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与主观方面4.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7871919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PPT 页数:54 大小:30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主体与主观方面4.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主体与主观方面4.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主体与主观方面4.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主体与主观方面4.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主体与主观方面4.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主体与主观方面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主体与主观方面4.(5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7章 犯罪主体与主观方面 一、犯罪主体概述 是指实施犯罪行为,并且应当对自己的罪 行承担刑事责任的人。 二、刑事责任能力 (the Ability of Criminal Responsibility) 犯罪主体的核心是行为人有无刑 事责任能力的问题。 1、刑事责任能力的概念 n刑事责任能力 行为人实施犯罪行为时所具有的、 认识自己的行为性质及其后果,并决定 是否实施该犯罪行为的能力 n刑事责任能力的本质是人的意志自由问 题 2、刑事责任能力的构成 (1)辨认能力: 对自己的行为性质、行为后果、行为与结 果之间的因果关系等事实的认识能力 辨认能力是刑事责任能力的基础 (2)控制能力: 是否实

2、施已经认识到的危害行为的抉择能力 或者选择能力 控制能力是刑事责任能力的关键 n刑事责任能力是行为人辨认能力和控制能力的 有机结合 3、决定和影响刑事责任能力的因素 (1)刑事责任年龄 n其意义在于从年龄上,划定刑事责任的 范围,将不应当负刑事责任的人排除在 惩罚面之外。 我国刑法典第17条 确定的刑事责任年龄段 无刑事责任年龄段 n不满14周岁的人实施刑法禁止的任何危 害行为,均不负刑事责任 相对刑事责任年龄段 n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实施刑法 禁止的下列危害行为,应当承担刑事责 任 n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 、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 、投放危险物质 负完全刑事

3、责任年龄段 n已满16周岁以上的人犯罪,应当承担刑 事责任 刑法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 n刑法第17条第四款规定,未满18周岁的 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从 轻或者减轻处罚 n对不构成犯罪的未成年人的处理 责令其家长严加管教 必要的时候由政府收容教养 特殊问题 A、年龄的计算 B、行为跨年龄段的处理 C、行为实施和结果发生有较长的时间间 隔的场合,如何处理? 对年龄应当以行为发生时为基准进 行判断,但是行为人实施了一定的身 体动作以后,达刑事责任年龄后具有 防止结果发生的义务。 n刑修案(八)新增: n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从 轻或者减轻处罚;过失犯罪的,应当从轻或 者减轻处

4、罚。 (2)精神疾患 刑法规定了三种情况的影响刑事责任能力的 精神疾患 n重度且持续性的精神疾病 刑法典第18条第1款 n重度但属偶发性的精神疾病 刑法典第18条第2款 n轻度的精神疾病 刑法典第18条第3款 (3)生理缺陷 刑法第19条 n又聋又哑的人 n盲人 上述两种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但是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4)醉酒人 n醉酒由于酒精在人体内的作用使得 人产生认识事物和行动自由等方面障碍 的状态 n醉酒的种类 生理性醉酒 病理性醉酒 n刑法惩罚的是生理性醉酒人所实施的犯 罪行为 n案例1李某在14岁之前盗窃各类财物约五万余元。14 岁生日那天,李某邀集几个朋友一起吃饭。饭

5、后回家途 中(当晚九点),李某看到一行人手拿一个提包,即掏 出随身携带的弹簧刀将持包人刺伤,将包抢走,包内有 手提电话一部、现金5000余元。第二天李某出门游逛, 见路边停着一辆吉普车,即设法打开车门,将车开走。 行驶途中,因操作生疏,将在车站候车的3人挂倒,二 死一伤。李某不仅未停车,反而加大油门逃走。当日下 午,李某将汽车以两万元的价格卖出。听说警察在调查 此案,李某逃走,后被抓获。经查,李某在逃亡的第五 天还曾教唆一个15岁的男少年抢劫他人财产1200元;帮 助他人运输毒品30克,获得运输费150元。 请对李某的上述各行为从刑法角度进行分析并说明理由 。 三、犯罪主观方面 犯罪主观方面的

6、概念:是犯罪人 实施刑法禁止行为时的主观心理状 态。 (一) 犯罪故意 (Criminal Intent) 刑法典第14条规定 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造成危害 社会的结果,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 的心理态度。 犯罪故意心理的构成 1、认识因素 (1)明知已经认识 (2)明知的内容 自己行为性质 行为产生的后果 行为与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行为对象 其他情况 (3)明知的程度 必然性(确定性) 可能性(或然性) 故意的心理构成 2、意志因素 (1)希望追求 (2)放任容忍,无所谓 直接故意 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 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 这种结果发生的主观心理态 度。(其构成如图) 直接故意构成

7、图 构成 种类 认识因素 意志因素 确定故意 必然性 希望 或然故意 可能性 希望 间接故意 n 行为人明知自己行为可能造成危害社 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该危害结果发生的态 度。(其构成如图) 认识认识 因素 意志因素 可能性 放任 间接故意的情形 行为人 犯罪(直接故意) 危害结果(间接故意) 行为人 非犯罪(无犯罪故意) 危害结果(间接故意) 行为人 轻犯罪 重犯罪 (间接故意)(直接故意 ) 1、行为人追求一个犯罪目的,放任另一个危害结果 2、行为人追求一个非犯罪目的,放任另一危害结果 3、行为人实施犯罪时不计后果,放任重结果的发生 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的区别 直接故意 间接故意 认识因素 必

8、然性 可能性 可能性 意志因素 希望 放任 结果发生与 否对定罪的 影响 不影响 重大影响 (二)犯罪的过失 (Criminal Negligence) A、概念 刑法典第15条规定 n 犯罪过失,是指行为人已经预见自己 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轻信 可以避免,或者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 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由于疏忽大意而 致使危害结果发生的主观心理态度。 n B、过失的法定类型 1、疏忽大意的过失 n 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 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 以预见,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 度。 疏忽大意的过失的特征 之一 (1)应当预见前提 “应当预见”以行为人有预见能力

9、为 基础 预见能力的判断标准: n 主观标准行为人标准 n 客观标准社会一般人的认识能力 n 主、客观统一标准以行为人的认识能 力为主,兼顾社会一般人的认识能力。 疏忽大意的过失的特征 之二 (2)没有预见事实 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将要导致的危害 后果,没有认识。 疏忽大意的过失的特征 之三 (3)疏忽大意原因 n 疏忽大意,即不注意 n 表现为:粗心大意、马虎草率、消 极怠慢、不负责任等 2、过于自信的过失 行为人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 会的结果,但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 果的心理态度。 n特征: (1)认识因素上,已经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 以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有认识的过失)

10、(2)意志因素上,行为人轻信自己实施的既 定行为不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 注意:在认定过于自信的过失时,不能将合理信 赖认定为轻信能够避免。 过于自信过失与间接故意的异同 过于自信间接故意 相 同 点 认识 程度 可能性 可能性 对结果 的态度 不希望 无所谓 不 同 点 主观认 识与实 际状况 不一致 一致 对结果 的态度 想避免 放任 (容认) 案例 n李某,男,35岁,农民。 n一天,李某领着13岁的儿子路过自己的自留山坡 下,看见几个邻村的农民在自己的自留山坡挖树 根,就对儿子说:“咱们从山后爬上去,往山下 滚石头,砸死他几个,看他们以后还敢不敢来。 ”随后就到了山上,在距正对挖树根人

11、左侧5米处 往下滚石头。挖树根的农民纷纷躲避。在此过程 中,有一块石头撞到山边的巨石上,反弹回来, 将其中一个农民击倒,该农民滚落山脚死亡。 n问:李某主观上是何种心理状态? 24岁的张某非常喜欢邻居家4岁的男孩小淘。一 日,张某带小淘到一座桥上玩,张某提着小淘 的双手将其悬于桥边,小淘边喊“害怕”边挣 扎,张某手一滑,小淘掉入河中,张某急忙去 救,小淘已经溺水而死。从刑法理论上来 看,张某对小淘的死亡结果在主观要件上所持 的心理? A间接故意; B疏忽大意的过失; C过于自信的过失; D意外事件. n某医院妇产科护士甲值夜班时,一新生婴 儿啼哭不止,甲为了止住其哭闹,遂将仰 卧的婴儿翻转成俯

12、卧,并将棉被盖住婴儿 头部。半小时后,甲再查看,发现该婴儿 已无呼吸,该婴儿经抢救无效死亡。经医 疗事实委员会鉴定,该婴儿系俯卧使口、 鼻受压迫,窒息而亡。甲对婴儿的死亡结 果有何主观罪过? nA、间接故意;B、直接故意 nC、疏忽大意的过失;D、过于自信的过失 n猎人不小心误将树林中的人当作 野兽而开枪击毙,猎人的行为( )。 n是意外事件 n是过于自信的过失杀人罪 n是疏忽大意的过失杀人罪 n不构成犯罪 无罪过事件 n刑法第16条规定,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 了损害结果,但是不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 ,而是由于不能抗拒或者不能预见的原因 所引起,不是犯罪。 n不可抗力,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不能克

13、 服。 n意外事件,是指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 损害结果,但是不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 而是由于不能预见的原因所引起的情形。 n某甲意图杀害某乙,某日趁乙不 备将乙从桥上推下企图将乙淹死,不料 乙却因头部碰到石头而摔死,并不是被 淹死的。甲的行为( )。 n是故意杀人罪(既遂) n是故意杀人罪(未遂) n是意外事件 n是过失致人死亡罪 (三)刑法上的认识错误 n行为人的主观认识和客观事实状 态不一致 n错误的角度:行为人 错误的分类 1、行为人对法律的认识错误 n行为人自认为不是犯罪 n行为人自以为是犯罪 n行为人对法律规定得不正确理解 n结论:不影响司法机关的处理 2、行为人对事实的错误认识

14、n对行为实际性质的错误认识 n对犯罪对象的错误认识 n对行为工具的错误认识 n对行为因果关系的错误认识 n结论: n1、迷信犯不构成犯罪; n2、误把甲当作乙,但甲乙价值相同,结果 是犯罪既遂; n3、误把甲当作乙,但甲乙价值不同,以轻 罪定; n4、为了害人,结果杀了野兽,定杀人未遂 ;为了杀野兽,而杀了人,则要么是过失 ,要么是意外事件。 案例(错误) n甲化装后拦路强奸妇女,黑夜中将提前下班的 妻子当作其他妇女,对其实施了“强奸”行为。 回家后,方知自己的行为对象是自己的妻子。 n问:甲的行为是否构成强奸罪? n甲乙同时开枪击中丙,两个人都打中了丙的要 害,但是无法判断先后顺序,无法确定

15、哪一枪 先造成丙的死亡。 n问:甲乙的行为如何评价? 案例 n甲欲开枪杀乙,但由于自己的枪法不好 ,结果将在乙附近的丙击中死亡。 n问:甲的行为是犯罪既遂还是未遂? 甲的行为是认识错误还是对象错误 ? 本章案例一 n警察甲发现自己配备的公务用枪 丢失后,不及时报告。乙利用甲 丢失的枪支杀死、杀伤若干人。 n问:甲的主观心理态度是什么? 本章案例二 n甲的女儿乙(7岁)撒谎,甲便用一根竹 片抽打乙的臀部,甲每抽打一次便问一 声“还撒谎吗”,乙只是哭但不回答,甲 便继续抽打。大约抽打30几下后,甲听 不到乙的哭声便住手,并将乙抱到床上 。20多分钟后发现乙死亡。 n问:甲的主观上有无犯罪的故意? 本章案例三 n甲男,打工者。 n某年的春节期间,甲租住的房屋内有电视机, 但无电视闭路。当看到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