吗替麦考酚酯血药浓度监测.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7886191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1.9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吗替麦考酚酯血药浓度监测.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吗替麦考酚酯血药浓度监测.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吗替麦考酚酯血药浓度监测.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吗替麦考酚酯血药浓度监测.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吗替麦考酚酯血药浓度监测.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吗替麦考酚酯血药浓度监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吗替麦考酚酯血药浓度监测.(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吗替麦考酚酯 血药浓度监测进展 北京友谊医院 2010.7 1、吗替麦考酚酯简介 2、吗替麦考酚酯血浓度监测意义 免疫抑制药物 环孢素80年代初上市。 他克莫司90年代初上市。 吗替麦考酚酯90年代初上市。 西罗莫司90年代末上市 依维莫司2004年上市 免疫抑制方案的变迁 肾移植存活率 吗替麦考酚酯简介 药理作用: 在体内转化为吗替麦考酚酸。 主要作用为抑制T、B细胞分化、增殖 可减少急性排斥发生率;逆转难治性急 性排斥反应;对慢性排斥反应亦有效。 吗替麦考酚酯简介 适应症: 预防肾移植或肝移植的排斥反应(说明 书)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 狼疮性肾炎 其他免疫系统疾病 吗替麦考酚酯简介 安全性:

2、 胃肠道反应:恶心、腹泻 骨髓抑制、白细胞减少 肿瘤、机会感染增加 其他:致畸性、进行性多灶性白质脑病 无肝肾毒性 吗替麦考酚酯-白细胞减少 吗替麦考酚酯-白细胞减少 331例肾移植术后患者,白细胞减少发 生率为6.94%(23例); 有1例患者白细胞下降为0.11*109/L; 全部患者经MMF减量或撤除后,白细胞 计数恢复; 23例患者中,血白蛋白下降者14例,占 60.86% 吗替麦考酚酯-致畸性 吗替麦考酚酯-致畸性 24名女性移植患者在接受吗替麦考酚酯的治疗 期间共报告了33次妊娠,其中15次自然流产( 45%), 其余18次产下婴儿并成活。在这18名 婴儿中,有4人出现了结构畸形(

3、structural malformation)(22%)。 该药的妊娠类别从C类改为D类。在黑框警告部 分提示:“育龄女性用药者必须采取避孕措施, 医生应告知女性患者,妊娠期间使用骁悉可能 增加流产和先天畸形的风险”。 吗替麦考酚酯-PML 吗替麦考酚酯-PML 回顾性队列研究发现,MMF致PML的发病风险 为14.4/100000人年,对照组发病风险为0( P=0.11)。虽然研究结果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但仍有继续评估的必要。 修改后的说明书在“警告-感染-PML”部分增加 了以下警示:“已有患者使用骁悉后发生PML 的报告,一些患者死亡。临床观察到的主要症 状为轻偏瘫、情感淡漠、意识混乱

4、、认知障碍 和共济失调。 吗替麦考酚酯简介 注意事项: 服用本药患皮肤癌风险增加,应采用防 晒措施; 服用本药影响疫苗效果,且应避免接种 减毒活疫苗; 消胆胺、环孢素降低本药的生物利用度 服药期间应定期监测血常规。 吗替麦考酚酯药代动力学特点 吸收后迅速转化为吗替麦考酚酸(MPA ),发挥药理作用。 MPA血浆蛋白结合率约为99% MPA通过葡萄糖醛酸化代谢,不影响肝 药酶。 半衰期约为18小时。 具有典型的肝肠循环,对于大部分人群 产生血药浓度双峰。 生物利用度变异大 影响本药药代动力学变异的因素 血白蛋白水平 肾功能 肝功能 合用免疫抑制药物及其他药物 UGT基因多态性 吗替麦考酚酯血药浓

5、度监测 测定方法为HPLC法或EMIT法,其中 EMIT法特异性差,有较大的正偏差。 MPA游离血浓度一般采用HPLC/MS法 测定。 吗替麦考酚酯血药浓度监测 1999年,荷兰和比利时开展了一项7个中心参 与多中心临床试验。150名肾移植受者分为3 组,MPA AUC分别控制为:16.2、32.2和 60.6mg h/L。低、中、高三组急性排斥反应 的发生率分别为25.5%、14.9%和11.5%(低剂 量组比中高剂量组,P=0.043)。由此,建议 将MPA的有效治疗范围定为 AUC0-12 3060mgh/L。 吗替麦考酚酯血药浓度监测 研究者以服药前谷浓度作为监测指标结果显 示与CsA

6、合用时MPA C01.3 mgL-1(HPLC) 才能保证其AUC0-1230 mgh/L,但此时大约 有33的患者AUC0-1260mgh/L,表明MPA的 C0与AUC0-12之间的相关性较差。 吗替麦考酚酯血浓度监测临床意义 近期研究: l Apomygre l FDCC l Opticell l Current target ranges of mycophenolic acid exposure and drug-related adverse events Apomygre Study Apomygre Study l 目的:评价MMF个体化用药对于治疗有效性和安 全性的影响. l

7、 法国,11个移植中心参与.前瞻性RCT.试验周期12 个月。 l 137例尸肾移植术后患者 分为标准剂量组(FD)与浓度控制组(CC) 治疗方案为:巴利昔单抗、CsA+MMF+激素 AUC以3点取血,bayesian法推算 MMF AUC调整目标为40mgh/L 监测点为:d7,d14,m1,m3,m6 治疗失败定义为:死亡、移植物丧失、急性 排斥反应或MMF中断治疗 Apomygre Study Apomygre Study Apomygre Study l CC组治疗失败、AR、BPAR均明显少于FD组。 l CC组MMF剂量大于FD组。 l 两组不良反应(AEs)方面没有差异。 Apo

8、mygre Study l 试验设计较为严谨,所有患者均采用相同的诱导 、治疗方案,异质性低,结果可信度高。 l bayesian算法推算AUC较为先进可靠。 l 部分患者采用糖皮质激素撤除治疗。 l 样本量偏少,且没有考察FK506或其他方案的情 况。 FDCC Study FDCC Study 目的:评价MMF血浓度监测对于同种异体肾移植 患者潜在的额外收益。 前瞻性RCT试验 19个国家,901例患者(成人及儿童)的多中心试 验 试验周期12个月 治疗方案可合用环孢素或FK506;允许免疫耐受 诱导治疗;允许中断激素治疗 FDCC Study Fixed-Dose(FD)组 前30日1g

9、 bid 之后根据各中心经验调整 Concentration-Controlled(CC)组 初始剂量1g bid AUC监测时间点为:d3,d10,w4,m3,m6,m12 目标AUC为45mg.h/L(3060mg.h/L) AUC采用3点取血,有限样本法推算。 FDCC Study FDCC Study 结论 FD组与CC组相比,治疗失败以及急性排斥反应 发生率没有差别。 两组AEs发生率没有差别。 FDCC Study 本试验样本量大,但患者治疗方案随意,异质性 高。 MMF AUC推算方法为有限样本法,准确度可能 较bayesian法差。 Opticell Study Opticel

10、l Study 目的:评价浓度控制与固定剂量MMF两种治疗方 案联合低剂量CNI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比 较。 一项为期2年、开放、随机、多中心临床试验 纳入720例患者 受试者分为三组: A组:浓度控制MMF+低剂量水平CNI组 (MMFCC/CNIRL); B组:浓度控制MMF+标准水平CNI组 (MMFCC/CNISL); C组:固定剂量MMF+标准水平 CNI(MMFFD/CNISL)。 Opticell Study Opticell Study Opticell Study 结果: 在MMFCC/CNIRL组(A组),B组和C组,移植 后12个月治疗失败的人数及百分比分别为55/2

11、43 (22.6%),67/237 (28.3%),67/240 (27.9%) 。A组的治疗失败率较C组低5.3(P=0.18)。 Opticell Study 结论: 在肾移植患者免疫抑制维持方案中,采用浓度控 制MMF联合低剂量CNI,在治疗失败方面并不比 固定剂量的MMF治疗方案效果差。 在低剂量CNI治疗时采用浓度控制MMF给药,较 少发生排斥反应、肾功能更好、副作用更少。 局限性: 试验允许各种CNI,以及各种诱导方案,异质性 高。 CC组未能完全达到血浓度调整目标。 Current target ranges of mycophenolic acid exposure and d

12、rug-related adverse events Current target ranges of mycophenolic acid exposure and drug-related adverse events 目的:评价吗替麦考酚酸血药浓度正常值是否具 有临床意义 100例患者的5年随访研究。 MMF剂量根据临床经验或临床症状调整 对主诊医师隐藏血浓度监测结果 同时进行文献研究,对既往临床试验的数据进行 总结。 Current target ranges of mycophenolic acid exposure and drug-related adverse events 结果

13、: 白细胞减少与MMF AUC超过60mgh/L,有显著性 相关。 贫血与MMF AUC升高具有显著性相关 腹泻与机会感染的发生率与MMF AUC无关 UGTIA9 T-275A 和/或 C-2152T SNP与低MMF AUC相关。 总结 监测吗替麦考酚酯血药浓度,并根据公式调整剂 量对于疗效和安全性具有临床意义。特别是应用 CsA+MMF+激素或接受CNI最小化治疗的患者。 吗替麦考酚酯血药浓度监测指标应以AUC为准, C0可作为辅助指标。 对于肾移植患者吗替麦考酚酯AUC正常值应在 3060mgh/L。与CsA同服时,C01.3mg/L;与 FK506同服时,C01.6mg/L。 剂量调整公式:新MMF剂量=原来剂量 AUC012h目标值/AUC012/h测量值。 具体测定方法可采用三点法或四点法。根据经验 公式推算AU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