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议论文的复习思考PPT课件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117888570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2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简单议论文的复习思考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简单议论文的复习思考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简单议论文的复习思考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简单议论文的复习思考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简单议论文的复习思考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简单议论文的复习思考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简单议论文的复习思考PPT课件(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考语文 简单议论文阅读复习思路与方法,教学目标:,1、了解中考议论文阅读的考点。,2、对议论文有较系统的认识。,3、掌握议论文阅读答题的基本技巧。,2005年中考说明考试目标中明确规定“现代文阅读能力”中对简单议论文的阅读要求: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 要求 “简单的议论文”意味着所选的议论文是学生普遍都能看得懂的,不会是语言晦涩难懂的,这类议论文一般都具有较典型的议论文的特征。因此,做题时完全可以运用已学的议论文知识进行答题。,一、在中考语文复习时首先要明确中考 复习的要点,论点对所论述的问题所持

2、的观点、态度。论点有中心论点、分论点两种,有的议论文只有中心论点,有的议论文中心论点、分论点均有。 论据对论点进行论证的材料、依据。论据有事实论据(代表性的确凿的事例与史实、统计的数字等);道理论据(自然科学的定义、定理、名言警句、俗语谚语等)。 论证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以议论为主要的表达方式,可兼用其他表达方式;以鲜明的态度表明观点或主张;以充分材料证明其观点或主张。,二、然后梳理议论文的有关知识点,1、议论文的特点:,2、议论文的三要素:,基本结构: 引论开头部分,提出问题;本论主体部分,分析问题;结论结尾部分,解决问题。,驳论批驳错误观点,然后确立其正确观点。,3、议论文的分类

3、,立论从正面论述其观点,说明其观点的正确。,4、议论文的结构,论证结构: 并列式文章的层次,段落之间、论据之间是平行的, 并重的。 层进式论述的层次一层比一层推进、深入。 总分式先总后分,先分后总,先总再分后总。,5、论证的方法:,例证法运用典型事例说明论点。,引证法引用经典或名言、谚语等证明论点。,喻证法借助形象的比喻来说明论点。,对比法用反向事例或事理对比说明论点。,论点的表达形式往往是一个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判断句的形式,它必须是明确的表态性的句子,可以是单句,也可以是复句。,考点一: 议论文的论点,A、了解论点的特点及其提出方式,是作者对所议论的事物或问题所发表的 见解和主张。,论点的特点

4、:,论点的表达句式:,三、最后要进行一些专项训练, 突破议论文阅读的能力点,论点出现的几种情况:,文章的标题就是议论文的论点。如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文章开头就直截了当提出了文章的论点,1、文章的标题,2、文章的开头,3、文章的结尾 在文章的结尾部分归纳出文章的论点,5、有的在文章中找不到表现论点的句子,4、在文章的论证过程中提出的,首先要整体感知课文,采用逐段概括要点(抓住关键的词句),对文章的内容要有一个大致的了解,然后再进行具体的分析。,做到三看:看标题 看开头 看结尾,B、分析论点的方法和步骤,1、注意论点的一般位置,通过阅读明确文章的论题是什么,对文章的论题还是能把握的,然后在这一论题

5、中作者的看法、主张是什么。,抓住文中所运用的事实或道理论据用来证明什么,尤其要抓住的是作者对论据所阐述的话。,2、审察论题。,3、通过论据来反推论点。,1、用事实作论据,事例必须真实可靠,有典型意义,能揭示事物本质并与论点有一定的逻辑联系。议论文中,对所举事例的叙述要简明扼要,突出与论点有直接关系的部分。明确论据时,不仅要知道文中哪些地方用了事实论据,还要会概括事实论据。概括时,要做到准确,必须依据论点将论据本质特点把握住,然后用确切的语言进行表述。,考点二:议论文的论据,2、用作论据的言论,应有一定的权威性,直接引用时要原文照录,以真核对,不能断章取义;间接引用时不能曲解原意。,论证方法是指

6、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是论点和论据之间逻辑关系的纽带,中考要求掌握的常见的论证方法有:摆事实、讲道理,既摆事实又讲道理,或是以下四种:,1、例证法: 是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的方法。因为“事实胜于雄辩”,所以举出确凿典型的事例来证明论点,能增强文章的说服力。,考点三:议论文的论证方法,分析例证法的作用,首先明确作者列举了一个什么典型事例,是为了证明什么,然后再把握例证法的特殊作用增强文章的说服力。,是引用具有权威性的言论证明论点的方法。所以这种方法使用得当,有很强的论证力量。分析引证法的作用,应先弄清引用了谁的言论,是为了证明什么,再把握引证法的特殊作用具有权威性,论

7、证有力。,就是通过形象的比喻来证明论点的方法。这种方法可深入浅出地把道理讲得通俗形象,容易被人接受。,2、引证法:,3、喻证法:,是用正反两方面的事实和道理进行鲜明对比,从而证明论点的方法。分析对比论证方法的作用,首先要分辨文中用什么和什么作对比,然后分析对比为了证明什么,最后把握对比论证法的特殊作用是非曲直分明,给人印象深刻。,4、对比论证法:,考点四: 议论文的语言特色,要从逻辑的角度分析其用词的准确,严密; 要从说理的角度分析其叙述的概括性和简洁性; 要从修辞的角度分析其用词的鲜明、生动和感 情色彩。,分析议论文的语言特色:,A、语言准确表现为概念使用准确;定语、状语等修饰成分恰当。,B

8、、语言严密表现为:判断和推理严密,语言表达周密,逻辑性强。,C、语言鲜明表现为:表述明确,不模棱两可,态度明确,爱憎分明,恰当使用修辞方法和特殊句式,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说服力。,D、语言概括简洁表现为:议论文中事实叙述不细致,较笼统。用议论文的目的是以理服人,不宜详细叙事,否则会喧宾夺主。这一点一般的议论文都有体现,就不再举例说明了。,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2、第段的中心句是?围绕中心句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3、作者用盲人的故事阐明了一个什么道理?,4、请写出一句与“助人”有关的名言警句。,看到这个题目,不禁想起了周恩来的一个故事:一次,理发师给周总理刮脸,总理咳嗽了一声,刀子把脸刮破了,理

9、发师十分紧张,不知所措。周总理和蔼地说:“这不能怪你,我咳嗽前没有向你打招呼,你怎么知道我要动呢?”这桩小事,使我们看到了总理身上的美德宽容。,宽容美德,宽容是一种美德。留心一下,不难发现人际交往中,凡能做到宽以待人者,一般都深受众人的欢迎。像周恩来这样的好总理,待人宽容,平易近人,当然受到全国人民的爱戴与尊敬。人与人交往,难免会有些小摩擦。只要是无恶意的,就应该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像周恩来那样主动承担责任,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由于各种主观原因所致,每个人都会有这样那样的过错,如果在日常的相处中,对别人的过错能以宽容对待,就等于给对方提供改过的机会。在中国历史上,李世民在一定意义上就是依靠这一

10、点得到众臣鼎力相助的,从而开创了唐代盛世。在唐朝王室争权中,魏征曾鼓励太子李建成杀掉李世民,李世民发动玄武门政变夺取帝位后,不计旧恶,量才重用,使魏征觉得“喜逢知己之主,竭其力用”,为唐朝盛世的开创立下了汗马功劳。再说秦王嬴政,若不是听到了李斯“海河不择细流,故能成其深”的喻谏,收回逐客令,实行不计前怨,广纳贤才的政策,恐怕就会失去李斯等一大批客臣的支持,难以顺利完成统一天下的大业。纵观历史与今天,如果没有“海纳百川”的宽宏气度,不具备宽容的美德,开创一方事业只能是一句空话。,有的人就不具备宽容的美德,他们心胸狭隘,凡事斤斤计较,不肯吃亏。如慈禧太后,仅因为与一大臣下棋时,对方无意中说了一句:

11、“我杀老佛爷的马。”就勃然大怒而起:“你杀我的马,我杀你全家”,于是这位大臣被满门抄斩,惨不忍睹。像这样的狭隘心胸,这样的暴行,又怎么不会遭人唾弃呢?当今社会上有一些人,也是这样,不小心碰了他一下,他就会破口大骂,甚至大打出手,还有的人,典型的“小肚鸡肠”,心胸狭隘,待人刻薄,根本没有一点宽容之心,这种人还能谈什么成大器,立大业呢?,总之,宽容是一种美德,只要我们本着“和为贵”的原则,决不斤斤计较别人的过失,又多为别人考虑,就能确立起友善的人际关系,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当然,对于那些蓄意冒犯他人的违法犯罪行为,或是破坏人民安定生活的破坏分子及人民的敌人,就不能盲目地宽容,以致重演“农夫救蛇”

12、的悲剧。一定要利用法律力量予以重锤打击,决不心慈手软。,宽容是美德,当今社会大有发扬之必要。让我们大家都来讲一点宽容,使我们的社会变得更美。,本文的中心论点是_ (分),第段引用周总理的故事,有何作用?(分) _,周恩来、李世民、秦始皇宽容的美德各是什么?请分别用个字概括。(分) 周恩来: _ 李世民: _ 秦始皇: _,宽容是美德,生动地引出话题宽容,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不计旧恶,量才重用,不计前怨,广纳贤才,第段运用的论证方法是_ , 其作用是_ _ _ _ _ _ _ (分),第自然段是从_进行论证,第自然段是从_ 进行 论证,把两段结合起来看,其采用的论证方法是:_。 (分),第段中提到的“农夫救蛇”的故事给人们的启示是什么?请举一 现实生活中的例子说明我们如何做才能避免这类悲剧的发生。(分),举例论证,说明不具备宽容美德的人不能成大器,立大业,正面,反面,对比论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