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外国语学校2019届高三历史下学期第一次热身考试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18493015 上传时间:2019-12-1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9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广州外国语学校2019届高三历史下学期第一次热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广东省广州外国语学校2019届高三历史下学期第一次热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广东省广州外国语学校2019届高三历史下学期第一次热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广东省广州外国语学校2019届高三历史下学期第一次热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广东省广州外国语学校2019届高三历史下学期第一次热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广州外国语学校2019届高三历史下学期第一次热身考试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广州外国语学校2019届高三历史下学期第一次热身考试试题(含解析)(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东省广州外国语学校2019届高三历史下学期第一次热身考试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部分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礼起源于先民的习俗仪式,重在敬神。周武王之弟周公旦制定礼乐制度,将礼的规范作用推广到宗法关系和政治等级上,又创作舞乐、史诗,激发人们的认同感。这一变化反映出A. 儒家学派始于周公旦B. 自古以来中国社会重视“礼”C. 周礼重心从神转为人D. 礼乐制度重在维护社会等级【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周公把“重在敬神”的礼推广到宗法关系和政治等级上,这说明周礼的重心由神转移到人,故C正确;A项

2、不符合材料信息;B项说法错误;D项不符合信息。2.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之间的战争规模较小,几百乘战车几千人参加的战争已经算是大战争。可是到了战国时期,各国动辄用兵十万甚至数十万,战争规模越来越大,烈度越来越高。导致这种变化的重要原因是A. 诸侯国数量的增加B. 郡县制的逐渐推行C. 各国对统一的渴望D. 科技发展武器改进【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郡县制。春秋到战国诸侯间的战争只能使诸侯国数量越来越少,故A项错误;由所学可知春秋时是争霸战争,战国时是兼并战争,大的诸侯吞并小的诸侯就在那里设县,所以使有的诸侯国实力越来越大,所以战争规模也越来越大,故B项正确;材料未反映出各国

3、对统一的渴望,故C项错误;战国时期未使用科技武器,故D项错误。3.民国书画名家王修在版本述中说:“镂板刻书,意在流传,然经书史籍,初无版行。而历日字书,通俗浅陋之书,需之者众,故先有雕板。佛经以诵讽供养者众,故亦先有雕板。”这说明A. 儒学复兴影响雕版印刷发展B. 民众需要决定印刷内容选择C. 佛教盛行推动雕版书籍出现D. 市场需求引发雕版技术革新【答案】B【解析】据材料“历日字书,通俗浅陋之书,需之者众,故先有雕板。佛经以诵讽供养者众,故亦先有雕板”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通俗浅陋之书和佛经适应了民众的需要故先出现雕版,这说明民众需要决定印刷内容选择,故B选项正确;儒学复兴与雕版印刷发展之间不是

4、完全排斥的关系,故A选项错误;佛教盛行推动雕版书籍出现,过于片面,故C选项错误;材料未涉及雕版技术革新,故D选项错误。故选B。4.有学者指出:明朝完整的科举考试共有三场,不仅包括四书五经的记诵,还包括诏诰、表、判和策问等内容,八股文只占第一场中的一小部分。假如只知道有第一场,那么这个所谓科举,只不过是其全部内容的1/4甚至1/5而已。这材料旨在说明A. 科举考试存在复杂程序B. 应该全面评判科举制度C. 八股文不利于人才选拔D. 应辩证评价八股文考试【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可知八股文在明朝科举中只占一部分,并不能完全代表科举的取士方向,故要全面地看待明朝的科举制度,不能因为八股文的存在就完全

5、否定其历史意义。但辩证看待八股文的说法是错误的,故B项正确,D项错误。题干强调的是八股文只占科举考试的一小部分,而非强调程序复杂,排除A。八股文束缚了士人思想,不利于人才选拔,但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B。5.观察下面的江南制造局支出(18671894年)表,从中可知江南制造局注:根据魏之荣江南制造局记卷四的有关材料计算编制A. 管理上以洋为师B. 对外商依赖严重C. 积极参与市场竞争D. 经营上入不敷出【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旨在考查洋务运动。 “洋工匠”“购买机器”“订购物料及预付各洋行定银”“译书”等支出项目,表明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对外商依赖严重,故B

6、项正确。江南制造局是封建政府官办的军事工业,管理上没有“以洋为师”,故A项错误;军事工业的产品不会“投向市场”,故C项错误;材料只有“支出项目”,未涉及“入不敷出”,故D项错误。6.1916年2月,胡适与陈独秀通信,表示有“今日欲为祖国造新文学”之意。1917年1月胡适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2月,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正式拉开了文学革命的序幕。这场文学革命产生的直接影响是A. 改变了民国政府教育的旧体制B. 清除了封建主义的文化残余C. 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D. 促成了白话语体的广泛应用【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A项不符合史实,文学革命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和旧文学,并未对

7、整个教育体制产生影响,排除。B项夸大了文学革命的作用,新文化运动并没有完全铲除封建文化残余,排除。文学革命中并没有直接的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排除C项。文学革命对白话文的大力推广直接促成了白话语体的广泛应用,其影响主要在社会范围内的文学上,D项正确。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D。点睛: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中的文学革命,解决本体注意题目要求“直接影响”,运用所学知识逐一排除选项即可。7.在1929年中国共产党制定的兴国土地法中,把1928年制定的井冈山土地法中规定“没收一切土地归苏维埃政权所有”的内容,改为“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兴国工农兵代表会议下政府所有”。这一转变说明了A. 当时

8、党内“左”倾思想的泛滥B. 共产党保护农民阶级的利益C. 共产党的土地政策尚未成熟D. 根据地的革命形势日趋严峻【答案】B【解析】材料反映了中共开展土地革命的情况,符合中国土地革命时期的国情,材料无法体现“左”倾思想开始泛滥,A错误;由“一切土地归苏维埃政权所有”到“归兴国上农兵代表会议下政府所有”体现了对共产党保护农民阶级的利益,故B正确;CD材料无法体现。8.从1931年开始,南京国民政府在鄂、豫、皖、赣、闽等地大力推行农村合作运动,当地的农村合作社得到空前发展。这反映了当时国民政府想要A. 彻底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B. 得到农民对抗战的支持C. 农村革命的影响D. 把工作重心转入农村【答案

9、】C【解析】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当时正处于国共对峙时期,国民党效仿共产党进行农村合作社建设,其意图是农村土地革命的影响,C项正确。A项史实错误,国民政府没有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排除。题干没有涉及农民对支持的抗战的信息,排除B。题干信息没有体现国民政府把工作重心转在农村,排除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C。9.公元前415年,雅典发生了毁坏神像案。报案者称,虽然没有目睹神像被毁过程,但以前经常看到阿西比德和他的同伴一起聚饮,其间诸多可疑言行,定为他们所为,结果身为雅典将军的阿西比德及其同伴均判有罪。材料表明在古代雅典城邦A. 私人生活空间不被尊重B. 直接民主容易导致集体暴政C. 人民有权参

10、与管理城邦的管理D. 集会必须在规定的地点进行【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可知,雅典仅凭报案者似是而非的控告便将身为将军的阿西比德定罪,这种荒谬的司法行为反映了古雅典根据私生活处罚公民,是对私人空间的不尊重,同时,不讲真凭实据便定罪,是一种司法落后的表现,A项正确。题干信息没有涉及到集体暴政,排除B。C项错误,是公民有权参与管理城邦的管理,排除。题干信息没有涉及集会必须在规定的地点进行,排除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A。10.“农民们宁愿在自己私人的土地上辛勤劳作,而不是政府为集体农庄生产的农产品制定的低价格出售他们的任何商品。因此,私人土地虽然只占总耕地面积的3%到5%,却生产了25%到30

11、%的苏联农产品。”以上现象客观上反映了A. 余粮收集制的废除B. 新经济政策成效显著C. 斯大林模式的弊端D. 集体农庄自主权扩大【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题干反映出农民对集体农庄生产的不满,这是斯大林模式的弊端的体现,C项正确。余粮收集制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A项错误。题干中当时农业实行集体农庄生产,是斯大林模式在农业上的表现,不符合新经济政策,B项错误。私人土地仍然存在,说明还没有建立单一公有制,D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C。11.据统计,第一世界与第三世界的人均收入差距,1850年为5:1;1900年为6:1;1960年为10:1;1970年为14:1。而在传

12、统的农业社会,贫国与富国的悬殊是有限的。这反映了A. 落后国家无法赶超先进国家B. 工业化改变了世界面貌C. 东西方之间的发展差距不大D. 各国经济发展差距缩小【答案】B【解析】“在传统的农业社会,贫国与富国的悬殊是有限的”,进入工业化社会后(1850年第一次工业革命结束、1900年第一次工业革命结束、1960年第三次科技革命),第一世界与第三世界的人均收入差距逐步拉大,表明工业化改变了世界面貌,故B正确;A材料无法体现;材料反映的是第一世界与第三世界的人均收入差距,没有涉及“东西方之间的发展差距”“各国经济发展差距”,排除CD。12.在魔幻现实主义小说中,时空的界限被打破,现实与非现实的东西

13、交织在一起,神奇的描写与现实的反映达到一种奇妙的结合;在许多超现实主义的小说中,我们还能见到时间的分割、时间的变形等。这反映出A. 现代科学技术影响文学创作题材B. 现代文学风格在不断的推陈出新C. 超现实主义已成为当代文学主流D. 西方社会精神危机促进文学发展【答案】A【解析】“时间的分割、时间的变形”等均是需要现代科学技术,文学创作题材出现“时间的分割、时间的变形”也就说明了现代科学技术已经影响了文学创作题材,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B自身正确但不是材料的主旨,不符合题意,排除;超现实主义不是当代文学主流,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涉及社会精神危机,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

14、A。【名师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材料反映的是科学技术与文学创作题材的关系。第卷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1686年,清政府设立广州十三行。从官府的角度来说,十三行是外商的代表;从外商的角度来说,十三行又是清政府的代表。行商是得到官府承认的唯一合法机构,从行外买进的商品,如果不通过行商此无法外销。因此,“通过行商采购的货物,必须由行商抽取一部分手续费,然后以行商的名义办理出口报关”。在广州作为唯一通商口岸后,粤海关的税收成为皇家的重要财源。康熙六十年(1721年),进入粤海关的船舶附加税为3%,雍正六年(1728年)增加到10%。“咸丰六年(1856年),亚罗船期事起,英军

15、再攻广州,居民愤慨外人频年横暴,不问黑白,烧夷馆,洋行被殃及”,十三行的命运遂告终结。摘编自王询等清代广州通商及其十三行制度材料二 1602年,荷兰议会颁布了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公司成立特许章程”。根据特许章程,东印度公司被授予从荷兰到好望角以东以及经由麦哲伦海峡的贸易垄断权。章程明确规定了工作分配,如造船、装备和运回货物的贩卖等。阿姆斯特丹商部负责一半,泽兰商部负责之一。这既是“业务份额”的划分,也是“股份”或权利比例的分配。行使公司管理权力的董事席位也大致按此比例分配。荷兰东印度公司可划分为前后两个时期:一是从事海外贸易,攫取商业利润的时期,其途径是贱买贵卖;二是侵占殖民地实行赋税掠夺的时期,其方法是占据广大的领土,直接的掠夺。荷兰及其东印度公司的权威建立在商业霸权之上,但是以贸易为灵魂、脱离工业生产的荷兰成为工业革命浪潮中的落伍者,最终东印度公司一度拥有的繁华岁月消逝在历史的烟云中。据仲继银荷兰东印度公司等改编(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广洲十三行与荷兰东印度公司的主要职能,并加以简要评价。(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分析广州十三行与荷兰东印度公司最终退出历史舞台的原因。【答案】(1)职能:十三行是清代官方设置的对外贸易特许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