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供给模型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7868282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7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货币供给模型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货币供给模型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货币供给模型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货币供给模型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货币供给模型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货币供给模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货币供给模型(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九章第三节 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 一.货币供给与货币供给量 1.货币供给(money supply): 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银行系统向经济中投入、创 造、扩张(或收缩)货币的行为,是银行系统向经济中 注入货币的过程。 货币供给主要研究由谁来提供货币、提供什么货币 、怎样提供货币和提供多少货币等问题,从而引出了货 币供给的主体、货币的口径与层次、货币供给机制、 货币供给的控制等诸多理论与实际问题. 第九章第三节 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 2.货币供给量(money aggregate): 一国经济中被个人、企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持有的 可用于各种交易的货币总量.它由包括中央银行在内的 金融机构供应的存款货

2、币和现金货币两部分构成。 在现代货币供给理论中,货币供给量通常是一个存 量的概念。 货币供给量是货币供给过程的结果,其源头是中央银行 初始供给的基础货币,经过存款货币银行的业务活动可 以出现数倍的货币扩张. 第九章第三节 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 二.基础货币 基础货币,或称高能货币、强力货币,是西方经济学 中首先使用的概念。它通常指起创造存款货币作用的 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与流通于银行体系 之外的通货这两者的总和。前者包括商业银行持有的 库存现金、在中央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以及超额存 款准备金。基础货币常以下式表达: B = R + C 基础货币直接表现为中央银行的负债。 第九章第三节

3、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 三.货币乘数(货币乘数模型、乔顿乘数模型) M = Bm 现假定: (1)流通中现C和支票存款D保持固定的比率: C/D=c; (2)非交易存款TD与支票存款D也保持固定的比率 :TD/D=t; (3)支票存款的法定准备金率为 rd,非交易存款 的法定准备金率为 rt ; (4)银行持有的总准备金为R,其中超额准备金占 支票存款的比率为e; 第九章第三节 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 1.货币乘数m的推导: 根据定义: B = R + C 因为: rd* rt *TD e*D 又因为t 所以: D(rd rt te) m= /B = ()/ (R + C) =(1+c)D)/ D(r

4、d rt te+c) =(1+c)/ (rd rt te+c) 第九章第三节 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 2.货币乘数m2的推导: 根据定义: B = R + C 2 + TD m2= 2/B = (+TD)/ (R + C) =(1+c+t)/(rd+rt*t+e+c) 第九章第三节 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 3.例题: 某国商业银行体系共持有准备金亿元,公众 持有的通货数量为亿元,中央银行对活期 和定期存款规定的法定准备金分别为本和 蔼,据测算,流通中的现金漏损率为避免 ,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率为,而定 期存款与活期存款间的比率为,试求: ()货币乘数m和货币乘数m ()狭义货币供应量和广义货币供应量2

5、 () 第九章第三节 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 四对货币乘数的进一步探讨:银行及非银行公众 的行为 以货币乘数m=(1+c)/(rd+rt*t+ e +c)为例,影响货 币乘数数值大小的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中央银行的行为参数即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rd和rt; 其次是:商业银行的行为参数即超额准备金率e; 其三是:社会公众行为参数即通货存款比率c和定 期存款比率t. 第九章第三节 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 1.通货比率c=C/D 当c,在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 m和 影响通货比率的主要因素: (1)公众可支配收入水平的高低 (2)用通货购买或以支票购买的商品或劳务的相 对价格的变化 (3)公众对未来通

6、货膨胀的预期 第九章第三节 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 2.定期存款占活期存款的比率t=TD/D 当t,在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 m和 影响定期存款比率的主要因素: (1)收入水平 (2)定期存款的利率 第九章第三节 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 3.商业银行持有的超额准备金占活期存款的比率e=E/D 当e,在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 m和. 影响超额准备金比率的主要因素: (1)保有超额准备金的机会成本的大小; (2)借入超额准备金成本的大小; (3)经营风险和资产流动性的状况 第九章第三节 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 4.活期存款准备金率rd和定期存款准备金率rt 由中央银行直接控制, 当rd和rt ,在其他变量不变

7、的情况下, m 和. 中央银行可以通过控制基础货币B和活期存款准备金率rd 定 期存款准备金率rt 控制货币供应量. 另外,政府部门的财政收支以及公债也会影响货币乘数的变化. 综上所述:货币乘数是rd,rtt,e ,c等多个变量相互作用的结果, 它取决于中央银行 商业银行 政府部门及社会公众的行为 . 因此:货币供给量是由中央银行 商业银行 政府部门及社会 公众的行为共同决定的. 第九章第三节 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 五.基础货币的决定 由于基础货币础货币 是中央银银行的负债负债 ,因此可根据中 央银银行的资产负债资产负债 表来考察决定基础货币础货币 大小及 变动变动 的因素。 中央银银行负债负债

8、 表(见见下页页) 第九章第三节 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 资产资产负债负债 黄金、外汇汇及特别别提款权权 A1 流通中通货货 B1 政府债债券 A2商业银业银 行存款 B2 对对商业银业银 行贷贷款、贴现贴现 A3 财财政部存款 L1 其他资产资产 A4外国存款 L2 净值净值 及其他负债负债 L3 合计计合计计 第九章第三节 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 对此表, 可得 A1+A2+A3+A4=B1+B2+L1+L2+L3 B=C+R=B1+B2=(A1+A2+A3+A4)(L1+L2+L3) =(A1L2)+(A2L1)+A3+(A4L3) =(国外资产外国存款)+(政府债券政府存款)+对商业银 行贷款

9、和贴现+(其他资产净值及其他负债) 归纳为 B=国外资产净额+对政府债权净额+对商业银行的债权+ 其他金融资产净额 公式右方各项是中央银行的资产净额,在任一时点上,基础货币 的大小等于上述四项资产净额之和,在任一时期,基础货币的增 减变动等于这四项资产增减相抵后的净额变动。 第九章第三节 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 六.中央银行控制基础货币的主要方式 1.公开市场业务 2.贴现贷款 第九章第三节 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 七.影响中央银行控制基础货币的主要因素 1.银行的贴现贷款需求 2.政府预算赤字 3.中央银行稳定汇率的目标 第九章第三节 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 八.货币供给的内生性与外生性 1.内生变量(

10、Endogenous Variables):也叫 非政策性变量,它是指在经济体系内部由 经济因素所决定的变量。这种变量通常不 为政策所左右。 典型的内生变量是市场经济中的价格、利 率、汇率等经济变量。 第九章第三节 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 2.外生变量(Exogenous Variables): 又称政策性变量,是指由经济体系中 的外部因素决定的变量。 典型的外生变量是税率。 第九章第三节 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 3.货币供给是内生变量还是外生变量? 争论的实质:货币供给的可控性问题 争论的政策意义: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货币供给是内生变量 没有可控性 货币政策可能无效。 货币供给是外生变量 具有可控性

11、货币政策是有效的。 第九章第三节 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 4.关于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和外生性的讨论 两个基本的概念: 货币供给的内生性 :是指货币供给难以由中央 银行绝对控制,而主要是由经济体系中的投资、 收入、储蓄、消费等各种因素内在地决定的,从 而使货币供给量具有内生变量的性质。 货币供给的外生性:是指货币供给可以由中央银 行进行有效地控制,货币供给具有外生变量的性 质。 对此问题的讨论 :国外和国内学者的观点 第九章第三节 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 国外学者的观点 外生货币供应论:货币供给是可以被中央银行控制 的外生变量。 代表人物:凯恩斯(1936);弗里德曼(1963); 米什金(1998)等。

12、 主要依据:中央银行对基础货币的可控性很强;同时 对决定货币乘数的因素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和控制力。 政策意义:货币政策很重要(有效)。 第九章第三节 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 国外学者的争论 内生货币供应论 :货币供给由经济体系内诸多因 素决定并影响经济运行的内生变量。 v代表人物:托宾(1963、1976);萨缪尔森( 1979)、琼罗宾逊夫人(1982)等。 v主要依据:货币供给模型受众多主体行为影响, 实际经济运行对货币供给有决定性作用;金融创 新对货币供给影响巨大;中央银行受制于多方因 素,不能单独决定货币供给。 v政策意义:货币政策难以控制货币供给量,中间 指标应该选择利率。 第九章第三节 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 国内学者的观点 主张内生货币供应论的学者 中央银行的独立性不强; 现实经济运行中的内生性因素很强。 主张外生货币供应论的学者 从本源上说货币供给都是由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 业务决定的,货币供给是完全可以控制的。 我国的中央银行有足够的权威和手段控制货币供 应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