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考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3 再别康桥 鲁人版必修2

上传人:乐*** 文档编号:117933737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13.2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考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3 再别康桥 鲁人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学考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3 再别康桥 鲁人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学考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3 再别康桥 鲁人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学考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3 再别康桥 鲁人版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学考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3 再别康桥 鲁人版必修2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考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3 再别康桥 鲁人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考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3 再别康桥 鲁人版必修2(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3 再别康桥 资源助读知识整合 一、作者简介 徐志摩(18961931),现代诗人、散文家。浙江海宁人。新月诗 派的代表诗人,新月诗社成员。1920年赴英国,就读于剑桥大学,在 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 响。1931年11月19日,由南京乘飞机到北平,因遇雾在济南附近触 山,机坠身亡。代表作品有诗集志摩的诗猛虎集云游集 等。 资源助读知识整合 二、作品背景 1920年,徐志摩到英国留学,第二年,进入剑桥大学,1922年学成回 国。这一段留学生活,特别是剑桥美丽的自然景色,给他留下了深 刻的印象,他说:“在星光下听水声,听近村晚钟声,听河畔倦牛刍草 声,是我康桥经

2、验中最神秘的一种:大自然的优美、宁静、调谐在 这星光与波光的默契中不期然的淹入了你的性灵。”(我所知道 的康桥)为此,他在1922年8月10日启程回国前夕,写下了康桥再 会罢一诗,表达对康桥的眷恋。1928年,徐志摩重游英国。7月的 一个傍晚,他一个人悄悄来到了久别的母校,漫步于寂静的校园,怀 念逝去的美好岁月。但斗转星移,物是人非,没有人认识他,他满腔 的热情和对母校的眷恋之情无以倾诉。前来寻梦的诗人,怅然若失 。乘船归国途中,诗人挥笔写下了这首诗。 资源助读知识整合 三、相关常识 新月诗派:现代新诗史上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受泰戈尔新月 集影响。主要成员有闻一多、徐志摩、朱湘、饶孟侃、孙大雨

3、 、刘梦苇等。他们主张“理性节制情感”,从理论到实践上对新诗的 格律化进行了认真的探索。闻一多在诗的格律中提出了著名 的“三美”主张,即“音乐美(音节)、绘画美(辞藻)、建筑美(节的匀称 和句的整齐)”。这一主张奠定了新月诗派的理论基础,对新诗的发 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因此新月派又被称为“新格律诗派”。 资源助读知识整合 一、读准字音 资源助读知识整合 二、写对字形 资源助读知识整合 三、掌握词语 (1)艳影:鲜明美丽的身影。 (2)招摇:故意张大声势,引人注意。文中的意思是上下左右摇动 。 (3)长篙:撑船的长竹竿或木杆。 (4)漫溯:悠闲地逆水而行。 资源助读知识整合 四、辨析词义 (1)

4、荡漾 动荡 辨析:两者都可以指水波起伏不定,但在使用范围上有区别。“荡 漾”指(水波)一起一伏地动。“动荡”既指波浪起伏,又指局势、情况 不稳定,不平静。 例句:昨天,什刹海湖面水波荡漾,春光明媚。185条游船验船后 正式开航,许多游客迫不及待地泛舟水面,饱览早春北京的迷人风 光。 最近,国内外金融市场一直动荡不安,投资者纷纷寻找安全性 较高的新型理财产品。 资源助读知识整合 (2)斑斓 斑驳 辨析:两者都可以指色彩交杂,但在词义上有差别。“斑斓”指灿烂 多彩。多用于书面语,一般形容色彩较鲜艳。“斑驳”指一种颜色中 杂有别种颜色,花花搭搭的。一般形容色彩较暗淡。 例句:美丽的线条和那黄澄澄的油

5、菜花,铁路与梯田、民居相 互映衬着,春色斑斓,犹如天然“调色板”。 穿过狭长的青石板弄堂,触摸苔绿斑斑的墙壁,推开油漆斑驳 的大门,走进这幽深而古老的院宅,我的老家就在其中。 资源助读知识整合 (3)沉淀 积淀 辨析:两者都含有“积累”“沉淀”的意思。但“沉淀”指溶液中难溶 解的固体物质从溶液中析出;从溶液中析出的难溶解的固体物质; 凝聚,积累。多用于实际物体的析出状态,也用来形容情感。“积淀” 指积累沉淀;所积累沉淀下来的事物(多指文化、知识、经验等)。 例句:(1)如今,越是有果粒沉淀的饮料,越受市民的欢迎。 (2)对于汉字的关注,不能只停留在明星效应引发的“duang”字狂 欢上,也不能

6、只停留在汉字简繁争论的纠结上。将汉字的工具功能 和文化本体有机统一,须厚植文化积淀,涵养人文情怀。 初读整体感知再读细节揣摩三读重难探究四译文白对译 一、理理文章思路 二、说说文章主旨 这首诗运用优美抒情的语言,描述了作者1928年秋重回母校所在 地康桥,在河中泛舟的所见、所思、所感,表达了作者对康桥的眷 恋和那如烟似波的离情别绪。 初读整体感知再读细节揣摩三读重难探究四译文白对译 【任务一】 品味诗的意象美,领悟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感情 1.诗人在离别时,描写了康桥的风光,你能概括出几幅画面? 提示金柳图、青荇图、彩潭图、寻梦图、沉默图、作别图。 2.诗人为什么要“放歌”?但最终诗人“放歌”

7、了吗?是什么使得诗 人的情感发生如此大的变化? 提示“放歌”就是放声歌唱,因为诗人泛舟寻梦,觅得了“一船星辉” 般的回忆,眼前的美景和内心的欢喜幻化成梦一般的境界,达到了 喜悦的极点,禁不住想要放歌。但诗人最终没有放歌,离别之情让 昔日车水马龙、夏虫鸣叫的康桥也沉默了。而“我”更不愿惊扰心 爱的康桥,只能默默感伤,悄悄作别。 初读整体感知再读细节揣摩三读重难探究四译文白对译 3.在回忆往昔、挥别康桥的过程中,诗人的感情经历了怎样的波 动? 提示诗歌开头“轻轻的来”奠定了作者对康桥的依依不舍之情;“ 金柳”“青荇”两节进一步表达了对康桥的无限依恋;潭里“彩虹似的 梦”依稀可见当年的豪情壮志,而这

8、些如今都已成梦幻,令人惆怅不 已;“撑篙漫溯”“放歌星辉”是在想象中对康桥生活的再一次重温,也 将诗人的感情提升到了最高点;但转眼间回到现实,想起这是一个 分手的夜晚,无限惆怅重回心中。诗人对康桥的依恋之情贯串始终 。 初读整体感知再读细节揣摩三读重难探究四译文白对译 【任务二】 欣赏诗歌优美的语言和结构 1.诗歌的开头连用三个“轻轻的”,有什么作用? 提示突出了康桥的宁静,表现了诗人和康桥的惜别深情。三个“ 轻轻的”音节轻盈柔美,形成一种轻盈跳跃的节奏。 2.诗歌的最后一节有什么作用? 提示与第一节呼应,收束全诗,融入更多的不得不离去的哀愁。“ 悄悄”写出其离去时的一丝孤寂,同时用“不带走一

9、片云彩”这种夸 张手法,表露了诗人不愿惊动母校的赤子情怀。 3.怎样理解“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提示悄悄无声,笙箫有声,这是一对矛盾,但在作者这里却达成了 统一。诗人内心一定翻滚如大海,但是离别愁绪压倒了一切,所以 笙箫的离别曲只能在心中回荡。 初读整体感知再读细节揣摩三读重难探究四译文白对译 4.请简要分析再别康桥的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提示音乐美,是对音节而言的,朗朗上口、错落有致,都是音乐美的 表现。主要表现在:押韵,韵脚为:来、彩,娘、漾,摇、草,箫、桥等 。音节和谐,节奏感强。回环复沓。首节和尾节,语意相似,节奏 感相同,构成回环呼应的结构形式。 绘画美,是指诗的语言多选用有色彩

10、的词语。全诗中选用了“云彩 、金柳、夕阳、波光、艳影、青荇、彩虹、青草、星辉斑斓”等词 语,给读者以视觉上的色彩想象,同时也表达了对康桥的一片深情。 另外,诗人通过动作性很强的动词,如“招手”“荡漾”“招摇”“揉碎”“漫 溯”“挥一挥”等,使每一幅画面变成了动态的画面,给人以立体感。 建筑美,指的是节的匀称和句子的整齐。再别康桥共七节,每 节四行,单行和双行错开一格排列,无论从排列上,还是从字数上看,都 整齐划一,给人以美感。 初读整体感知再读细节揣摩三读重难探究四译文白对译 作者曾多次来到康桥,每一次的告别,都让作者留恋、失意,那么到 底是什么让作者如此难以忘怀?作者心目中的康桥是写实的,还

11、是 写意的?据此请你谈一谈对“康桥”这一意象的理解。 初读整体感知再读细节揣摩三读重难探究四译文白对译 一二 一、课文精读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3题。 再别康桥 徐志摩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一二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阴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一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12、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一二 1.对诗歌运用的表现手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中笼罩着一种宁静、安谧的氛围,水草、柔波、彩虹、星辉, 恰当地衬托了诗人静默的心境。 B.诗人运用比喻、拟人、借代等修辞手法,写出了康桥特有的优美 景色,表达了自己追梦般的思念之情。 C.诗人把自己对母校的深情融进了悄悄别离时富有特色的形象和 想象中,形成了一种轻柔、明丽而又俊逸的格调。 D.全诗四行一节,诗行排列错落有致;每句字数基本为六七字,于参 差变化中见整齐;每节押韵,逐行换韵,呈现出明显的旋律感。 解析:B项,这首诗没有运用借代的修

13、辞手法。 答案:B 一二 2.这首诗的线索是什么?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解析:这是一首抒情诗,线索是离别康桥时的感情。本诗开头连用 三个“轻轻的”,透露出难分难舍的离情;接连选择了三个最让诗人流 连的景物,充分表达了诗人对康桥的永久性依恋;又写诗人不知不 觉中进入了梦乡,感情达到了高潮;最后由幻想回到了现实,显得无 比依恋和惆怅。 参考答案:全诗以离别康桥时的感情起伏为线索。表达了作者对康 桥依依惜别的深情。 一二 3.再别康桥这首诗,较为典型地表现了徐志摩诗歌的风格,表现 了一种含着淡淡忧愁的离情别绪,怎样理解这首诗的内容和意境? 解析:理解诗歌的意境要紧扣诗歌的内容、诗人表达的情感以

14、及诗 歌使用的意象,能围绕这些分析即可。 参考答案:从思想内容上来说,只表达了一种微波轻烟似的情绪,社 会投影很模糊,表现不出“五四”时代的时代精神。然而这首诗感情 真挚,意境深邃。诗人很懂得主观情绪和客观景物的和谐融合。他 笔下的康桥是有生命、有灵性的,带有诗人柔和飘逸的风度,与诗 人的感情融为一体。而诗人的情怀又不是直白地显露,它热烈而有 分寸;淡淡起头,淡淡结尾,却包含了许多复杂情绪,使人产生丰富的 联想,回味无穷。 一二 二、语言运用 4.仿照下面的示例,另选喻体,写一首短诗,要求合乎事理,结构与示 例相似。 示例: 我能想到的,最伟大的献身 莫过于成为海岸,守着大海 保持一个曲线的姿

15、势 数着无止境的重复 【仿诗】 我能想到的,最伟大的献身 一二 解析:解题时,能展开想象,隐含哲理并运用比喻、拟人之类的修 辞手法即可。 答案:示例(1)莫过于成为星辰,陪着黑夜/闪烁一点微弱的气 息/点缀无边际的沉默 (2)莫过于成为苍松,守着雪原/维持一个笔直的姿态/迎接无 止歇的呼啸 一二 5.下面是某市地下老旧管线管理的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 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75字。 解析:解答本题一要审清试题要求,即根据初步构思框架构思一段 话;二是充分利用试题材料,将其体现在语段中;三是注意准确、连 贯的要求。 参考答案:地下老旧管线管理分为两个阶段:先对供排水

16、系统及燃 气、电力管线信息进行普查;再通过制定建设计划、统筹安排建设 、预留接口完成改造。 技法借鉴主题阅读 技法指导 诗歌中意象的常见作用 1.营造背景或环境。即通过多个意象组合意象群,为人物的 活动提供背景或环境。这种作用在山水诗、边塞诗中运用较多,如 王昌龄的从军行之“青海长云暗雪山”。 2.营造意境。它展现给读者的是一幅立体感强的画面,目的是给 人以身临其境之感。也只有“临其境”或“入其境”才能感知境界之 妙以及作者的情感。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3.衬托人物性格。这种作用在写物诗中较为普遍,在表达技巧上, 常用象征手法或比喻,如雪、竹、梅、松、鹤、荷、金风玉露等, 衬托人物品行高洁、性格坚毅、情感纯洁等。 技法借鉴主题阅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