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住区规划设计的渐进策略与适用技术

上传人:E**** 文档编号:118613473 上传时间:2019-12-19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252.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态住区规划设计的渐进策略与适用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生态住区规划设计的渐进策略与适用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生态住区规划设计的渐进策略与适用技术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生态住区规划设计的渐进策略与适用技术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生态住区规划设计的渐进策略与适用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态住区规划设计的渐进策略与适用技术(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届中国城市住宅研讨会论文集,中国香港,2 0 0 5 年1 1 月 P r o c e e d i n g so f t h eF i f t hC h i n aU r b a nH o u s i n gC o n f e r e n c e ,H K S A R C H I N A ( N o v e m b e r2 0 0 5 ) 生态住区规划设计的渐进策略与适用技术 T h eG r a d u a l i s tS t r a t e g ya n dA p p l i c a b l eT e c h n o l o g i e si nP l a n n i n g D

2、e s i g nf o rE c o l o g i c a lH o u s i n gA r e a 黄天其黄瑶林仲煜 H U A N GT i a n q i ,H U A N GY a oa n dL I NZ h o n g y u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A r c h i t e c t u r ea n dC i t yP l a n n i n gC o l l e g e , C h o n g q i n gU n i v e r s i t y , C h o n g q i n g 关键字: 摘要: 城市住区、渐进策略、生态法规、准生态设计、生态设计语言 进入新世纪不

3、久,从资源到环境,上个世纪遗留的各种生态问题突然地、日复一日地向我们袭来,情 势紧迫。遗憾的是直到最近,建筑和城市的生态设计在国内远未形成主流。这里至少可以归纳出三大 原因:追逐利润、谋求虚假政绩和生态知识及技术的欠缺。在生态建筑和城市设计方面要实现推动社 会良性发展的抱负,我们应当采取积极的渐进策略,即在深刻理解地球与地域生态的基础上,发展动 态进展的、与我国国情和地区特点相结合的实用的生态规划与设计体系,确立生态设计的基本原则, 推进生态立法;在城市住区建设方面,应制定和实行生态化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作者介绍了本人l O 年 前在海南一个住区项目中的准生态设计概念及其技术要点。 K e y

4、w o r d s :u r b a nh o u s i n g ,g r a d u a l i s tp o l i c y ,e c o l o g i c a ll a w a n dr e g u l a t i o n s ,s u b - e c ot e c h n o l o g y ,e c o d e s i g nl a n g u a g e A b s t r a c t :T h ef i r s ty e a r so ft h en e wc e n t u r yh a v es e e nt h eb u r s to fe c o l o g i c

5、a lp r o b l e m s ( c o v e r i n gr e s o u r c ea n d e n v i r o n m e n t ) t h el a s tc e n t u r yl e f to f fa n dt h es i t u m i o ni sg e t t i n gw o r s e T h e r ea r et h r e ef a c t o r st h a tp r e v e n tt h e e c o l o g i c a ld e s i g nt op o p u l a r i z ei na r c h i t e

6、c t u r ea n du r b a nc o n s t r u c t i o n :s e e k i n gf o rp r o f i t ,f o rp o l i t i c a lm e r i t s , a n de c o l o g i c a li g n o r a n c e T op r o p e lt h ep r o c e s so fe s t a b l i s h i n ga n da d o p t i n ga d v a n c e de c o l o g i c a ld e s i g n s y s t e mb a s e

7、do nn a t i v ea n dl o c a la f f o r d a b i l i t y ,a p o s i t i v ea n dd y n a m i cg r a d u a l i s tp o l i c yi sp r o p o s e d I n a d d i t i o n ,e c o l o g i c a ll e g i s l a t i o na n dw o r k i n go u to fe c o d e s i g nr e g u l a t i o n sm u s tb ep u to nt h ea g e n d a

8、T h e a u t h o r si n t r o d u c et h e i rd e s i g np r a c t i c ei nt h ec i t yo fH a i k o uf o re x a m p l e ,u n d e rt h ec o n c e p to f “s u b - e c o d e s i g n ”,w h e r ei t st e c h n o l o g i c a lp o i n t sw e r es u c c e s s f u l l ya p p l i e dt oah o u s i n gd e v e l

9、o p m e n t 2 0 世纪7 0 年代爆发全球第一次能源危机以来,主要是对这一威胁特别敏感的发达国家中有责任感 的规划建筑师们对建筑与城市,特别是最大量的住宅建筑和城市住区的节能问题展开了极富创造性的科 学的探索。如果重温7 0 8 0 年代的欧美建筑书刊,就会在眼前再现那么多丰富多彩,甚至是千奇百怪、 使人大开眼界的方案。例如美国五花f q 的掩土建筑,欧洲设想能源耗尽后的“步行城市”。耐人寻味 的是,当年我国由于经济发展和消费水平极低,是能源( 石油和煤炭) 的净出口国;每户住宅的面积很 小,没有空调设备,黄河以南地区的建筑物基本上不安装采暖设备,节能方面的要求主要是缘于计划经

10、济下社会的普遍贫困。因此那一次能源危机我们仅是旁观富国的灾难。到8 0 年代后期,尽管世界性的 石油危机得到缓解,全球范围内更加广泛而深刻的生态环境危机却已降临,从而催生了可持续发展的人 类共识。对我国来说,邓小平南巡后和世界环发大会的1 9 9 2 年是经济与社会发展战略的双重转折点: 市场经济的号角和生态觉醒的钟声齐鸣。但前者显然更为响亮和诱人,它将中国人引上了致富的快车 道。此后的十年,空调和1 0 0 m 2 以上的大面积住宅来到千家万户,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可以不在乎能耗费 用的多少来追求居住的宽松、舒适乃至气派了。甚至公共建设项目中暴发户似的财大气粗的心态的表现 2 9 5 住宅专题住

11、区的可持续发展 也屡见不鲜,反映出这一时期决策者们乃至老百姓们的观念扭曲。进入新世纪不久,从资源到环境,各 种生态问题突然地、日复一日地向我们袭来,情势紧迫。 或许可以说,在我国能在9 0 年代初以前就提出生态设计概念并进行实践的规划建筑师,就应当属 于先驱或者先进者了。当然,更重要的是能够坚持下去,并且后继者的队伍不断壮大。遗憾的是直到最 近,建筑和城市的生态设计远未形成主流。这里至少可以归纳出三大原因: 出于追逐利润而违反生态设计的原则,或者假名炒作( 某些开发商) ; 出于谋求自认为是政绩的目的而不顾破坏生态的后果( 某些政府官员) ; 出于对生态学知识的缺乏,不掌握生态式开发的技术,或

12、者为金钱而屈从上两种( 某些建筑 规划师) 。 由此可以分解出在建筑与城市设计上三个层面的问题:知识、道德和法律。在知识方面,落后于这 个必须迎接生态挑战的时代无疑是可悲的,但另一方面也有生态技术的成熟程度、适宜条件和社会接受 程度问题。因此,从设计的生态化技术的发展、开拓、把握和推广来说,规划师建筑师的行业职责和 社会运行的脉搏息息相关,不能脱离它而陷入乌托邦破灭的尴尬处境。在生态建筑和城市设计方面要实 现推动社会良性发展的抱负,我们的观念以及技术策略和准备是什么呢? 通过观察、思考与设计实践我们认识到,在我国目前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应当采取积极的渐进策 略,即在深刻理解地球与地域生态的基础上

13、,发展动态进展的、与全国与区域特点相结合的实用的生态 规划与设计体系。其许多思想和技术细节实际上已经体现在不断发展的国内外设计作品以及产品目录 上,但还需要结合具体项目的时间、地点及种种条件选择、补充和新开发一套实用的、可操作的技术规 程和评价标准。就居住问题而言,“渐进”的意思是结合我国及国内各个具体地区的实际条件,逐步从 低级向更高级的生态式住区规划设计演进。我们还没有像P a o l oS o l e r i 的A r c o s a n t i 那样革命性的实验基 地。 众所周知,生态规划设计的总体目标和最高境界是生态建筑( 包括生态住宅等) 和生态城市( 包括 生态住区等) ,使人们

14、建立舒适居住环境的建设活动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减到最低,实现全面的3 R 可持续生态系统。由此就必须发展出一套先进而实用的生态化的技术系统。但是这一系统不可能立即达 到完美的程度,而只能是与时俱进,脚踏实地向理想的目标趋进。我们所提倡的就是这种从实际出发的 积极的渐进的系统。 比列出生态规划与设计技术系统的“完整”清单更为重要的是认识问题。今天仍是我国生态住区建 设的初级阶段。首先,必须确立建设生态住区和生态城市这个坚定不移的大目标,这是全人类可持续发 展的唯一选择,在这个大原则前提下来审视我们的系统,找出突破口。这就进一步要求在总结我国近年 来向市场转轨以后的住区建设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确立

15、全社会关于城市居住开发的若干共同的生态原 则。以下的几项原则应当是普遍接受的: 节能的原则不但在北方,在南方同样重要。 节地的原则但这不是简单的紧缩居住空间的问题。 康居的原则为保证居民住上健康、体面的房子和社区,制定和执行更严格的规范。 均好的原则在同一住宅楼和住区中居住环境应基本上各户均好。 多样的原则维护住区内原有生物和文化的多样性。 补偿的原则 自然生态补偿:对大自然生态系统实行开发后的等值补偿或复原。 社会生态补偿:防止住区开发对原住居民的权益侵犯,对原有社会文化价值的维 护和重建等。 匡f 家和地方权力机关应根据这些社会普遍接受的技术、经济、环境、社会和文化五个层面的原则实 行生态

16、立法,进而在各个领域建立并实行相应的初步的生态技术规范。下一步就是对住区开发实行依据 2 9 6 生态住区规划设计的渐进策略与适用技术 法规的生态检验。这种科学的检验可以揭露住区开发规划设计中违反生态法规的现象,从而强制其修 正。目前我国住宅楼盘开发商的利润率与发达国家相比高出数倍至十数倍( 据资料介绍我国达 1 5 3 0 ,有的甚至达到8 0 - 9 0 ,而外国控制在6 - 8 ;1 9 8 3 年作者被西德下萨克森州住房开发 公司N I L E X 告知其利润率为3 ) 。除了偏高的房价以外,城市主管部门牺牲居民的正常居住环境批准 给开发商过高的容积率也是主要原因。以重庆为例,这个缺乏日照的城市从9 0 年代引进了广东式的毗 连高层一梯4 - 6 户南北布局住宅,致使北向住宅终年不见阳光,没有穿堂风,明显地违反住宅设计规 范。高能耗的建筑群造成生态脆弱的城市。人均l m 2 的小区绿地标准也得不到坚持。当前在各类市场化 的开发行为中K 生态混乱和生态恶行几乎处处皆是,可悲的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