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滇地轴云南段遥感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_念红

上传人:E**** 文档编号:117931132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276.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康滇地轴云南段遥感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_念红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康滇地轴云南段遥感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_念红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康滇地轴云南段遥感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_念红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康滇地轴云南段遥感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_念红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康滇地轴云南段遥感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_念红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康滇地轴云南段遥感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_念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康滇地轴云南段遥感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_念红(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康滇地轴云南段遥感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念 红 收稿日期:1997- 11- 18 (西南有色地质勘查局地质研究所 ) 摘 要: 着重阐述康滇地区云南段地层、 岩浆岩的遥感影像解译标志以及区内线性构造、 环 形构造的影像特征。遥感影像显示, 区内以南北向构造为主体, 其次为东西向、 北西向、 北东向构 造。本区各重要成矿富集区均位于线性构造的分枝复合交切部或不同构造影像的叠合部位。 关键词: 遥感影像, 线性构造, 环形构造, 成矿与找矿 1 区域地质概况 康滇地轴南段(云南段 ) 是我国重要的铁铜矿产地, 位于云南省中部 (图 1), 地层发育 齐全, 自元古界至第四系均有出露。下元古界 (含

2、晚太古界 ) 包括大红山群、 苴林群, 为一套 含火山物质具混合岩化的深变质岩, 出露于大红山、 元谋等地, 属优地槽型沉积。 中、 晚元古 界为昆阳群, 是一套以陆源碎屑岩为主, 夹碳酸盐和火山物质的浅变质冒地槽型沉积建造, 主 要出露于元谋 - 绿汁江断裂以东, 小江断裂以西地区, 在小江断裂以东与昭通 - 陆良断裂之间及 师宗- 弥勒一线以北也有零星分布。 震旦系下统为一套陆相红色磨拉石建造 (澄江组 ), 局部为 陆相火山岩或陆相浅海碎屑岩;上统下部为南沱组陆相冰川堆积, 上部为泥质碳酸盐岩、 碎 屑岩 (陡山沱组 ), 并过渡为灯影组碳酸盐岩及磷酸盐岩。 区内古、 中、 新生代地层成

3、角度不 整合覆于前寒武系之上或位于其周边。 由于多期裂谷作用及造山作用, 区内发育有南北向、 东西向、 北东向和北西向构造带, 主 体为南北向构造,由隆起带(地轴 ) 和一系列南北向深大断裂构成; 其次为东西向构造。 区内岩浆岩分布面积广, 火山岩、 侵入岩类发育齐全, 具多期多旋回活动的演化特点, 尤 以前寒武纪及二叠纪火山 岩浆活动最发育。 根据其活动特点和岩浆类型, 可划分为前寒武纪 地槽型 大陆边缘裂谷岩浆作用及后寒武纪的内陆岩浆作用,二者均具有从超基性、 基性 中性 (碱性 ) 酸性的正常序列演化趋势和 “双峰式” 活动特点。 2 遥感影象的地质解译 2 . 1 概 述 遥感图像是地

4、表和地下浅部(或一定深度 ) 的地质体的波谱特征的反映, 不同的地质体 具有不同的影像特征, 即具有特征的几何形态、 纹型结构、 水系、 地貌及色调 (色彩 ) 特征。 而同类型地质体在同一区域内有相似的影像特征;不同地质体间有明显或可辩别的影像分界 线, 这些可辩别的各地质体的影像特征就构成各地质体的遥感解译标志。 遥感影象的判读解译 (包括卫片和航片 ) 主要从两个方面着手: 一是对工作区基本地质 1998 年第 17 卷 第 2期 145 153页云 南 地 质 CN53- 1041/P ISSN1004- 1885 图 1 康滇地区云南段交通位置图 特征的解译,即一般意义上的地质解译,

5、包括对工作区的地层、 岩浆岩等地质体的解译;另 一方面是对显性构造或可能存在的构造 (包括线性构造和环形构造 ) 的解译, 即所谓的构造 解译,两者在解译标志和判读标准上有一定的差别。 地质解译是通过影象的色调、 粗糙程度,即结构特征、 水系模式和发育程度、 岩石的抗 风化强度、 层理的发育程度、 地表植被等特点, 对工作区内的地层、 岩浆岩等进行解译和分 类等。 构造解译包括对褶皱、断裂等线性构造及环形构造的解译。 褶皱构造的解译是通过地层及 146 云 南 地 质17卷 其层理发育特点、 界线展布特征及山脉的组合形式等进行判别;环形构造的解译通过放射状 水系分布等特点、 环形或放射状断裂分

6、布及环形影象特征进行判别; 线性断裂构造的解译通 过下列现象进行判别: 断层崖和直线延伸的断层谷; 直线延伸的河流; 断层造成的断层洼地和断层丘; 山体斜面倾斜度的连续急剧变化; 地层由缓倾斜急剧变为陡倾斜的直线状连续变化点的连接; 河流走向与山脉走向的直交; 水系、 湖沼、 温泉、 滑坡体的线状分布; 其他特征。 2 . 2 区域地层解译标志 区内出露的各时代地层的岩性特征及遥感影象特征如下: 苴林群:出露于元谋盆地西侧,为一套浅海相碎屑碳酸盐岩 火山沉积建造之深变质 岩系, 其遥感影像解译标志为平滑之细碎块状结构, 线纹密集, 色彩均匀, 北部呈淡蓝色, 南 部呈棕红色。 大红山群: 出露

7、于新平大红山、 元江希拉可、 岔河一带, 为一套浅海火山 - 碎屑碳酸盐复 理式建造之深变质岩系。 标志为平滑之丘状、 圆包状纹型, 棕红色彩。 中元古界 下昆阳群 (因民组、 落雪组、 鹅头厂组、 绿汁江组 ): 主要出露于东川 - 武定 - 禄丰- 易门- 元江地区, 为一套浅海相碎屑、 碳酸盐- 火山岩沉积建造, 遥感解译标志为瘤状、 丘 状、 蠕虫状与密集线纹组成之细碎块状结构, 色彩不均匀, 以棕褐色为主, 并有蓝白、 褐黄、 棕红组成斑杂色彩。 中元古界 上昆阳群 (黄草岭组、 黑山头组、 大龙口组、 美党组 ): 主要出露于东川、 禄 武地区、玉溪地区, 为一套浅海 - 滨海相碎

8、屑岩夹碳酸盐岩沉积建造。 遥感解译标志为梳状、 稀 疏树枝状水系, 细棱块状结构,密集网纹发育, 色彩不均匀, 为棕色及斑杂色。 上元古界 震旦系: 出露于全区, 为陆相冰碛砾砂岩、 滨海 - 浅海相碎屑岩、 碳酸盐岩。 遥 感解译标志为粗糙影像景观, 条状、 网状纹型结构, 树枝状水系, 色彩不均匀,以棕红色为 主, 并有浅蓝、 灰白、 棕褐斑杂色。 下古生界: 主要出露于普渡河断裂以东, 其西侧亦有零星分布, 为滨海 - 浅海相细碎屑夹 碳酸盐建造。遥感解译标志为粗糙影像景观, 条状、 网纹型结构,树枝状水系,色彩不均匀, 以棕红色为主及浅蓝、 灰白、 棕褐斑杂色。 上古生界: 普渡河以东

9、广大地区均有出露。 主要为玄武岩、 碳酸盐岩、 粉砂岩、 细砂岩。 遥感解译标志为瘤状、 丘状、 葡萄状及细碎块状纹型结构, 格状及树枝状水系, 色彩不均匀, 由棕、 褐、 绿、 蓝、 浅绿组成斑杂色。 二叠系玄武岩及泥盆系碎屑岩影像粗糙, 其余均较平滑 细腻。 中生界: 出露于绿汁江断裂以西, 武定 - 禄丰地区及其以北、 元江建水以东。 侏罗系、 白垩 系及三叠系上统以碎屑岩为主。小江以东局部出露三叠系中统碳酸盐岩。 前者遥感影像解译标 志为细纹网状型、 细密树枝状水系,影像结构粗糙, 棕色为主。 后者为 “花生壳状”、 瘤状纹 147 2期念红: 康滇地轴云南段遥感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型

10、。 新生界: 主要分布于新生代断陷盆地及河谷、 山间凹地。 由砂、 砾、 粘土堆积及砂砾、 砾 岩、 泥岩、 泥灰岩组成。 其遥感影像解译特征为表面平滑结构, 砖红色及蓝、 白、 黄、 褐斑点 杂色。 2 . 3 岩浆岩解译标志 岩浆岩或火山机构都有一定的几何形态及热晕反映。 岩体呈岩基、 岩盆、 岩盖、 岩株等产 状时, 在遥感图像上反映为环形影像。 当岩体出露于地表时, 在环内具有一定的纹型结构及水 系特征。 不同的岩类纹型结构不同, 如花岗岩具树枝状水系; 基性岩具网状、 瘤状纹型, 在航 片上呈暗色调, 在假彩色卫片上呈灰褐色; 隐伏岩体或隐伏火山机构常为环内具放射状纹型 之环块影像,

11、显爆裂构造特点。 东川- 元谋 - 大红山地区岩浆岩以喷出岩为主, 侵入岩不发育。喷出岩中以二叠纪玄武岩分 布最广, 次为元古代火山岩。 侵入岩以吕梁期、 晋宁期、 华力西期基性、 中酸性岩为主。 区内 岩浆岩遥感影像解译特征见表 1 。 表 1 东川 - 元谋 - 大红山地区岩浆岩遥感影像特征 岩石类型 遥 感 影 像 解 译 标 志 形 状纹 型结 构色 调 (色彩 )水 系 元古代火山 岩 层状、似层状, 喷发 中心呈圆状、 椭圆 状、 不规则状 丘状、 条状、 斑纹状 细块状 表面平滑 航片呈深灰色格状 二叠纪玄武 岩 层状、带状、 席状中 心呈圆状、 椭圆状、 不规则状 瘤状、圆丘状

12、 蠕虫状、网格 状 平滑条块 状条块状 局部粗糙 黑白航片灰暗灰 色 TM 片呈棕 棕 褐色 网格状、稀 疏平行状 基 性 超 基 性岩体 椭圆状、 条状、 串珠 状 斑纹状、瘤状 平滑块状 黑白航片呈深灰 灰黑色调, 卫片呈褐 色 小岩体不 明较大岩 体在航片 上呈格状 水系 中性岩体 椭圆状、不规则状条 状 网纹状、斑纹 状 细碎块状 黑白航片呈灰 灰 白色, 卫片呈棕色斑 杂色 小岩体不 清楚, 较大 岩体为稀 疏树枝状 水系 酸性岩体 椭圆状、不规则椭圆 状、 圆状 网纹状、条块 状、 斑杂状 粗棱块状 黑白航片呈灰白色、 浅灰色, 卫片呈棕红 色、 斑杂色 树枝状 隐伏古火山 机构

13、环状放射状破裂不均匀斑块杂色放射状 2 . 4 地质构造解译 宏观上看, 康滇地区在遥感图像上反映为十分醒目的南北向构造带, 纵贯川滇中部,处 148 云 南 地 质17卷 于扬子地台西缘。 结合区域地质、 地球物理资料综合分析, 康滇地轴, 在地壳演化中, 经历了 元古代的昆阳裂谷、 “后造山裂谷” 及晚古生代至中生代的康滇古大陆裂谷 (攀西裂谷 ) 作用。 裂谷的发生发展演化形成了以南北向构造为主体的构造格局, 并控制着矿产的形成及其分布 规律。 2 . 4 . 1 线性构造 区内线性构造发育, 以南北向为主,东西向、 北东向和北西向也比较发育 (图 2)。 南北向构造由一系列纵贯全区的深

14、大断裂组成。 重要的南北向深断裂带有:元谋- 绿汁 江断裂; 汤郎- 易门断裂; 普渡河 - 滇池断裂; 小江断裂; 昭通 - 陆良断裂。 这些深大断 裂均具有多期活动特征, 控制了区内区域沉积建造类型及岩浆侵入、 喷发活动。 在这些主断裂 之间还发育有次级南北向断裂,如东川矿区的茂麓断裂、 落因断裂、 杉木箐断裂; 禄丰地区 的新村 - 董户村断裂等。 遥感影像显示东西向构造具有继承古老的 (吕梁期或更早 ) 东西向基底构造的特征。 主要 东西向构造带有: 巧家北 - 江底构造带; 永仁- 笔架山 - 东川构造带; 元谋- 撒营盘构造带; 武定 - 寻甸构造带; 牟定 - 禄丰 - 富民构造

15、带; 土官 - 安宁构造带; 双柏 - 易门构造带; 大红山 - 新平构造带。 东西向构造带主要表现为隆断带, 由褶皱隆起和断裂组成。 自北向南具有 隆、 凹相间和等距分布的特征,断裂具多期活动特点,对区内铜 (铁 ) 矿床的形成和空间分 布具有重要控制作用。 北东向构造带由断裂和紧密褶皱构成, 总体上沿东川 - 禄武 - 易门 - 大红山一线及元江地区 较为发育。 北西向构造带主要表现为断裂构造。 从遥感影像看, 北西向断裂发育于易门及大红山一 带, 主要有易门 - 米茂断裂、 楚雄 - 峨山断裂、 塔甸- 石屏断裂。 从遥感影像看, 一些线性断裂构造并非单一的直线状延伸。如元谋- 绿汁江断

16、裂: 元谋以北 线性影像特征不十分明显,南段自一平浪开始就表现为一组雁行排列、 有分枝复合特征和由 多组小断裂组成的有一定宽度的断裂带。 同样,汤郎 - 易门断裂和普渡河断裂也不是单一的线 性构造。 相对而言, 小江断裂的线性特征较为明显。 除南北向的主断裂和东西向、 北东、 北西向断裂外, 区内还发育更次级的断裂构造。 这些 规模较小的断裂是各级构造运动形成的断裂相互叠加作用的结果。 一般来说, 这些更次级的断 裂构造通常在矿化区更为发育, 与矿化的关系也更为明显。 如东川地区, 就发育有 N-S、 E- W、 NW -SE及 NE- SW 向的次级线性构造, 并将该区切割成许多断块。 2 . 4 . 2 环形构造 东川地区, 由遥感影像判读存在三个直径约为 10km, 成东西向展布的复环形构造。 笔架山 矿区 (皎平渡 ) 也可判读出数个直径约为 3 4km, 由元古界 中生界地层组成的环形构造。 沿 普渡河- 滇池断裂分布的中生界地层区, 亦可判别出数个明显的直径约 2 4km 的呈 NN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