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架式教学在幼儿园音乐欣赏教育活动中的实践与运用讲述

上传人:最**** 文档编号:117928470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PPT 页数:69 大小:1.0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支架式教学在幼儿园音乐欣赏教育活动中的实践与运用讲述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支架式教学在幼儿园音乐欣赏教育活动中的实践与运用讲述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支架式教学在幼儿园音乐欣赏教育活动中的实践与运用讲述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支架式教学在幼儿园音乐欣赏教育活动中的实践与运用讲述_第4页
第4页 / 共69页
支架式教学在幼儿园音乐欣赏教育活动中的实践与运用讲述_第5页
第5页 / 共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支架式教学在幼儿园音乐欣赏教育活动中的实践与运用讲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支架式教学在幼儿园音乐欣赏教育活动中的实践与运用讲述(6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支架式教学在幼儿园音乐欣赏 教育活动中的实践与运用 曲靖市麒麟区第一幼儿园 何冬梅 目录: l建构主义理论 l支架式教学 l幼儿园音乐欣赏的含义与价值 l幼儿园音乐欣赏教学的现状 l幼儿园音乐欣赏活动的指导 “鱼牛”故事的教学启示 l 故事内容:在一个池塘里生活着一只青蛙和一条 鱼,有一天,青蛙对鱼说:“今天,我想看一下 外面的世界是怎样的。”鱼羡慕极了。等青蛙回 来以后,它迫不及待的要让青蛙说说外面的世界 。青蛙说:“我看到一只比我大很多的叫牛的动 物。”从来没见过牛的鱼马上让青蛙给它讲讲牛 是怎样的。青蛙说:“牛,身体比你大 1000 倍 以上,有四条树干一样粗的腿,眼睛很大很大, 头上还

2、长着两只又弯又尖的牛角。”鱼听了青蛙 的介绍,在它的脑中呈现出下图中的图像,一头 鱼不像鱼,牛不像牛的怪物。 三点启示: l1、学生不是被动接受教学内容的。 l2、鱼只有到真实的情境中才能认识真实的牛。 l3、教师的教并不等同于学生的认识。 l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l 建构主义是认知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有人称之为当代教育心理学的一场革命。 在皮亚杰和布鲁纳的思想中已经有建构的 观念,尤其是随着维果茨基的思想被介绍 到美国,建构主义的思想得到进一步的发 展。 l 虽然目前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存在着 许多不同的派别,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 会性和情境性,对学习和教学提出了许多 新的见解。 建构主义的起源

3、 建构主义也译作结构主义, 是心理学派中的一个分支。 建构主义兴起于上世纪90年代 的美国,是当代心理学理论中行为主义发 展到认知主义以后的进一步发展,即向与 客观主义更为对立的另一个方向发展,被 心理学家称为“当代教育心理学中的一场 革命”。 建构主义的代表人物 l皮亚杰(J.Piaget)、 l科恩伯格(O.Kernberg)、 l斯滕伯格(R.J.sternberg)、 l卡茨(D.Katz)、 l维果斯基(Vogotsgy)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一)建构主义的知识观 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 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即社会文化背景下, 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

4、帮助 ,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 方式而获得的。 (二)建构主义的学习观 由于学习是在一定情景即社会文化背 景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 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 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 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 四大要素。 l(三)建构主义的学生观 l 建构主义强调,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 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知识的 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 (四)建构主义的教师观 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 的学习,也就是说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 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 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 知识的提供者与灌输

5、者。 l建构主义的学习方式:自主、探究与合作 l 1)学习的内在品质:自主 被动 l 有效促进学生发展的学习,一定是自主学习 l 2)学习的手段途径:探究 接受 l 自主学习既可以是探究的,也可以是接受的 l 3)学习的组织形式:合作个体-竞争 l 探究学习既可以是合作的,也可以是独立的或 竞争的 例: 一位斯马达人对他的母亲抱怨说:“我 的剑太短了。”他母亲说:“孩子,你前进一 步剑不是就长了吗?” 根据这段文字自拟题目,写一篇800字 左右的议论文。 l1、剑不在长短 l2、勤能补拙 l3、超越自我 l4、态度决定命运 l5、换位思考 l6、勇往直前 l7、短剑长啸 l8、浅谈“现实生活与

6、未来前景” l 9、实践出真知 l10、“武器”与“武艺” l11、长与短 l12、抱怨 l13、成功的脚步 l14、小议成功 l15、向前一步,就是希望 l16、有付出才会有收获 建构主义使用的教学设计原则: l(1)强调以学生为中心 l(2)强调“情境”对意义建构的重要作用 l(3)强调“协作学习”对意义建构关键作用 l(4)强调对学习环境(而非教学环境)的设计 l(5)强调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 l(6)强调学习过程最终目的是完成意义建构 建构主义教学方法 l支架式教学 l抛锚式教学 l随机进入教 “功夫熊猫”阿宝的启示 阿宝偷吃饼干 阿宝练功夫 分析: l试分析阿宝的师傅是怎样

7、利用支架式教学方法帮助 阿宝学会了功夫? 教师是什么 ? 一桶水 ? 水龙头 ? 教师是一个 支架。 根据学生的需 要提供帮助, 学生踏着教师 提供的支架, 主动学习,建 构知识体系。 在学生能力增 长时撤去帮助 。 二、支架式教学模式 l (一)理论概述 支架原本指建筑行业中使用的脚手架,在这 里用来形象地描述一种教学方式:儿童被看作是 一座建筑,儿童的“学”是在不断地、积极地建构 着自身的过程;而教师的“教”则是一个必要的脚 手架,支持儿童不断地建构自己,不断建造新的 能力。教学应从儿童潜在的发展水平开始,不断 创造新的“最近发展区”。 l 通过支架作用不停地将幼儿的发展从一个水 平引导到

8、另一个更高的水平。 l 建构主义者认为,支架式教学模式由 以下几个环节组成:搭脚手架、进入情境 、独立探索、协作学习、效果评价。 l1.搭脚手架围绕当前学习主题,按“ 最邻近发展区”的要求建立学习目标框架 。 l2.进入情境将学生引入一定的问题情 境 l3.独立探索让学生独立探索。 l4.协作学习进行小组协商、讨论。 l5.效果评价对学习效果的评价。 l评价内容包括: l自主学习能力; l对小组协作学习所作出的贡献; l是否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例如:支架教学举例 l如:目标是复句“无论还是都”学习。 l白天,他认真学习。 l晚上,他认真学习。 l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如何把两个句子用“无

9、论还是都”组合成一个句子,并把关 键的环节给学生指出来。 l无论是白天还是晚上,他都认真学习。 幼儿园音乐欣赏的含义与价值 (一)音乐欣赏的含义: 音乐欣赏是指通过倾听音乐作品,对音乐作品感受 、理解并初步品鉴的审美活动,是对幼儿进行音乐教 育的重要手段之一 。 l 在普通学校中,音乐教育就是欣赏教育,就是为欣赏而进 行的教育。 l -詹姆斯默塞尔(美)学校音乐教学心理学 l(二)音乐欣赏的目标: 帮助幼儿提高感受和理解音乐的能力; 帮助幼儿积累优秀的音乐作品,建立有质量 有个性的“宠爱曲库”; 引导幼儿享受参与音乐欣赏的快乐; 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探究热情。 l “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

10、创造条件 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 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 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 和创造美。 l-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l(三)音乐欣赏的价值 “儿童时代错过的东西,到了少年时代就无法弥 补,到了成年时代更加无望了,这一规律涉及孩 子精神生活和各个领域,特别是美育。” l -苏霍姆林斯基 自然美 社会美 艺术美 音乐欣赏是向幼儿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 l 音乐欣赏则能萌发幼儿对音乐的初步感受美、表现美 和创造美的愿望。 能开阔幼儿的音乐视野,提高幼儿音乐听辨能力 。 l 音乐是一门听赏艺术,通过音乐欣赏,让幼儿喜欢听, 懂得听

11、,初步学会辨听作品的力度、节奏、速度、旋律 、音色、结构形式等,能发展幼儿的听觉和音乐的听辨 能力。 进行曲(选自胡桃夹子组曲)是一首很美的作品,乐曲中音高、节 奏、速度、力度、风格截然不同的三个阶段的鲜明对比,描述了小丑进场、 小丑变魔术、观众欢笑的欢乐场面。 能积累经验,提高幼儿音乐素质 l 通过音乐欣赏,幼儿体会音乐作品的旋律、 节奏、音色、力度、曲式,在感受、体会、理解 和表现过程不断积累音乐经验。 l 经过不断的感知,幼儿的音乐的感觉和敏感性 就不会断增强,音乐的素质也就相应得到提高。 幼儿通过接触大量的音乐作品,脑海里留下 了这些作品的初步印象和主旋律,为今后进一步 深入了解这些音

12、乐和提高音乐素质打下了基础。 有利于幼儿的身心健康 l 实验表明:让幼儿一段时间内,在一个放着比 较忧郁低沉的音乐的环境里,幼儿便会表现出烦 躁不安和怀疑的情绪。 二、幼儿园音乐欣赏教学的现状 幼儿的情感体验不充分,教师替代欣赏 教学组织和方法单一 教师介绍、讲解音乐-展示音乐-幼儿反复倾听 评价侧重对知识、技能的掌握 三、幼儿园音乐欣赏活动的指导 幼儿音乐欣赏内容的选择 u选择幼儿熟悉和喜爱,与幼儿经验相贴近的作品。 小星星、洗澡歌、好妈妈、嘀哩嘀哩 u选择有标题、结构简单、形象鲜明、富有一定内容和 情节的器乐曲。 牧童短笛、滑雪撬、玩具兵进行曲、龟兔赛跑 u选择对幼儿的经验具有一定挑战性的

13、作品 进行曲、摇篮曲、舞曲;民乐、军乐;一段式、多段式 l 圣桑的动物狂欢节可选择部分标题小曲来欣赏,如选择组曲中的狮王 进行曲或天鹅 幼儿园音乐欣赏教育的准备 u对音乐作品本身的分析 音乐表现手段:节奏、旋律、曲式结构、 力度速度、乐器等进行分析。 音乐所表现的内容、情绪情感进行分析。 l 某老师将动物狂欢节中的天鹅理解为三只天鹅 的游泳比赛,强硬的将幼儿拉到教师设想的情境中,使 得幼儿对音乐欣赏活动的兴趣降低。 u对音乐作品适用性的分析 根据幼儿的实际水平和已有经验,分析作品的重点和难 点,制定教学目标,选择适宜的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和教 学方法。 u对音乐作品教育价值的分析 民乐金蛇狂舞,

14、感受乐曲所表现的热烈欢腾和昂扬 激奋气氛的同时,也要培养幼儿的民族意识,让幼儿喜爱 我们的民族音乐 u辅助材料的准备 由教师操作的录音磁带、CD、电视、计算机、投影仪、乐 谱、乐器等教具学具材料 由幼儿使用的头饰、服装等道具材料。 幼儿园音乐欣赏教学活动的指导 (一)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为欣赏音乐作品打 好基础 l 欣赏歌曲雪花前,结合科学活动,让他们接 触雪花,认识雪花,了解雪花的形状、颜色、等有关 知识,而后进行欣赏教学 。 l 欣赏野蜂飞舞这首乐曲之前,可在歌唱教学 活动中学习歌曲蜜蜂做工,对蜜蜂的声音具有一 定认识,已经具备了一些经验,有利于欣赏野蜂飞 舞。 l 欣赏野蜂飞舞线条 (二

15、)创设良好的音乐氛围,提高音乐的 欣赏质量 教师应结合欣赏乐曲的目标创设相应的音 乐情境,通过气氛渲染,引起幼儿的情感体 验。 l 如欣赏摇篮曲,可创设这样的音乐氛围:一座房 子外月亮高高挂,星星闪烁,柳枝轻摆,房里一教师 扮妈妈,边哼曲子边哄娃娃睡觉,洋溢着浓浓的母爱 与亲情。 l (三)将游戏与欣赏教学有效结合 啤酒桶波尔卡 l 教师与幼儿合作,分别扮演故事中的角色,一同 游戏。教师扮演仙女,用魔法棒提示幼儿哪段音乐是 开始,让一部分幼儿扮演小老鼠,另一部分幼儿扮演 啤酒桶,听着每段音乐做着相应的动作,使幼儿在愉 快的角色游戏中感知音乐的曲式结构,体验音乐活泼 、欢快的情绪。 l欣赏钟表店 分析 : 一、搭脚手架教师创设情境“钟表店”(支架 教学的第一步,进入情境) 二、进入情境钟表店放了一首好听的音乐 (再次设置情境,并在此提出关于“音乐讲故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