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18621775 上传时间:2019-12-20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9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贵州省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贵州省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贵州省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贵州省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贵州省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贵州省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州省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 2017-20182017-2018 学年度第一学期半期考试学年度第一学期半期考试 高一语文高一语文 第第 I I 卷卷 阅读阅读 现代文阅读 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三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娱乐时代的文学选择 尽管有人无视他们的存在,有人轻视他们的作品,但却无法忽略这群“80 后”作家在年 轻人中的号召力。前不久,一份由近十万名网民投票选出的“当代读者最喜爱的 100 位华语 作家”名单上,既有李白、苏轼这样的古代文学大家,也有鲁迅、老舍这样的近现代著名作 家,更有韩寒、郭敬明等受到年轻人追捧的青春文学写手。 毫无疑问,网络让文学加速进入了娱乐时代。几年时间里,

2、网络文学不断创造着一个又 一个文学“神话”。从描写青涩爱情的青春小说,到描写困惑和挣扎的成长小说,一阵阵风 潮来而复去。到 2007 年,以惊险、刺激见长的“盗墓小说”大行其道。系列小说鬼吹灯 至今已出版了多本,销量惊人。某著名导演有意将这部小说拍成电影,希望能打造成中国版 的夺宝奇兵。 网络小说的走红让网络成为更多“80 后”展示才华、表达自我的载体。网络的平民化气 质使文络上,这些年轻作家或网络写手如明星一般,可以拥有百万计、千万计的点击量。不 仅是他们的文学创作,哪怕只是生活记录和个人言论,发表在博客上都可能演变成公众话题。 网络给“80 后”提供了舞台,更成就了许多平民写手的文学梦想。

3、没有题材和体裁的限 制,没有文字和内容的要求,只要不违反相关法律法规,任何人都可以将自己的作品发表于 网络上。于是以“一文成名”者并不鲜见,一些作品或以精彩的故事,或以鲜明的特色吸引 了网民的注意力,也赢得了出版商的青睐。网络上的原创作品,也成了出版商挖掘畅销书的“ 金矿”。 网络成就了文学的繁盛,同时也预示了传统文学的失落。书店里,纯文学书籍已经成为“ 配角”,摆在最显眼位置的,大都是经营管理类图书和时下热门的“说史”图书。而在畅销 书柜台上,知名作家的作品也被讲述都市情感的通俗小说、网络小说包围。 文学类书籍在书店里受了冷落,却不代表读书的人少了。网络和通信行业的发展改变了 人们传统的阅读

4、方式,有了电脑和手机,不但新闻、文学作品可以及时阅读到,连电影、电 - 2 - 视节目都可以随时看到。不少人觉得传统的纸质阅读不方便、购书成本高,而通过网络“点 播”自己心仪的书籍则要方便快捷得多。 许多专业作家认为,现在传统文学不受欢迎的原因之一是,真正的好作品太少了。一些 作家创作脱离了现实生活,因此写出的作品不好看。一些知名作家出现了“明星化”“贵族 化”的倾向,一两部作品成名之后,急功近利之心渐起,身为作家应该担负的社会责任感却 越来越少。有人戏称,现在一些作家,整日忙着做嘉宾当评委,剪剪彩题题词,越来越像明 星;而明星则出书写成名故事、人生经历,越来越像作家。出名要靠炒作、出书要靠运

5、作, 现在的文学界似乎越来越有娱乐界的味道。 娱乐时代并不是文学的洪水猛兽,年轻人的写作解构了过去狭隘的文学价值观,但是, 正如时下一些娱乐晚会越来越不受欢迎,而学术讲坛类节目大放异彩一样,受众的口味和需 求也在不断提升,因此青年作家在解构传统的同时也要建构更有责任的文化价值观。 (选自瞭望新闻周刊,有删改) 1. 下列属于现在传统文学衰落的原因的一项是( ) A. 网络小说的走红让网络成为更多“80 后”展示才华、表达自我的载体。 B. 书店里,纯文学书籍已经成为“配角”。 C. 在畅销书柜台上,知名作家的作品被通俗小说、网络小说包围。 D. 网络阅读方便快捷,网络写作限制少,而现在传统文学

6、本身缺少优秀作品。 2. 下列选项中关于网络时代文学的“平民化”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网络写作没有题材和体裁的限制,没有文字和内容的要求,只要不违反相关法律法规,任 何人都可以将自己的作品发表于网络上。 B. 网络的“平民化”降低了写作的“门槛”,每个人都有机会实现自己的“文络当成展示自 己才华、表达自我的载体。 C. 网络时代文学的“平民化”以娱乐的写作方式、自我的写作内容、自由的写作空间为特征 ,造就了很多平民作家,甚至“一文成名”者。 D. 在网络上,每个人都可以如明星一般,拥有百万、千万的点击量,他们的文学创作、生活 记录和个人言论,发表在博客上都可以演变成公众话题。 3

7、. 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韩寒、郭敬明进入“当代读者最喜爱的 100 位华语作家”名单,说明他们写作水平足以比 肩李白、苏轼等古代文学大家和鲁迅、老舍等近现代著名作家。 B. 网络文学更具娱乐性,给“80 后”作家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成就了许多平民写手的文络和 - 3 - 通信行业的发展改变了人们传统的阅读方式,人们不再进行纸质阅读了。 D. 时下一些娱乐晚会越来越不受欢迎,而学术讲坛类节目却能够大放异彩,这说明学术讲坛 类节目更具有娱乐时代的特征。 【答案】1. D 2. D 3. B 【解析】 1. 试题分析:本题题干是“下列属于现在传统文学衰落的原因的一项是”,是考查学

8、生筛选 信息能力。A 项是网络文学走红的表现;BC 两项都是传统文学衰落的表现,不是传统文学衰 落的原因。故选 D。 2. 试题分析:本题题干是“下列选项中关于网络时代文学的“平民化”的说明,不正确的一 项是” ,是考查学生理解文章中重要概念能力。D 项说法错误,相关信息在文章第三段,原文 是“这些年轻作家或网络写手如明星一般,可以拥有百万计、千万计的点击量。不仅是他们 的文学创作,哪怕只是生活记录和个人言论,发表在博客上都可能演变成公众话题。” 3. 试题分析:本题题干是“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是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章有 关内容能力。A 项,“说明著名作家”于文无据。C 项,“人们不

9、再进行了”说法太 绝对,不符合文意。D 项,“说明的特征”说法错误,原文指“受众的口味和需求也 在不断提升”。故选 B。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围墙 陆文夫 昨夜一场风雨,建筑设计所的围墙倒塌了。 这围墙要倒,在人们的意料之中:它至少百年了,几经倒塌,几经修补。历次的修补都 不彻底,三十多米长的围墙高低不平,弯腰凸肚,随时都有倒塌的可能,何况一场风雨! - 4 - 早晨,开碰头会。“现在我们研究一下围墙的问题。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吴所长用 圆珠笔敲敲桌面:“原来的围墙和我们单位的性质不协调,新围墙一定要新颖别致,达到内 容和形式的统一。”“

10、古典派”黄达泉接茬儿了:“围墙不但有实用价值,而且富有装饰意 味,它对形成建筑群落的风格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现代派”朱舟把茶杯一放,“我们考 虑问题要从实际出发,要造得高大牢固。”两派之外的何如锦开口了:“最合理的办法就是 把塌下来的再垒上去,这在围墙的历史上是有例可循的。” “我想问一下,这围墙到底怎么修啊!”这是行政科的马而立。 这个三十七岁、非常干练的办事员,却有着一张不那么令人放心的娃娃脸。某些人见到 他就疑虑:整天衣冠楚楚,活儿没有少干,身上却不见泥污,这就形迹可疑。如果整天穿工 作服、劳动鞋在人前走来走去,那就另有一种效果:“这人老成持重,艰苦朴素。”稳妥往 往是缓慢的同义语,这

11、马而立却灵活得像自行车的轮盘,一拨便能飞转。 “到底怎么修嘛,我提出了原则,同志们也提供了许多很好的意见,这就看你的了。” 吴所长拍拍马而立的肩膀,“好好干!” 一支烟还没有抽完,马而立已登起自行车直奔房屋修建站 星期六晚上,设计所门前拉起了临时电线,四只两百兆的灯泡把马路照得灼亮。砖瓦、 石灰、琉璃砖装过来;垃圾、碎砖运出去。星期天清早开始砌墙。马而立忙得飞起,还拉住 看门的洪老头做帮手。泡茶,敬烟,寻找各色小物件,有时还飞车直奔杂货店。电灯直亮到 夜间十一点。 夜色中看这堵修好的围墙,颇有诗意。白墙,黑瓦,宝蓝色的漏窗泛出晶莹的光辉。树 枝摇曳,灯光闪烁,好像童话般的世界深藏在围墙的里面。

12、抬起头来,可以看到主建筑的黑 色屋顶翘在夜空里,围墙带着和主建筑相似的风格进入了整体结构。附近的马路也变样了, 好像是到了什么风景区的入口。 马而立觉得这是他有生以来办得最完美的一件大事!他在会议室的长沙发上睡了下去。 这一觉睡得很沉。 星期一早晨,上班的人们被突兀而起的围墙惊呆了,虽然人人都希望围墙赶快修好,如 今却快得叫人毫无思想准备。如果工程是在人们的眼皮子底下进行,今天加一尺,明天高五 寸,人来人往,满地乱砖泥水,工程结束时人们会跟着舒口气。如今是眼睛一眨,老母鸡变 鸭,不习惯,太扎眼。谁都看得出,这围墙比原来的好,可有些人左看右看,总觉得有点“ 那个”,吴所长始终不发表意见,他觉得这

13、围墙似乎在自己的想象之中,又像在想象之外。 他轻轻地说了一声:“哎,没想到马而立的手脚这么快!” - 5 - 被征求过意见的人很不满,觉得这围墙吸收正确的意见太少!他们指指点点:“这围墙 不中不西,穿西装戴瓜皮帽,缠绿围巾,这打扮是哪个朝代的?”“是呀,围墙是墙,造个 大屋顶干什么呢?”“太单调啦,应当在中间造两个方如意!”“两头应该造尖角,翘翘的。 ”所有感到有点“那个”的人都把围墙的缺点找了出来,他们批判能力总是大于创造能力。 “马而立”,吴所长叫人了。“洪老头,你看见马而立上班没?”有人嚷嚷着帮忙找了, 要对这个罪魁祸首当场质疑。 看门的洪老头火气很大:“别鬼叫鬼喊的啦,人家两天两夜没有

14、休息,像你!”洪老头 对那些轻巧话儿很反感,“人家马不停蹄,衣服都和上泥水和汗了,那不是每个人都能做的; 来来往往的路人都说这围墙很好看。” 马而立揉着眼睛爬起来了,朦朦胧胧挨了一顿批 冬天,设计所召开建筑学年会,几位专家一进门便被这堵围墙吸引住了,左看右看,都 赞不绝口。会议上专家们以围墙为话题:这围墙回答了城市建筑中的一个重大问题;既有民 族风格,又不盲目复古;经济实用,和原有建筑物的风格统一。 设计所的到会者喜出望外,想不到金凤凰出在鸡窝里!吴所长说:“这主要是指导思想 明确,同时发动群众进行充分的讨论。”各派代表人物也沾沾自喜地夸耀自己的贡献。 马而立没权参会,只是在围墙门口进进出出,

15、忙得飞起。不知道他又从什么地方弄来四 只熊熊的炭火盆,使得房间里温暖如春,人人舒展。 (有删改) 4. 下列对小说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小说用诙谐幽默的语言,平铺直叙了一个生活中的典型事件,折射出现实生活中一些人的 畸形心理,揭示了人们习以为常的一些社会弊端。 B. 吴所长把确定围墙设计方案和修建围墙的重任交给马而立,表现了他对这个年轻人能力的 信赖和才干的赏识。 C. 倒塌的围墙两天建成了,但却受到设计所内一些人的批评指责,说明这些人在建筑设计方 面有自己的审美原则和较高的审美水平。 D. 作者引出看门人洪老头的话,使用对比、侧面描写的手法,体现了他对马而立的同情与赞 许,也体现了他对那些只说不做、满心“那个”的人们的不满。 5. 小说最后一段有何作用?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4. D 5. 在结构上,马而立在“围墙”进进出出,是对小说题目的呼应;在 情节上,结尾是对一波三折的情节的收章,使情节更加完整,更富波澜,更能引起读者的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