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观测元数据 地面》编制说明

上传人:木92****502 文档编号:118663202 上传时间:2019-12-2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气象观测元数据 地面》编制说明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气象观测元数据 地面》编制说明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气象观测元数据 地面》编制说明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气象观测元数据 地面》编制说明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气象观测元数据 地面》编制说明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气象观测元数据 地面》编制说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气象观测元数据 地面》编制说明(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QX/T 772019气象行业标准气象观测元数据 地面编 制 说 明一、工作简况(一)任务来源2017年8月22日,中国气象局政策法规司印发的中国气象局政策法规司关于下达2018 年气象行业标准制修订及预研究项目计划的通知(气法函201739 号)中明确气象观测元数据 总则(QX/T 39-2018)制定标准。2018年10月,确定制定的气象观测元数据 地面是气象观测元数据 总则系列标准之一,项目编号为QX/T 77-2019。本标准由全国气象仪器与观测方法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07)归口。(二)起草单位本标准由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牵头编制,协作单位包括四川省气象局、山东省气象局、

2、北京市气象局、安徽省气象局等。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是以气象观测业务为主体、科研为支撑的国家级基本气象业务单位,隶属于中国气象局。主要承担综合气象观测系统站网设计、气象观测相关发展规划编制、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建设及运行管理、气象探测装备的无线电频率资源应用技术研究与频率规划设计工作;承担气象观测标准和规范制定组织相关工作,协助开展标准规范执行情况检查工作,负责挂靠本单位的相关标准化委员会秘书处管理工作;负责全国气象观测质量评估、观测数据质量控制体系设计、质量控制业务入网审查、数据质量控制业务运行及管理相关工作,承担观测数据质量、设备运行、维护维修、全国仓储、观测产品应用情况等评估;负责全国气象装

3、备计量的组织和管理工作;负责全国气象装备故障诊断和维修技术支持、大型装备的故障部件修复和国家级仓库采购计划编制、物资采购、出入库调拨等工作;承担综合观测技术和方法、设备、质量控制、产品和数据应用方法等方面的科研和技术开发工作,承担促进观测技术成果转化工作等;负责气象专用技术装备使用许可的业务技术审查工作,负责综合观测试验基地管理,组织开展综合观测试验、设备中间试验,负责观测领域相关实验室建设和运行工作;负责相关观测标准数据集建设及发布工作,承担综合观测数据产品制作和观测数据应用服务工作;承担观测领域国际合作相关工作,承担世界气象组织(WMO)亚洲区域仪器中心(RIC-北京)工作等。四川省气象局

4、、山东省气象局、北京市气象局、安徽省气象局的主要职责是:制定地方气象事业发展规划、计划,并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气象事业发展规划、计划及气象业务建设的组织实施;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重要气象设施建设项目的审查;对本行政区域内的气象活动进行指导、监督和行业管理。按照职责权限审批气象台站调整计划,组织管理本行政区域内气象探测资料的汇总、分发;依法保护气象探测环境;管理本行政区域内涉外气象活动。在本行政区域内组织对重大灾害性天气跨地区、跨部门的联合监测、预报工作,及时提出气象灾害防御措施,并对重大气象灾害做出评估,为本级人民政府组织防御气象灾害提供决策依据;管理本行政区域内公众气象预报、灾害性天气警报以及农业气

5、象预报、城市气象预报、火险等级气象预报等专业气象预报的发布。(三)主要工作过程1.制定标准的制定修订工作方案气象观测元数据 地面标准编制任务下达后,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高度重视,及时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讨论,并对前期相关工作进行了全面的了解,组建了编写组,确定了编制、调研、研讨、征求意见、修改完善等的技术路线,并制定了标准制修订的工作方案:(1)进一步明确了标准编制目的、内容、具体工作安排和时间进度。(2)成立标准编写组,编写组成员主要由长期从事地面气象观测专家、国家级和省级气象台的气象观测管理专家组成。(3)成立专家咨询组,针对标准制订过程中的一些关键技术问题进行研讨,确保该标准的科学性。2.

6、具体工作过程2018年,在中国气象局气象信息化工作的部署下,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牵头组成气象观测元数据标准编制小组,开始进行标准编制工作调研,查阅国内外相关标准、文献等,为标准编制做好准备。2018年10月,组织召开的编写讨论会。中国气象局综合观测司建议气象观测元数据 总则(QX/T 39-2018)做成系列标准,气象观测元数据 地面是其系列标准之一。2019年4月,标准编制小组明确了任务分工和时间进度,确保按照中国气象局要求的时间节点完成标准编制任务,经过内部讨论编制形成标准工作组初稿。2019年9月,根据全国气象仪器与观测方法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下发关于山洪标准化建设项目中期检查活动的通知(

7、气仪标委函201936 号)对该标准项目进行中期检查汇报,并针对专家提出的气象数据集核心 元数据(GB/T 33674-2017)与本项目的关系进行解答,本标准是地面气象观测元数据,侧重点在地面气象观测数据的采集和处理。2019年10月,组织召开内部编写讨论会,根据中期汇报中专家提出的意见进行修改,对其中不易理解、不易懂的语言文字进行修改,贴近地面气象观测实际业务工作。2019年11月编制组对相关内容进行了修订和完善,形成标准征求意见稿。(四)标准主要起草人及其所做的工作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为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施丽娟、郑丽英、宋树礼、伍永学、温华洋、景号然、杨金红。本标准

8、起草人的具体分工如下:姓名工作单位主要工作施丽娟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负责标准的总体设计、审核把关及标准文本的修订等。郑丽英四川省气象局负责标准文本的起草、编制,对专家意见汇总和意见处理,负责根据专家意见对标准的文字、条款进行复核。宋树礼山东省气象局负责国内外相关标准、文献的调研,参加标准文本的起草、编制,根据专家意见和编写小组成员意见对标准条款进行修订。伍永学北京市气象局责,参加标准文本的起草、编制,负责根据专家意见和编写小组成员意见对标准条款进行修订。温华洋安徽省气象信息中心参加编制,对专家意见汇总和意见处理景号然四川省气象局探测数据中心参加编制,对专家意见汇总和意见处理杨金红中国气象局气

9、象探测中心参加编制,对专家意见汇总和意见处理二、标准编制原则和确定标准主要内容的论据(一)标准编制原则1规范性本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化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实施条例及有关法规、规章,按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GB/T1.2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2部分:标准的制定方法中的原则要求进行编写。2.普适性本标准的编制依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相关行业标准和WIGOS观测元数据标准,力求使该标准与现有标准、国际通用规定、国内业务保持一致或平稳过渡,同时充分考虑观测自动化发展趋势,反映目前相关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本标准适用于

10、地面气象观测元数据的采集、管理和应用,指导地面气象观测元数据详细信息的编制、填报、管理和系统设计,适用于气候观象台、基准气候站、基本气象站、(常规)气象观测站等各类地面气象观测的元数据编制、填报和管理,适用范围广具有很好的普适性和兼容性。3.扩展性本标准编制兼顾到了一定时期内的气象事业改革发展的需要,标准适应发展可能产生的新要求。重点考虑了标准的后期“国际化”,标准以现有地面气象观测元数据的需求和业务现状为基础,同时充分与WIGOS观测元数据标准对接,是气象观测元数据 总则的系列标准,符合相应的规范,是气象观测数据国际化的范例,为后续其他系列标准编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二)标准主要内容的论据1

11、.标准主要确定依据:我国作为世界气象组织成员国,承担着向世界气象组织提供观测元数据的义务,必须按照相关标准对我国的观测元数据进行收集、归档和提交。同时,我国气象观测业务的发展也对观测元数据提出了迫切需求。因此,在WIGOS的元数据标准和气象观测元数据 总则(QX/T 39-2018)框架下制定适应我国地面气象观测业务需要的观测元数据标准成为必须。2.标准主要规定内容: 本标准规定了地面气象观测元数据的要求、类别和内容是气象观测元数据 总则(QX/T 39-2018)章节、条款下地面气象观测元数据的描述。标准规定的内容分为6个方面:地面气象观测元数据适用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

12、、地面气象观测元数据描述和地面气象观测元数据内容。(1)气象观测元数据适用范围:给出了标准适用于各类气象观测元数据的要求、类别和内容,以及地面气象观测元数据的编制、填报和编码。 (2)元数据规范性引用文件:给出了标准在编制中引用到的规范性文件气象观测元数据 总则(QX/T 39-2018)、Manual on the WMO Integrated Global Observing System (2015 edition)(WMO全球综合观测系统手册(2015年版)和QX/T 37 气象台站历史沿革数据文件格式。(3)术语和定义:根据标准编制需要涉及到气象观测元数据要素、编码表、要素单元等术语

13、予以定义。(4)地面气象观测元数据基本要求:首先应符合气象观测元数据 总则(QX/T 39-2018)第4条气象观测元数据通用要求,另外地面气象观测元数据编制、填报和应用的时间格式要求进行描述:时间格式为YYYYMMDDhhmm-YYYYMMDDhhmm,YYYY、MM、DD、hh、mm分标表示年份、月份、日期、时、分,月份、日期、时和分高位不足时补“0”,如果月份、日期不明,用“88”表示,时和分不明时用“00”表示。(5)地面气象观测元数据描述:参照WMO全球综合观测系统手册(2015年版)等手册,引用气象台站历史沿革数据文件格式(QX/T372005)、气象数据集核心元数据(GB/T 3

14、36742017)等标准内容,描述内容除了首先应符合气象观测元数据 总则(QX/T 39-2018)第4条气象观测元数据要素描述外,结合地面气象观测业务实际情况进行补充。描述内容包括要素名称、要素编码、要素名称、要素单元中文名称、要素单元英文名称、数据类型、约束条件、域、注释、填报层级,其中要素名称、注释、定义和约束条件应符合气象观测元数据 总则(QX/T 39-2018)5.2要求。 数据类型,描述地面气象观测元数据的取值类型,比如字符型、编码表等数据类型,同时对字符型类型和编码表类型进行注释说明:字符型数据类型包含字符串、数值型、布尔型、日期型等;编码表表示取值类型为从编码表中选择,可以是

15、多种数据类型的复合。 域,地面气象观测元数据要素可以取值的范围,说明允许的值或自由文本,以及引用的其他标准,“自有文本”对字段内容没有限制。当阈的取值类型为编码表时用编码表示,描述格式为ZZZ,编码范围为001-999。 填报层级,对地面气象观测元数据填报层级进行描述,通常是指台站级、省级和国家级。(6)地面气象观测元数据内容,为便于更好的理解、编制和填报地面气象观测元数据,在气象观测元数据 总则(QX/T 39-2018)框架下,结合我国地面气象观测业务实际情况进行扩展、补充和完善,对专家意见进行综合考虑后进行具体描述,具体包含10类73项要素132个要素单元内容信息。附录A中A.1A.10完整描述了地面气象观测元数据内容信息,附录B 的B.1B.20完整描述了地面气象观测元数据要素数据类型为“编码表”的内容信息。三、主要试验(或验证)的分析、综述报告,技术经济论证,预期的经济效果(一)主要验证分析报告根据WIGOS元数据标准本地化应用的要求,气象观测元数据 地面标准是基于WIGOS观测元数据标准,结合中国地面综合气象观测业务需要和业务特点建立的旨在总体上解释说明地面气象观测元数据的标准,并规定气象观测元数据信息的分类方式及元数据属性的编制规则,规范和指导气象观测元数据更为详细属性的编制和气象观测数据元数据管理系统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