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卫东-发展经济学——第11讲:经济发展的空间状态解析

上传人:最**** 文档编号:117993075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PPT 页数:101 大小:4.4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罗卫东-发展经济学——第11讲:经济发展的空间状态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01页
罗卫东-发展经济学——第11讲:经济发展的空间状态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01页
罗卫东-发展经济学——第11讲:经济发展的空间状态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01页
罗卫东-发展经济学——第11讲:经济发展的空间状态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01页
罗卫东-发展经济学——第11讲:经济发展的空间状态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0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罗卫东-发展经济学——第11讲:经济发展的空间状态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罗卫东-发展经济学——第11讲:经济发展的空间状态解析(10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浙江大学经济学院 罗卫东 luo.wd 发 展 经 济 学 第十一讲 经济发展的空间状态 第一节第一节 发展极增长理论发展极增长理论 二、增长极理论二、增长极理论 一、发展极理论一、发展极理论 3浙江大学 经济经济学院 罗卫东罗卫东 v 发展极(development poles)的概念和理论是由法国 的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于1955年提出的。 v 在应用经济学1955年第8期,佩鲁发表了题为“略论 发展极的概念”的论文,首次提出了“发展极”的 理论。 v 这个理论的核心是,在经济增长中,由于某些主导部门 或有创新能力的企业或行业在一些地区或大城市的聚集 ,形成了一种资本与技术高度集中、具有

2、规模经济效益 、自身增长迅速并能对周边地区产生强大辐射作用的发 展极,通过具有“发展极”的地区的优先增长,可以带 动周边地区的共同发展。 一、发展极理论 4浙江大学 经济经济学院 罗卫东罗卫东 v 发展极理论是以“支配学说”或“不平等的动力学”为 基础的。 v 佩鲁认为,社会是一个异质的集合体,由于种种原因, 社会内部的 各个组织和团体之间存在着一种不平等的相 互关系,即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支配作用产生于历史的 、偶然的原因,或产生于结构或制度方面的因素。如果 一个经济单位属于较重要的经济部门,处于较重要的地 区,拥有较大的生产规模,能够影响商品交换的条件, 就可能成为支配单位。支配单位可以是企

3、业、部门,也 可以是地区、国家。 一、发展极理论 5浙江大学 经济经济学院 罗卫东罗卫东 v 在经济生活中,支配作用是一个普遍现象:大企业对小 企业、工业对农业、新兴产业对传统产业、城市对农村 、发达地区对落后地区、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都存 在着支配关系。因此,经济发展是一个支配单位起主导 作用的不平等、不平衡的动态过程。支配、不平等、不 平衡是这一过程的重要特征。 v 佩鲁把这种不平等、不平衡的发展观点应用到地区发展 问题上。他认为,一国经济是由各种“经济空间”构成 的,这种经济空间不是几何空间或地理空间,而是社会 经济中各种分子之间的经济关系,它表现为三种形式: 一、发展极理论 6浙江大

4、学 经济经济学院 罗卫东罗卫东 v 发展极属于第二种形式的经济空间。 一、发展极理论 即某些经济单位具有向 心力和离心力,形成各 种经济中心。每一个中 心都发挥吸引力和扩散 力,并形成特定的作用 范围,从而构成特定的 经济空间。每个中心的 作用范围互相交叉,不 受地域或行政区划的限 制; 1.1.作为计作为计 划内容的划内容的 经济空间经济空间 3.3.作为同作为同 质整体的质整体的 经济空间经济空间 2.2.作为势作为势 力范围的力范围的 经济空间经济空间 即当一个经济单位制定 和执行计划时,或是作 为某种产品或原料的提 供者,或是作为其购买 者,与其他单位建立起 经济联系,构成一项计 划内

5、容。这就是计划内 容的经济空间; 即当采用收入水平、主 要经济活动形式、人口 状况等具体标准来衡量 和分析各个经济单位时 ,相比而言,一个经济 单位的经济空间表现为 可比的结构元素和这些 结构元素之间的关系为 特征的整体。 7浙江大学 经济经济学院 罗卫东罗卫东 v 什么是发展极呢?佩鲁认为它是由主导部门和有创新能 力的企业在某些地区或大城市的聚集发展而形成的经济 活动中心。这种中心具有生产中心、贸易中心、金融中 心、信息中心、交通运输中心、服务中心、决策中心等 多种功能,恰似一个磁极,能够产生吸引和辐射作用, 推动自身并促进其他部门和地区的经济增长。发展极具 有支配单位和创新的特征,它能够形

6、成一定势力范围的 经济空间,对周边地区产生支配作用或者通过不断的技 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对周边地区施加影响,迫使它发生相 应的变化。这种支配作用不一定是有意识的,相反往往 是无意识的。 一、发展极理论 8浙江大学 经济经济学院 罗卫东罗卫东 一、发展极理论 v 发展极具有吸引作用和扩散作用, 一般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4.4. 形成聚形成聚 集经济效果集经济效果 2.2. 资本的资本的 集中与输出集中与输出 1.1. 技术的创技术的创 新与扩散新与扩散 3.3. 产生规模产生规模 经济效益经济效益 9浙江大学 经济经济学院 罗卫东罗卫东 一、发展极理论 第一、技术的创新与扩散。“发展极”中,有创

7、新能力的企业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推出新技术、新产 品、新组织形式与新生产方式。还从其他地区吸引最 新技术和有关人力资本。也将一些技术和人才扩散出 去,对其他地区产生影响。 第二、资本的集中与输出。“发展极”一般拥有 大量的资本和生产能力,为了自身发展的需要,它可 以从其他地区吸引大量资本,进行大规模投资。同时 ,也可以通过向其他地区输出资本,来满足自身发展 对原材料、市场的需要。 10浙江大学 经济经济学院 罗卫东罗卫东 第三、产生规模经济效益。“发展极”的企业和行 业集中,生产规模庞大,可以形成规模经济。这不仅可 以产生内在的经济效益,而且由于铁路、公路等基础设 施的建设,贸易、金融、信息、和

8、服务部门的建立,人 才的互相利用等,实现资源共享,形成节约降低社会生 产成本,产生外在经济效益。 一、发展极理论 第四、形成聚集经济效果。发展极的产生,使人口 、资本、生产、技术、贸易等等高度聚集,产生城市化 趋向或形成经济区域。这些大城市或经济区域往往是生 产、贸易、金融、信息、交通运输等中心,可以产生“ 中心城市”的作用并形成经济技术网络,从而起到吸引 或扩散的作用,推动整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 。 11浙江大学 经济经济学院 罗卫东罗卫东 v 发展极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v 发展极形成的内在机制大体是三个: 一、发展极理论 13 主导产业是具有先进 技术的、在区域经济 中起主要作用的

9、产业 ;它的市场广大,具 有区际意义且需求弹 性高;此外,与区内 其他部门有很强的内 在联系。 指与极化效应相反的 过程。生长极一旦形 成并继续发展,必然 对周围地域起波及作 用。对其他地区的经 济增长起到推动和促 进作用。 2 指伴随着主导产业和 推动产业在一定地区形 成的生产综合体,必然 导致集聚经济优势的出 现,从而使围绕在原布 局点周围的其他地方产 生极化效应的现象。 主导产业主导产业( leading industryleading industry) 和推动产业和推动产业( propulsive industrypropulsive industry ) 的确定的确定 极化效应极化

10、效应 ( polarization polarization effectseffects) 展开效应或展开效应或 扩散效应扩散效应 (spread effectsspread effects ) 12浙江大学 经济经济学院 罗卫东罗卫东 v 佩鲁认为,一个经济体系要形成“发展极 ”,至少需要三个条件: 一、发展极理论 形成“发展极” ,的三个条件 企业家是经济增长的 主要动力,由于他们 的作用,不仅使得自 己的企业不断发展壮 大,而且通过其影响 产生一批追随、模仿 创新企业的新企业, 即增长企业。这种增 长企业在发展极的影 响和作用下,又可以 形成增长中心。 要达到规模 起始点,即 不仅要聚

11、集 大量的部门 、企业,而 且要集中大 量的资本、 人才、公共 设施等。 即需要一个良好 的投资和生产环 境以便吸引厂商 、投资和人才。 第一、必须第一、必须 存在有创新存在有创新 能力的企业能力的企业 和企业家群和企业家群 体体 第二、必须第二、必须 具有规模经具有规模经 济效益济效益 第三、需要第三、需要 适当的周围适当的周围 环境环境 13浙江大学 经济经济学院 罗卫东罗卫东 v 发展极理论的政策主张集中反映在区域发展规划模式上 ,它认为,以总量指标衡量发展中国家的计划结果是不 经济的,资源配置应主要集中在发展极;如果没有发展 极,就要创建发展极,因为在主导产业和有创新能力的 部门的 共

12、同作用下,“点束式”极点增长及其带动作 用要比“平面式”板快增长在在资源配置上要合理得多 ,在经济效益上合算得多,在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得 “社会分摊资本”要少得多。 一、发展极理论 14浙江大学 经济经济学院 罗卫东罗卫东 v 佩鲁的发展极理论提出之后,引起了发展经济学家的 高度重视。但是人们也感到这个理论还存在着令人遗 憾之处。在一个经济体系中,既然存在着理论上的经 济空间或经济力的极点,那么它是否对应着现实区域 中的经济极点呢?发展极到底在什么地方。人们感到 有必要把发展极概念转化为地理上的概念。增长点的 概念应运而生。 一、发展极理论 15浙江大学 经济经济学院 罗卫东罗卫东 二、增长

13、极理论 v 增长点(growth poles),又被叫做增长极,它指的是 生产要素在一个地区的分布和聚集会产生高速增长的若 干点状空间,并由此带动其他地区经济增长的发展理论 。具体地讲,生产要素在不同空间的分布和聚集,以及 服务业随之而至的地理空间上的集中,往往使经济流程 在若干点状空间具有高速增长的可能性和现实性,从而 形成了经济的增长点。它对进一步增长的吸引力,至少 在一定时期会增加地区之间在收入和创新能力上的悬殊 差异。 16浙江大学 经济经济学院 罗卫东罗卫东 二、增长极理论 v “增长点”的重要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 v 1、增长点的扩散效应 AA 增长点的扩散效应增长点的扩

14、散效应 v 所谓增长点的扩散效应是指经济增长的势头会随着增长点 内部人力资本的提高,规模效应的扩大,技术进步的加速 ,创新群的集结,从增长点向其周边地区扩散,从而带动 和促进周边地区的经济增长和发展。这种效应还可以表现 为先进的产业把其势头通过信息、技术、管理等要素的传 递机制和对资源、市场的需求向相对落后的产业扩散。所 以,扩散效应不仅在经济空间,并且在经济结构内部都可 以得到充分体现。 17浙江大学 经济经济学院 罗卫东罗卫东 v 在增长点内部所产生的亲和力(proximity),将引致出 两种重要的外部经济效果: v 首先是每一个企业得到熟练和半熟练工人、白领职员或技 术工人(这些人员完

15、全可能是别的企业培训但在就业竞争 中游离到劳动力市场)的可能性大大提高。换言之,在厂 商密集地集聚的区域中,人力资本将得到较为充分的利用 。 v 其次,厂商和行业的集聚会使几乎每一个厂商都能分享到 滋芽供应、维修服务、技术咨询、基础设施的集中所产生 的优势。外部经济成本较之非经济增长点低得多。 二、增长极理论 BB增长点内部的亲和力增长点内部的亲和力 将引致外部经济效果将引致外部经济效果 18浙江大学 经济经济学院 罗卫东罗卫东 v 增长点与发展极两个概念之间既有相同的一面, 又有不尽一致的一面。就表征经济力的聚集和不 平等分布这一点而言,两者的含义是相同的。但 是两者有着以下区别: 二、增长

16、极理论 第一第一 发展极概念偏重于 具有创新能力的企 业的作用,而增长 点概念则着重强调 外部经济效果的作 用。即强调正的外 部性。 第二第二 发展极概念侧重于发 展极的形成对所在地 区及其他地区发展的 带动作用,而增长级 概念则着重强调作为 增长点地区自身的经 济增长。 19浙江大学 经济经济学院 罗卫东罗卫东 v 发展极理论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的制定起到十 分重要的指导作用。比较典型的例子有法国八大平衡大 城市的确立,意大利南部地区的巴里塔兰托布 林迪西工业综合体的足见,英国英格兰中部增长区规划 ,美国阿巴拉契亚地区增长中心规划等,在发展中国家 中的应用则遍及各大洲。 v 佩鲁的发展极理论主要从正面论述发展极对自身和其他 地区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但忽视了发展极对其他地区 发展的不利影响。 二、增长极理论 20浙江大学 经济经济学院 罗卫东罗卫东 v 1957年,缪尔达尔出版了经济理论和不发达地区一 书,提出了地理上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