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三诊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上传人:千****8 文档编号:118682386 上传时间:2019-12-2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级三诊模拟考试语文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级三诊模拟考试语文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级三诊模拟考试语文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级三诊模拟考试语文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级三诊模拟考试语文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级三诊模拟考试语文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级三诊模拟考试语文试题(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成都七中高2012级三诊模拟考试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卷两部分。第卷答案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第卷(含作文)必须用0.5mm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第卷(共30分)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对的一组是( )A骠勇(pio) 授予(y) 呼天抢地(qing) 间不容发(jin)B脊梁(j)下载(zi) 敛声屏气(lin) 暴戾恣睢(su)C强迫(qing)租赁(ln) 量体裁衣(ling) 为虎添翼(wi)D谙熟(n)看守(kn) 上不着天(zhu) 忧心忡忡(chng)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锦缎 绊脚石 积思广

2、益 赶鸭子上架B蹊跷 电线杆 时过境迁盛名之下,其实难符C肄业 必须品 蓬筚生辉 言必信,行必果D羸弱 流线型 披沙拣金 可望而不可即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距离同济大学校庆还有5天,世界各地的校友不日将启程,前往上海参加庆典,共贺母校百年华诞。B俗话说,大丈夫一言九鼎,说是怎样就是怎样,更何况是公众人物?赚足了注意力,却不兑现当初的承诺,最终得罪的就是关注你的人。C写文章首先要言之有物,否则,无论文字如何优美,也只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不能打动读者。D“耐克”等国外运动服装品牌完全是靠质量赢得了消费者青睐,它对面料的牢固度、弹性回复和缩水比率等方面的要求近乎苛刻,国内

3、产品只能望其项背。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打击知识产权和制售伪劣商品犯罪的“亮剑”行动中,市公安局经侦大队顺藤摸瓜,及时破获了一起制售假冒“南山牌”铝合金案。B调查显示,食用西式蛋糕、咖啡、巧克力等都有增加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的风险,其中非常重要的原因之一是由于它们都含有同一种物质氢化油。C2月27日下午,人大代表孙长生接受了一次在线“微博访谈”,由于网友提问的热情高涨,原本安排的一个小时的活动时间不得不延长了50分钟。D新赛季开始了,作为投资人的姚明是否会跟随球队征战客场呢?似乎姚明对此还是有很多顾忌,但一些客观因素让他不得不做更多考虑。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

4、完成57题。以柔克刚的思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智慧。举世闻名的太极拳就是这种思想的直接产物,而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抗震防震的方法堪称“建筑版太极拳”。中华民族自文明伊始就睿智地选择了木材等有机材料作为结构主材,而且发展形成了世界上历史最悠久、持续时间最长、技术成熟度最高的结构体系柔性的框架体系,这种体系具有框架结构的种种优越性,如“墙倒屋不塌”的功效,其柔性的连接,又使得它具有相当的弹性和一定程度的自我恢复能力。我国古代很少建造平面复杂的建筑,主要采用长宽比小于2:1的矩形。规则的平面形态和结构布局有利于抗震。传统建筑往往是中间的一间(当心间)最大,两侧的次间、梢间等依次缩小面宽,这样的设计非常有

5、利于抵抗地震的扭矩。中国古代建筑一般由台基、梁架、屋顶构成,高等级的建筑在屋顶和梁柱之间还有一个斗栱层。中国古代建筑的台基用现代结构语言描述,堪称“整体浮筏式基础”,好比是一艘大船载着建筑漂浮在地震形成的“惊涛骇浪”中,能够有效地避免建筑的基础被剪切破坏,减少地震波对上部建筑的冲击。中国传统建筑的梁架一般采用抬梁式构造,在构架的垂直方向上,形成下大上小的结构形状,实践证明这种构造方式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优雅的大屋顶是中国古代传统建筑最突出的形象特征之一,而且对提高建筑的抗震能力也做出过相当的贡献。形成大屋顶(尤其是庑殿顶、歇山顶等)需要复杂结构和大量构件,大大增加了屋顶乃至整个构架的整体性;庞

6、大的屋顶以其自重压在柱网上,也提高了构架的稳定性。斗栱是中国古代建筑抗震的又一位重要战士,在地震时它像汽车的减震器一样起着变形消能的作用。被各种水平构件连接起来的斗栱群能够形成一个整体性很强的“刚盘”,按照“能者多劳”的原则把地震力传递给有抗震能力的柱子,大大提高了整个结构的安全性。除了这些较显著的手法外,中国古代传统建筑中还使用了大量的其他技术措施,这些措施是古建筑抗震的关键。比如榫卯的使用:榫卯是极为精巧的发明,我们的祖先早在7000年前就开始使用,这种不用钉子的构件连接方式,使得中国传统的木结构成为超越了当代建筑排架、框架或者钢架的特殊柔性结构体,它不但可以承受较大的荷载,而且允许产生一

7、定的变形,在地震荷载下通过变形吸收一定的地震能量,减小结构的地震响应。又比如柱子的生起、侧脚等技法降低了建筑的重心,并使整体结构重心向内倾斜,增强了结构的稳定性;柱顶、柱脚分别与阑额、地袱以及其他的结构构件连接,使柱架层形成一个闭合的构架系统,用现代术语来说,就是形成上、下圈梁,有效地制止了柱头、柱脚的移动,增强了建筑构架的整体性。在外檐柱间设置较厚的墙体,起到现代建筑中“剪力墙”的作用。诸如此类,举不胜举,大到建筑群体的布局处理,小到构件断面的尺寸设计,处处都展示出古代工匠们在抗震设计方面的知识和匠心。5下面对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抗震防震方法的表述,不符文意一项是( )A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以木

8、材等有机材料作为结构主材,采用了柔性的框架体。B我国古代很少建造平面复杂的建筑,规则的平面形态和结构布局有利于抗震。C优雅的大屋顶大大增加了整个建筑构架的整体性,提高了构架的稳定性。D榫卯的应用,可以让房屋承受地震的荷载,通过变形吸收一定的地震能量。6下面关于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的表述,不能充分体现其“以柔克刚”思想的做法是( )A采用具有相当的弹性和一定程度的自我恢复能力的柔性框架体系。B被各种水平构件连接起来的斗栱群能够把地震力传递给有抗震能力的柱子。C利用柱架层形成一个闭合的构架系统,增强了建筑构架的整体性。D中国古代建筑的台基像一艘大船载着建筑漂浮在地震形成的“惊涛骇浪”中。7根据原文意

9、思,下列各项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规则的平面形态和结构布局有利于抗震,因此我国古代很少建造平面复杂的建筑。B我国传统建筑的梁架一般采用抬梁式构造,是因为这种构造方式具有抵御地震的性能。C现在那些没用榫卯而采用排架、钢架的特殊柔性结构体的建筑都不能抵抗地震。D“建筑版太极拳”这一提法表明了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抗震防震的方法主要得益于太极拳。三、(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810题。昌言举进士时,吾始数岁,未学也。忆与群儿戏先府君侧,昌言从旁取枣栗啖我。家居相近,又以亲戚故甚狎。昌言举进士,日有名。吾后渐长,亦稍知读书,学句读属对声律,未成而废。昌言闻吾废学,虽不言,察其意甚恨。后

10、十余年,昌言及第第四人,守官四方,不相闻。吾日以壮大,乃能感悔,摧折复学。又数年,游京师,见昌言长安,相与劳苦,如平生欢;出文十数首,昌言甚喜称善。吾晚学无师,虽日为文,中甚自惭;及闻昌言说,乃颇自喜。今十余年,又来京师,而昌言官两制,乃为天子出使万里外强悍不屈之虏庭,建大旆,从骑数百,送车千乘,出都门,意气慨然。自思为儿时见昌言先府君旁,安知其至此?富贵不足怪,吾于昌言独自有感也。大丈夫生不为将,得为使,折冲口舌之间足矣。往年彭任从富公使还,为我言:“既出境,宿驿亭,闻介马数万骑驰过,剑槊相摩,终夜有声,从者怛然失色,及明,视道上马迹,尚心掉不自禁。”凡虏所以夸耀中国者,多此类也;中国之人不

11、测也,故或至于震惧而失辞,以为夷狄笑。呜呼!何其不思之甚也!昔者奉春君使冒顿,壮士大马,皆匿不见,是以有平城之役。今之匈奴,吾知其无能为也。孟子曰:“说大人者藐之。”况于夷狄!请以为赠。 (苏洵送石昌言使北引)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吾后渐长,亦稍知读书 稍:渐渐。B察其意甚恨 恨:遗憾。C建大旆,从骑数百 从:使跟随。D说大人者藐之 说:通“悦”,取悦。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 )A又以亲戚故甚狎 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B吾日以壮大,乃能感悔 屈原放逐,乃赋离骚C往年彭任从富公使还,为我言 如姬为公子泣D故或至于震惧而

12、失辞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追忆自己与石昌言既是近邻又是亲戚,且得到昌言的关心和鼓励,两人关系融洽,情感深厚。 B文章写石昌言出使异域之前的意气,表达对他的敬仰和赞颂,意在激励石昌言能够在外交场合不辱使命。C文章用奉春君出使冒顿的故事,劝喻石昌言要识破敌国的阴谋,无所畏惧,英勇善战,为国立功。D这是一篇临别赠序,采用叙议结合的写法,既写出了作者与石昌言的交情,也暗示出对石昌言的勉励和期许。第II卷(共120分)四、(23分)11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吾晚学无师,虽日为文,中甚自惭;

13、及闻昌言说,乃颇自喜。(4分)答:(2)剑槊相摩,终夜有声,从者怛然失色,及明,视道上马迹,尚心掉不自禁。(6分)答:12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8分)梦回林景熙梦回荒馆月笼秋,何处砧声唤客愁。深夜无风莲叶响,水寒更有未眠鸥。【注】作者林景熙,宋末诗人,宋亡不仕。(1)“愁”是本诗的诗眼,请分析全诗是怎样表现诗人的“愁”的。(4分)答:(2)最后一句中的“未眠鸥”,意蕴丰富,请对此加以赏析。(4分)答:13按要求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5分)(1),愁空山。(李白蜀道难)此去经年,。(柳永)在屈原列传中,司马迁用“,”写出了屈原因君王的昏庸、小人的陷害所处的困

14、境。(2),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 ,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六国论)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刘裕叱咤风云、驰骋疆场的名句是,。 五、(2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孤独的守望方爱华在穿越了一条条宽阔马路,躲过来来往往的车辆以及川流不息的人群,准备走进那座高楼的时候,却忽然被不知藏在什么地方的孤独感袭击。于是,我飞离城市,开始找寻那些遗失在远处的疼痛或者温柔,来到那个只有十几户人家的小山村。转过一道山梁,又穿过一道峡谷,眼前豁然开朗。那是一种惊诧!仿佛一下子掉进了一幅最浓艳的油画里。一朵秋阳,斜挂山腰,被染红的山风成了最随心的画家。一笔画山,山披灿烂;一笔描水,水放金光;一笔泼在山沟里,沟里成了五彩的天堂。拨开路边密密麻麻鲜嫩的细叶,下面,竟藏有一弯清溪。凝神敛息,闭目细听,一股山泉之清凉,潺潺之清音,朗朗之清虹,刹那间沁过心田,直达肺腑,更是说不出的爽朗。寻着水声一路走来,水却似多羞的少女般犹抱琵琶半遮面,一会儿被浓阴掩翠,一会儿环佩叮当,一会儿弯成一枚碧玉,一会儿又不知躲藏到哪里去了。细看那水宁静之极,无波无痕,柔润如美玉。那是谁家女儿悬挂于颈间的玉璞?押着唐韵,携着汉风,一点点的走近,走近,将心清凉成一片温润的水域。这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世外桃源”,是在尘世苦苦寻求而不得的心灵的栖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