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上传人:E**** 文档编号:118209661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PDF 页数:52 大小:222.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知识产权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知识产权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知识产权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知识产权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知识产权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知识产权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知识产权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研究(5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华中科技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知识产权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姓名:陈伟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经济法学 指导教师:袁晓东 20080428 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I 摘摘 要要 当前,知识产权专业人才培养作为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一部分,成为教育界和 企业界的广泛关注的问题。面对激烈的全球化市场竞争,企业加强内部知识产权管 理,建立自己的知识产权管理人才队伍,是大势所趋。探讨知识产权管理人才的培 养模式,对于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深化人们对于知识产权教育的认识具有重要意 义。 本文考察了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现状,通过在网络上搜集近期的招聘信息,详 细

2、分析了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人才需求现状,对知识产权管理人才的知识结构和素 质结构进行了阐述。以此为基础,以中国人民大学、暨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上 海大学等为例分析了国内高校知识产权院系在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方面的特点,比较 了知识产权法学人才和知识产权管理人才两种培养模式的各自优点和局限性。另外, 还结合国外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模式,对我国知识产权管理人才的 培养模式提出建议。本文认为,知识产权不仅仅是一种法律制度,也不仅仅是一种 受法律保护的权利,更是一种具有商业价值的无形资产。随着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 日趋精细化,企业需要的是一专多能的知识产权管理人才。鉴于传统的知识产权人 才培养模

3、式有其固有的缺陷,知识产权管理人才的培养模式中应当重视融入管理学 思维和各种实用技能,并在教学模式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关键词:关键词: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法学人才 知识产权管理人才 培养模式 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II Abstract Nowadays, as a part of national intellectual property strategy,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r professionals cultivating has become the concern of the

4、 education and enterprises. Faced with the fierce global market competition, It is the trend that the enterprises strengthen the inner ip management and build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r professionals of its own. It is of great importance to study the model of cultivating IP manager professionals,

5、 which can satisfy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imporve the knowledge of cultivating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r professionals.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enterprises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make a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enterprises demand

6、ing for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r professionals and make an exposition of knowledge structure and quality structrure of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r professionals. Basing on this, some universities, such as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Jinan University,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

7、hnology and Shanghai University, make an analysis of the features in cultivating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r professionals in these schools. Basing on this, this paper make a comparison of the respective advantages and limitations of the cultivating models of IP law talents and management tale

8、nts. In addition, referring to the cultivating model of IP law talents in developed countries and regions, this paper makes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cultivating models of IP law talents and management talents in our country. This paper, goes further, claiming that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are not

9、 only a legal system, not only even a right under the law, but also an intangible asset with commercial quantities.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enterprises need more and more profession managers who were proficiency in IP knowledge and have some other talents in d

10、ifferent subjects. Due to the limitation of the traditional cultivating models,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improve the situation of the manage mind and practice skills in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r professionals cultivating and try ones best to advanced the students practice ability. Key words: Inte

11、llectual property IP law talents IP management talents Cultivating model 独创性声明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 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标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 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贡献的个人和集 体, 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

12、学校有权保 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华中科技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 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保 密, 在 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不保密。 (请在以上方框内打“” )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日期: 年 月 日 本论文属于 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1 1 绪绪 论论 中国加入 WTO 之后,企业面临的知识产权风险日益加大,知识产权实用人才需求 也日益迫切。我国目前的知识产权培养体系和培养

13、方式,还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对知 识产权人才需求的质和量等方面的要求。因此,本文在分析企业的知识产权人才需 求的基础上,综合考察国内外相关院校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模式,对我国知识产权实 用人才尤其是知识产权管理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了初步探讨。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知识产权管理人才在本文主要是指企业知识产权经营管理人才, 而不是面向知识 产权行政管理机关的人才。一些大中型企业的知识产权事务不断增多和向前推进, 知识产权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问题也越来越受关注。 (1)背景 随着知识产权重要性的日益凸显,知识产权管理人才的培养成为非常紧迫的任 务。跨国公司诸如西门子、IBM、英特尔、微软等

14、知识产权部门动辄数百人的规模, 索尼公司知识产权专业人员更是多达 400 多人。国内一些饱尝知识产权之痛的企业 开始重视知识产权,并开始引进相当数量的知识产权人才。中兴通讯共有 20 多位知 识产权经理,管理着公司所有的知识产权业务,并在产品事业部、技术中心、市场 营销部设置有 30 多个知识产权工程师1。但遗憾的是许多用人单位慨叹一将难求, 他们所希望的懂管理、懂技术、懂法律的知识产权人才,很长时间都招不到。例如 华为公司难以招聘到合适的知识产权管理人才。2006 年我国国内的知识产权申请是 47 万起,而知识产权工程师只有 3000 人,其中 1000 人为外企服务,真正为我国国 内企业服

15、务的不到 2000 人。一个合格的知识产权工程师年薪达到十几万元,但目前 我国知识产权管理整个行业的人才奇缺2。 目前,我国许多高校正在积极探索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模式。由于历史原因,知 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2 识产权教学和人才培养一直被作为法学学科下的三级学科对待。将知识产权视为纯 粹法学的观点,极大地束缚了知识产权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知识产权作为学科交 叉、管理与法律融合的学科,知识产权管理应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面对知识产 权管理人才短缺的局面,清华大学在全国率先推出面向企业中高级管理者的“清华 大学知识产权战略管理高级研修项目” 3,以培

16、养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的高层次人才 以及紧缺人才,从而进一步加强企业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和管理,充分发挥知识产权 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暨南大学开始培养 EMBA(知识产权管理方向)4。其目标 是:为企业培养以宽厚的管理理论与专业知识为背景,熟练运用知识产权规则体系 制定本企业创新机制和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知识产权管理的高级管理人才。 (2)意义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企业对知识产权管理人才的 需求日益迫切。目前,国内的培养模式没有明确区分知识产权法律人才和知识产权 管理人才的差别,也没有对知识产权管理人才的市场需求进行详尽的调查研究。因 此,积极探索理工科学校的知识产权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发挥技术和管理优 势,培养更加符合市场需求的知识产权管理人才。 我国北京、上海和武汉的相关高校在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方面积累的一些宝贵的 经验,总结我国在培养知识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