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常规314综述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7858624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2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护理常规314综述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护理常规314综述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护理常规314综述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护理常规314综述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护理常规314综述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护理常规314综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护理常规314综述(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护理常规 2016-3-14 李玲 一、完全胃肠外营养护理常规 1.在完全胃肠外营养(TPN)治疗过程中,严格观察患者 有无全身不良反应,清醒患者做好思想工作,取得配合。 2.应用TPN治疗宜选中心静脉。 3.严格无菌操作,穿刺点无菌敷料覆盖,保持穿刺部位干 燥清洁。 4.保持中心静脉导管通畅,接头连接紧密牢固,防止导管 扭曲折叠。 5.营养液要现配现用,24小时匀速输入,每日更换输液管 ,严禁在营养液中加入其他药物。 6.输注过程中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及观察患者反应,防止发 生并发症。 二、肠内营养护理常规 1.胃管内注食时取半卧位,避免误吸。 2.每次注食前后温开水冲洗胃管,防止管道堵塞 。

2、3.使用肠内营养泵匀速输入,浓度从低到高,逐 渐增加滴注速度。 4.严防营养液发生污染,输注过程中酌情使用加 温器,避免温度过低引起肠道功能障碍。 5.观察患者反应,出现腹痛、恶心、呕吐时,应 考虑营养液的量、温度、速度是否合适,胃管位 置是否合适。 6.做好心理护理。 三、降温仪应用护理常规 1.严格遵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2.在使用前要确保水箱中的水位保持在规定的范 围内,缺水时要及时补充。 3.使用中一定要正确连接各管路,连接口要拧紧 。 4.根据医嘱准确设定所需水温、体温的控制范围 。 5.患者在使用降温仪时,要严密观察皮肤的颜色 及体表温度,定时按摩皮肤,以防冻伤,做好记 录。 6.

3、严密注意温度探头放置位置是否正确,以防温 度探头脱落。 四、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术护理常 规 (一)目的 1.保护患者的外周静脉,防止输注刺激性药物和高渗性或粘稠性药物 对静脉造成的不可修复的损伤。 2.减少反复外周静脉直接穿刺输液的痛苦。 3.安全方便,减少护理工作量。 (二)置管前护理 1.心理护理:置管前向清醒患者及家属详细介绍置管目的、优点及注 意事项,尊重患者的知情同意权并签字。 2.环境准备:患者周围环境要宽敞整洁,温度适宜,减少人员走动。 (三)置管术中护理 在置管的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穿刺时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减少人员走动。与术者密切配合,正确选择穿刺点,维持好体位,

4、尽可能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 四、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术护理常 规 (四)置管术后护理 1.置管24小时内注意观察局部有无肿胀、皮下气肿,穿刺点有无渗血 、渗液等异常情况。置管处术后24小时换药一次,以后每周换药1-2 次。如有敷贴松脱或卷边应及时更换。 2.更换敷贴时,先用75%酒精消毒3遍,再用碘伏消毒3遍。注意沿导 管的方向向上0角度揭去敷贴,以免将导管拔出,观察导管周围皮肤 有无渗血、渗液、发红、分泌物等,有无导管滑脱、移位等情况。 3.交接班时进行脉冲冲洗,输液完毕用含肝素的生理盐水正压脉冲式 封管。 4.如导管堵塞可采用以下方法处理:生理盐水50ml加尿激酶10万单位 稀释注入导管,保

5、留20分钟后再静推回抽,如此反复。导管再通后用 20ml生理盐水正压脉冲式封管。 5.如需采集血标本、输注血液制品及黏稠液体后,要进行冲管及更换 接头,减少有形成分附着,防止导管堵塞。 四、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术护理常 规 6.并发症观察及护理 6.1空气栓塞:是最严重也是最容易发生的并发症。输液时护士应加强巡视,及时更换 液体,防止药液滴尽后空气进入血管。同时,向患者及家属宣教有关注意事项,取得 合作。 6.2感染:穿刺点局部细菌繁殖并随导管反复移动被带入体内或导管头端;输液管道连 接处密封不严;未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等均是导致感染的原因。表现为穿刺处出现红、 肿、痛等局部感染,甚至出现全身感染。

6、预防: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认真检查输 液装置,包括输液器、三通管、肝素帽、输液泵及各连接点密封完善。 6.3出血:长期留置导管;肝素封管次数较多;有些患者肝脏功能差,凝血功能低下, 可出现穿刺处出血或渗血。应定期检查出凝血时间和血液粘稠度,密切观察局部皮肤 黏膜有无瘀点、瘀斑,牙龈有无出血。消毒穿刺处时切不可强行将结痂脱掉,以免引 起出血。 6.4导管堵塞:造成导管堵塞的原因,通常与静脉高营养输液后导管冲洗不彻底;封管 液选择、用量以及推注速度选择不当;患者凝血机制异常等有关。在静脉高营养输液 或化疗后应彻底冲洗管道,每次输液完毕应正确封管。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 适的封管液及用量,注意

7、推注速度不可过快。 6.5静脉炎:是PICC置管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多为机械性静脉炎,其症状为穿刺部位血 管红肿热痛,触诊时静脉如绳索般硬、滚、滑、无弹性。轻症时给予喜疗妥外敷,重 症一般需要拔管,给予物理治疗。 四、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术护理常 规 (五)健康教育 1.置管的上肢勿负重(举重、提重物等) 2.避免游泳、水上作业等水中运动,尤其第 一个24小时不湿水。淋浴时用薄膜包好, 勿弄湿敷料。 3.学会自我观察穿刺点及导管的情况,如有 回血、红肿或不明原因的高热及时就诊。 五、意识障碍护理常规 1.基础护理 1.1保持清洁,口腔每日清洁3次以上,每周洗头1次,每周擦浴1-2次 。 1.2眼睛

8、护理:有隐形眼镜者须取下并交患者家属保管;对眼睑不能 闭合者,可给患者用抗生素眼膏并加凡士林纱布,以防止角膜损伤。 1.3保持肢体处于功能位,定时被动运动,防止肌肉萎缩,关节畸形 ;必要时给予防血栓泵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1.4及时更换被服,保持床单位整洁。 2.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缺氧和肺部感染。 2.1根据呼吸情况选择合适的给氧方式,保持氧饱和度和血气在正常 范围。 2.2舌根后坠患者给予防止口咽通气道,必要时建立人工气道。 2.3采取合适的手段帮助患者排痰:气道吸引、雾化吸入等。 2.4每2小时翻身叩背,防止坠积性肺炎。 2.5及时清除口腔分泌物,防止误吸。 2.6人工气道患者见相关的

9、护理常规。 五、意识障碍护理常规 3.降低颅内压,防止脑疝 3.1躁动不安患者应寻找原因,不宜强制约束,以免患者挣扎使颅内压进一步增高。 3.2无禁忌的患者床头抬高30-45。 3.3安置体位时保持头颈和躯干呈一直线,防止颈部过屈过伸或扭曲。 3.4积极降温,减少脑耗氧。 3.5防止剧咳及便秘等增加腹内压的动作。 3.6配合降颅内压治疗:脱水、侧脑室引流等详见专科护理常规。 4.维持血压,保证脑灌注。脑灌注=平均压-颅内压,保持脑灌注在70-90mmHg。 5.采取合理的进食方式,保证患者的营养 5.1可以经口进食的患者,准备营养合理的饮食或者糊状食物,以便于吞咽,防止误吸 ;进食时抬高床头,

10、尽量采取坐位;偏瘫患者食物放在健侧颊部,并注意口腔内有无 食物残留。 5.2肠内营养见肠内营养护理常规。 6.维持正常的排泄功能 6.1尽量帮助患者建立自主排尿功能。可以每4小时检查膀胱,并按摩膀胱区域,协助 排尿。 6.2留置导尿管或膀胱造瘘管定期夹管,注意管道护理防止尿路感染。 6.3保持大便通畅,帮助患者建立规律排便。定时按摩下腹部以促进排便,必要时协同 使用开塞露或人工取便。 五、意识障碍护理常规 7.注意患者安全 7.1固定患者身上的各种管道,防止滑脱。 7.2避免使用热水袋取暖,如需使用,温度低于摄氏50,以免发生 烫伤 7.3常规使用床档保护,床放置于最低位,必要时使用约束具,防

11、止 患者坠床或者自伤。 8.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8.1皮肤破损:常规使用气垫床,对于运动和感觉障碍侧肢体给予特 别注意和保护,防止受压,定期检查皮肤完整性;大小便失禁患者及 时清洁皮肤,可选用皮肤保护产品,防止皮肤破溃。 8.2泌尿系感染:尽量帮助患者自行排尿,帮助家属选购合适的接尿 产品,如患者需用导尿管帮助排尿,要定期更换导尿管,注意无菌操 作,防止尿液返流。鼓励患者多进水,保持一定的尿量,以达到冲洗 尿路的目的。 五、意识障碍护理常规 9.健康教育 9.1体位与翻身的方法。 9.2采取安全措施的方法。 9.3自备饮食方法和喂食注意事项。 9.4生活护理的指导:卧床患者床上洗头、擦浴、 更换

12、被服方法;口腔护理,协助排尿、排便方法 。 9.5皮肤护理和压疮预防知识。 9.6被动活动以防止关节畸形和肌肉萎缩。 9.7缺氧的表现及窒息的紧急处理。 六、昏迷患者护理常规 1.保持呼吸道通畅:取半卧位或患侧卧位以利于分泌物引流,舌后坠时给予口咽通气道 ,气管切开者按气管切开护理常规护理,取出活动性假牙。 2.监测生命体征,观察与评估昏迷指数及反应程度的变化,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给予 处理。 3降低颅内压,患者取半卧位,抬高床头30-45,遵医嘱给予药物治疗如甘露醇,并观 察患者反应。 4.适当的肢体活动:定时进行床上被动肢体运动,保持功能位。 5.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补充营养,记出入量。如患

13、者吞咽功能未恢复,根据医嘱给予鼻 饲饮食。定期监测电解质水平。 6.保持身体的清洁与舒适:口腔护理每日3次、会阴护理每日2次。保持皮肤干燥、清 洁、完整、每周洗头1次,每2小时翻身1次,观察受压部位。保持床铺平整、清洁。 7.维持正常的排泄功能:每4小时检查一次膀胱充盈,协助排尿。留置导尿定期夹管、 开放,更换引流袋时注意无菌操作。保持大便通畅。 8.保护眼睛:有隐形眼镜者取下交家属保管,用生理盐水滴眼后再根据医嘱给予眼膏保 护。 9.患者安全的护理:妥善固定各种管道防止滑脱。使用床档、约束带防止坠床。 10.保持环境安静,室内温湿度适宜。 七、休克护理常规 1.休息与活动 1.1严重休克患者

14、应安置在ICU内监护救治,病室内保持温度22-24C,湿度50-60%左 右。保持环境安静,光线柔和,限制探视。 1.2体位:平卧或休克卧位(头躯干抬高15-20,下肢抬高20-30)心源性休克同时伴 有心力衰竭的患者取半卧位。 1.3绝对卧床休息,避免不必要的搬动,更换体位后密切观察病情。 2.饮食护理 2.1神志清的患者可进食清淡、易消化、富有营养的食物,昏迷患者根据病情遵医嘱给 予鼻饲、肠内营养或静脉营养。 2.2避免误吸。 2.3必要时禁食。 3.维持有效的通气功能 3.1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出现喉头梗阻时,行气管切开。 3.2及时给予鼻导管或面罩吸氧,提高动脉氧分压,改善组织缺氧。 3

15、.3及时吸痰,必要时雾化吸入。 3.4呼吸困难者,尽早使用呼吸机辅助通气。 3.5动态监测自主呼吸、辅助通气、血氧饱和度及动脉血氧分压的变化。 七、休克护理常规 4.补液护理:输液扩容是抗休克治疗的首要措施 4.1建立静脉通道:应迅速建立多条静脉通道,一般选用一条静脉用作扩容, 另一条输入各种抢救药品。必要时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这样既可提供快速补 液通道,又可监测中心静脉压,以指导治疗。合理安排输液顺序(先快后慢 ,先盐后糖,先晶后胶,见尿补钾)遵医嘱及时正确给药。 4.2快速补液时应注意有无肺水肿及心力衰竭的表现,如咳嗽,咳粉红色泡沫 痰等。如发现重要器官的损害,应及时处理。 4.3维持有效循环血量:准确记录24小时液体出入量、种类及每小时尿量。保 持静脉输液通畅,必要时静脉切开,以利于血容量的补充和用药及纠正水、 电解质紊乱,酸中毒,按病情掌握药量、滴速,保证准确及时给药。 5.血管活性药物的护理 5.1在补充血容量前提下,适当使用血管活性药物。 5.2血管活性药物应用微量泵持续匀速泵入,优先选择中心静脉。 5.3如从外周静脉泵入血管活性药,应严防药液渗漏。 5.4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期间,严密观察血压的变化,根据血压的波动调整药物 的用量。 七、休克护理常规 6.病情观察 6.1密切观察P、R、BP的变化,根据病情15-30分钟测量一次。 6.2维持体温的护理 6.2.1体温每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