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第20课《北方民族大融合》.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7877328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9.9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下第20课《北方民族大融合》.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七年级下第20课《北方民族大融合》.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七年级下第20课《北方民族大融合》.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七年级下第20课《北方民族大融合》.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七年级下第20课《北方民族大融合》.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下第20课《北方民族大融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下第20课《北方民族大融合》.(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方民族大融合 第20课 教学目标: 1、知道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认识到 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是我国历史上民族关系 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民族融合的前提条件。 2、孝文帝改革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符合历史 发展的潮流,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 家。 3、中华民族的历史是由各民族共同缔造的,我们 要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 重点:北魏孝文帝改革。 难点:正确认识民族大融合含义。 北魏孝文帝改革如何促进了北方民族大 融合? 我知道: 4世纪后期,相继 统治黄河流域的 政权有哪些? 东晋十六国 淝水 之战 4世纪后期,占据鄂尔多斯大草原的鲜卑族的 强大的一支拓跋部建立了北魏政权,他们依靠

2、骁勇 善战的骑兵部队,长驱直入中原,迅速吞并北方地 区的几个割据政权,统一了黄河流域。 439年北魏统一北方 鲜卑族:是继匈奴之后在蒙古高原 崛起的古代游牧民族,兴起于东北 大兴安岭,起源于东胡族,分布在 中国北方。十六国时期,鲜卑各部 落趁中原混乱,先后建立国家。385 年,拓跋部建立北魏,并在439年统 一北方。493年,北魏孝文帝拓跋宏 迁都洛阳,大举汉化。534年,北魏 分裂为东魏和西魏。557年,北周取 代西魏。 鲜卑族建立政权后,部落大 都解体,人民多转向定居农业生产 ,随着封建化进程的加深,经过孝 文帝汉化改革后,同各民族的融合 加快。到了隋唐时期,融入到其他 民族中,逐渐消亡。

3、 敕敕 勒勒 川川 阴阴 山山 下下 天天 似似 穹穹 庐庐 笼笼 盖盖 四四 野野 天天 苍苍 苍苍 野野 茫茫 茫茫 风风 吹吹 草草 低低 见见 牛牛 羊羊 -敕勒歌敕勒歌 这是一首北朝民歌,原是鲜卑语,后译成 汉语,广为流传。 阴山脚下啊,有个敕勒族生活的大平原。 敕勒川的天空啊,它的四面与大地相连, 看起来好像牧民们居住的“蒙古包”一般。 蓝天下的草原啊,翻滚着绿色的波澜, 那风吹草低处啊,有一群群的牛羊时隐时现。 北 方 的 统 一 4世纪后期,我国东北地区 的一支 拓跋部强大起来,建立了 。 年,北魏统一了黄河流域。 影响:北方出现了 的趋势。 鲜卑族 北魏 439 民族融合 北

4、魏统一北方,初步结 束了前秦瓦解后北方的分 裂局面,北方出现了民族 融合的趋势。 鲜卑 匈奴 羌(qing) 氐(d) 羯(ji) 鲜卑 晋西 起源于北方游牧民族的裤褶服,本来是便于骑马打仗的小袖 上衣和窄腿裤子;传入中原后,适应汉人的衣着传统,袖子逐渐变 宽,裤腿也变得肥大,像喇叭一样。裤褶服成为那时南北流行的服 装,不仅打仗时穿,平时也穿。这种变化体现了北方游牧民 族和汉族在生活习俗上的互相影响。 1.南北流行服饰裤褶服 穿裤褶服的南朝乐队 北魏骑兵俑 zh 2. 蒸馍与烙饼原是少数民族的食物, 魏晋时在中原却很风行。 汉族妇女制作蒸馍与烙饼砖画 中国人最讲求饮食,你是否留 心过嘴里的东西

5、来自何方? 胡萝卜, 胡麻(芝麻) 胡椒 胡桃(核桃) 原产西亚 ,经伊朗 传入中国 相传从西域 传入 原产印 度从西 域传入 原产地 中海, 从西域 传入 “胡”字其实代表着古代北方和西方的民 族。他们改变了我们的餐桌、改变了我 们的口味,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农史学家认为:“胡”系列大多为两汉两 晋南北朝时期由西北陆路引入 原来如此: 北方少数民族墓室壁画采桑图 3.在生产方式上,少数民族学习汉 族的先进生产经验,成为农业居民。 汉人最初是席地而座,即以席为坐。这是一种很不舒服的坐姿; 两席屈折,膝向前,上身的体重全部由臀部挤压在腿上,下肢极 易酸麻,久之还可能变形。所以,当高坐具的胡床传入

6、中原后, 很快受到部份汉人的欢迎,原来的跪姿转变成了坐姿 。胡床最 初是一种以绳连缀在木头上,可开可合,携带方便,无靠背的折 叠凳,类似今天的马扎。汉人使用胡床,开始只见于军旅,到了 北朝,从宫廷到民间都有人以胡床为坐具。 方凳 胡床洛阳东汉时期的墓室壁画。 根据上述图片,请你谈谈对“民族融合”的理解? 民族融合是指各民族间共同生活、 彼此学习、共同发展、逐渐交融的过程 ,包括经济生活、文化语言、风俗习惯 等互相影响,趋向一致。 它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种进步的历史现象。 原名拓跋宏,改 姓氏后为元宏,他四 岁继皇位,是北魏王 朝的第6个皇帝,继位 19年时,祖母冯太后 去世,开始真正掌握 政权。

7、孝文帝自幼在 冯太后的教养下,深 受汉文化的影响。 北魏孝文帝 洛阳 北魏孝文帝 为什么一定 要迁都洛阳 ?他是怎样 克服阻力迁 都洛阳的? 平城 孝文帝迁都的原因有:( ) 平城出产的粮食不能 满足都城众多 人口的需要。 平城位置偏北不利于统治中原。 平城鲜卑保守势力强大,不利改革 。 定都洛阳有利于接受汉文化。 A B C D 朕准备率 20万军队 南伐 啊? 万万不可 万万不可 孝 文 帝 (怒)退 朝! 请皇叔拓 拔澄留下 朕南伐只是 借口,真实的 目的是想迁都 洛阳 哦原来 如此。那微 臣坚决支持 陛下南伐 出发 不行, 继续前 进 陛下,前面 就是洛阳了 ,休息一下 吧 不南伐也可

8、 以,必须迁 都洛阳 那那? 那好 吧 孝文帝 迁都洛阳 原因 影响 1、平城出产的粮食不能满足都城 众多人口的需要 2、平城位置偏北,不利于对中原广 大地区的统治,也不利于鲜卑政权 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文化 3、孝文帝吸取前秦皇帝苻坚一味使 用武力而最终失败的教训 促进洛阳发展和繁荣 为进一步实行改革创造了条件 洛阳龙门石窟洛阳龙门石窟 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戴汉族服饰 汉族服饰俑鲜卑服饰俑 看图学史 北魏文官俑 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 (孝文帝)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 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 魏书 “今欲断北语,一从正音”,30岁以上的鲜卑 官员要逐步改说汉语,30岁以下的要立即改说

9、 汉语,故意说鲜卑语的,要罢官降爵。 资治通鉴 “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 魏之先帝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拓跋氏 。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元也,宜改姓 元氏。谓功臣旧族代(代郡)来者,姓或 重复,皆改之。” 资治通鉴 将鲜卑族的姓氏改为汉族姓氏,把皇族由姓拓跋改为 姓元。 改鲜卑族的姓氏为汉族姓氏 鲜鲜卑姓汉汉姓 拓跋元 贺贺楼 楼 邱穆陵穆 步六孤陆陆 贺赖贺赖贺贺 独孤刘 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通婚 孝文帝选择中原大姓(汉族贵 族)女子作后宫,并分别为五个皇 弟聘中原大姓女子为王妃,很多 鲜卑公主也嫁给汉族高门。 自孝文帝之后,北魏皇帝死后的谥谥 号多用“孝”字,如“孝武帝”“

10、孝明帝” 等,这这是为为什么? 学习习汉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以 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风气 。 sh 北魏孝文帝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 意义:这些措施促进了 。有利于北方 经济的发展,加速了北方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进程。 年, 族建立的北魏,统一黄河流域 。 黄河流域民族融合成为趋势。 把都城从平城迁至 。 在朝廷中必须使用 ,禁用 ; 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戴 服饰; 将鲜卑族的姓氏改为 姓氏; 鼓励鲜卑贵族与 联姻; 采用 的官制、律令; 学习 的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 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等。 439鲜卑 洛阳 汉语鲜卑语 汉族 汉族 汉族贵族 汉族 汉族 改 革 措 施 背景 民族融合 汉

11、 化 措 施 迁都洛阳 正方:孝文帝改革使鲜卑族丧失了勇武之气, 导致了北魏的衰落和鲜卑族的灭亡。 反方:孝文帝改革使鲜卑族最终汇入中华民族 大家庭,推动了整个民族的进步。 原因 北方民族大融合 北魏统一 孝文帝迁都 措施 孝文帝改革 建立 统一 迁都 作用 557-581 北朝 : 南朝 : 南北朝的朝代更替表 南北朝 北魏 东魏 西魏 北齐 北周 宋齐梁陈 隋 386-534 534-550550-557 535-557 420-479 479-502 502-557 557-589 的 统 一 1、北魏是下列哪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 ) A.羯 B.鲜卑 C.氐 D.匈奴 2、下列内容,

12、属于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 的是:( ) 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 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 增强了国家军事力量 使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相对稳定,北方的经济得 到恢复和发展 A. B. C. D. B C 1、439年统一黄河流域的是( ) A、三国中的魏国 B、氐族建立的前秦政权 C、鲜卑族建立的北魏政权 2、北魏孝文帝将都城从平城迁都到( ) A、长安 B、洛阳 C、许 D、殷 3、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的改革是( ) A、商鞅变法 B、管仲改革 C、李悝变法 D、北魏孝文帝改革 4、孝文帝改革主要是向哪个民族学习?( ) A、氐 B、鲜卑 C、汉族 D、匈奴 你能做对吗你能做对吗 三国两晋南北

13、朝是中国历史 上的一次大分裂时期。你能 将魏、蜀、吴、西晋、东晋 、十六国、南朝、北朝准确 地对号入座吗? 魏 蜀吴 西晋 十六国 东晋 北朝 南朝 三国两晋南北朝 想一想: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出现过哪几次统一局面? 阅读下列材料: 恩格斯说:在长期的征服中,比较野蛮的征服者, 在大多数情况下,都不得不适应征服后存在的比 较高的”经济情况”,他们为被征服者所同化,而且 大部分甚至还不得不采用被征服者的语言。 请回答: (1)例举与恩格斯的话最吻合的一次中国古代改革? (2)你知道这场改革的前后,哪些方面发生了变化吗? 北魏孝文帝改革 语言、服饰、姓氏、婚姻、官制律令、礼法等 在今天的日常生活中,汉 族和少数民族相互影响的 现象有没有?找找看! 提醒:从衣食住行等方面去寻找 寻找我们自身所带有的 民族融合的特征 说明:中华民族是许许多多民族团结的中华民族是许许多多民族团结的 大家庭。各民族之间相互学习,互通有无大家庭。各民族之间相互学习,互通有无 ,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国文化。我们每一,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国文化。我们每一 个人身上,都或多或少带有其他民族的特个人身上,都或多或少带有其他民族的特 征。征。 探究活动探究活动 中国朝代演进歌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与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