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一轮复习第二章散文阅读专题_第四节_鉴赏表达特色

上传人:xmg****18 文档编号:118689789 上传时间:2019-12-22 格式:PPT 页数:82 大小:1.1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高考一轮复习第二章散文阅读专题_第四节_鉴赏表达特色_第1页
第1页 / 共82页
2017高考一轮复习第二章散文阅读专题_第四节_鉴赏表达特色_第2页
第2页 / 共82页
2017高考一轮复习第二章散文阅读专题_第四节_鉴赏表达特色_第3页
第3页 / 共82页
2017高考一轮复习第二章散文阅读专题_第四节_鉴赏表达特色_第4页
第4页 / 共82页
2017高考一轮复习第二章散文阅读专题_第四节_鉴赏表达特色_第5页
第5页 / 共8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高考一轮复习第二章散文阅读专题_第四节_鉴赏表达特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高考一轮复习第二章散文阅读专题_第四节_鉴赏表达特色(8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节 鉴赏表达特色 第二章 文学类文本阅读 栏目 导引 皖考点击 直击高考 知识盘点 要点归纳 考题悟道 细剖高考 优化演练 知能闯关 阅卷现场 名师批阅 第二章 文学类文本阅读 思维热身 栏目 导引 皖考点击 直击高考 知识盘点 要点归纳 考题悟道 细剖高考 优化演练 知能闯关 阅卷现场 名师批阅 第二章 文学类文本阅读 【译译文】吃得粗茶淡饭的人,多具有冰 清玉洁的高尚情操;而嗜好锦衣玉食的 人,大多甘愿向人卑躬屈膝.所以,人的志 向因恬淡寡欲而显得高尚,人的节操也 因贪图奢欲而丧失. 栏目 导引 皖考点击 直击高考 知识盘点 要点归纳 考题悟道 细剖高考 优化演练 知能闯关 阅卷现场

2、名师批阅 第二章 文学类文本阅读 【赏赏析】有博客说:“肉体之累的背后是 道义的快慰,道义之损的反面是肉身的 舒适.”那么,拥有了锦衣玉食,是否就必 定损害了一身的正气呢?粗茶淡饭的生 活,是否就一定显出了高尚的志趣呢? 不尽然.“立身”与“养身”并非水火不容, 贪图肥甘而丧志者固为人所不齿, 栏目 导引 皖考点击 直击高考 知识盘点 要点归纳 考题悟道 细剖高考 优化演练 知能闯关 阅卷现场 名师批阅 第二章 文学类文本阅读 情操高尚者也大可不必刻意追求粗茶淡 饭,关键在于先后层次和尺度.胸怀天下 者,独乐不如众乐;忧国忧民者,后天下之 乐而乐,圣人也曾云:“食色,性也.” 栏目 导引 皖考

3、点击 直击高考 知识盘点 要点归纳 考题悟道 细剖高考 优化演练 知能闯关 阅卷现场 名师批阅 第二章 文学类文本阅读 皖考点击直击高考 考纲要求 2012年安徽考试说明要求:分析作 品的主要表现手法,品味精彩语言,能 力层级为D级(鉴赏评价)。 栏目 导引 皖考点击 直击高考 知识盘点 要点归纳 考题悟道 细剖高考 优化演练 知能闯关 阅卷现场 名师批阅 第二章 文学类文本阅读 命题特点 纵观近几年命题,发现在这一考点上呈 现出以下特点: 1命题角度有两种:一种是大处着眼, 小处设题,即从某一句某一段的表达特 色切入;一种是大处着眼,大处设题, 即考查全篇的艺术表现特色。 栏目 导引 皖考点

4、击 直击高考 知识盘点 要点归纳 考题悟道 细剖高考 优化演练 知能闯关 阅卷现场 名师批阅 第二章 文学类文本阅读 2鉴赏要求侧重于多角度切入,分析 要求既包括对表达技巧的辨识,又包括 对其手法及其表达效果的具体解释。 3考查的艺术技巧和表现手法重在常 见常用的方法技巧上。 栏目 导引 皖考点击 直击高考 知识盘点 要点归纳 考题悟道 细剖高考 优化演练 知能闯关 阅卷现场 名师批阅 第二章 文学类文本阅读 命题趋势 预计2013年本考点仍会遵循2012年的考查 模式。 1考查常见常用的表现手法和表达技巧. 2会把表现手法和表达技巧等方法和技 巧综合起来考查。 3考查的角度以小角度切入的可能

5、性最 大。 栏目 导引 皖考点击 直击高考 知识盘点 要点归纳 考题悟道 细剖高考 优化演练 知能闯关 阅卷现场 名师批阅 第二章 文学类文本阅读 知识盘点要点归纳 一、常见见的表达方式 主要有四种表达方式:记记叙、描写、议议 论论、抒情. 1记记叙 (1)记记叙人称. 散文记记叙人称多使用第一人称和第二人 栏目 导引 皖考点击 直击高考 知识盘点 要点归纳 考题悟道 细剖高考 优化演练 知能闯关 阅卷现场 名师批阅 第二章 文学类文本阅读 称,有时时交错错使用.第三人称也用,但很少. 不同人称的使用有不同的表达效果.第 一人称:叙述亲亲切自然,便于直接抒情,能 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给读

6、者以真实实、 生动动之感.第二人称:呼告抒情,有对话对话 效 果,便于感情交流,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 亲亲切感,可以造成拟拟人效果.第三人称:不 受限制,灵活自由,可以全面地反映生活. 栏目 导引 皖考点击 直击高考 知识盘点 要点归纳 考题悟道 细剖高考 优化演练 知能闯关 阅卷现场 名师批阅 第二章 文学类文本阅读 (2)记叙方法:顺叙、倒叙、插叙. 顺叙的好处是眉目清晰.倒叙的好处是 设置悬念,吸引读者,波澜起伏.插叙的好 处是丰富内容,深化主题,曲折有致.三种 叙述方法很可能成为高考新考点. 栏目 导引 皖考点击 直击高考 知识盘点 要点归纳 考题悟道 细剖高考 优化演练 知能闯关 阅卷

7、现场 名师批阅 第二章 文学类文本阅读 2描写 描写方法主要有:a.抓住特征,进行形、 声、色方面的描绘;b.调动视觉、听觉 、嗅觉等多种感官描绘;c.动静结合;d. 正侧描写;e.虚实结合;f.细节描写. 写人散文对人物的描写方法主要有肖 像、语言、行动、心理等描写,这些方 法是写人散文的考查重点. 栏目 导引 皖考点击 直击高考 知识盘点 要点归纳 考题悟道 细剖高考 优化演练 知能闯关 阅卷现场 名师批阅 第二章 文学类文本阅读 3议论 散文里的议论很讲究艺术性.它是在记 叙过程中自然融入自己的倾向和评价, 故形成了夹叙夹议、叙议水乳交融的特 色. 4抒情 因为散文是抒情的艺术,自然成了

8、考查 重点.尤其是两种方式: 栏目 导引 皖考点击 直击高考 知识盘点 要点归纳 考题悟道 细剖高考 优化演练 知能闯关 阅卷现场 名师批阅 第二章 文学类文本阅读 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间接抒情往往是 借景、物抒情,显得很含蓄,这是常考点. 议论、抒情在散文中往往起着“画龙点 睛”的作用.抓住了它们,就抓住了材料的 精神,把握住了作者的思想倾向和写作 意图. 栏目 导引 皖考点击 直击高考 知识盘点 要点归纳 考题悟道 细剖高考 优化演练 知能闯关 阅卷现场 名师批阅 第二章 文学类文本阅读 二、常见见的表现现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1象征:通过过某一具体事物来表现现与之 有某种联联系的概念、思想感

9、情.引申事 理,形象而含蓄,耐人寻寻味. 2扬扬抑:在变变化的反差中突出事物,两 相对对照,形成起伏之势势,给读给读 者以强烈印 象,增强作品的艺术艺术 效果. 栏目 导引 皖考点击 直击高考 知识盘点 要点归纳 考题悟道 细剖高考 优化演练 知能闯关 阅卷现场 名师批阅 第二章 文学类文本阅读 3托物言志:假托某种具体事物来表达 作者特定的主张或哲理.(把要抒发的感 情、阐发的思想借助于对某事物或物品 的描摹议论表达出来),能给人留下思考 的余地和想象的空间. 4白描:不设喻、少修饰的方法,不用华 丽的辞藻,以最经济、最俭省的笔墨勾 勒出鲜明生动的形象. 栏目 导引 皖考点击 直击高考 知识

10、盘点 要点归纳 考题悟道 细剖高考 优化演练 知能闯关 阅卷现场 名师批阅 第二章 文学类文本阅读 它往往寥寥几笔就能起到突出事物神韵 的效果. 5虚实结合:抓住重点,以实衬虚,或以 虚衬实,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从而更鲜 明地刻画人物的性格,凸现事物、景物 的特点,更集中地揭示题旨. 6借景抒情:通过景物的描写,来衬托作 者或喜或悲的情感. 栏目 导引 皖考点击 直击高考 知识盘点 要点归纳 考题悟道 细剖高考 优化演练 知能闯关 阅卷现场 名师批阅 第二章 文学类文本阅读 7开门见山:文章开头直入正题,不拐弯 抹角. 8衬托或渲染:用渲染描绘某一事物来 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的特点,营造氛围.

11、9点面结合:叙写事件全过程是面,抓住 某一特殊情节或细节是点,两者结合能 反映出事物的全貌,又能突出重点,表达 事件的普遍意义和特殊意义. 栏目 导引 皖考点击 直击高考 知识盘点 要点归纳 考题悟道 细剖高考 优化演练 知能闯关 阅卷现场 名师批阅 第二章 文学类文本阅读 10以小见大:抓住最能体现大主题、 看似平凡细小却包含典型意义和生命哲 理的小事件来叙写.感人且具有社会意 义. 11联想想象:联想想象经常在一起使 用,可以使文章内容更为丰富,形象更丰 满、生动,增添文章的艺术表现力. 栏目 导引 皖考点击 直击高考 知识盘点 要点归纳 考题悟道 细剖高考 优化演练 知能闯关 阅卷现场

12、名师批阅 第二章 文学类文本阅读 12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静衬动,起烘 托作用,相得益彰. 13对比:突出事物特点,使形象鲜明. 栏目 导引 皖考点击 直击高考 知识盘点 要点归纳 考题悟道 细剖高考 优化演练 知能闯关 阅卷现场 名师批阅 第二章 文学类文本阅读 考题悟道细剖高考 考查查点一 鉴赏鉴赏 作品语语言 考题呈现 1(2009高考湖北卷)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后面的题目. 栏目 导引 皖考点击 直击高考 知识盘点 要点归纳 考题悟道 细剖高考 优化演练 知能闯关 阅卷现场 名师批阅 第二章 文学类文本阅读 书房的窗子 杨振声 今天又想到了我那书房的窗子.说起 窗子,那真是人类穴居

13、之后一点灵机的 闪耀才发明了它.它给你清风与明月,它 给你晴日与碧空,它给你山光与水色,它 给你安安静静的坐窗前,欣赏着宇宙的 一切.一句话,它打通你与天然的界限. 栏目 导引 皖考点击 直击高考 知识盘点 要点归纳 考题悟道 细剖高考 优化演练 知能闯关 阅卷现场 名师批阅 第二章 文学类文本阅读 窗子的功用,虽是到处一样,而窗子的 方向,却有各人的嗜好不同.我独喜欢北 窗,那就全是光的问题了.说到光,我有一 致偏向,就是不喜欢强烈的光而喜欢清 淡的光,不喜欢敞开的光而喜欢隐约的 光,不喜欢直接的光而喜欢反射的光.就 拿日光来说罢,我不爱中午的骄阳,而爱“ 晨光之熹微”与落日的古红. 栏目

14、导引 皖考点击 直击高考 知识盘点 要点归纳 考题悟道 细剖高考 优化演练 知能闯关 阅卷现场 名师批阅 第二章 文学类文本阅读 纵使光度一样,也觉得一片平原的光海, 总不及山阴水曲间光线的隐翳,或枝叶 扶疏的树荫下光波的流动.至于反光更 比直光来得委婉,“残夜水明楼”,是那般 的清虚可爱,而“明月照积雪”使你感到 满目清晖. 不错,特别是雪的反光,在太阳下是那 样霸道,而在月光下却又这般温柔. 栏目 导引 皖考点击 直击高考 知识盘点 要点归纳 考题悟道 细剖高考 优化演练 知能闯关 阅卷现场 名师批阅 第二章 文学类文本阅读 其实,雪光在阴阴天宇下,也蛮有风趣.特 别是新雪的早晨,你一醒来

15、全不知道昨 宵降了一夜的雪,只看从纸窗透进满室 的虚白,便与平时不同.那白中透出银色 的清晖,温润而匀净,使屋子里平添一番 恬静的滋味.披衣起床且不看雪,先掏开 那尚未睡醒的炉子,那屋里顿然煦暖.然 后再从容揭开窗帘一看,满目皓洁, 栏目 导引 皖考点击 直击高考 知识盘点 要点归纳 考题悟道 细剖高考 优化演练 知能闯关 阅卷现场 名师批阅 第二章 文学类文本阅读 庭前的树枝都压垂到地角上了.望望天, 还是阴阴的,那就准知道这一天你的屋 子会比平常更幽静. 至于拿月光与日光比,我当然更喜欢 月光.在月光下,人是那般隐藏,天宇是那 般的素净.现实的世界退缩了,想象的世 界放大了.我们想象的放大,不也就是我 们人格的放大?放大到感染一切时, 栏目 导引 皖考点击 直击高考 知识盘点 要点归纳 考题悟道 细剖高考 优化演练 知能闯关 阅卷现场 名师批阅 第二章 文学类文本阅读 整个的世界也因而富有情思了.“疏影横 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比之“晴雪 梅花”更为空灵,更为生动;“无情有恨何 人见,月冷风清欲堕时”比之“枝头春意” 更富深情与幽思;而“宿妆残粉未明天,总 立昭阳花树边”也比“水晶帘下看梳头” 更动人怜惜之情. 栏目 导引 皖考点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