故?以其无死地。”(第五十章) v以“不遇凶虎”“不被甲兵”比喻“善摄生”者不会遭受外界伤害,会 自然死亡。“无死地”即不应该死,没有到了死亡的境地。 v孔子游于匡,宋人围之数匝,而弦歌不辍。子路入 见,曰:“何夫子之娱也?” v孔子曰:“来,吾语女。我讳穷久矣,而不免,命 也;求通久矣,而不得,时也。当尧、舜而天下

7、无 穷人,非知得也;当桀、纣而天下无通人,非知失 也:时势适然。夫水行不避蛟龙者,渔父之勇也; 陆行不避兕虎者,猎夫之勇也;白刃交于前,视死 若生者,烈士之勇也;知穷之有命,知通之有时, 临大难而不惧者,圣人之勇也。由,处矣!吾命有 所制矣!” v无几何,将甲者进,辞曰:“以为阳虎也,故围之 ;今非也,请辞而退。” v 庄子秋水第十七 v(3)语言凝练精妙,多用格言、警句。 v“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 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第八十一章 ) v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 。 v天与地卑,山与泽平。 v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 v南方无穷而有穷。 v今日适越而昔来。

8、 v连环可解也。 v我知天之中央,燕之北、越之南是也。 v泛爱万物,天地一体也。 庄子天下 庄子与庄子 一、庄子其人 v 庄子(约前369前286年),名周,战国时宋国 蒙(今河南省商丘县东北)人。 v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庄子者,蒙人也,名 周。周尝为蒙漆园吏,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其 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故其著书十 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 v唐玄宗大兴道教,天宝元年(742)封庄子为“南华 真人”,称庄子一书为南华真经。 v据汉书艺文志记载,庄子有五十二篇。 今存33篇。分为内篇(七篇)、外篇(十五篇)、 杂篇(十一篇)。 v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 ,曰:“愿以

9、境内累矣!” v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 死已三千岁矣,王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 。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宁其生 而曳尾涂中乎?” 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涂中。” 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 庄子秋水 例一:崇尚自然,不求名利 v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v庄子曰:“儵( sh.一种白色的小鱼)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 也。” v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v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v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 之不知鱼之乐,全(完全肯定)矣!” v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 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v 庄子秋水

10、篇 例二:好辩 思考 v理解两则故事内容 v把握庄子的性格特征:自然;善辩 v了解庄子一书的“寓言”特点 二、庄子的艺术特点 v1、艺术手法:庄子“三言” v寓言“寓言十九,重言十七,卮言日出,和以天倪。寓 言十九,藉外论之。亲父不为其子媒。亲父誉之,不若非其 父者也。非吾罪也,人之罪也。与己同则应,不与己同则反 。同于己为是之,异于己为非之。重言十七,所以己言也。 是为耆艾。年先矣,而无经纬本末以期年耆者,是非先也。 人而无以先人,无人道也。人而无人道,是之谓陈人。卮言 日出,和以天倪,因以曼衍,所以穷年。”(郭象注:“天倪者,自然之 分也。” )(三言的定义) v天下:“以天下为沈浊,不可

11、与庄语。以卮言为曼衍, 以重言为真,以寓言为广。”(三言的作用) 齐物论:“窮年”之论:顺应自然,超越是非。 何謂“和之以天倪?” 曰:是(对的)不是,然(肯定的)不然。是若果是也, 則是之異乎不是也亦無辯;然若果然也,則然之異 乎不然也亦無辯。化聲(各种论辩是非的言论)之相待(对立), 若其不相待。和之以天倪,因之以曼衍(自然之变化), 所以窮年也。忘年忘義,振(畅游)於無竟(边境),故寓 諸無竟。 并没有一个固定标准来确定诸家学说的是非, 所以应该顺应其自然变化,超越是非论辩,一直达 到“无境”的境界。 人间世:“终其年”者:顺应自然 支離疏者,頤(面颊)隱於臍,肩高於頂,會撮( 发髻)指

12、天,五管在上,兩髀(大腿)為脅。 挫鍼(弄针缝衣)治繲(洗衣服),足以餬 口;鼓莢(小簸箕)播精(精米),足以食 十人。 上徵武士,則支離攘臂而遊於其閒;上有大 役,則支離以有常疾不受功;上與病者粟, 則受之三鍾與十束薪。 夫支離其形者,猶足以養其身,終其天年, 又況支離其德者乎! v【寓言】假借外物以论之 v【重言】借重长者(如老子)之口而论之 v【卮言】自然之语,不辩之言,无心之论 v庄子寓言故事的内容大致可分为三类。 v第一类:揭露社会风气的黑暗,讽刺统治集团的虚 伪、污秽,鞭挞一切对功名利禄的追求。 v“有國於蝸之左角者,曰觸氏;有國於蝸之右角者 ,曰蠻氏。時相與爭地而戰,伏尸數萬,逐

13、北旬有 五日而後反。” 则阳 v宋人有曹商者,為宋王使秦。其往也,得車數乘; 王說之,益車百乘。反於宋,見莊子,曰:夫處 窮閭阨巷,困窘織屨,槁項黃馘者,商之所短也; 一悟萬乘之主而從車百乘者,商之所長也。 v莊子曰:秦王有病召醫,破癰潰痤者得車一乘, 舐痔者得車五乘,所治愈下,得車愈多。子豈治其 痔邪?何得車之多也?子行矣! 列御寇 v第二类寓言:表现庄子对理想盛世、理想人物的热 烈追求和礼赞,宣扬无所待的自由思想,标举其超 凡脱俗的人格精神。这一类寓言,多带有浓厚的神 话色彩。如逍遥游中的“藐姑射之神”: v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 约(姿态柔美貌)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 饮

14、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于四海之外, 之人也,物莫知伤,大浸(洪水)稽( 至)天而不溺;大旱,金石流、土山焦而不 热。 v第三类寓言:阐发庄子的处世哲学,多以日常生活 中的平常事件,借题发挥,寄寓深刻的哲理。 v昔者莊周夢為胡蝶,栩栩然(蝴蝶飞舞自得的样子)胡蝶也。自 喻(通“愉”)適志與!不知周也。俄然覺,則蘧蘧然( 惊喜的样子)周也。不知周之夢為胡蝶與,胡蝶之夢為周 與?周與胡蝶,則必有分矣。此之謂物化。 齐物论:顺应自然,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v南海之帝為儵,北海之帝為忽,中央之帝為渾沌。 儵與忽時相遇於渾沌之地,渾沌待之甚善。儵與忽 謀報渾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竅以視聽食息,此 獨無有,

15、嘗試鑿之。日鑿一竅,七日而渾沌死。 应帝王:不顺应自然,故而适得其反。 2、意出尘外、怪生笔端的想象和夸张。 v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 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 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是 鳥也,海運則將徙於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齊諧者,志怪者也。諧之言曰: 鵬之徙於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 上者九萬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馬也, 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蒼蒼,其 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其視下也,亦 若是則已矣。 v且夫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覆 杯水於坳堂之上,則芥為之舟;置杯焉則膠 ,水淺而舟大也。風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 翼也無力。故九萬里,則風斯在下矣,而後 乃今掊(凭借)風;背負青天而莫之夭閼者,而 後乃今將圖南。 v蜩與學鳩笑之曰:我決(轻易地)起而飛,槍(抢 ,急速到达)榆枋(檀树)而止,時則不至而控於地而 已矣,奚以這九萬里而南為? v適莽蒼者,三餐而反,腹猶果然;適百里者 ,宿舂糧;適千里者,三月聚糧。之二蟲又 何知! 思考 v理解上面的故事内容 v理解鲲化大鹏的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