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一现场培训资料-1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7887302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4.1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一现场培训资料-1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三一现场培训资料-1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三一现场培训资料-1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三一现场培训资料-1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三一现场培训资料-1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一现场培训资料-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一现场培训资料-1(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Production Introduction 大桥化工 2005 工程机械、客车漆喷涂技术 及应用 企业介介绍企业介介绍 中山大桥化工有限公司成立于1985年3月,是由日 本大桥化学工业株式会社与中方、港方合资建立的 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总部设在孙中山先生的故乡 广东省中山市,多年来,大桥化工相继投资成立了 上海大桥化工有限公司,重庆大桥化工有限公司, 中山智亨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中山汽车涂料厂,中 山工业涂料厂,中山家电涂料厂,中山建筑涂料厂 ,中山粉末涂料厂等多家公司及分厂;在公司本部 ,大桥化工建设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现代化涂料 技术研究发展中心。 主要目的 1.了解大桥化工金树牌产品的特

2、征和施工参数。由 于各个公司的产品采用不同的原材料,按照不同 参数设计,请按照金树牌产品的施工参数施工。 2.每一种涂层都有其特定的产品体系和施工工艺,其 涂膜性能也不同,由于我们可能在施工现场同时接 触几种不同涂层,因此必须明确各产品的配套产 品的名称、使用方法和配比。 3.对于在施工中出现的漆膜缺陷与相应的应用误区有 清晰的根本性认识 刮灰打磨前处理底漆 中涂 除尘 打磨 双组分实色面漆 双组分实色面漆修补套色 面漆 修补套色 双组分清漆 涂装工艺 工程机械涂料体系 产品名称标准型号体系类型备注 单组分环氧底漆EP200环氧酯 红、灰 双组分中涂UL800H丙烯酸聚氨酯 灰、黄 双组分底漆

3、UL800环氧改性丙烯 酸 灰 单组分面漆UL800丙烯酸 各色 中档双组分色漆UL800c丙烯酸聚氨酯 各色 高档双组分色漆UL800H丙烯酸聚氨酯 各色 双组分清漆UL800H丙烯酸聚氨酯 客车涂料体系 产品名称标准型号 体系类型备注 环氧底漆BC1000 环氧聚酰胺 红、灰 双组分中涂BC2000 丙烯酸聚氨酯 灰、黄 双组分色漆BC800 丙烯酸聚氨酯 各色 双组分清漆BC800 丙烯酸聚氨酯 双组分闪光漆BC800w 丙烯酸聚氨酯 各色 单组分闪光漆BC600w CAB 各色 单组分色漆BC600w CAB 各色 公司名称底 漆 中涂 面漆 金属漆 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苏州金龙联

4、合有限公司 中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黄海客车厂 少林客车厂 四川旅行车厂 成都安达客车厂 贵州万达客车厂 珠海广通客车 广东粤海汽车厂(改装车 ) 湖南中天(工程机械) 产品应用事例 工程机械涂料施工参数 品名固化剂漆/固化 剂(重 量比) 漆/固化 剂(体 积比) 稀释剂稀释率 ,% 施工粘度 s EP200底漆-:200060-8013-18 UL800H中 涂 D-507:15:1:7600H20-4015-20 UL800底漆M-605.5:14:1:7400M UL800面漆-:7600M UL800c面漆M-505 :14:1:7600D20-4014-19 UL800H面 漆 C-

5、604:13:1:7600H20-4014-19 UL800H清 漆 C-602.5:12.5:1:7600H20-4014-19 根据季节、气温的不同,稀释剂比例需相应调整! 品名固化剂漆/固 化剂 (重量 比) 漆/固化 剂 (体积比) 稀释剂稀释率, % 施工粘度s BC1000底漆A-016:14:1200060-8013-18 BC2000中涂标准固化 剂D-50 7:15:1 7600H20-4015-20 BC800面漆C-604:13:1 7600H20-4014-19 BC600W闪光漆- 7400H20-4014-19 BC600W素色漆- BC800W闪光漆C-606:1

6、6:1 BC800清漆C-602:12:1 7600H20-4014-19 根据季节、气温的不同,稀释剂 比例需相应调 整! 客车涂料施工参数 需要理解的问题 A.当漆膜出现某一缺陷时,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B.为什么单组分漆(如EP200)不能加固化剂,而 双组分也必须采用专用固化剂和特定的用量范围? 当用错某种固化剂或比例不当时,会出现哪种质量 问题?是不是固化剂越多就干得越快? C.为什么每种漆都必须用专用的稀释剂和一定的稀 释比?当用错某种稀释剂或比例不当时,会出现哪 种质量问题? 底漆 底漆是涂装工件的重要保护涂层,除了 提供对多种底材优异的附着力,还要提 供优异的抗腐蚀能力及上层漆

7、膜的配套 能力,对于工程机械、客车等还需要提 供较快的干燥速度以适应生产的需要。 中涂 中涂是为了提高面漆的外观和丰满度,中涂 需要有极好的填充性、打磨性和流平性 。 在需要快速涂装的场合公司中涂可以改用快 干稀料达到快速涂装的目的,如涂装后数分 钟可以进行刮灰处理,但重涂仍需待漆膜干 燥后才可进行 面漆 引进荷兰阿克苏的树脂及技术,面漆 的外观光亮丰满、漆膜性能优异、固 体分高、施工性能好 固化剂 双组分漆的一个组成部分,提供反应基团和漆进 行固化反应,一般为低分子的化合物或预聚合物 ,本身单独使用不成为满足强度要求的漆膜。 我们所使用的主要固化剂分为聚酰胺固化剂(底漆 )和异氰酸酯预聚体(

8、中涂、面漆和清漆)固化 剂,均为目前市面上对环境影响最小的环保产品 。 异氰酸酯预聚体分为快干型和通用型,分别用在 不同的施工环境温度等条件下;又分为不黄变( 用于面漆、清漆)和耐黄变性稍弱型(用于中涂 ) 稀释剂 稀释剂是在涂料施工时加入的,其目 的是为涂料提供合适的施工粘度,并 调节溶剂挥发的速度。必须具备对涂 料的溶解性和恰当的挥发速率。我们 使用了多种稀释剂,分别提供不同的 溶解力,如NO:2000和NO:7600就具有 不同的溶解能力,故分别用于底漆和 面漆;同时提供不同的挥发速率,如 快干和慢干,为不同的天气和施工条 件提供相应的挥发速率。 涂料使用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案涂料使用中的问

9、题及解决方案 以下所列举的问题,都有可能是产 品质量原因,但为了突出目的,主 要结合具体实例,谈谈使用中的问 题,同时非常欢迎大家对我公司的 金树牌产品提出宝贵意见,我们将 认真聆听您的每一项意见并一定会 认真思考您的建议,尽快给出解决 方案 涂料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缺陷及防治 流挂、厚边 涂料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缺陷及防治 v防治方法 喷涂均匀,一次喷涂不宜过厚 正确选择合适溶剂 严格控制施工粘度 对涂装的环境温度进行监测 选择合理的挂件模式 v流挂、厚边 涂料施涂于垂直面上时,由于抗流挂性差或施工不当等原因 而形成的下边缘厚的不均匀涂层。 v产生原因 一次喷涂过厚、喷涂操作不当、喷枪流量过大 溶剂

10、挥发过慢或者与涂料不配套 涂料粘度过低、施工温度过低 颗粒 涂料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缺陷及防治 v防治方法 确保施工环境和施工工具清洁 加强打磨擦净力度,确保工件平整光滑 严格参照施工参数和工艺施工 v粗粒、起粒和表面粗糙: 漆膜干燥后,整个或局部表面分布着不规则形状的凸起颗粒的现象 v 产生原因 环境杂质或施工人员带入杂质(例如喷枪污染 ) 采用的稀释剂不配套(例如快慢稀释剂混用) 喷枪与喷涂物件距离过远,造成溶剂过早挥发 缩孔、凹陷 涂料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缺陷及防治 v防治方法 确保生产工具及生产空间及压缩空气等清洁无污染 双组分涂料的充分搅拌和一定的熟化时间 缩小被涂工件和涂料温差(夏、冬),

11、涂装后要有一定的 晾干时间,烘烤时不骤然升温 确保被涂工件的清洁(尤其阴湿天气表面水气的清除) v缩孔、凹陷 漆膜干燥后仍滞留的大小不等、分布各异的小坑 v产生的原因 涂装环境不清洁、有灰尘、漆雾、油污、水等 涂料润湿性欠佳,双组分涂料熟化不足 稀释剂过多或使用了挥发过快的稀释剂 底涂层过于光滑 涂料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缺陷及防治 v 防治方法 通过溶剂的准确使用来确保适当的挥发速率 搅拌均匀即可,双组分涂料的充分搅拌和一定的熟化时间 注意工件的清洁及消除表面的小孔 v产生原因 涂料或者辅料(稀释剂等)含有水分或压缩空气等带入水分 配漆时,长时间剧烈搅拌引入空气 施工环境温度过高,湿度过大或不恰当

12、烘烤程序 工件表面有污物或者小孔 喷涂压力过大或喷枪距离过远,破坏了湿漆膜的溶剂平衡 v针孔(痱子) 涂膜在烘烤之后出现针状小孔的现象,一般在清漆或颜料含量低的磁漆 涂料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缺陷及防治 v 防治办法: 适当降低涂料粘度,选择合适溶剂 选择合适压缩空气压力、调整喷距和喷枪运行速度 适当增加涂膜厚度,延长表干时间 v产生原因: 施工粘度过高,流平性不好 喷涂作业不规范、喷涂厚度不够,涂层流平时间短 压缩空气压力低,雾化不良,喷距过远,喷枪运行过快 溶剂挥发过快 喷涂物温度过高或不平整 v桔皮 在喷涂时不能形成平滑的涂膜而是出现类似桔皮状的皱纹涂层 涂料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缺陷及防治 v防治

13、办法 涂装厚度均匀,严格按规定的间隔时间施工 双组分漆的固化剂按规定用量加入,搅拌均匀并保证一定 时间的活化期 采用正确的稀释剂 v慢干或返粘 漆膜在规定干燥时间后,仍然呈粘态的一种病态 v出现原因 喷涂太厚,底层涂料长期没有干燥机会 施工时湿度较高、天气较冷等 双组分漆未加固化剂,或加入量过多或过少 采用了挥发速率不合适的稀释剂 v防治办法 对涂装的环境进行监控 防止过喷漆雾进入烘道 改善工件的平整度 注意喷涂的厚度和均匀性 涂料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缺陷及防治 v光泽不良 涂膜干燥后没有达到应有的光泽或者涂装后不久涂层出现光泽下降的现象 v 产生原因 涂装的环境太差:高温、高湿或者温度极低 清漆

14、厚度过低 过喷漆雾的影响 工件表面粗糙或者涂料对底层的渗透 涂料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缺陷及防治 v防治办法 涂层之间的喷涂要按照规定的时间间隔 选用合适的配套稀释剂 稀释剂用量控制在标准范围内 采用多道喷涂的方法 v咬起(咬底) 涂面漆之后,底涂层(包括底材)被咬起、脱离的现象。 v产生原因 底层未干透就涂面漆(湿碰湿为例外) 涂料不配套、底涂层(底材)耐溶剂性差或者面漆的溶剂太强 一次涂装太厚 涂料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缺陷及防治 v防治办法 选择合适的稀释剂并调整到恰当的喷涂粘度 使用前充分搅拌 不同色漆使用同一工具喷涂时,要注意清洗干净 v发花 在含有多种不同颜料混合物的色漆或金属闪光漆的漆膜中,

15、出 现的颜色不均匀的现象。 v产生原因 涂层厚度不均匀 喷涂工具的有色杂质 喷涂粘度不当或稀释剂不合理(挥发太快或太慢) 开稀时,未混合均匀 涂料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缺陷及防治 v防治办法 工件表面处理干净 涂层之间的喷涂要按照规定的时间间隔 配漆时不能长时间剧烈搅拌,混匀就好 合理应用稀释剂 v起泡 涂膜的一部分从被涂面或者底涂层浮起,其内部充满液体 或者气体的现象,可分为溶剂泡和空气泡。 v产生原因: 底材的孔眼未被填平或底涂层未干透 在高温或高湿条件下涂装 工件表面有油、水、汗渍、盐碱、打磨灰等物质存在 搅拌过程中混入气泡,未能在干燥前逸出 问题提点 v不是固化剂越多就干得越快 固化剂少了,固化速度慢甚至不干,漆膜固化不完全;固化剂加 多了,残留的多余固化剂很难再和漆基反应,由于它们是小分子 ,自己不会形成具有强度的连续膜,异氰酸酯只能和空气中的水 等,反应所以漆膜表现为难干甚至不干,所以,固化剂加多了和 加少了都会造成涂膜不干,甚至,多比少更危险 v不能将固化剂混用或错用 固化剂使用必须严格按照金树牌产品的说明书,将底漆和面漆的 固化剂混用(如M-60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