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拳重要拳理认识(燕老师文编辑汇总)

上传人:千****8 文档编号:118465304 上传时间:2019-12-15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梅拳重要拳理认识(燕老师文编辑汇总)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梅拳重要拳理认识(燕老师文编辑汇总)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梅拳重要拳理认识(燕老师文编辑汇总)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梅拳重要拳理认识(燕老师文编辑汇总)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梅拳重要拳理认识(燕老师文编辑汇总)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梅拳重要拳理认识(燕老师文编辑汇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梅拳重要拳理认识(燕老师文编辑汇总)(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关于梅花桩架子的练法梅花拳的祖师留下了多少无价之宝啊!如:梅拳秘谱说:“团团聚聚在中宫,隐而不发节节灵”(“隐而不发”中“隐”的是什么?怎么才能做到“节节灵”呢?“节节灵”又和“团团聚聚在中宫”有什么关系呢?不少人出手上步时动转不灵,明显地有犟劲、有意识活动。这能算“隐而不发”吗?这算做到“节节灵”了吗?)梅拳秘谱说:“浑圆一气吾道成,合到真形彻底灵”(什么是“浑圆一气”啊?这种现象从那些人身上可以看到?什么是“真形”?那些人、什么时候能呈现出“真形”来?不少人年龄大了,身体粗壮笨拙了。别看他还蛮有威力的,能算是“浑圆一气”吗?“浑圆一气”之人是要“彻底灵”的。自古“梅拳擅长于步”,步履轻

2、灵之人必然动作神速、反应灵敏,这才能谈得上“彻底灵”啊!咱们有些练拳多年的老弟子,拿这个“彻底灵”的标准衡量过自己吗?)梅拳秘谱说:“动静互根温养有法自有结胎还原之妙”(我们且不谈“动静互根温养有法”了,“结胎还原”的意思总能明白吧?咱们有些练拳多年的老弟子身上,有那些“结胎还原”的现象呢?胳膊腿拙笨了,学起新动作来不如年青人。却自我感觉“还蛮有威力的”“内气足”等,在那里沾沾自喜。岂不知你这点本钱再过若干年,现在的年青人就不能赶上吗?说不定比你还强呢。因为你现在的“蛮有威力”不是来自于“彻底灵”的结果,而是“身体粗壮笨拙”“内气足”造成的。不要忘记“身体粗壮笨拙”可是大脑衰老的象征,也是诸多

3、不明疾病的隐患。只练气、不练神解决不了人体健康的根本问题,说到底你练的还不是真正梅花桩武功!)梅拳秘谱说:“明其聚、知其发、神其用,全在于撒放之灵不灵也”又说:“善用刚者如蜻蜓点水一落即起”(说实在的,出手能“撒放轻灵”。击打对方身体时,落点“如蜻蜓点水一落即起”,这都是在桩子上打拳练出来的功夫,凡上桩练过梅花拳的人都有此体验,这可是梅花桩的基本功夫啊!要知道在出手击敌时,要做到“撒放轻灵”与落点“如蜻蜓点水一落即起”,需要做到臂膀、肩头灵活,特别是大脑反应敏捷、思维神速和感觉灵敏的。咱们有些老学生的臂膀、肩头已成了僵肉疙瘩不灵活了要知道这要阻碍颈椎、颈动脉流通的,另外大脑反应、思维速度和感觉

4、等也比较迟钝了。当然这些老学生就不如年青人啦!是不是就练不出来了呢?咱们也有些老学生跟上去了,和新生一起练新动作还是有效果的。)除了上述一些重要问题外,还有如:怎样才能“真意泓浓”、“凝神忘形”、“以心传心”等等,更多重要玄奥的问题。这些都是每个梅拳弟子需要明白和深究的问题。可是,我却很少听到某些老弟子们议论和探讨!他们一谈起拳来就是架子,好像架子是个谈不完的话题。其实,这正表现出这些人走了邪路!架子是梅花桩武功中有形的部分,有形的东西都是有限的、具体的。而人在练架子时的体验和认识的思维活动,却是无穷无尽的。我有的学生已经练了十几年、二十几年架子了,还是琢磨、议论个没完。他们是不是认识越来越清

5、楚了?根本不是!他们那些什么丹田聚气啊、气往下走啊、小腹浑圆、有气势啊等等,都是无稽之谈!为什么?因为从他们身上看到的只是呆滞、拙笨和僵硬,脑袋里仍充满了保守思想和对新生事物的轻蔑。那里有一点机敏、灵活、神速等返本还原的象征啊!人的身体在十几年、二十几年里变化是很大的,人在年青时、中年时、壮年时、老年时练架子的体验、感觉和认识都是不同的。若再加上不同体质,不同性格和不同心态的人,练架子时的体验、感觉和认识那就更复杂了!请问那个年龄段、什么样的人,练架子时的体验、感觉和认识是正确的呢?可以说,这是个极其复杂也没法回答的问题!可是咱们有些老学生,动不动就拿一些自己练架子时的体验、感觉和认识去指导别

6、人,这是负责任吗?我们梅花拳弟子练拳,要有“科学的态度”和“求实的精神”。对那些明知办不到的事情,就不要再浪费时间了!关于梅花桩架子,它在武功中的地位、作用、要求和规定等,我都在梅花桩训练大法讲清了。我写这本书的目的,就是把韩其昌老师教给我的架子,白纸黑字地记录下来做个永久的标准。我们有了这个标准就足够了,没有必要再修改、补充或者深化。韩其昌老师教了我这些以后,他就不再给我谈架子了。我学了架子后就学的成拳、拧拳、器械等,此后我的注意力就放在了技击上了。我都不记得韩其昌老师专门看过我的架子,他也没有给我捏过什么架子。1984年我开始带学生时是强调过一段时间架子,也给同学们捏过架子。我自己虽然没有

7、沉湎于架子中,但我带的许多学生,却陷入到对架子无休无止的琢磨中。这是个可怕的漩涡和误区,大家必须挣脱出来。否则,耽误了自己,也误导了别人。现在世上许多人就是对拳术套路在无休止地琢磨,结果众说纷纭,各持己见,拳派也越来越多了。他们都是自我感觉良好,还以为甚有所得呢。事实上都是误入歧途,在浪费时间,误人子弟!韩其昌老师早就说过:“拳无拳,艺无艺,无拳无艺是真艺”架子是有形的练法、具体的东西,任何人在练它的时候,都会产生许多体验、感觉和认识,这都是具体事物在大脑中映射出的幻影。琢磨起它们来不但是无穷无尽,也是虚无缥缈没有实际作用的。时间就是生命,人的一生终究是有限的。希望大家都把宝贵的时间,多用来领

8、悟领悟我在本文开始时所提出的那些问题吧!希望大家多讨论讨论,你在做任何动作时,怎样才能节节灵?你在行动坐卧、工作生活及锻炼技击中,怎样才能像少年儿童那样轻松、自然、灵巧和敏捷,作到彻底灵呢!真正有功夫的人,凡是出手都是撒放。只要动步,就是步履轻灵而无拘无束地乱点。凡是技击落点,都是蜻蜓点水。这才是真正的梅花桩武功呢!梅拳秘谱说:“动静互根、温养有法,自有结胎还原之妙”这是说的梅花桩架子等锻炼的方法和效果。可是为什么有这些作用呢?我们的祖先虽然摸索出了这些玄妙的规律和经验,可是谁也没有讲过是什么道理。架子是非常玄妙,但是又是非常有用的,它是入梅花桩拳门者的必经之路,不好好练架子的人成不了梅拳弟子

9、。梅花桩架子虽然这么重要,但是在练它的时候却必须要“忘形”!什么叫“忘形”呢?就是要忘掉自己的身体!所以,练架子的时候,只要架子的姿势和动作达到训练大法的要求,身体那些部位酸、疼或有什么感觉,都别去管它!切忌:要忘掉自己的身体,不在意自己身体的任何感觉!想象力也是儿童灵性的一种表现。凡是经常琢磨架子的人,他就常想自己的身体,也常观察别人的身体。人身体的动作或姿势都是有形的,琢磨任何有形的东西,肯定要用比较、判别、推理、分析等逻辑思维去进行的。练拳的时候、练拳前后都是逻辑思维的活动,灵性思维什么时候产生呢?如果是琢磨自己身体的架子,时间长了这种思维过程还会产生“心里暗示”作用。所以那些经常琢磨自

10、己架子的人,他的所谓“认识”、“体会”能保持客观和正确吗?我听到过有的学生谈自己拉架子的“体会”、“心得”,实际上都是些自我感觉良好的假象罢了!二、梅花桩武功应当练出年轻态!梅拳秘谱讲:“动静互根温养有法,自有结胎还原之妙。”这里是说梅花桩武功、特别是架子具有“反本还原”的功效。又有诗说:“精养灵根气养神,养功养道见天真;丹田练就长命保,万两黄金不予人。”此处的“见天真”也是讲的反本还原之相。我的有些老弟子,多年来他们坚持绵绵若存地练架子(因为成拳、拧拳没法练,其他的我也没有教过)。可以说他们的功底是浑厚扎实的,这些老弟子们内气茁壮、丹田饱满、技击出手也具有相当的威力。他们经过多年的磨炼都能淡

11、薄名利、心态平稳,其思维之灵敏、见地之深邃也都超出常人,他们在社会上、生活中也都是些有声望、有地位的佼佼者了。但是在我看来这批弟子中不少人仍有着严重的缺陷,在反本还原、年轻态上有不彻底之处!从那些方面表现出来的呢?首先,这些人的胸、背,特别是两肩、脖颈等处僵化、动转不灵,活动、出手、上步转身等远远达不到轻灵、神速。这些人一活动都是那种力量型的,看起来很有威势、身形步法也很整。恰恰这却是错误的,这是练偏了的表现!你们看看小孩子们活动时是这个样子吗?对这个现象不能不警惕,这说明这些人的锻炼有了方向性的错误!另外,这些人的思维是僵化的,失去了小孩子对新事物、新思想的敏感和追求!他们喜欢老一套的东西,

12、有的人十几年了见了人就是讲架子,这么练、那么练,又是怎么放松、怎么气下去,。也不想想你说的别人能懂吗?能做到吗?这许多年来我已经教了不少新练法、新动作,他们不学也不问,仍然在集训时或年轻弟子面前重复那些害人的废话!这些现象不仅不是“反本还原”,反而这是衰老、僵化的现象!今后在新生和年轻人面前,谁也不能再絮叨那些架子怎么练、怎么练的废话了,再絮叨那些废话就是误人子弟了!另外,大家都来学学“靠身肘”、“撒放”、“蜻蜓点水”的新练法。我们梅花桩要从“节节灵”练到“彻底灵”!赶快来活动活动两肩、胸、背、脖颈那些已经发僵的筋肉吧!这是“节节灵”,最后达到“彻底灵”的物质基础。只有做到“节节灵”和“彻底灵

13、”的人,才能练成真正的年轻态,才能克服头脑中保守僵化的思想!三、梅拳弟子要区别什么是理论知识?什么是练功方法?例如:“隐而不发节节灵”这是练拳时必须要做到的练法;“凝神忘形”、“里外无形无相,性与虚空相同”这是练拳时所持的心态,也是重要的练法。但是,如:整劲、气入丹田、下盘要稳、丹田发劲、全身松灵等,这都是武功达一定程度时的表象,有的也是一些练武的理论,其中也包括了“奢谈架子”时说的一些话。若论这些话的本身也没有什么错的,错就错在一些人把它们当成了练法,或者当成了练拳时所持的心态。最近我就发现,有些人把翁正茂先生讲的课也当成了练法。你们翁师叔亲口讲了,这只是“知识”不是练法!最近咱们有些梅拳弟

14、子在学中医,听中医的课、学养生的道理。大家一定要注意,中医的理论(如黄帝内经等)、养生的道理,也都只是中医或养生的知识!绝不能拿着当梅花拳的理论,更不能和梅花拳的练法掺和到一起!四、梅花桩武功是“超世”武功,因此也是“大道至简”的!梅花桩武功与世俗武功不同,它不要求什么“威势”、“整劲”,更不要练出什么粗壮吓人的体形来。梅花桩武功的“超世”主要表现在练武时什么都不要想,特别是不要想自己的身体,不要想呼吸、节奏,也不要想姿势、动作等,大脑完全处于“空静”的状态!只有上述的超世武功,才能练得人生的洒脱、大度和睿智,虽然看来都是貌不惊人的年轻态,但在处世为人及事业上却有着绝顶的灵性。梅花桩的基本功架

15、子,过去有人把它看的十分复杂和艰苦。天天不断地讨论、研究和纠正,结果却走上了邪路,身体照样地粗壮、大脑也在老化。其实,当你学会架子的姿势和动作后,就和大家一起空空静静、不断地练习。练拳时一定要学会把自己的身体忘掉,什么姿势呀、动作呀、快慢等节奏呀通通都不要在意。一会儿还没感觉怎么样两趟架子就练完了,然后又轻松愉快地练各种基本动作,接着又练成拳变化、器械等。久而久之梅花拳武功就上身了,人的身体从而也就发生了奇妙的“结胎还原”的变化。五、梅花拳小架武功在大学里的传播首先应当明白,我在大学中传授和推广的是经过八代祖师张从富改进的梅花拳小架。这种武功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韩其昌老师就曾在北京大学传播

16、教授过。当时他老人家一改过去社会上教拳的常态,完全采用了“文武合一”方式来教授弟子,我就是那个时代的一个受益者【#1】。后来由于种种偶然的历史因素,我在北大读书期间学到的梅花桩武功一直坚持了下来。岁月蹉跎眨眼间半个多世纪过去了,自1980年底我从西藏高原调到山东大学教书后。1984年春山东大学成立梅花桩协会,我就继承了当初韩其昌老师用“文武合一”的方式,业余时间在大学里教授梅拳弟子。梅花拳小架武功的最大特点,是它的求实精神和不断改革、不断创新的练法。因而梅花桩武功的训练,才能很好地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和大学的环境。我们坚持到现在已经29个年头了,梅花桩武功训练和它那以传统文化精髓为指导的拳理与文理,越来越受到广大年青知识分子们欢迎和理解。目前全国各地已有三十多所高等学校成立了梅花拳协会,前后累计受教和得益者已近万人。这段历史充分证实了,只有梅花拳小架武功才能在大学里蓬勃发展。六、大力弘扬梅拳秘谱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