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位通讯专论

上传人:ji****72 文档编号:118694322 上传时间:2019-12-23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37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位通讯专论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数位通讯专论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数位通讯专论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数位通讯专论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数位通讯专论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数位通讯专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位通讯专论(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W-CDMA介紹 主題:W-CDMA介紹 報告人: 碩研通訊一甲 M98S0102 林均霖 目錄 n壹、展頻概述 n貳、分碼多重存取(CDMA)介紹 n参、寬頻分碼多重進接(W-CDMA)介紹 n肆、如何展頻? n伍、上鏈路W-CDMA n陸、模擬結果 n壹、展頻概述 n貳、分碼多重存取(CDMA)介紹 n参、寬頻分碼多重進接(W-CDMA)介紹 n肆、如何展頻? n伍、上鏈路W-CDMA n陸、模擬結果 n展頻是通訊領域內一種重要的二次調變技術。早期的展頻 技術是用在軍方和情報系統,主要的概念是將資料訊號擴 展成較寬的頻譜使得信號不易被干擾和截取。 n近代的展頻技術則朝向商業用途發展,主要的

2、目的是完成 分碼多重存取(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CDMA) 技術來取代之前的分頻多重存取(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FDMA)及分時多重存取(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TDMA)。 n展頻技術包括跳頻(frequency hopping ,FH)及直接序列 (direct sequence ,DS)。 展頻定義: (1)經由展頻調變之後,其傳送訊號頻寬應遠大於原始 未做展頻調變之訊號頻寬。 (2)頻譜之展開是由於傳輸端採用了一個獨特的碼(code) 此碼與傳送資料是無關的,

3、接收端必須使用這個獨特 的碼才能解展頻以獲得傳輸端的資料。 展頻技術優點: n對人為刻意干擾(jamming)訊號有良好的抵禦能力,這也 是展頻最早應用在軍事通訊系統重要原因。 n通訊過程被截收的可能性較低,具有簡單保密通訊能力。 n利用此技術可完成分碼多工通訊,此性質已用於蜂巢式行 動電話,我們稱之為分碼多工或分碼多工存取技術,多個 用戶能夠獨立地同時使用更大的頻寬。 n透過展頻訊號的自相關特性可以改善多路徑干擾所造成通 訊品質惡化的現象。 n透過展頻技術可以提高位置及速度估測的準確度。 n壹、展頻概述 n貳、分碼多重存取(CDMA)介紹 n参、寬頻分碼多重進接(W-CDMA)介紹 n肆、如

4、何展頻? n伍、上鏈路W-CDMA n陸、模擬結果 科技演變 行動通訊經歷了從類比到數位條調變的發展: n第一代通訊採用分頻多工(FDMA)類比調變。 缺點:頻譜使用率低,通話容易被信息干擾。 n第二代即為現在所使用的GSM系統,採用分時多工(TDMA)與 分碼多工(CDMA)數位調變技術,採用獨立通道來傳送訊息, 改進通道信能。 缺點:TDMA容量不理想。 而CDMA以碼(CODE)來規劃通道,使得頻率重複使用率高、系統 能量增大,抗多路徑(multipath)衰退能力強,許多優點使得 CDMA成為第三代行動通訊的標準。 nCDMA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

5、s) 技術使用了正 交(orthogonal)的展頻碼(spreading codes),這種技術 允許系統可以在同一個頻帶上,讓多個不同使用者的資料 同時傳送。 n透過展頻碼所處理的資料都具有正交性,因此接收端在收 到資料後,如果計算結果為0表示所接收到訊號為無關緊 要信號,如果計算後的結果不為0,就表示此為我們所要 接收的資料,如下圖所示 CDMA介紹 正交碼(orthogonal code) n展頻碼Spreading Code之所以可以允許不同的傳 送端同時在一個頻帶上傳送,主要就是透過不同的展 頻碼彼此正交的特性,如果接收端所收到的資料並非 正確的傳送端所傳送的資料,那計算出來的結果

6、則為0 。 目前主要使用的CDMA技術包括: nW-CDMA nIS-95cdmaOne所採用的DS-CDMA( Direct Sequence- CDMA nCDMA 2000採用的MC-CDMA (MultiCarrier -CDMA)。 n壹、展頻概述 n貳、分碼多重存取(CDMA)介紹 n参、寬頻分碼多重進接(W-CDMA)介紹 n肆、如何展頻? n伍、上鏈路W-CDMA n陸、模擬結果 n目前3G所使用的系統有兩大主流: (1)由歐洲電訊標準協會(ETSI)領導的W-CDMA (2)由IS-95演進來的CDMA2000系統 我們將焦點放在W-CDMA上是因為他占市面率較高系統, 接下

7、來將針對W-CDMA做介紹 nW-CDMA 為寬頻分碼多重進接(Wide-band Code Multiple Access) n透過展頻Spread Spectrum的技術,無線的介面來傳送 與接收資料 n它是第三代行動通訊系統候選者之一(W-CDMA, CDMA- 2000, EDGE) n要達到 ITU 所定第三代行動通訊的標準,必須要滿足 下列幾個條件: (1)語音通訊的品質要達到室內電話的標準。 (2)第三代行動通訊系統要能支援高速數據資料的傳輸。 (3)在實體階層端能更有效率的使用頻譜資源。 (4)對已存在的網路設備能向下相容,可隨時新增新的服務 或設備。 (5)可調式的電波界面可

8、提供給非對稱網際網路服務所用。 W-CDMA特性 n比第二代行動通訊更好性能: 有更好的頻寬,多重路徑影響相對減少,幫助上鏈與下鏈 解碼信息信號和資料分別用不同通道傳送。又採用快速功 率控制(fast power control) ,降低系統發射功率,減低信 號間相互干擾程度。 n提供靈活服務: 傳輸速率最高每秒(低速或在室內) ,高速移動有384kbps的 水準。 n展頻通訊: 可以利用有限的通道大量的傳輸資料,同時解決雜訊干擾 和提高頻譜效應。還有不易被截聽、分碼多工、防止干擾 及多重路徑衰退保護的特點。 和GSM(第二代行動通訊)系統差異: n分配了很寬的無線電頻道給系統使用,在GSM中

9、,頻 道是200KHZ,但在W-CDMA中頻道是5MHZ,足足寬 了25倍 n具備了抗干擾與更佳的資料保密性,可以允許多個使 用者在同一個頻帶上同時傳送資料,並減低了資料被 竊取的機會,因此相對於GSM的系統來說具備了相當不 錯的優勢。 為何W-CDMA取代GSM系統 重大的技術突破就是使用了CDMA的技術讓許多使用者 共用同一個無線電頻道,舉例如下: nGSM系統中,一個頻道要讓八隻手機輪流使用。 n在W-CDMA系統中,一個頻道可以讓更多手機同時使 用,不用緊張兮兮地在那邊開發射器、關發射器,又 要擔心踩到後面的使用者。也就是說,W-CDMA系統 的手機,可以一起同時用同一個無線電頻率發射

10、,傳 送資料給基地台,但不會有互相蓋台的問題。 而如何讓一個頻道可以讓更多手機使用? n無線訊號還是要經過一些處理,而這個過程就是所謂的正 交直接序列展頻(Orthogonal Direct Sequence Spread Spectrum)。 n正交展頻系統在發射端由每個使用者分配一個很重要的資 料序列,稱之為該使用者的展頻序列。每個使用者的 展頻序列各自不同,它們彼此之間有種特殊的關係,讓這 些序列在混合後還可以被分離出來,這個特性稱之為正 交。 n在接收端,將這些混在一起的訊號分離出來,利用正交特 性。簡單地用這樣的數學式來表示A,B,C三個展頻序列特 性 : AA = 1 AB = 0

11、 AC = 0 BA = 0 BB = 1 BC = 0 CA = 0 CB = 0 CC = 1 n展頻的過程中,資料會與展頻序列相乘,而展頻後所 得到的序列,會比原來的資料長很多。因為每一個資 料的位元都會與整個展頻序列相乘,因此得出來的序 列就是資料的長度乘上展頻序列的長度。資料的位元 稱之為 bit,而展頻後序列的單位則稱之為chip。展 頻序列的長度同時也是資料量膨脹的倍率,我們稱之 為SF(Spreading Factor)。 n展頻系數越高,展出來的序列就越長。如同前面提過 的編碼原理一樣,展得越長,這個訊號就越耐干擾, 但同時佔用的無線電資源也越多,能傳送的資料速率 就越低。

12、nW-CDMA系統中,無線電訊號的chip rate固定為 3.84Mcps ,不管如何展,訊號就是每秒有3.84M的chips。 nSF是可變的。在固定的3.84Mcps下,使用較大的SF,就可 以得到較穩定的傳輸但較低的資料速率,而使用較小的SF ,就可以得到較大的資料速率但較不耐干擾。 n而W-CDMA利用了一種叫OVSF (Orthogonal Variable Spreading Factor)的技術,讓不同長短的展頻序列可以同時 存在,混著使用。 正交可變展頻係數碼 OVSF n展頻係數(SF) 重複前一個展頻係數的碼,只是一個是 正號的重複,而另一個是負號的重複,以下其他展頻 係

13、數碼的產生類推。 n同一展頻係數間的展頻碼,彼此間皆具正交性,而不 同展頻係數的碼也具正交的性質,只要它們之間不要 來自一個共同的來源 W-CDMA系統特性 n壹、展頻概述 n貳、分碼多重存取(CDMA)介紹 n参、寬頻分碼多重進接(W-CDMA)介紹 n肆、如何展頻? n伍、上鏈路W-CDMA n陸、模擬結果 如何做展頻動作 n資料傳送端把資料乘上展頻碼Spreading Code後送出 ,而在接收端則把所收到經過展頻的訊號,再與相同的展 頻碼相乘,而得到原本傳送端所送出的資料。 n如果展頻碼為8 位元,最原始的使用者資料長度為8位元, 經過展頻的動作後,就會需要傳送出64位元的資料。 n資

14、料展頻過後,乘上擾亂碼Scrambling Code,再透過 QPSK的調變Modulation技術,分屬I與Q兩部分,經 過展頻與擾亂碼處理過的資料,會透過函式來調變後成類 比的訊號送出。 改善資料錯誤問題 n展頻碼Spreading Code的數目是有限的,為了讓不 同的Cell之間的展頻碼可以重複使用,所以W-CDMA還 加入了擾亂碼Scrambling Code技術。 n在傳送資料的一端透過擾亂碼Scrambling Code來對 所傳送的資料作擾亂的動作,而在接收的一端再用同樣 的擾碼來解回原資料,如此一來即使相鄰的兩個Cell使 用同樣的展頻碼,也不會發生資料錯誤的問題 n擾亂碼是

15、隨機產生的,且保證相鄰的Cell是不會有重複 的擾碼,因此我們可以確保相鄰的Cell資料傳輸的正確 性。 n壹、展頻概述 n貳、分碼多重存取(CDMA)介紹 n参、寬頻分碼多重進接(W-CDMA)介紹 n肆、如何展頻? n伍、上鏈路W-CDMA n陸、模擬結果 n一般就行動通訊系統而言,所謂的上鏈路(uplink),指 的是訊號由手機端傳送至基地台接收的過程。 nW-CDMA 上鏈路實體通道主要可分為兩種: (1)共同通道(common physical channels) 網路同步系統控制之用,對每一個用戶而言,在同一個基 地台內均是相同的所以便稱之為共同通道 (2)專用實體通道(dedic

16、ated physical channel) 它的設計是針對於不同的用戶而發展出來的專用通道,不 同的有不同的專用實體通道 n專用實體通道又可分成兩種: (1)專用實體資料通道(dedicated physical data channel, DPDCH): 此通道是專門用來傳送用戶的資料,有可能是用戶的語音 資料或是數據資料。 (2)專用實體控制通道(dedicated physical control channel ,DPCCH): 此通道的用途即是用來傳送實體通道中一些所需的控制訊 號。 n上鏈路的資料調變中DPDCH 和DPCCH 均是利用BPSK 的 方式作調變。 n可把DPDCH 對映於QPSK 中的I-Channel,DPCCH 對映 QPSK,Q-Channel來傳送。 n如果有額外的DPDCH 通道想傳送,就再依序分別對映 到I-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