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世澄中拉文化的特点历史联系与相互影响

上传人:E**** 文档编号:118091539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514.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徐世澄中拉文化的特点历史联系与相互影响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徐世澄中拉文化的特点历史联系与相互影响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徐世澄中拉文化的特点历史联系与相互影响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徐世澄中拉文化的特点历史联系与相互影响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徐世澄中拉文化的特点历史联系与相互影响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徐世澄中拉文化的特点历史联系与相互影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徐世澄中拉文化的特点历史联系与相互影响(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徐 世 澄 中 拉 文 化 的 特 点 、 历 史 联 系 与 相 互 影 响 49 2006年10月拉丁美洲研究Oct12006 第28卷 第5期Journal of Latin American StudiesVol128 No15 拉美文化 中拉文化的特点、历史联系与相互影响 徐世澄 内容提要 中国文化和拉丁美洲文化有着各自的特点,也有相似之处,中拉文化在历史上就有密切联系,且相互影响,共 同为人类的进步与发展谱写了辉煌篇章。如今,中国和拉美之间的文化交往和联系更加频繁和密切,文化交流与合作在巩 固中拉传统友好合作关系和建立21世纪中拉友好合作关系中,与中拉政治、经贸关系并重,为不断加深

2、中拉政府和人民之 间的相互了解,以及增进彼此的团结与合作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中拉文化交流已在中拉关系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 的角色。 关 键 词 中国文化 拉丁美洲文化 历史联系 相互影响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而拉美则创建了玛 雅、阿兹特克和印卡三大古文明。这些都为人类的 进步与发展谱写了辉煌篇章。中国和拉丁美洲文化 有着各自的特点,也有相似之处。中拉文化在历史 上就有密切联系,且相互影响;如今,中国和拉美 已成为国际政治和经济舞台上的重要力量,中国和 拉美之间的文化交往和联系更加频繁和密切,文化 交流为推动中拉关系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中国文化和拉美文化的特点 中国文化有以下三个显著的

3、特点。第一,中国 文化传统自起源发展至今,从未被割断,与包括拉 美文化在内的其他任何古老的文明相比都是不同 的。第二,中国文化与中华民族的起源,具有鲜明 的多元起源、多区域不平衡发展的特点。中华民族 的多元一体格局,自新石器时代以来,逐步由多元 向一体发展。中国文化的发展在不同区域是不平衡 的,这种不平衡性导致了不同区域间的互补关系, 是中国文化产生汇聚和向一体发展的动力因素。中 国文化的起源有多个中心,长江、黄河都是中国文 化的发祥地。另一方面,中国文化又是兼容并蓄 的,是一种 “ 和合 ”的文化,故其 “内聚 ”和 “ 外兼 ”是对立统一体。中国文化与许多文化不 同,数千年来,她以拥抱世界

4、、吸纳百川的胸怀, 收稿日期: 2006 - 08 - 16 作者简介:徐世澄,男, 196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西班牙语系。曾 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拉美所副所长。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拉美所政治 室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拉丁美洲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 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北京 100007) 兼收并蓄,形成独具一格的文化。中国文化之所以 历五千年而连续不断,就在于她不断地吸收其他文 明的精华,使自身活力永葆,生命永存。中国文化 具有很强的兼容性,无论是现在还是未来,从民族 性格上来看,都不可能对西方文明或其他文明构成 威胁。中西文明不仅不会对抗,而且还具有很强的 互补性。因为,两种文化虽性质不同,但

5、各有特 色,各有长短。二者差异性较大,互补性也较强。 第三,中国文化具有鲜明的本土特点。 中国文化的这些特点使中华民族形成 “ 你中 有我,我中有你 ”的结构,使中国文化丰富多彩 并具有长久的生命力。 拉美文化主要有三个特点。第一,与中国文化 不同,美洲原有的土著文化的传统被欧洲殖民者的 入侵所割断。由于中世纪末期欧洲殖民者对美洲的 征服和殖民,打断了拉美印第安土著文化的发展, 使印第安土著文化没能成为拉美文化的主体,而是 以移植来的欧洲文化成为主体,以美洲印第安土著 文化和非洲黑人文化为次要成分。 如当今拉美大 多数国家的官方语言是拉丁语系的西班牙语、葡萄 牙语(巴西)和法语(海地 ) ,

6、只有秘鲁、玻利维 亚等少数国家把克丘亚、艾马拉等印第安语同西班 牙语一起并列为本国官方语言。第二,多元化和 多源性 。 拉美文化是“杂交 ” 文化或“混合 ” 文 陈连开: 论中华文明的起源及其早期发展的基本特点 , 载 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 , 2006年5月31日。 Damian Bayon,Amrica Latina en sus Artes,Siglo XXI Edi2 tores, Mxico, 4ta.Edicin, 1983, p1157. 第 二 十 八 卷 第 五 期 二 六 年 十 月 V o l ? = N o ? O c t 拉 丁 美 洲 研 究 50 化。 拉美文化的

7、多元化和多源性与中国文化的多 元起源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相同之处是其 起源是多种的,不同之处是中国文化是在不断地吸 收其他文明的精华,使其生命永存,因此,中国文 化具有很强的兼容性,既 “ 内聚 ”,又 “ 外兼 ” 。 而拉美文化是欧洲基督教文化、美洲印第安土著文 化和非洲黑人文化等多种不同来源的文化的汇合和 融合。秘鲁学者欧亨尼奥 陈 罗德里格斯认为, “ 西班牙文化遗产逐渐发生变化,并与土著的和非 洲的文化遗产结合在一起,开始形成西班牙美洲的 文化。西班牙、印第安和非洲因素的融合,创造出 一种混血式的美学观念和一种新的生活方式。美洲 的混血现象超出了单纯人种混血的范围 把几种 不同

8、的文化遗产融为一体。 ” 第三,开放性和独 创性。拉美文化极少保守性和排他性,它善于引进 和吸收其他文化的最新成果,具有很大的亲和力。 然而,它并不是生吞活剥,而是吸收、消化,变为 己有,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创造出具有自己鲜明 特色的拉丁美洲文化,表现出很强的融合力。开放 和创新并举是拉美文化兴盛发展之根本。 中拉文化的历史联系和相互影响 (一)关于中国古代文化与拉美古代文化之 间关系的争论 关于中国古代文化与拉美古代文化之间有没有 联系,在中外学者中一直有争论,至今尚无定论。 有关中国古代文化与拉美古代文化之间关系的 研究始于1752年,这一年法国汉学家歧尼 (Jo 2 seph de Gu

9、ignes)给当时在北京的一名法国传教士 宋君荣写信,说他发现中国僧人早在公元5世纪就 到过墨西哥。1761年,歧尼在他向法国文史学院 提交的题为 中国人沿美洲海岸航行及居住亚洲 极东部的几个民族的研究 的研究报告中,根据 梁书 上有关慧深东渡扶桑的记载,率先提出了 “ 中国人最早发现美洲说 ”,认为慧深于公元499 年所到的 “ 扶桑 ”国,就是墨西哥。自1752年 起,在长达250多年的时间里,中外学者对中国古 代文化与拉美古代文化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广泛、深 入和多视角的探讨,基本上形成了 “ 同源派 ”和 “ 自我派 ”两大派别。前者认为拉美古代文化起源 于中国文化,后者认为拉美古代文化和

10、中国古代文 化是各自沿着自己独特的道路发展的。 歧尼在他的研究报告中引用了中国唐代历史学 家姚思廉(公元557 637) 编撰的 梁书 卷五 十四 梁书 诸夷传 中有关 “ 扶桑国 ”的记载: “ 扶桑国者:齐永元元年,其国有沙门慧深,来至 荆州,说云:扶桑国在大汉国东二万余里,地在中 国之东。其土多扶桑木,故以为名。扶桑叶似桐, 而出生如笋。国人食之。实如梨而赤,绩其皮为 布,以为衣,亦以为绵。作板屋,无城郭。有文 字,以扶桑皮为纸 国王行,有鼓角导从,其衣 色随年该易 有牛,角长,以角载物至胜二十 斛。车有马车、牛车、鹿车。国人养鹿,如中国畜 牛,以乳为酪。有桑梨,经年不坏。多蒲桃。其地

11、无铁,有铜,不贵金银。市无租估。其婚姻,婿往 女家门外作屋,晨夕洒扫。经年而女不悦,即驱 之;相悦乃成婚。婚礼大抵与中国同。亲丧七日不 食,祖父母丧五日不食;兄弟伯叔姑姊妹三日不 食。设灵为神象,朝夕拜奠,不制缞绖。嗣王立, 三年不视国事。其俗归无佛法。宋大明三年,罽宾 国尝有比丘五人,游行至其国,流通佛法经像,教 令出家,风俗遂改。 ” 歧尼认为,“ 扶桑国 ”就是墨西哥。“ 一石激 起千层浪 ”,歧尼的论文一问世,便在世界上引起 强烈反响,反对他的说法的人不少,但支持者也大 有人在。关于扶桑国即墨西哥的假说,在中外学术 界长期以来存在着截然不同的看法。 从19世纪末开始,中国一些学者也参加

12、到 “ 扶桑国 ”问题的争论中。先后有章太炎、兴公、 陈汉章、陈志良、朱谦之、马南邨(邓拓的笔名) 等人撰文或著书支持 “ 扶桑国 ”即墨西哥之说。 陈志良在1940年就提出 “ 殷人东渡 ”学说, 认为中国人最早移殖美洲。 北京大学教授朱谦之 在1941年出版的 扶桑国考证 一书中,根据中 外史籍材料进行了考证,认为中国僧人发现美洲是 “ 决无可疑 ” 。 1961年9月 北京晚报 上发表了马南邨的 谁最先发现美洲 等三篇短文(这些短文后收入 燕山夜话 二集)引起了我国学术界的争论和读 刘文龙著: 拉丁美洲文化概论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 社, 1996年,第41页。 秘鲁欧亨尼奥 陈 罗德里

13、格斯著:拉丁美洲的文 明与文化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0年,第84页。 郝名玮、徐世澄著:拉丁美洲文明 ,北京,中国社会 科学出版社, 1999年,第423页。 沙丁等著: 中国和拉丁美洲关系简史 ,郑州,河南人 民出版社, 1986年,第1920页。 陈志良:中国人最先移殖美洲说 ,载 说文月刊 , 1940年第1卷第4期。 徐 世 澄 中 拉 文 化 的 特 点 、 历 史 联 系 与 相 互 影 响 51 者的广泛兴趣。马南邨经过考证后认为,中国古人 所谓 “ 扶桑 ”,便是指墨西哥,认为 梁书 所记 载的扶桑国的产物和风俗,大体上与古代的墨西哥 很相似:“ 所谓扶桑木,就是古代墨

14、西哥人所谓的 龙舌兰 。它到处生长,高达36尺。墨西哥人的 日常饮食和衣料等,无不仰给于这种植物。在墨西 哥北部地区,古代有巨大的野牛,角很长。这同样 符合于 梁书 的记载。 ”国内有的学者认为扶桑 木是玉米或棉花。 梁书 中慧深叙述扶桑国的动物有马、牛和 鹿。古代美洲有鹿栖息,对此没有争议。学术界对 古代美洲有无牛马有争议。如古代玛雅,没有牛马 和大牲畜。但朱谦之认为,在古代,从墨西哥北部 到美国南部,曾栖息着体型比现今的牛还要大的野 牛,其角长约6尺以上,梁书 所指长角之牛, 就是这种野牛。而一些动物学家根据美洲各地发现 的遗骨,证明远古时代美洲确有马类生活。 马南邨等还引用苏联学者所著的

15、 美洲印第 安人 一书中所说的美洲印第安人 “ 虽已开始用 铜、锡和铅,用金银制装饰品,但从未发现铁 ” 等论断,来证明 梁书 中所说的 “ 其地无铁有 铜,不贵金银 ”与古代墨西哥等地情况相符。 1992年连云山发表 谁先到达美洲 一书, 提出在公元412年(东晋义熙八年)底,中国法 显和尚曾到达墨西哥南部西海岸一带,在那里停留 了5个月,于413年(义熙九年 ) 5 月离墨乘船西 航,于当年秋9月回到山东青岛崂山。1997年北 京师范大学教授胡春洞出版 玛雅文化 一书, 认为 梁书 中说的扶桑树是木棉树,扶桑国 “ 应该是墨西哥无疑 ”,认为玛雅文化起源于华夏 文化,炎黄近支亲系早在500

16、0年前就抵达美洲。 墨西哥也一直有历史学家、人类学家潜心研究 墨西哥文化与中国古代文化的关系。1962年墨西 哥国立自治大学教授基奇霍夫提出,墨西哥的阿兹 特克日历起源于中国。1973年墨西哥总统埃切维 里亚访问中国时说:“ 我们这些人虽然来自西方, 但我们的精神却源自于东方。 ”“ 中国和墨西哥越 过了作为两国文化的共同疆界的海洋而再度相 会 ”,“ 我们最初的血缘在许多世纪以前就渊源于 世界的这一地区。 ”1990年墨西哥人类学和历史学 院教授古斯塔沃 巴尔加斯在墨西哥出版了 扶桑: 哥伦布之前到达美洲的中国人 一书,详细介绍了 关于公元前5世纪中国人发现美洲的推测。然而, 西方第一流汉学家克拉卜洛特(德国)、希勒格 (荷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