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市绿地防灾避险规划v1.3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11819137 上传时间:2017-10-15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138.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嘉兴市绿地防灾避险规划v1.3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嘉兴市绿地防灾避险规划v1.3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嘉兴市绿地防灾避险规划v1.3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嘉兴市绿地防灾避险规划v1.3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嘉兴市绿地防灾避险规划v1.3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嘉兴市绿地防灾避险规划v1.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嘉兴市绿地防灾避险规划v1.3(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说明对应的图纸需要体现,包括正式图纸和文字插图1、现状概况1.1、城市概况嘉兴市位于浙江省东北部,地形属浙北平原区,北部为太湖湖积平原,南部为钱塘江冲积平原。地形平坦,略呈南高北低状,平均海拔2.7米。境内基本无山峰丘陵。水网密布,河道纵横,田连阡陌,村落相望,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全市年平均水位0.94米。气候温暖,市区平均气温15.7度,全年平均降水量1167.3毫米。盛行风向夏季以东南风为主,冬季以西北风居多。东接上海,北邻苏州,西连杭州,南濒杭州湾,当钱塘江与东海之会,揽江、海、湖之形胜。市区位于市域中部,东、西距上海、杭州两市90公里左右,北至苏州70公里,南抵东方大港乍浦40公里,区位

2、条件得天独厚。沪杭铁路、沪杭高速铁路、沪杭高速公路、乍嘉苏高速公路、申嘉湖高速公路、320国道等主要交通干线通过市区,交通十分方便。嘉兴市本级行政区域,总面积968平方公里,包含秀洲、南湖两个区,其中秀洲区下辖4街道5镇,南湖区下辖8街道5镇。2010年嘉兴市区总人口120.19万人(六普数据),其中户籍人口83.75万人。城乡建设用地面积187平方公里。嘉兴市中心城区:主要指北郊河、南郊河、东外环河以内的区域,西侧秀洲新区以乍嘉苏高速公路为界。包括主城区以及沪杭高铁区域(现代服务聚集区)组团、经济开发区西南组团以及湘家荡组团等四个部分。包括的街道、镇有建设街道、南湖街道、新兴街道、新嘉街道、

3、解放街道、东栅街道、城南街道、长水街道、嘉北街道、塘汇街道、新城街道、七星镇、大桥镇、余新镇、王江泾镇等11个街道、4个镇。说法参照近期规划。下辖=个街道,-=个镇等等。原文用的就是近期规划文字截至2010年底中心城区建设用地面积85.11平方公里,人口62.39万人,其中户籍人口34.61万人。“十一五”期间嘉兴中心城区建设用地规模由2005年的64.20平方公里增加到2010年的85.11(78.71)平方公里,建设用地净增20.91平方公里,城市人口由2005年的45.77万人增加到62.39万人,城市化水平由2005年的43.4%提高到51.9%。先后创建了“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

4、城市”、“国家节水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等,城乡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数据来自近期。关于绿地建设方面的主要数据概述近年来,公园建设与绿地提升工程为两大重点内容:一是重点建设了凌公塘公园、七一广场、石臼漾湿地公园等大型公园绿地项目;二是园林绿化工作有序进行,2006年建成43块街心绿地广场,2007年建成200个园林小品,2008年建成132个点的城市绿荫生态工程,2009年进行公益性群众休闲设施建设,包括范蠡湖公园、人民公园改造提升,2010提出八个十绿化工程(包括十个公园、十个城市出入口、十条道路、十条河道、十个河路节点、十个高速公路互通枢纽节点、十个新市

5、镇绿色新社区、十个城乡一体化绿色新社区)。1.2 、市区绿地现状本节编辑内容参照1、“南京绿地系统规划第二节”,2、嘉兴总规基础资料的第七章 绿地与水系1.2.1、园林绿化建设概况:嘉兴市中心城区绿化覆盖面积、园林绿地面积、公园绿地面积分别从2005年底的2262公顷、1932.55公顷、337公顷,增加到2011年的3863.5公顷、3668.2公顷、939.7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绿地率和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分别从2005年底的41.13%、38.88%和11.50平方米,增加到2011年的43.86%、41.64%和13.73平方米。1.2.2、园林绿地类型:嘉兴市园林绿地可分以下几种类型

6、:1)、公园绿地2)、生产绿地3)、防护绿地4)、附属绿地5)、道路及零星绿化覆盖面积1.2.3、公园绿地公共绿地包括综合公园、社区公园、专类公园、带状公园、街旁绿地。至2011年底,全市已建成公园绿地总面积939.7公顷,比上年新增114.48公顷。序号绿地分类绿地名称面积(公顷)备注1综合公园181.05新增66.92其中人民公园5.13吉杨公园0.69越秀公园1.23明月公园1.43三塔公园2.3三水湾公园3.8范蠡湖公园9.28瓶山公园1.13运河文化公园9.6新增1公顷,运河文化二期栅堰公园1.53洪波公园8.3洪兴公园2.6减少0.19翠堤公园6.2新增4秀洲公园6春晓公园10.1

7、5秀城公园0更名为南湖区市民公园减少11凌公塘文化主题公园19.07增加凌公塘东段8.58高桥公园3.08穆湖森林公园46.7新增26.7马家浜遗址公园6新增5府南公园4市民公园8.86新增8.86可持续公园 4.91新增4.91姚家荡公园一期4.86新增4.86运河新区景观绿化一标(运河公园)11新增11穆湖南岛公园3.2新增3.22社区公园81.8新增15.94其中南湖区13.31新增2.47秀洲区10.93新增1开发区18.58新增3.82嘉城绿都公园(嘉湘)3新增3三家浜公园(嘉湘)5新增5城投集团17.20市建委备案13.78新增0.653专类公园499.61新增25.99其中南湖名

8、胜公园145.2湘家荡公园79.42落帆亭1.3新增1.23范蠡湖0.55嘉兴植物园80中央公园68新增23七一广场14.05石臼漾湿地公园109.33岳王祠公园(三塔公园)1.76新增1.764带状公园59.93增加5.63其中内环河绿带13.03内环河外侧绿地7.5文昌绿地0.89西园绿地0.67甪里街沿河绿带2.74建国北路沿河绿带3.1蒋水港、青龙港绿地5.08车城南绿地4东方路滨河绿地2.4九曲公园2.5南江公园0.95南湖区邮电支局绿地0.15秀洲大道北段两侧绿化0.8许家港沿河绿地4.5秀洲新区沿河绿地2经开绿荫生态工程2.29农翔路西侧沿鸳湖路北侧滨河绿地0.44市区3个河路节

9、点1.26科技城生态绿道5.63新增5.635街旁绿地117.31其中铁路香樟园0.26子城绿地0.45南湖市民广场13.77中山西路南三角地0.5中山广场0.28运河绿地1.68汉塘绿地0.48中环南路两侧绿带26.8中山西路320国道南0.65昌盛路南侧绿地4.5加西贝拉南绿地5秀洲新区中央绿带3.6街心绿地29.9梅湾历史街区绿地2.15月河历史街区绿地1.7塘汇街道公园绿地1.8格林林小镇南绿地0.87体育中心入口小绿地0.62中港城广场绿化6梅溪八景1.35秀洲区政府东侧绿地3.33秀洲新区街头绿地2.34万国路与320国道口绿地0.12洪波路与常秀街口绿地0.1正原路与岗山路口绿地

10、0.02昌盛路与320国道口绿地0.57威廉海绵门口绿地0.16东升西路实验小学门口绿化0.07昌盛路汉纳明特东侧绿地1.55福瑞国际西侧、朱家桥港东侧绿地0.16经开沿河企业拆围透绿2.282009年绿荫生态、公益性群众休闲设施新增绿地1.512010年公益性群众设施新增绿地1.09经济开发区星桥、大井头桥、丰港桥河路节点绿化工程0.32秀洲实验学校西侧绿地1.331.2.4、生产绿地至2011年底,生产绿地总面积117.55公顷,主要为市区的苗圃、花圃。 序号名称面积(公顷)备注1三塔花圃1.002湘家荡苗圃87.43大德桥、皇坟山8.484郊区城建局苗圃2.675郊区农林局苗圃8.006

11、乍嘉苏高速公路苗圃10.01.2.5、防护绿地至2011年底,防护绿地总面积807.72公顷,主要包括水源保护地、重要水系沿岸防护林,重要交通、大型基础设施防护林。序号名称防护绿地名称面积(公顷)备注1水源防护林25.2公顷新塍塘南侧4.0新塍塘北岸绿带1.2新塍塘南岸、外环河外侧20石臼漾水厂水源生态湿地2交通干线防护林162.08公顷新320国道防护林69.5北郊河绿化14.74东郊河绿化3.6外环河内侧50铁路防护林24.23大型生态防护林 612.46公顷南片楔形绿地108.3东片楔形绿地258.3南湖新区片林156.164其它92.28公顷吉杨路南侧1.3秀洲区防护林地0.15平湖塘

12、绿地5杭州塘南岸绿化1海盐塘绿地37经开禾城变高压走廊6.25经开平一路高压走廊1.2秀洲工业区防护11.23开发区道路防护绿地14.41清华地块临时绿地6.67南湖区临时片林2.27秀洲区圩堤防护林1.3经开城北路防护林带2.5青年成才林0.8秀洲区反修港绿化1.2泾港路北侧片林5.41.2.6、附属绿地至2011年底,附属绿地1803.25公顷,比上年新增85.03公顷。序号名称面积(公顷)备注1居住绿地590.6新增47.5其中2005年底前194.85南湖区48.07新增5.89秀洲区71.29新增4.1开发区116.68新增21.85城投集团27.08新增9.79嘉湘集团20市建委备

13、案122.63新增5.872公共设施绿地107.85新增14.97其中南湖区25.25新增3.05秀洲区22.87新增4.28开发区35.93新增5.38城投公司3.28嘉服集团1.03交投公司10.0市建委备案9.49新增2.263工业绿地565.10新增15.65其中2005年底前421.73秀洲区26.75开发区99.12新增14.70嘉源集团0.70市建委备案16.8新增0.954仓储绿地12.33新增1.65其中南湖区2.67开发区7.97新增1.655对外交通绿地21.83其中南湖区9.5秀洲区6.23开发区3.84城投公司2.261.2.7、道路及零星绿化至2011年底,道路及零

14、星绿化覆盖面积195.31公顷,比上年新增26.58公顷,中山路、秀洲大道、洪高路、秀新路、八字路等零星绿化增植。6道路绿地629.96新增69.66(1)2002年底统计数(道路绿化)70.71其中38.0532.66(2)南湖区26.07秀洲区137.36新增1.5经济开发区177.41新增39.46城投公司20.48新增2.70交投公司52.06湘家荡管委会28.1新增2694年至06年城市道路两侧行道树绿带47.067市政设施绿地4.28其中2005年底前1.14市建委备案3.148特殊绿地6.41.2.8、绿化水平与国内外城市的比较作为国家园林城市,嘉兴市的绿地率、绿化覆盖率、人均公

15、共绿地是比较好的,尤其是绿地率和绿化覆盖率水平在全国是处于比较领先的;但作为贴近市民活动的公共绿地水平,嘉兴与国内外高水平城市相比较,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如嘉兴市人均公共绿地与国内相比:深圳为35.2平米/人,珠海20.7平米/人,威海为14.9平米/人;这些城市都是南京现有水平的13倍。如与国际相比:洛杉矶18平米/人,巴黎24平米/人,堪培拉70.5平米/人,其水平都是嘉兴的26倍。1.2.9、存在问题分析:嘉兴市2007年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城市,2009年顺利通过了国家园林城市复查工作。虽然嘉兴市在“十一五”期间绿化量、质有明显的提高。但是,城市的绿化建设水平还不够完善,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

16、)、城市绿地发展不均衡园林绿化建设主要集中在新城区,老城区绿地较少。各主要通道、镇村绿化水平还不够高,网络型城市的景观落差较大,距生态园林城市有较大差距。2)、城市园林绿化档次不高主要表现为“四多四少”,即“树多花少、林多园少、绿多文少、水多绿少”。我市绿化成果主要在近几年形成,基础还比较薄弱,城市公园建设质量尚够高,城市园林绿化与城市文化尚未达到有机结合,城市园林精品不多,没有形成风格,地域特色不鲜明。3)、重种轻养问题突出重建设,轻管理,养护标准较低,没有建立定额制。管理还不够到位,没有按照自然规律、规范的程序来管理,直接影响树的长势。4)、科研力量不足科研力量不足,难以应付外来植物入侵监

17、测与治理研究,缺乏对树木病虫害防治的跟踪和研究,缺乏植物多样性的研究,缺乏新品种引入的适应性和繁殖技术的探索。1.3 灾害及防灾绿地现状1.3.1 嘉兴市易发灾害类型、分布情况及特点嘉兴市应重点应对的自然灾害有地震、洪涝、台风及其他次生灾害。其中地震为对城市破坏程度较大的自然灾害,洪涝、台风为城市易发、频发自然灾害,其他次生灾害类型主要有火灾、爆炸、毒气、生化污染、放射性污染等。1)、地震下面内容包括2部分,1、嘉兴地震灾害的情况,简单概述下就好2、抗震防灾方面对于公园绿地的基本要求,比如面积、形状、位置等等,提炼出来为后面的绿地防灾规划做铺垫。嘉兴市位于浙闽粤地震带,有文字记载嘉兴市地震最大

18、震级4级。嘉兴可利用的避灾疏散场所主要是学校、公园、广场、体育中心等,相关应急配套设施不完善。缺乏对相关专业人才和对抗震防震科普宣传。地震发生所需的避险绿地要求:场地平坦,周边空旷,地质条件较好,交通便利,无次生灾害影响,无建筑物倒塌等影响的区域,并尽可能远离地埋高压线及燃气管线等市政设施。2)、洪灾1、洪灾概况2、防洪大包围内、外基本情况3、洪灾对于防灾绿地的基本要求需要查文献资料:杭嘉湖地区洪水遭遇及对嘉兴洪涝灾害影响的风险评价嘉兴市域集水面积3915平方公里,地势平坦自西南向东北倾斜,地面高程在2.85.0米不等(吴淞高程)。因平原性河道底水高、水位上涨变幅小,受梅汛期和台风期强降水量影

19、响,很容易形成洪涝灾害。近年来随着水利投入的增加,防洪工程的不断完善,嘉兴市抗洪减灾能力有了较大的提升。嘉兴建成城市大包围防洪工程,防洪标准100年一遇,沿堤各河口建闸控制,市区受益面积达92平方公里。现有排涝能力对于以本地降雨产水的一般洪水,是不会形成较大经济损失的;而防洪大包围外的洪水直接影响嘉兴尤其是西部、北部地区,造成较大的洪涝灾害。洪水期间,受周边上游地区水势导流影响,加大了嘉兴的洪涝灾害风险,加重嘉兴的洪涝灾害受灾程度。洪灾发生所需的避险绿地要求:场地平坦,地势较高,地质条件较好,交通便利,距河流水系较远,无次生灾害影响,无建筑物倒塌等影响的区域。防洪大包围外地势较低区域绿地不宜作

20、为避险绿地。3)、台风有 嘉兴市台风灾害特点及防台工作对策探讨嘉兴市海岸线总长约140公里,台风灾害历来是嘉兴市的心腹之患。平均每年约有7个在我国沿海登陆,其中23个台风在浙江省沿海登陆,对嘉兴市的危害极大。台风的移动路径、登陆地点是形成嘉兴是不同程度台风灾害的客观因素。强风、暴雨、风暴潮灾是造成嘉兴市台风灾害的重要原因。台风发生所需的避险绿地要求:场地平坦,交通便利,周边设有防护林,无次生灾害影响,无建筑物倒塌等影响的区域。4)、其他次生灾害地震、洪涝、台风等自然灾害发生时,由于房屋倒塌、工程设施破坏等诱发的火灾、爆炸、毒气、生化污染、放射性污染等对生命财产造成伤害的灾害。部分灾害会导致比原

21、生灾害更为严重的后果,是防灾避险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老旧房屋、化工厂区、加油站等均是次生火灾灾害的易发区,生产贮存化工产品的工厂企业和一些医疗单位也是爆炸、毒气等次生灾害源。在选择避险绿地时应,场地距离次生灾害危险源的距离应满足国家现行重大危险源和防火的有关规范标准,避免次生灾害危及避险场地。1.3.2、现状防灾避险绿地类型、布局及规模本节内容需要联系应急办等防灾部门,合适目前明确作为防灾公园绿地的现状情况。内容上总体为描述性,介绍的内容。09绿地系统规划嘉兴现状防灾避险绿地类型主要由公园绿地、社区绿地和街旁绿地构成。依据绿地系统规划,将社区绿地、街旁绿地作为一级防灾据点,起到临时避险安

22、置作用,将大型公园、风景名胜公园专类公园等作为二级防灾据点,起到固定避险安置作用。现状建成区绿地面积约23.7平方公里(2009年数据,下同),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2平方米现状防灾绿地情况、 各个专业防灾应急预案防灾体系 三个方面问题要联系应急办收集资料补充。1.4、嘉兴市现状防灾避险存在的主要问题嘉兴城市内现状绿地、绿化资源分布较多,但可用进行防灾的大面积绿地资源并不丰富。且嘉兴整个城市河网密布,成为避灾救灾的困难之一,一旦发生重大灾害时,临时避灾安置和群众转移受到较大限制。此外居住区用地内的绿地面积难以被利用,使得整个城市可以用避灾绿地大幅度减少。1.4.1、现有绿地防灾设施不完善我国公园设

23、计建造过程中,较多只注重公园内绿化景观效果,而没有涉及对防灾减灾的考虑。园内缺乏灾时必须的配套设施;园路设置不合理,易发生人群拥挤踩踏;供电管网配套难以满足灾时安置需要;未自备饮水井等灾时备用设备;缺乏指示标识牌不能迅速引导安置。嘉兴市内河网密布,桥梁众多,部分桥梁在灾时成为危桥,会对避灾救灾工作带来很大阻碍。城市内相应疏散配套设施不完善,缺少必要引导指示标识。城市现状绿地系统防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足,防灾减灾和应急基础设施建设薄弱。1、内容简化 2、说完通常的问题后,追加有关嘉兴的说法1.4.2、可用于防灾的绿地总量不足、资源不均衡嘉兴现状可用于防灾避险绿地资源分布不均衡,一环以内老城区及其他

24、局部地区缺少疏散场所资源。不能满足防灾避险疏散服务半径的要求。一个城市只有具备相当面积的绿地,才能为避险救灾提供基本条件。避灾用地的面积应与人口密度成正比,人口稠密区需要更多的开敞空间和城市绿地。目前嘉兴城市中心区等人口稠密区绿地数量较为匮乏,人均绿地指标低。如一环以内建设街道人口为50300人(2009年),可选用避灾的较大公园绿地仅有人民公园和城南公园,且两处公园可用作有效疏散场地的面积不足5万平米,人均不足1平米;用数据说话,是否情况确实如此有限的绿地多分布在较偏远地区,使得灾害发生短期内灾民无处可去,避灾困难。此外特殊类型的绿地如历史名园、风景名胜公园、动物园等都不适合用于防灾避险,使

25、得真正可在灾时担负防灾避险功能的绿地数量有限,与需求相比严重不足。1.4.3、未建立独立的防灾体系本节需要简单概述下嘉兴的防灾体系或部门的基本组织情况,到底是未建立防灾体系还是不健全等等,要结合嘉兴的实际情况有真对性的阐述城市尚未形成多级联动的防灾避险指挥体系,多以市政府灾时临时指挥性质,尚不能满足嘉兴市区80万人的有序高效疏散的要求。灾时不能迅速建立指挥、疏散、通讯等应急系统,指导安排群众疏散工作,且对灾害发生时应急资源储备不健全,物资尚不能满足各类灾害发生时的不同需求。1.4.4、次生灾害的抵御能力较差旧城区内成片的老旧民房、全市的液化气罐和有安全隐患的液化气站、交通干道旁的加油站,化工区

26、内有毒化学品以及医院医疗设备内放射性物质等都是城市次生灾害隐患源。自然灾害发生后由于建筑垮塌,管道线路破坏等险情,易触发火灾、爆炸、毒气泄露、生化污染、核辐射等次生灾害。现状城市没有一套系统的覆盖全市性质的次生灾害应对方案,仅仅是各个部门或单位主体对自己责任区内危险源进行管理,很多单位配备消防设施亦不健全。1.4.5、防灾工作宣传力度不够近两年我市结合5月12日防灾减灾日开展了一系列关于防灾减灾宣传及科普活动,相关职能部门在社区、学校、工厂等开展了以“传播防灾减灾文化,提高防灾减灾意识”为主题的各项宣传教育及防灾模拟演练活动,全市范围内也向市民免费发放了一些防灾宣传册。但是我们整个城市的防灾宣

27、传工作力度还需加强。随着城市不断发展扩张,相应的基础设施建设也日趋完善,但整体城市防灾安全意识薄弱,缺少一些必要的防灾避灾设施,从而导致忽略了城市绿地具有的防灾避险功能,对灾害防御知识的宣传力度不够,城市居民应对突发性灾害的心理和行为能力普遍较弱。对灾害发生后如何利用城市绿地避险、逃生和安置缺乏基本的认识。调查显示,在接受城市绿地是否可作应急避险场所的调查人群中,超过百分之四十四的被调查者选择了绿地以外的其他类型场地作为应急避险场所,从而加大了利用绿地系统及其相关资源开展防灾避险工作的难度。2、相关规划分析单列一章节,增加特色园林、十大出入口、嘉兴市绿道网、嘉兴市人民防空、地下空间等规划2.1

28、、嘉兴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内容精简、提炼,可以引用部分原文,但不要大篇幅的套用,要转换成自己的语言。突出重点在总规的绿地和防灾两个方面,注意文字组织的条理性。2.1.1其他发展目标预测到2013年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35.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2平米/人。到2020年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0%,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2.5平米/人。2.1.2城乡人居环境的改善在河道、交通干线及各级政府批准的自然与人文景观保护范围内,积极进行绿化建设,不断提高市域的森林覆盖率;加快城镇绿化建设,逐步形成完整的绿地系统;充分利用农村的闲散土地,加强乡村(镇)社区的绿化建设,改善乡村的生态环境。2.1.3防

29、震工程规划在受到6度地震的影响时,城市日常生活和工作能正常进行;当发生7度地震影响时,城市中枢运行的部门机构不受到严重破坏并较快恢复正常运作。工业与民用建筑按照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进行抗震设防和构造措施设计。对旧城区未按抗震设防要求进行设计建造的建筑和设防不达标的建筑进行加固措施,对新建工程加强监督管理,确保工程符合抗震要求,减少并最终防止次生灾害发生。2.1.4防洪工程规划嘉兴的防洪标准为100年一遇,实施建成区内分片包围为主,新建区域抬高地面为主的防洪方案。主城区排涝标准为20年一遇。防洪与排涝工程同步建设,有计划拓宽疏

30、浚拓宽河道,建设一批防洪排涝河道,完善相应支流防洪能力。2.1.5防雪规划科学合理的布局规划城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50年一遇大雪发生时保障主要县市与新市镇之间的通道畅通。加强城镇雪灾应急体系的规划与建设;加强跨区域、跨部门的协调和实行积极疏导的方针。2.1.6消防工程规划嘉兴市划分不同等级责任区,建立快速高效消防系统,合理布置消防站适应迅速扑灭火灾的需求。各类建筑总体布局中,应满足防火规范和防火间距,以保证疏散和消防作业的要求。完善消防指挥中心的建设。加强消防通道管理,保证消防车辆通行。2.1.7人防工程规划依据城市规划人口规模及分布情况,按照均匀分布、相对集中的配置原则进行人防工程的布局。以

31、疏散干道为骨架,以人员掩蔽工程为主体,逐步完善配套人防工程。加大对人防设施的建设投入,建设各级人防指挥所,配备相应的指挥工程、医疗救护工程和专业队工程。结合民用建筑工程项目建设,按国家、省确定的比例配套建设平战结合的人防工程。尽快组织编制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2.2、嘉兴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06-2020)2.2.1规划指标近期指标(20062010年):城市建成区绿地率40.00%,绿化覆盖率43.00%,人均公园绿地14平方米/人。远期指标(20112020年):城市建成区绿地率42.00%,绿化覆盖率45.00%,人均公园绿地15平方米/人。2.2.2绿地结构布局以市区绿地结构布局为

32、基础,根据城市总体结构及用地功能布局等要求,提出了“一心、三环、三区、三楔、八带、多廊、多园”布格局。2.2.3避灾绿地规划1)一级防灾据点规划将社区公园、街旁游园作为小区的公共设施(如小学、社区活动中心等)为一级避灾据点,以400米的服务半径均匀合理覆盖建成区。2)二级防灾据点规划以范蠡湖公园、人民公园、凌公塘公园、中南公园、秀洲公园、南湖风景名胜公园等市、区级、大型专类公园作为二级避灾据点。3)避灾通道规划沿纺工路、新气象路、双溪路、禾兴路、昌盛路等生活性道路两侧规划510米绿化带,保证通道的安全性和防灾据点的可达性。4)救灾通道的设置在城南路、南湖大道、城北路、城东路、快速干道等交通性道

33、路两侧规划1020米宽度的绿化带,保证灾害发生时道路的通畅。2.3、嘉兴市区特色园林规划(2009)要求通过园林植物的选用展现绿化景观特色,以水系为绿脉,以城市道路为绿廊,营建特色园林。抓好绿化重点工程,创建嘉兴本地绿化的特色与风格。通过绿地公园的建设,体现江南水乡生态园林特色,营造优美绿化景观。2.4、嘉兴市十大公园、十大出入口规划(2009)对城市主要公园景观进行整体改造提升,提高城市公共绿地景观形象。通过城市出入口门户景观及道路沿线绿化的改造提升,提升城市整体形象。2.5、嘉兴市绿道网总体规划(2010-2013)提出三环八放射四连生态绿道系统主干网络结构,结合社区生态绿道和郊区绿廊,形

34、成嘉兴市的网状生态绿道系统。结合现有水系和植物景观资源,避免大规模、高强度开发,保护和修复绿道周边区域的原生态功能,改善沿线生态及景观效果。通过绿道建设的顺藤摸瓜将现有绿地景观资源串联起来,明确绿地景观公园是绿道的景观核心。利用栏杆、石刻、碑文、景墙、雕塑等小品为载体,把与本地传统文化凝固,突出文化主脉、熔铸嘉兴文化特色。2.6、嘉兴市人民防空规划(2006-2020)确定嘉兴市人口疏散比例为30%。将嘉兴分为四个防护区,规定工业、仓储与居住、商业行政区域。绿化隔离带、城市公共绿地、生产防护绿地等不得侵占或改变用途。城市绿地系统可结合人防工程进行规划设置,并应配备相应配套设施保障其功能性。2.

35、7、嘉兴市中心城区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2010-2020)嘉兴市中心城区地下空间总体布局结构为“一核、三心、双轴、三片、多节点”。明确公共绿地地下空间的建设需求在四级到六级之间。在楔形绿地下原则上禁止地下空间开发;绿色廊道下原则上禁止地下空间开发,有需要可以结合人防工程开发利用;城市公园地下空间鼓励开发,应结合地下交通、商业及市政设施;文保公园及古迹景区等地下空间在特殊情况下结合人防工程开发利用。3、规划总则3.1、规划的依据、范围、期限3.1.1、规划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修订)(2009年 )中华人民

36、共和国人民防空法(1996年)国务院城市绿化条例(1992年)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标准(2007年)地震应急避险场所 场址及配套设施(2008年)嘉兴市城市总体规划 (2004年)嘉兴市市政园林公共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2010年)嘉兴市抗震防灾规划(2011年)嘉兴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06年)其它相关技术规范、标准、规划及各部门应急预案等。3.1.2、规划范围本次规划的范围包括嘉兴市区和中心城区两个层面。嘉兴市区范围即市本级下辖的南湖、秀洲两区968平方公里。中心城区指北郊河、南郊河、东外环河、乍嘉苏高速公路为界以内的区域。其中,规划的重点是中心城区近期规划市本级968 无小数点 中心城区

37、142未提到 。引用近期规划里面的原始数据3.1.3、规划年限近期:20122015年远期:20162020年。3.2、规划的指导思想与规划原则3.2.1、规划的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坚持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依靠科技,依靠法制,依靠群众,全面提高灾害监测预报、灾害防御、应急救援能力,形成政府主导、军地协调、专群结合、全社会参与的防灾减灾工作格局,最大限度减轻自然灾害损失,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以人为本、平灾结合、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统筹规划,坚决贯彻落实“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

38、新时期防灾避险工作方针,按照经济建设同减灾一起抓的指导思想,紧密结合我市国民经济建设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服从和服务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注重防灾避险工作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各级政府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大力加各类灾害的预报工作,提高我市的综合应急救助和抗灾救灾能力,有效地减轻自然灾害,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3.2.2、规划原则待方案深入后再回过头来看看,结合嘉兴实际情况得原则应该是怎样的1)、与城市总体规划相协调与嘉兴市城市总体规划和嘉兴市城市综合防灾规划相协调。绿地防灾避险系统配置应当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和综合防灾规划的要求,并与之相协调。它们附属的防灾避险设施比较齐全,是

39、附近居民的重要避难场所,通常又是防灾救灾指挥中心等的所在地,应当成为城市总体规划和防灾规划中不容忽视的内容。2)、统筹规划统筹城市的公共开场空间、体育场、学校操场、人防工程、空地,与绿地防灾避险相结合。防灾避险绿地应结合城市中可作为避灾救灾据点的其他开敞空间及公共设施进行总体统筹规划。除了防灾避险绿地(包括城市广场等公园绿地)外,体育场、操场、停车场、学校、人防工程、空地等都可以选作避难场所。同时,配置防灾避险绿地应综合考虑对城市多种灾害的防灾功能。3)、以人为本合理规划各类绿地,使公共绿地均匀分布,防灾避灾服务半径合理。以人的生命为“本”,人的需要为“本”,防灾避险绿地的容量对于需要避难的人

40、员来说是必要和充分的;绿地要均匀分布、服务半径应合理。4)、平灾结合市区各类绿地内设施在灾时可以迅速转变功能,为防灾避险服务。将有一定规模的已定防灾避险绿地建成具备两种功能的综合体;一方面平时履行休闲、娱乐、健身和育苗栽培等功能;另一方面配置救灾所需设施和设备,在发生地震、火灾等突发公共危机事件时能够发挥避难场所的功能。4、规划目标4.1规划目标参照别人的说法4.1.1、总体目标坚持以生态学观念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理论为指导,根据嘉兴市现状用地条件和城市布局结构,合理布置绿地系统结构,营造良好城市景观环境,维护国家园林城市优良景观形象,将嘉兴城市建成生态平衡、环境宜人、具有江南水乡特色的生态园林城

41、市,使城市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当自然灾害发生时绿地对避难救灾能发挥积极作用。在平时对城市环境改善和居民户外活动起到良好作用,即平时与灾时的结合与协调。使城市绿地系统对某些自然灾害和城市公害起到有效的抑制作用。4.1.2、近期目标在市区绿地逐步向外拓张的结构格局基础上,注重城市绿地的视觉效果,提高绿化建设面积,提升土地利用率,从建成区的内部绿化向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城市绿地系统的转变,把嘉兴建设成有江南水乡特色的田园绿色城市。逐步建成城乡结合、防灾避险与生态保护相结合的防灾避险绿地体系,初步确立科学合理的城市绿地防灾体系。4.1.3、远期目标按照城市总体规划所确立的建

42、设总目标和城市风貌要求,结合城市开发建设进度,从城乡统筹和城市大环境绿地的角度出发,建立城市绿地系统与市域绿化融合一体,形成具有高度自然特色的、综合功能优化的区域绿化系统,实现城市绿化与城市文化、环保建设高度协调,城镇绿化和谐一体,建立具有江南水乡特色的生态园林城市。至规划期末,建成防灾公园、固定避难绿地、临时避难绿地的防灾避险绿地体系。不断完善绿地防灾避险建设,最终建立彻底可以应对灾难的城市绿地防灾避险规划对策。4.2 规划指标本节内容包括两块,1、本次规划的技术指标体系,列举ppt里面提到的几种技术指标,然后确定我们最终选定的指标体系2、规划目标性指标包括绿地系统各项指标、绿地防灾规划指标

43、,最终目标是全覆盖4.2.1、相关绿地指标:嘉兴市绿地系统规划绿地指标:到2010年城市建成区绿地率40.00%,绿化覆盖率43.00%,人均公园绿地14平方米/人。绿地总面积28.8平方公里。到2020年城市建成区绿地率42.00%,绿化覆盖率45.00%,人均公园绿地15平方米/人。绿地总面积36.12平方公里。嘉兴市市政园林公共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绿地指标:到2015年城市建成区绿地率41.00%,绿化覆盖率43.00%,人均公园绿地15平方米/人。绿地总面积50.40平方公里。4.2.2、相关避险场所指标: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标准(2007年)紧急避震疏散场所1平方米/人,场所最小面积0

44、.1公顷,服务半径0.5公里;固定避震疏散场所2平方米/人,场所最小面积1公顷,服务半径2-3公里。中心避震疏散场所2平方米/人,场所最小面积50公顷,服务半径2-3公里。地震应急避难场所 场址及配套设施(2008年)人均面积1.5平方米,场址有效面积0.2公顷。4.2.3、本次规划绿地指标:到2020年城市建成区绿地率45.00%,绿化覆盖率47.00%,人均公园绿地18平方米/人。绿地总面积60平方公里。待定4.2.4、本次规划避险场所指标:临时避险绿地1平方米/人,服务半径0.5公里,避险时间3-7天;固定避险绿地2平方米/人,场所最小面积0.5-1公顷,服务半径3公里,避险时间7-30

45、天。中心避险绿地2平方米/人,场所最小面积50公顷,服务半径3公里,避险时间30-90天。5、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结构布局中心城区绿地系统格局,而非仅仅是防灾绿地的结构本章节内容参照原嘉兴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第五章、六章绿地系统规划结构布局分区、城市绿地分类规划等内容。本章内容为本次规划重点一5.1市区绿地结构布局5.2市区环境绿化规划5.3城市绿地结构布局5.4城市绿地规划分区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用地功能布局,划分为中心区、东片区、东南片区、南片区、西片区和北片区等六个区,5.5城市绿地分类规划5.5.1、公园绿地(G1)规划公共绿地可分为综合公园、社区公园、专类公园、带状公园、街旁绿地。规划原则结合嘉

46、兴江南水乡的区位优势和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底蕴,充分运用城市用地空间,创造优良的城市公园绿地系统。城市中心区内结合现有旧城改造项目,加大社区绿地和街旁绿地的绿量,提高中心区公园绿地覆盖面积,改善居住环境。新区着重打造综合公园、专类公园的绿地景观效果,提高公园绿地的服务能力和品质。公园绿地的建设应各具特色、各有主题、各有所长,通过不同植物的配置做到公园绿地四季成景观,以满足区域内居民休憩需要。科学合理地确定不同层次公园绿地的服务半径,统筹可用公园绿地资源,达到公园绿地服务半径居住区全覆盖。公园绿地服务半径全市性公园:服务半径为2500米;区域性公园:服务半径为1500米;社区公园:居住区公园

47、服务半径为5001000米,小区游园服务半径为300 500米;街旁绿地:服务半径为400米;1)、综合公园规划规划至2020年,建成综合性公园11处,总面积296.96公顷。全市性公园共有5个,面积199.48公顷(见表5-1)。区域性公园共有7个,面积97.48公顷(见表5-2)。表5-1 全市性公园规划一览表 序号公园名称面积(hm2)位 置备 注1穆湖溪公园41.60北片展示古运河文化,开展传统水上游活动为特色近期新建28.6hm2远期新建13hm22凌公塘生态公园32.30凌公塘路以北,环东路与庆丰路之间将原秀城公园纳入其中,以自然、生态、文化为内涵的全市性综合公园近期新建 3姚家荡

48、公园47.00南片, 长浜路以西以生态休闲娱乐为主的综合性公园近期新建4双溪公园64.00东南片,万兴路以北,银水路以南,双溪路两侧地块以休闲、文化、娱乐为主的全市综合性公园远期建设5范蠡湖公园14.58环城河西南角城南公园与范蠡湖合并而成。已建合计199.48表5-2 区域性公园规划一览表序号公园名称面积(hm2)位 置备 注1七一广场(公园)42.00城市南片,海盐塘路西侧展示嘉兴地域文化特色,含原南湖市民广场近期新建30 hm2t远期新建12hm22新区公园5.00西南片,生活区中心以现代生活、休憩为主的综合性公园远期新建3科普公园6.00东南片,高教科研区中心以现代科技手段与造园手法相

49、结合,以寓教于乐的方式体现科教主题的综合性公园远期新建4梁林公园17.50城市西片,广穹路以南以生态休闲娱乐为主的综合性公园远期新建5站前公园15.00东南片,五星路西侧、南郊河北侧结合城际轨道交通建设,以休闲、文化、集散为主的城市综合性公园远期新建6人民公园5.13老城区,解放路东侧以江南古典园林为特色的综合性公园已建,由全市性公园调整而来7秀洲公园6.85城市西南片已建合计97.482)、社区公园规划按照居住区公园服务半径5001000米,每处面积不小于2公顷的规定,规划新建居住区公园31个,已建居住区公园1个,规划期内共有居住区公园32个,总面积63.30公顷。居住小区游园建设与小区开发

50、同步进行。按照国家有关规划设计规范,居住小区游园面积每处不低于0.4公顷。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居住用地情况,规划期内共有小区游园69个,总面积约为67.5公顷(见表5-3)。表5-3 社区公园绿地规划控制一览表片区名称公园面积(hm2)公园类别规划公园数量(个)备注主城片26.8居住区公园8已建1个小区游园20已建3个东南片34居住区公园8新建小区游园11新建北片10居住区公园3新建小区游园5新建西片18居住区公园4新建小区游园14新建南片26居住区公园4新建小区游园9新建东片16居住区公园4新建小区游园10新建总计130.8居住区公园31个,小区游园69个。 3)、专类公园规划规划新建专类公园5

51、处,即少儿公园、植物园、子城公园、体育公园和平湖塘公园,面积277.86公顷。已建专类公园5处,总面积150.41公顷。其中改建2处,即落帆亭公园、文生修道院公园,合计面积2.17公顷;扩建2处,即吴越文化园和三塔公园(内含血印寺公园),合计面积7.12公顷。保持现状1处,即南湖、西南湖风景名胜公园,合计面积141.12公顷。规划期内共有专类公园10处,总面积428.27公顷(见表5-4)。表5-4 专类公园规划一览表 序号公园名称类型面积(hm2)位置备注1少儿公园G131儿童公园60南湖大道与中南路东北侧寓教娱乐为一体的游憩公园近期新建10hm2远期新建50hm22植物园G133植物园12

52、5城市东南片,沿海盐塘建成嘉兴植物博览园近期新建70hm2远期新建55hm23子城公园G134历史名园7.86老城区,中山路与建国路交叉口以子城楼为中心的古城文化公园,并将原瓶山公园纳入其中。近期新建4体育公园G137其他专类公园45城市东南片以体育运动为主的休闲游憩公园近期新建20hm2远期新建25hm25平湖塘公园G137其他专类公园40.00城市东南片,沿平湖塘建成以自然风光为主的生态公园近期新建16hm2远期新建24hm26吴越文化园G134历史名园4.5老城区,沿环城河以吴越文化为主题的公园扩建7落帆亭公园G134历史名园0.56位于城市北片杉青闸以落帆亭为中心,以原有格局进行绿化配

53、置改建8三塔公园G134历史名园2.62城市中心区,沿杭州塘恢复寺庙,建成纪念性寺庙园林,并将原血印寺公园纳入其中。扩建9文生修道院公园G134历史名园1.61城市北片,沿端平桥北运河东岸恢复修道院原貌,结合古树保护,形成特色景观园林改建10南湖、西南湖风景名胜公园G135风景名胜公园141.12城市中心区历史文化遗存最深厚区域已建合计428.274)、带状公园规划规划期内共有带状公园15处,总面积175.11公顷(表5-5)。滨水带状公园规划期内共有滨水带状公园12处,总面积113.47公顷。沿路带状公园规划新建沿路带状公园3处,面积61.64公顷。表5-5 主要带状公园规划一览表类型公园名

54、称面积(hm2)位置备注滨水带状公园滨水夜景公园6.10北片,昌盛路与禾兴路交叉口以灯光美学为特色,塑造具有江南水乡韵味的夜景公园近期新建昌盛公园4.4北片,昌盛路及昌鸣路与外环路立交形成的三角地工业区入口标志性景观绿地近期新建春晓公园13.00新胜塘以南,洪波路沿线营造滨水带状公园绿地,也是新榺塘水源保护地近期新建近期新建洪波公园14.001-56滨水公园20东南片,二号路两侧滨水以体育休闲、滨水游憩为主的绿地远期新建1-66滨水公园12东南片,中南路北侧以休闲、娱乐为主的滨水绿地远期新建1-48滨水公园3.3东南片,中环东路西侧以休闲、娱乐为主的滨水绿地远期新建运河文化公园14.3西片,杭

55、州塘南侧、中环西路西侧以古运河文化为特色的滨水公园近期扩建1-02用里街沿河绿带2.74沿平湖塘已建1-27建国北路沿河绿带3.10建国北路沿穆湖溪绿带已建1-49内环河绿带13.03沿环城河已建1-49内环河外侧绿带7.50环城河外侧已建小计113.47沿路带状公园中环东路12两侧各15米近期新建南溪路21.64两侧各10米近期新建中环南路28南片,西侧控制30米,东侧至海盐塘集休闲旅游为一体,体现浓郁文化内涵的城市生态绿地近期新建小计61.64合计175.115)、街旁绿地规划街道广场绿地规划新建广场绿地13处,面积23.2公顷;已建广场绿地4处,面积2.78公顷。规划期内共设广场绿地15

56、处,总面积25.48公顷。(表5-6)。表5-6 主要街道广场绿地规划一览表 名称占地面积(hm2)备注所属地点1-26南湖区政府广场3.00东片新建1-09滨水广场1.00北片,塘汇路与茶园路交叉口新建1-80休憩广场1.20东南片新建1-84休憩广场1.80东南片新建1-106站前广场7.50东南片新建1-80曹庄路广场1.00南片新建1-79中南路广场1.60南片新建1-64祈阳路广场1.00南片新建1-68气象广场1.00南片新建1-45洪兴路广场1.00西片新建中环北路2.60主城片新建1-57子城广场1.00主城片现状1-35城东广场1.00北片,城东路与茶园路交叉口现状中山广场0

57、.28主城片现状1-49戴梦得广场0.50主城片已建合计25.48注:交通性广场不列在其中街旁游园规划规划新建街旁小游园50处,总面积61.69公顷。其中近期建设33处,面积36.39公顷;远期建设17处,面积25.3公顷(表5-7)、(表5-8)。表5-7 街旁游园规划控制指标表 辖区现状统计规划控制备注数量(个)面积(hm2)数量(个)面积(hm2)中心片区1122.13710.5新建东南片00611.14新建北片区0043.6新建西片区823.051112.95新建南片区001513.6新建东片区0079.9新建合计1945.185061.69表5-8 街旁游园规划汇总表分区游园名称位置

58、面积(hm2)备注中心片区1-25-Y1中环北路与禾平街交叉口2.6近期1-25-Y2东升路与越秀路交叉口1.00近期1-24-Y3纺工路与水系交叉口1.00近期1-24-Y4南溪路与纺工路交叉口2.00近期1-22-Y5南溪路与南湖水系交叉口1.80近期1-02-Y6铁路南侧、水系交叉口1.50近期1-17-Y7中环北路南侧0.6近期东南片区1-50-Y8中环南路双溪路交叉口1.00近期1-52-Y9二号路与三星路交叉口0.54近期1-54-Y10中环南路与沽翠路交叉口1.2近期1-54-Y11中南路与外环东路西北交叉口2.00远期1-58-Y12亚太路中段4.4远期1-78-Y13中南路与

59、外环东路东南交叉口2远期北片区1-15-Y14中环北路与禾兴路交叉口0.4近期1-33-Y15中环北路与周安路交叉口1.2近期1-33-Y16茶园路与周安路交叉口1.00近期1-11-Y17320国道与长纤塘交叉口1.00远期西片区1-43-Y18洪殷路南侧水系交叉口0.4近期1-45-Y19中山西路与中环西路交叉口1.85近期1-63-Y20文昌路与中环西路交叉口0.6近期1-63-Y21文昌路南侧至桐乡大道5.2近期1-63-Y22文昌路昌盛路交叉口0.4近期1-59-Y23市场路西侧0.6近期1-53-Y24中山西路秀清路交叉口0.70近期1-39-Y25洪高路与秀清路交叉口0.60近期

60、1-41-Y26洪高路与聚贤街交叉口0.7近期1-01-Y27华云路西侧水系交叉口0.70远期1-73-Y28广穹路中环西路交叉口1.20远期南片区1-46-Y29中环南路南侧1.00近期1-64-Y30祈阳路南湖大道交叉口1.00近期1-64-Y31新气象路东侧0.4近期1-81-Y32中南路南侧水系交叉口0.6近期1-77-Y33中环西路与城南路交叉口0.8近期1-77-Y34珠庵路与二号路交叉口0.6近期1-79-Y35中南路与长水塘交叉口0.7近期1-83-Y36长滨路西侧水系交叉口0.8远期1-83-Y37长滨路与丰园路交叉口0.4远期1-83-Y38长滨路曹庄路交叉口0.7远期1-

61、85-Y39长兴路西侧水系交叉口1.7远期1-87-Y40曹庄路白果路交叉口1.2远期1-87-Y41白果路东侧水系交叉口0.7远期1-87-Y42白果路与外环南路交叉口2.4远期1-83-Y43银桂路外环南路交叉口0.6远期东片区1-04-Y44中环路与锦带河路交叉口2.0近期1-40-Y49凌公塘路东头1.2近期1-42-Y50中环南路夏薇路交叉口0.5近期1-26-Y46南溪西路与中环东路交叉口0.7近期1-28-Y47中环东路与云东路交叉口1.5远期1-26-Y45中环东路与环东路交叉口2.5远期1-36-Y48三环东路与中环南路交叉口1.5远期合计61.695.5.2、生产绿地规划规

62、划原则结合产业布局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建成区生产绿地统筹规划,逐步加大乡镇苗圃建设步伐。 生产绿地和旅游休憩相结合,建设具有“经济农庄”形式的园林植物生产基地。在确保苗木生产基础上,对外开放,增加经济收益。与城市中、远期发展规划相结合,将规划中的中、远期公园用地划为临时苗圃用地并为公园建设打好基础。规划内容规划指标规划期内市区共有生产绿地298.4公顷,占建成区3.47(表5-9)。苗圃规划在嘉兴城市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结合城市水系防护林和生态林建设,规划大型苗圃二个。结合嘉兴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郊区苗圃。苗木生产规划为提高城市绿化树种物种、遗传多样性,近期发展的园林绿化树种在传统绿化树种

63、的基础上,重点培育以下三类:经试种,开花结果正常,景观效果和生育表现良好的新种类或品种、变种和变型; 在附属绿地种植多年,景观效果和生育表现良好的新种类或品种、变种和变型;远期发展具有良好的观赏效果,应用潜力大、引种于天然次生林尚待试种的地带性树种。表5-9 生产绿地(G2)规划一览表 序号苗圃名称面 积(公顷)位 置1大德桥、皇坟山8.48秀洲区新城街道2余新苗圃4.67南片楔型绿地内3三塔花圃1.00三塔路4湘家荡苗圃18.5七星镇西侧5新世纪苗圃11.2秀洲区沈家桥6洪合苗圃5.67秀洲区洪合镇7新塍苗圃11.87秀洲区新塍镇8郊区城建局苗圃2.679郊区农林局苗圃8.00秀洲区新城街道

64、10永联苗圃10.011绿洲苗圃1.1612乍嘉苏高速公路苗圃10.013公管处苗圃2014银杏苗圃8.015龙旺苗圃5.4716运河农场133317圣莱特苗圃38.4合计298.45.5.3、防护绿地规划规划指标规划期内共有防护绿地19处,总面积672.2公顷。其中新建防护绿地12处,面积196.2公顷;已建防护绿地1处(其他现状防护绿地调整为其他绿地),面积10.00公顷;扩建防护绿地6处,面积466公顷(见表5-10)。表5-10 防护绿地规划一览表 类型名称位置控制宽度(m)面积(hm2)备注卫生隔离绿带北片卫生隔离绿带北片154.2新建东片卫生隔离绿带东片101.2新建西片卫生隔离绿

65、带西片103.2新建水系防护绿带中环河主要由长盐塘、凌公塘、周水泾港、长板塘、菜花泾、渡船桥港、太平桥港、明月河、真合里港组成1536部分已建外环河北郊河、东外环河、南郊河150220部分已建八大水系苏州塘、新塍塘、杭州塘、长水塘、海盐塘、平湖塘、嘉善塘、长纤塘中环路以内30米,以外50米110部分已建。新塍塘水系防护绿地内包括水源防护绿地。道路防护绿地320国道防护绿地 北片7034现状12hm2,扩建22hm2 沪杭铁路防护绿地北片10026新建南片3024现状7.2hm2,扩建16.8hm2 外环南路防护绿地南片5040新建外环东路防护绿地东南片、东片5028新建外环西路防护绿地西片50

66、17新建中环南路防护绿地东南片1542现状16.8hm2,扩建25.2hm2 南片1510现状中环西路防护绿地西片158.6新建中环北路防护绿地北片1512新建城北路防护绿地北片157新建高压走廊防护绿地中南路防护绿地东南片一侧5019新建丰园路防护绿地西片8030新建合计672.2注:表中控制宽度一律为下限数值。规划内容卫生隔离带规划居住用地与二类工业用地之间,结合道路、水系绿化,设置卫生隔离绿带。西片工业区与商住用地、居住区之间沿路设置10米宽防护绿地;东片工业区周围结合水系,设置宽10米防护林带;北片工业区周围结合水系绿化、道路绿化,设置宽15米防护林带。道路防护绿地北片沿320国道两侧

67、控制70米宽防护绿带;沪杭铁路北片两侧控制100米以上防护绿地,其他地段两侧控制宽15米以上防护绿地;外环路两侧原则控制50米宽防护绿带;中环路两侧原则控制15米宽防护绿。城市高压走廊绿地东南片中南路南侧两条110千伏、220千伏高压走廊,控制50米宽度防护绿地;中心城区东片高压线穿越较多,220千伏绿带控制宽度30米,110千伏绿带控制宽度20米,35千伏绿带控制宽度15米。西片500千伏高压走廊绿带控制宽度80米;220千伏高压走廊绿带控制宽度40米;110千伏高压走廊绿带控制宽度25米。南片沿城南路与纵二路交叉口的高压走廊220千伏4455线向东南至丰园路南侧,向东至长水塘东侧向南,至外

68、环南路向东,两侧总宽度控制在大于60小于100米。水系防护绿带水系是城市蓝色通道,直接关系到城区生态环境水平的提升。滨水防护绿地建设重点:首先是水系沿线绿化带的控制。嘉兴市水系分为三个层次:交通型水系、大型生态水系、小型景观水系。交通型水系、大型生态水系两侧规划为生态绿地。景观水系:规划分成以下各层次进行控制。八大水系:苏州塘、新塍塘、杭州塘、长水塘、海盐塘、平湖塘、嘉善塘、长纤塘,中环路以内的放射状水系防护绿带控制大于30米;中环路以外的放射状水系防护绿带控制大于50米。内环河带状公园:严格控制内环河内侧到环城路外侧之间的地块,规划均为沿河绿地;内环河外侧控制其绿化宽度大于15米。中环河:两

69、侧绿化带控制宽度大于15米。外环河:北郊河段控制与320国道之间的地块规划为防护绿地,320国道以内控制50-100米绿化带;平湖塘段控制与南溪东路之间的地块规划为防护绿地;其他河段内侧控制防护绿地宽度门内侧需大于50米,外侧150米。水源防护绿地新塍塘和贯泾港是嘉兴市饮用水源保护地,规划河道南侧控制100米宽防护绿地,北侧控制150米。严禁建设性开发,控制区内种植大面积树木,形成以欣赏大自然、接受生态知识的科普教育或探索、研究生态学为主要内容的基地。5.5.4、附属绿地规划居住绿地(G41)规划不同类别的居住用地,绿地率控制指标按表5-11。表5-11 居住区绿地率规划控制指标用地类别绿地率

70、(%)一类居住用地35二类居住用地30旧城改造的居住用地25根据居住用地布局,分6个居住片区, 各居住片区绿地规划控制指标(表5-12)。表5-12 居住片区绿地规划控制一览表片 区 名 称居住用地面积(hm2)规划人口(万人)规划绿地率(%)规划绿地面积(hm2)城市主城片2689253067东片716.112.53035214.83东南片779.122.53035233.77南片51717.53035155西片487123035146北片180.036.5303554嘉兴市城市总体规划指标合计2947.2380-870.6单位绿地规划包括公共设施(G42)、工业(G43)、仓储(G44)、

71、对外交通(G45)、市政设施(G47)、特殊用地(G48)内的绿地规划。各单位绿地建设控制指标按表5-13。表5-13 附属绿地规划指标一览表序号用地代号用 地 名 称规划面积(hm2)控制绿地率(%)附属绿地面积(hm2)1R居住用地2947.2330.00884.172C公共设施用地1461.1030.00438.333M工业用地1373.9025.00343.484W仓储用地89.7020.0017.945T对外交通用地126.1020.0025.226S道路广场用地1291.5220.00258.307U市政公用设施用地186.7020.0037.348D特殊用地9.630.002.8

72、8合计7485.852007.66注:居住用地中130.8公顷绿地,计入社区公园;26.37公顷广场用地计入街头绿地。道路绿地(G46)规划道路绿地规划指标控制各级道路绿地率指标按(表5-14、表5-15、表5-16)控制,规划道路绿地面积220.75公顷。表5-14 城市道路绿地率指标道路等级绿地率(%)快速路30主干路30次干路25支路20表5-15 城市快速路绿地指标控制表道路名称红线宽度(m)绿化模式绿带控制总宽度(m)控制绿地率(%)外环路60交通景观路1525中环路60园林景观路2236.67中环南路西延伸段60园林景观路2236.67中环南路东延伸段60园林景观路2236.67南

73、湖大道60园林景观路2236.67纵二路42交通景观路1023.81320国道42交通景观路1228.57中山路(西段)62交通景观路2337.1012619642交通景观路1433.33表5-16 主要道路绿地规划控制一览表编号路名绿化模式宽 度(m)绿带控制宽度绿 地 率 (%)55-57-63中山路交通景观路401025117-189中环东路南延伸段园林景观路602236.67142-159中南路交通景观路602236.6717-25塘汇路一般绿化道路421126.196-28茶园路一般绿化道路421228.57126-127一般绿化道路421228.5720-63城东路交通景观路421

74、228.5763-85甪里街一般绿化道路421023.8179-128南溪路园林景观路421228.571-43城北路交通景观路421228.5751-54许安路一般绿化道路421228.57171-169曹庄路交通景观路421228.5713-26东升路交通景观路421228.5765-190纺工路交通景观路421228.5778-180城南路交通景观路421228.5752-186双溪路一般绿化道路421228.57131-140二号路一般绿化道路421228.5790-182新气象路园林景观路421228.577-191一般绿化道路421228.57192-187五星路一般绿化道路421

75、228.57124-141经四路一般绿化道路421228.5712-142昌盛路一般绿化道路421023.8187-89-86文昌路一般绿化道路421023.8128517.883-44-79禾兴路一般绿化道路421023.8128517.8836-40-41-42洪兴路一般绿化道路421128.5730723.3318316.674-48-65东方路一般绿化道路421023.8130723.3330-70-131秀园路一般绿化道路34926.4728417.8897-169经二路一般绿化道路30723.3323-135越秀路一般绿化道路28517.8823-25三元路一般绿化道路28517.

76、88环城路一般绿化道路24416.67111-114-119东南三路一般绿化道路361130.5631-56秀洲大道园林景观路421023.81156-162一般绿化道路421023.81143-197一般绿化道路421023.8192-101-113海盐塘路一般绿化道路421228.5724416.67规划内容园林景观道路:是指城市中占城市轴线位置的主干道。植物配置精致,生态环境质量优良,起骨架作用,形成靓丽的风景线。交通性景观道路:含次干线以上的道路或对外交通干道,城市快速路。由于交通量大,规划强调行车安全和行车时的连续性动态景观效果。植物选材和配置应保证对交通噪声和烟尘的衰减作用,兼顾景

77、观效果,建立景观层次丰富的城市景观走廊。一般绿化道路:指非干线道路,车行量相对较少,城市功能区块的支路。以行道树为主,重点体现为市民服务的特质。道路景观节点:道路各交叉口,道路与河流交汇处,市内道路与过境道路及高速公路相交地段,重点绿化,成为城市绿化景观的亮点。中山路高速入口:是分别连接湖州、乍嘉苏高速的入口,在出入口立交处规划防护型景观绿地。320国道外环路入口:在立交下规划防护型景观绿地。南外环路入口:城市的南大门,规划具有观赏性绿地。东环南路东入口:在入口处布置观赏性绿地。交通性广场:部分已结合在街头绿地中布置。车站中心广场:服务于新建高速铁路嘉兴站,以开敞、明快、愉悦的绿化景观为主,也

78、是城市主要窗口。5.5.5、其他绿地规划规划指标规划其他绿地面积1264.77hm2。规划内容2.1 城市生态绿圈沿城市外环路及北郊河、外环河、南郊河建设城市防护林带,形成城市外围生态圈。规划面积318公顷。2.1.1北郊河与320国道之间的区域,建成以乔木为主的防护型生态林。2.1.2北郊河北侧控制150米绿带、南侧15米绿带,以开展农业观光为主建成苗圃、花圃、纪念林地等绿带。2.1.3南郊河北侧30米生态廊道,南侧30200米以上生态廊道,局部可适当放大,组织滨水公园。2.2大型生态水系绿地规划总面积266.94公顷。2.2.1 长水塘生态廊道:以突出长水塘悠久历史文化为主体的生态绿地。面

79、积107公顷。2.2.2 杭州塘生态廊道:两侧控制3050米宽绿地。结合沿河人文资源,形成文化、旅游、景观功能相结合的生态风光带。面积44.8公顷。2.2.3 长纤塘生态廊道:两侧控制30米以上生态绿地。面积13.68公顷。2.2.4 平湖塘生态廊道:沿岸控制3050米宽绿带,严格控制平湖塘水质,绿地建设兼顾居民游览与防护功能。面积101.46公顷。2.3楔形绿地2.3.1西片楔形绿地:结合水源保护区、石臼漾湿地保护区建设,形成一个湿地公园。严禁建设性开发,应以湿地景观、生态化植被为主要特色,开展森林浴科普休学以及研究生态学为主要内容的基地。面积116.48公顷。2.3.2东片楔形绿地:结合东

80、北角的湘家荡公园、嘉善塘生态廊道、外环河沿岸绿地建设,在东片楔形绿地中建立水生动植物园,开辟乡土树种苗木培育基地。面积732.1公顷。2.3.3南片楔形绿地:海盐塘以东至纺工路范围设置生态绿楔,其中包括少儿公园60公顷、体育公园45公顷、植物园100公顷。在严格保护湖河水系的基础上,发展以人文景观为主要内容的生态旅游,体现环境与生态保护、可持续发展。面积140.92公顷(扣除少儿公园、体育公园、植物园面积)。5.6城市绿线管理根据建设部2002年112号令城市绿线管理办法而制定的。绿线是城市各类绿地范围的控制线。城市绿线内用地,不得改作他用,因建设或其他特殊原因,需要暂时占用城市绿线内用地时,

81、必须依法办理相关审批手续。对建成区综合性公园和主要防护绿地,划定绿地范围控制线(详见绿线规划图)。5.7城市绿地景观规划6、防灾避险绿地分类规划6.1、城市防灾避险绿地结构依据“以嘉兴市总体规划结构相结合、与行政区划相结合、以现有重大基础设施或自然地貌等标志分隔区域”的分区原则,将防灾避险分区划分为“两核、六片、多点”的总体结构。两核:中央公园、穆湖溪公园。六中心:西南湖生态公园、姚家荡公园、南湖区广场及凌公塘公园、秀洲生态公园、湘家荡森林公园、高铁站前公园。多点:小公园。6.2、城市防灾避险绿地分类规划我们将可以用作防灾避险用途的城市绿地依据不同场地大小、服务半径及可提供的避难时间分为中心避

82、险绿地、固定避险绿地、临时避险绿地。6.2.1、中心避险绿地1)、定义中心避险绿地是指在灾害发生后为居民提供较长时间(数周至数月)的避灾生活场所、救灾指挥中心和救援、恢复建设等的活动基地。中心避险绿地应结合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合理布局,须具备完善的避灾、救援设施和物资储备。2)、选址结合上一章节,将可以作为中心避险的绿地梳理下放到本小节来,采用叙述、列表等形式,里表里面要有编号、名称、有效面积、覆盖范围、避灾人数等等与之有关的属性中心避险绿地应交通便利,地形相对平坦,周边空旷,无次生灾害影响,距次生灾害危险源的距离应满足国家现行重大危险源和防火的有关标准规范要求。无易燃易爆及有害化学物品的影响,无

83、建筑物倒塌等的影响,确保避险人员安全。3)、场址布局要求场地要求:场地面积根据嘉兴市实际情况,按不低于50ha要求设置,须与两条及以上救援疏散通道相连。绿地应为开敞式,应考虑避险需求,有效避险面积不宜小于绿地总面积的60%。人均有效避险面积12,周边应设置防火安全带,宽度应宽于 25m,且园内应划分区块,区块之间应设防火安全带。如果中心避险绿地周围有木制建筑物群且风速较大,应当加宽防火安全带。出入口设置:不少于两个双向快速交通出入口,并应设置应急备用出入口。出入口布置相应的设施,至少有一个进出口设置无障碍通道。防灾功能分区:中心避险绿地应至少具备以下几个功能区,救灾指挥区、物资存储与装卸区、避

84、灾与灾后重建生活营地、临时医疗区、对外交通区(停车场与直升机临时停机坪)。4)、布点规划5)、设施基础设施 供水水源:须与城市供水管网相连并设有独立的供水设施如地下水井、或封闭式蓄水池。保证饮用水3升/人天。 排水:应设置独立的排污系统,污水应排入城市污水管网。医疗卫生污水、应急厕所污水应进行收集外运集中处理。 供电:应采用双电源供电,配备有便携式发电机组,并储备有备用燃料。 通信:须设置固定电话,并应设置移动通信设施,使无线信号覆盖避险绿地。宜配备卫星无线通讯设施(一般通讯中断后的紧急通讯系统)。设置广播系统,配备监控系统。救灾机构及占地要求 救灾指挥中心:功能:统筹指挥整个救灾行动,指挥救

85、援和安置,对救援人员进行调度。配置监控广播系统,固定电话和无线通讯设备。保证救灾指挥中心与城市应急指挥中心信息畅通。建筑面积宜大于200 平方米,抗震等级须在建筑物重要性分类与设防标准的基础上提高一个等级;室外空地(搭建帐篷)不小于500 平方米。布局原则:靠近服务性出入口,便于交通组织和信息传递等。 应急服务中心:功能:主要为本避险绿地服务,组织受灾群众有序安置,物资收集与分配。占地面积不应小于100平方米,抗震等级须在建筑物重要性分类与设防标准的基础上提高一个等级。布局原则:靠近服务性出入口,便于组织和协调。 医疗救护中心:平时为开敞空间、在灾时能搭建医疗帐篷迅速转为医疗救护中心。功能:收

86、治、救助伤员,及时转运伤病员。占地:按2050个床位设置,占地面积应不小于1600平方米布局原则:靠近输送救援出入口,便于伤员和药品的运输。 集散场地:应设置一处面积大于500平方米的集散场地,作为人员集散,临时停车,物资运输,宜与直升机临时停机坪设置在一起。物资储备应设置食品、药品、饮用水、帐篷、消防、交通、工具、器材等物资库,并设置通信设施。物资仓库应靠近输送救援出入口,便于物资输送。配置设施及建设标准 内部道路:尽量实现环路,便于人员疏散。 自备水源(水井或封闭式蓄水池等):应有明确的标识。 应急直升机停机坪:面积为4050平方米, 以草坪及低矮灌木为主,周边不得有高大乔木。宜设于集散场

87、地内。 在绿地周边、入口处和各功能分区处须设置明显指示标志,并且入口处须悬挂应急避险场所平面图及周边地区居民疏散通道图。 公厕:固定公厕:按每1000人设置一处。临时公厕:平时预留空间和管道接口,灾时通过简单搭建即可使用。按防灾避险容量,每500人设置一处。 消火栓:须设置消火栓,且间距不应超过120米。 公用固定电话:应备有不少于3部固定电话。6.2.2、固定避险绿地1)、定义固定避险绿地是指在灾害发生后,为居民提供较短时期(数周至一月)的避灾生活和救援等活动的绿地。固定避险绿地应靠近居住区或人口稠密的商业区、办公区,具备应急避灾设施、提供临时救灾物资。2)、选址同上小节,需要将作为固定避险

88、的绿地整理进来固定避险绿地应交通便利,地形相对平坦,周边空旷,无次生灾害影响,距次生灾害危险源的距离应满足国家现行重大危险源和防火的有关标准规范要求。无易燃易爆及有害化学物品的影响,无建筑物倒塌等的影响,确保避险人员安全。3)、场址布局要求场地要求:场地面积根据嘉兴市实际情况,按不低于0.5-1ha要求设置。须与两条以上避险疏散通道连接;场地内应设置环形通道,通道的宽度不小于7米。绿地应为开敞式,有效避险面积不应小于绿地总面积的60%。绿地周边须设置防火隔离带,不应小于15米。出入口设置:应不少于两个双向交通出入口,应与集散场地相连。至少有一个进出口设置无障碍通道。防灾功能分区:临时避险绿地应

89、至少具备以下几个功能区:管理与指挥区、物资存储与装卸区、临时避险空间(含临时医疗点)、对外交通区(救援用车停车场)。4)、布点规划5)、设施基础设施 供水水源:须与城市供水管网相连,或设置地下水井、封闭式蓄水池。供水指标:保证饮用水不低于3升/人天。 排水各临时避险绿地应与城市污水管网相接。 移动式厕所应有独立的排污系统,或污水收集外运集中处理。 供电应采用双电源供电。有条件可以配备有便携式发电机组,并储备有燃料。 通信临时避险绿地应接入城市通讯线路。宜设置移动通信设施,避险使无线信号覆盖避险绿地,并设置广播系统。建设机构及占地要求 应急供水站:主要用作饮用水发放,占地30-50平方米左右;

90、应急服务中心:主要为临时避险绿地服务,组织受灾群众有序安置,物资收集与分配,与外界取得联系等功能;占地应不小于50平方米,抗震等级须在建筑物重要性分类与设防标准的基础上提高一个等级。 医疗救护与防疫点:对受伤灾民进行简单处理包扎,提供基本的医疗救护,组织将伤员转治医疗服务中心,并负责避险绿地卫生防疫工作,预防瘟疫的传播;占地应不小于100平方米。医疗服务中心利用就近医院解决。 集散场地应不小于200平方米,作为临时停车,人员集散;物资储备库宜设置应急救援设施储备库。配置设施及建设标准 公厕:宜以固定公厕为主,临时公厕作补充。固定公厕一座/1000人,临时公厕一座/500人,临时公厕的粪便可即时

91、打包转运处理。 饮水点:应设于上风口和棚宿区的下方位位置,宜按100人设置一个水龙头,200人设置一处饮水点。饮水点之间距离不宜大于500米。 消火栓:每个临时避险绿地都须设置消火栓,且间距不应超过120米。 在绿地周边、入口处和各功能分区处须设置明显指示标志,并且入口处悬挂应急避险场所平面图及周边地区居民疏散通道图。6.2.3、临时避险绿地1)、定义临时避险绿地是指在灾害发生后,为居民提供较短时期(几天至一周)的避灾生活和救援等活动的绿地。临时避险绿地应靠近居住区或人口稠密的商业区、办公区,具备应急避灾设施、提供临时救灾物资。满足短暂时间的避灾需求。2)、选址同上临时避险绿地应交通便利,无次

92、生灾害影响,距次生灾害危险源的距离应满足国家现行重大危险源和防火的有关标准规范要求。无易燃易爆及有害化学物品的影响,无建筑物倒塌等的影响,确保避险人员安全。3)、场址布局要求场地要求:场地面积根据嘉兴市实际情况,不做最小面积要求。应与一条以上避险疏散通道连接;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双向交通出入口,并设置无障碍通道。场地内应设置环形通道,通道的宽度不宜小于5米。绿地应为开敞式建设,不得修建任何形式的围墙。绿地内建设应考虑避险需求,建构筑物和水体的设置不应过多,应有效避险面积不小于绿地总面积的60%。绿地周边若存在潜在火灾源,应设置防火隔离带,宽度应宽于 10米。防灾功能分区:临时避险绿地应至少具备以

93、下几个功能区:管理区、紧急避险空间。4)、布点规划5)、设施市政基础设施规划供水、排水、供电及通讯管线均应与城市市政管线相接,应使无线信号覆盖避险场地,可设置广播系统。集散场地占地要求 集散场地不宜小于200平方米,作为临时停车、人员集散。物资储备临时避险绿地不单独配备仓库。配置设施及建设标准 消火栓:紧急避险绿地要求都须设置消火栓,且间距不宜超过120米。 在绿地周边、入口处和各功能分区处须设置明显指示标志,并且入口处悬挂的应急避险平面图及周边地区居民疏散通道示意图。6.2.4、疏散通道1)、定义绿色疏散通道,是指灾害发生时具有疏散和救援功能的通道。通道利用城市道路将中心避险绿地、固定避险绿

94、地和临时避险绿地有机连接,构建网络,连接城市主要对外交通,形成疏散体系。2)、建设要求绿色疏散通道作为安全疏散通道,能使城市居民顺利转移、过渡到安全地区,其宽度控制在10米以上。通道两侧应具有一定宽度的绿化带。利用城市街道作为绿色疏散通道,绿色疏散通道应布局成互相贯通的网络结构,减少对居民疏散和抢救工作的影响。绿色疏散通道的设置应结合滨河道绿化、道路绿化形成网络状、满覆盖、通达便捷的绿色疏散通道体系。绿色疏散通道包括避难通道和救灾通道两个部分,规划利用城市次干道及支路将固定、临时避灾绿地连成网络,形成避灾体系。同时,为防止城市居民避灾地、城市自身救灾和对外联系等发生中突,避难通道应尽量不占用城

95、市主干道。为保证灾害发生后避难道路的通畅和避灾据点的可达性,规划控制主要疏散干道,保证有效宽度不小于7米,疏散次干道保证有效宽度不小于4米,中心避灾绿地内部疏散通道和消防通道的有效宽度不小于4米。控制沿路的建筑应后退道路红线510m,高层建筑后退红线的距离1520米。6.2.5、隔离缓冲绿带1)、定义隔离缓冲绿带是指位于生活区、商业区与油库、加油站、变电站、工矿、有害物资仓储等区域及不良地质地貌区域之间,具有阻挡、隔离、缓冲灾害扩散,防止次生灾害发生,能有效减轻爆炸产生的破坏和冲击,防止火灾、毒气等蔓延。充当隔离缓冲绿带的城市绿地包括防护绿地、带状绿地等。2)、建设要求临时避险绿地周边应设置宽

96、度不小于10m 的防火隔离带;固定避险绿地周边应设置宽度不小于15 m 的防火隔离带;中心避险绿地周边应设置宽度不小于30m 防火隔离带。7、绿地植物规划第一节 防灾植物配置原则 (1)坚持适地适树,优先选择抗逆性强的乡土树种、耐火树种、深根性树种。(2)应选择树冠宽大、浓密、根系深广、截留雨量能力强而生长稳定的树种。(3)速生树种与慢生树种合理搭配,实现防灾林绿化近期效益与远期效益相结合。(4)选择树种时应注意选择抗风力强、生长快又寿命长的树种。第二节 防灾植物选择引导 植物选择应考虑经济效益,宜采用嘉兴市本地常见树种进行配置,宜考虑植物景观近远期效果进行配置。基调树种:香樟、黄山栾树、珊瑚

97、树、女贞等骨干树种:银杏、水杉、朴树、榆树、广玉兰、杨柳、樱花、石楠、紫薇、枇杷、杜英等防火隔离带主干线宽度不小于30米,支线宽1015米。第三节 防震避灾绿地植物设计1.防震避难绿地植物设计应根据其、 内部功能分区来界定植物种类、规模和配置模式,以满足景观、生态、减灾的多重功能需求。2.地震灾害发生后常伴有火灾的发生,各级防震避难绿地应以周边包围整个场地的方式设置适宜宽度的防火隔离带,且与街区保持一定距离,以保护内部避难场地免受周边火灾影响 紧急避灾 绿地周边应设置宽度不小于10m 的防火隔离带;固定避灾绿地周边应设置宽度不小于15 m 的防火隔离带;中心避灾绿地周边应设置宽度不小于30m

98、防火隔离带。 3.避难空间是避难者停留的场所,一般也作为直升飞机停机坪、大型车辆输送救援物资的作业空间,以广场结合草坪为主,配置树木以不影响其功能为原则;场地内重要场所周边及道路两侧可采用地标植栽或诱导植栽方式;救援疏散通道两侧行道树应选择深根性、遮蔽率高、树干结实的树木,以缓冲硬物落下的冲力并有效阻挡倒塌建筑物落向疏散通道,确保通道畅通。 4.植物种类选择以含水率高、含油率低的阻燃植物以及植株高大、枝叶繁茂冠幅大的遮蔽性能好的防火植物为主:乔木如女贞、石楠 、栾树、乐昌含笑、珊瑚树、银杏、枇杷、朴树、杜英、榆树、樱花、紫薇等。灌木如:苏铁、山茶花、海桐、冬青、桃叶珊瑚、十大功劳、八角金盘、黄

99、杨、小叶女贞、鸭脚木、鹅掌柴、杜鹃、小蜡、六月雪、大叶黄杨等第四节 防洪绿地植物设计1.植物景观营造应选择乔灌草相结合的配置模式,以便多层次截留降水,减少地表雨水径流量。在具体植物的选择上,宜选择树冠大而浓密、深根性、萌蘖性强的树种,如柳树、胡桃、枫杨、乌桕、水杉、池杉、圆柏、榆树、夹竹桃、胡枝子、龙爪槐等。 2.在河道、湖泊等岸边种植水生植物,起到固坡护岸的作用,水生植物的生长蔓延繁殖,增加了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提高了土壤的持水性,改善了土壤的结构与性能,另外,水生地被植物位于水陆交界处,其发达的根系有较强的扭结力,能减少地标径流,防止水的侵蚀和冲刷,具有重要的防洪功能。如芦苇、再力花、水葱

100、、花叶芦竹、黄菖蒲、梭鱼草等第五节 防台风绿地植物设计在台风频发区域的城市绿地规划中,应建立完善的外围林网系统、内部水网系统和滨海防护绿地系统,以构建防灾化、人性化、生态化的复合生态网络绿地体系。海滩湿地和海滨乡土草本植物群落宜选择当地的优势植物种群,营造富有地方特色的景观; 城郊疏林草地区域宜利用乡土植物,创造景观优美的游憩场所;结合地形营建多树种防护密林,可作为城市内部绿色廊道,有效降低城市内部风速; 公园内河湿地区域宜选择乡土湿生及水生植物,以保护公园水系生态环境; 城市内部公园疏林草地建设则可兼顾游憩、生态及防护等多重功能。 各生态点、生态线、生态面结合,构成复合的滨海生态防护绿地系统。在植物方面,宜选用抗风力强、耐盐碱、根系深、寿命长,树冠呈平顶形、伞形、圆球形且根冠比大的树种,如广玉兰、香樟、毛白杨等 。第六节 防毒害气体植物设计地震、洪涝、台风等自然灾害发生时,由于房屋倒塌、工程设施破坏等诱发的火灾、爆炸、毒气、生化污染、放射性污染等对生命财产造成伤害的灾害。有时会导致比原生灾害更为严重的后果,为了防止空气污染而种植防护林带时,选择易吸收有毒有害气体,并且抗风力强、生长快且寿命长的树种如银杏、榔榆、构树、无患子、国槐、臭椿、红叶李、侧柏等。8、近期建设规划七章、八章仅留标题,内容暂略9、实施措施及建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