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原理 齿轮系及其设计.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7869217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PPT 页数:55 大小:3.7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原理 齿轮系及其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机械原理 齿轮系及其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机械原理 齿轮系及其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机械原理 齿轮系及其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机械原理 齿轮系及其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机械原理 齿轮系及其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原理 齿轮系及其设计.(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1-1 齿轮系及其分类 11-2 定轴轮系的传动比 11-3 周转轮系的传动比 11-4 复合轮系的传动比 11-8 其他新型行星齿轮传动简介 11-7 行星轮系的类型选择及设计的基本知识 第11章 齿轮系及其设计 11-5 轮系的功用 11-6 行星轮系的效率 轮系:用一系列相互啮合的齿轮将主动轴和从动轴连 接起来,这种多齿轮的传动装置称为轮系。 轮系应用举例 导弹发射快速反应装置 11-1 齿轮系及其分类 汽车后轮中的传动机构 1 2 3 4 5 应用1 应用2 轮系 定轴轮系 所有齿轮几何轴线位置固定 空间定轴轮系 平面定轴轮系 周转轮系 某些齿轮几何轴线有 公转运动 行星轮系(F1)

2、 差动轮系(F2) 复合轮系 由定轴轮系、周 转轮系组合而成 根据轮系运转时,各个齿轮的轴线相对于机架的位置是否都是 固定的,将轮系分为: 平面定轴轮系空间定轴轮系 输入 输出 输出 (1)定轴轮系 所有齿轮几何轴线位置固定。 平面定轴轮系 3 1 2 空间定轴轮系 1 3 2 3 4 4 5 (2)周转轮系 轮系运转时,至少有一个齿轮轴线的位置不固定,而是绕某一固 定轴线回转,则称该轮系为周转轮系。 (mvi) 周转轮系 基本构件 行星轮 2 行星架(系杆、转臂) H 中心轮(太阳轮) 1、3 机架 周转轮系 周转轮系的组成 F=1 (有一个中心轮作了机架) F=2 (中心轮都是转动的) H

3、 1 2 3 o1 1 2 o2 H 3 中心轮 行星轮 转臂 差动轮系 按自由度的数目分类 行星轮系 3 2 1 3 4 1 2 3 44 2 1 行星轮系:自由度F1的周转轮系。 差动轮系 行星轮系 中心轮是转动,还是固定? 差动轮系:自由度F2的周转轮系。 双排2KH 型单排2KH 型 根据基本构件不同分类 2KH 型 3K 型 KH V型 3K 型 周转轮系 定轴轮系 4 3 5 H 1 2 6 1 2 3 H1 4 5 H2 周转轮系2 周转轮系1 复合轮系1 复合轮系2 (3)复合轮系 由基本周转轮系与定轴轮系或者由几个周转轮系组成的轮 系,称为混合轮系。 轮系运转时,如果各齿轮轴

4、线的位置都固定不动,则称之为 定轴轮系(或称为普通轮系)。 3 1 2 4 (mvi) 11-2 定轴轮系的传动比 多级定轴轮系 轮系传动比的计算,包括确定iij的大小和输入轴与输出 轴转向关系。 定义 轮系输入轴的角速度(或转速)与输出轴的角速 度(或转速)之比,称为轮系的传动比,常用iij表示,即 1. 传动比大小的计算 齿轮1为主动轮,齿轮5为从动轮 惰轮 结论 定轴轮系的传动比 所有从动轮齿数的连乘积 所有主动轮齿数的连乘积 齿轮1为主动轮,齿轮5为从动轮 1 3 2 3 4 4 5 (1).平面定轴轮系(各齿轮轴线相互平行 ) 惰轮 2.首、末轮转向关系的确定 法一:当轮系的主、从动

5、轮轴 线平行时,内啮合时两者转向相同 用“”号表示;外啮合时两者转向 相反,用“”号表示。 1 2 3 3 4 4 5 法二:用画箭头的方法确定 w1 w5 (mvi) 定轴轮系 (2).轮系中的齿轮的几何轴线不平行 锥齿轮方向:相对或相背 蜗轮蜗杆:当交错角90时,蜗轮蜗杆 旋向相同,主动轮,左旋用左手,右旋 用右手,四指为旋转方向,大拇指的反 向是啮合点处从动轮运动方向。 定轴轮系中各轮几何轴线不都平行,但是 输入、输出轮的轴线相互平行的情况 传动比方向判断:画箭头 表示:在传动比大小前加正负号 输入、输出轮的轴线不平行的情况 传动比方向判断 表示 画箭头 1 2 3 3 4 4 5 定轴

6、轮系的传动比 转向: 法(只适合所有齿轮轴线都平行的情况) 画箭头法(适合任何定轴轮系) 结果表示: (输入、输出轴平行) 图中画箭头表示(其它情况) 大小: 结论: 轮系传动比等于各级齿轮传动比的连乘积; = i12 i23 i34 i45 w2 w2 w3 w3 w4 w4 i15 = w1 w5 z2 z1 (- ) z3 z2 (+ ) z4 z3 (- ) z5 z4 (- ) = z3 z4 z5 =(-1)3 z1 z3 z4 定义用 imn =(-1)m 所有从动轮齿数连乘积 所有主动轮齿数连乘积 同时与两个齿轮啮合的齿轮称为惰轮,在计算式中不出现,其作 用表现为:m.结构要求

7、;n.改变转向; 空间定轴轮系转向用箭头方式确定。 其中:m,n 分别为主动轮和从动轮;m 为外啮合齿轮的对数。 计算式为 给整个周转轮系加一个与系杆H的角速度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公共角速度H -wH 2 1 3 H 1 2 3 H 0 0 w1 wH w2 w3 2 1 3 H 1 2 3 H 0 0 wH1 wH2 wH3 转化轮系 11-3 周转轮系的传动比 差动 轮系 转换 轮系 构件名称 原周转轮系中 的角速度 转化轮系中各 构件的角速度 wHH =wH - wH =0 注意:在转化机构中系杆H 变成了机架。 给整个周转轮系加一个与系杆H的角速度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公共角速度H

8、-wH 2 1 3 H 1 2 3 H 0 0 w1 wH w2 w3 2 1 3 H 1 2 3 H 0 0 wH1 wH2 wH3 转化轮系 wH1 =w1- wH wH2 =w2- wH w w1 w2 w3wH3 =w3- wH 系杆 中心轮 中心轮 3 行星轮 2 “转化机构”经加上附加转动后所得的机构称为原来周转轮 系的转化机构。 计算该转化机构(定轴轮系)的传动比: 2 1 3 H 1 2 3 H 0 0 wH1 wH2 wH3 转化轮系 iH = 13 w1H w3Hw3- wH = w1- wH z2 z1 (- ) z3 z2 (+ )= z3 z1 (- )= 推论:周转

9、轮系传动比计算式为 iH = mn wmH wnHwn- wH = wm- wH (-1)r f(z)= 说明: r为转化轮系中外啮合齿轮对数; f(z)为转化轮系中由m传递至n的用齿数表示的传动比计 算式; 对于差动轮系,若已知两个原动件值,则可求出另一构 件值;若已知一原动件值,可求出另两构件的传动比值; 对于差动轮系,原动件角速度有符号,需正确带入; 2 1 3 H 1 2 3 H 0 0 wH1 wH2 wH3 转化轮系 iH = mn wmH wnHwn- wH = wm- wH (-1)n f(z)= 对于行星轮系,因其中必有一中心轮固定,假设中心轮 3固定,于是有: iH = 1

10、3 w1H w3H 0- wH = w1- wH z3 z1 (- )= 0 - wH / wH w1 / wH - wH / wH z3 z1 (- )= - 1 i1H - 1 z3 z1 (- )= = iH 13 i1H =1-iH 13 imH =1-iH mn 推论: 例1 例1 例2 :z1=48, z2=42,z2=18, z3=21,n1=100r/min,n3= 80 r/min,方向如图所示。求: nH 2 H 2 3 1 例3 :z1=28,z2=18, z2=24,z3=70 求: i1H 1、计算复合轮系传动比的正确方法是: (1)正确区分基本轮系 (2)分别列出各

11、基本轮系传动比的方程式 (3)找出各基本轮系之间的联系 (4)将各基本轮系传动比方程式联立求解 11-4 复合轮系的传动比 2、从复合轮系中找定轴轮系和周转轮系的方法: 找定轴轮系的方法是: 如果一系列互相啮合的齿轮的几何轴线都是不动的 ,那么这些齿轮和机架便组成一个定轴轮系。 找周转轮系的方法是: a.先找行星轮; b.再找系杆,有几个系杆就有几个周转轮系; c.再找中心轮;那么这些行星轮、中心轮、行星架及 机架便组成一个周转轮系。 例2 例4:在图示混合轮系中,已知各轮的齿数。求i14 。 解: 4 3 5 H 2 1 w2 = wH (3) 对于定轴轮系: 对于行星轮系: 分析左边为定轴

12、轮系,右边为周转轮系。 左右两边轮系的关系: 例5已知图示的轮系中各齿轮的齿数为Z1= Z3=15 ,Z2= 60,Z2= Z3, =20,Z4= 65, 试求轮系的传动比i1H 解:右边定轴轮系: 左边行星轮系: 两个轮系的关系 混合轮系的传动比 例6:z1=20,z2=30, z2=20, z3=40, z4=45, z4=44, z5=81, z6=80 求: i16 1 2 2 3 4 4 56 H 解:左边定轴轮系: 右边行星轮系: 两个轮系的关系 混合轮系的传动比 例7如图所示的轮系中,已知蜗杆1为单头右旋蜗杆,转向如图, 转速n1=1500r/min,各轮齿数分别为z2=50,z

13、2=z3=30, z3=z4=z5=20,z4=40,z5=15,z6=60,求nH的大小及方向。 解:左边定轴轮系: 右边行星轮系: 两个轮系的关系 由(1)(2)(3)得方向向下 1实现分路传动 1 2 3 45 6 7 8 9 n m 齿坯 右旋单头蜗杆 单头滚刀 11-5 轮系的功用 2. 实现大传动比传动 1 2 3 46 5 7 8 x y n1n3 3. 实现变速传动 4.实现换向传动 5.实现运动的合成 6.实现运动的分解 7.实现结构紧凑的大功率传动 2.行星轮系中各轮齿数的确定 (1)尽可能近似地实现给定的传动比 11-7 行星轮系的类型选择及设计的基本知识 3 H 2 1 (2). 满足同心条件 (3). 满足均布条件 两中心轮的齿数和为行星轮数的整数倍 (4). 满足邻接条件 相邻两个行星轮的齿顶圆不得相交。 配齿公式 补1 计算图示轮系的传动比i1H。已知各轮齿数 z1=20, z2=34, z3=18, z4=36, z5=78, z6=z7=26。 4 3 2 H 2 1 补2 计算图示轮系的传动比i1H。已知各轮齿数 z1=20, z2=40, z2=20, z3=30, z4=80. 5 4 3 2 1 H 3 补3 计算图示轮系的传动比i15。已知各轮齿数 z1=22, z3=88, z3=z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