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初期外交-高三复习.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7858146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4.2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中国初期外交-高三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新中国初期外交-高三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新中国初期外交-高三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新中国初期外交-高三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新中国初期外交-高三复习.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中国初期外交-高三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中国初期外交-高三复习.(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南京条约签字仪式 马关条约签字仪式 昨日的思考 你能用一两个词 概括旧中国外交的 特点吗? 屈辱 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 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 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呢 ? 周恩来 不平等 “跪倒在地办外交” “挺直腰杆办外交” 中国国际战略学会研究员萨本望 新旧中国外交的根本区别: 周恩来 (1949-1958) 陈毅 (1958-1972) 姬鹏飞 (1972-1974) 乔冠华 (1974-1976) 黄华 (1976-1982) 吴学谦 (1982-1988) 钱其琛 (1988-1998) 唐家璇 (1998-2003) 李肇

2、星 (2003-2007) 杨洁篪 (2007- ) 专题五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专题五、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三个阶段: 一,新中国外交开创时期。 (从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50年代末) 二,中国外交重大突破时期。 (20世纪70年代) 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新时期. (20世纪70年代末至今) (1949-1955)(1949-1955) 专题五第一节专题五第一节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l 了解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和 政策。 l 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 方面的意义。 l 感受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外交风范 ,体会一科共处五项原则促进人类

3、和平与进 步的重要价值,感受新中国为建立平等、和 谐的国际新秩序做出的巨大贡献,增强民族 自信和自豪感。 课程标准 外交政策: 外交成就: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外交总原则:_ 建国初三大外 交基本方针: 1、_ 2、_ 3、_ 1、_ 2、_ 3、_ 4、_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核心) “另起炉灶 ” “一边倒 ”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 建国第一年与苏联等17国建交 1953年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4年首次以大国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 1955年出席亚非国际会议(万隆会议) (原则 ) (策略 ) 制定依据: 5、_ 1950年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

4、为保障 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 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 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 共同纲领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为保障本 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 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 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共同纲领 第54条规定 新中国的外交原则 早在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就明确指出:“中国 必须独立,新中国必须解放,中国的事情必须由中国 人民自己作主张,自己来处理,不容许任何帝国主义 国家再有一丝一毫的干涉。” - 毛泽东选集 第1354页 独立, 另起炉灶 打扫干净 屋子再请客 一 边 倒 不承认建新外交关系 改变

5、地位 政治上独立自主 清除取消特权巩固独立和主权 倒向社会主义 维护独立与主权 在国际交往中不 至于被孤立 方 针含 义意 义 新中国初期的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方针外交方针 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请同学们快速阅读(p94-95p94-95),提炼要点),提炼要点 实质:反对帝国主义 假如你是新中国的一名外交官,正好出席 外交部的新闻发布会,有记者提出问题:新中 国为什么必须“一边倒”? “一边倒”以“独立自主”为前提,绝不是盲 目的顺从苏联,二者并不矛盾。 一边倒?一边倒? 探究1 一边倒”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从目的看:捍卫新中国的独立与主权。 从当时的国际形势看:二大阵营的对峙,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

6、阵营对新中国实行孤立和封锁政策。 从国家性质看:新中国是新民主主义国家,发展方向是社会主义 是近代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经验的总结:帝国主义是中国革命的 敌人,苏联曾是中国革命的盟友。 既要“独立自主”又实行“一边倒”岂不 矛盾?请谈谈你的看法。 背景(依据) :国际形势:世界民族解放运动高涨 两大阵营的对立和斗争 国家性质: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国家利益:巩固政权、恢复和发展经济 国家实力:经济基础薄弱 两大阵营的对立和斗争两大阵营的对立和斗争 国 美 苏联 资本 主义 社会 主义 对 立 毛泽东主席亲笔签署、周恩 来总理兼外长副署的中国首任驻 苏联大使王稼祥的国书。这是新 中国的第一份国书

7、。 新中国第一次建交高潮: 苏联(1949.10.2) 保加利亚(10.4) 罗马尼亚(10.5) 匈牙利(10.6) 朝鲜(10.6) 捷克斯洛伐克(10.6) 波兰(10.7) 蒙古(10.16) 民主德国(10.27) 阿尔巴尼亚(11.23) 越南(1950.1.18) 印度(1950.4.1) 第一个与中国建 交的非社会主义国家 瑞典(1950.5.9) 第一个与中国 建交的西方国家 英国 最早承认中国的 西方大国(1950.1.6) 1954.6,互设代办处 社会主义国家 2、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1950) 1950.2.14 ,在莫斯科签署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周恩来总理兼

8、外长代表中国政府在条约上签字。 这是新中国与外国签订的第一个条约。 军事工业方面,使中国在不到十年时间里,只花几十亿元人民 币就建立了当时在世界上也算先进的常规军事工业。 在新中国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援建的156个项目 (落实150个)中一百余个民用项目,也为新中国初步构建了比较 完整的现代工业和技术体系。 50年代苏联的援助,保卫了新中国的国防,为“一穷二白”的 中国奠定了工业和技术基础,也带来了苏联文学和喀秋莎。 曹辛 综观六十年外国对华援助 永志不忘 坦然应对 南方周末2009-09-02 结合材料回答中苏建交给新中国带来了哪些积极影响? 50年代女性的时尚服装列宁装 布拉吉(

9、连衣裙) 经济 文化 社会生活 军事 印度独立后,不放弃英国过去在我国西藏地方的一些特权。 周恩来指出:“英国政府与旧中国基于不平等条约而产生的特权 ,现在不复存在了。因此,中印在中国西藏地方的关系要通过协 商重新建立起来。” 1953年年底我国政府同印度就两国在西藏地 方的关系进行谈判,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了和 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4年周恩来分别与印度、缅甸总理发表了联合声明,双方 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中 印两国总理发表了联合声明的这一天即1954年6月28日,也就成为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正式纪念日。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和应用和平共

10、处五项原则是怎样提出的?提出的目的是什么? 目的:发展同邻国以及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友好关 系 提出:首次提出:1953,周恩来会见印度代表团 进一步阐释: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缅甸时 根本目的:为争取国际局势的进一步好转和为国内即将展 开的大规模经济建设创造和平的国际环境。 1953年12月,中国和印度开始就中印关于中国西藏与印度之间 的通商和交通协定进行谈判。周恩来总理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 原则。经双方同意,五项原则被载入了该协定。图为1954年4月外 交部副部长章汉夫与印驻华大使赖嘉文在北京签署上述协定。 外交部档案 馆保存的周 恩来总理真 迹 1953年,周恩来在会见 代表团时,首

11、次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印度 1954年6月,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和缅甸期间,同印、缅两国 总理共同倡导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准则。图为 周总理访印时在机场受到尼赫鲁总理的欢迎。 互相尊重领土主权 互不侵犯 互不干涉内政 平等互惠 和平共处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31953) 互相尊重主权和互相尊重主权和 领土完整领土完整 1955 平等互利平等互利 1954 必备条件和基 础,是核心 保 证 实现共 处条件 必然 结果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首次提出:1953年周恩来会见印度代表团时 再次发展: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缅甸时 最终完善:1955年亚非国

12、际(万隆)会议上 背景 : 内容: 影响: 后期修正(完善): 提出: 1、在国际上产生了越来越广泛的 影响,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 基本准则。 2、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 国际背景:_ 国内背景:_ 目的:_ 材料一:1988年12月21日邓小平会见来访的印度总 理拉吉夫甘地时,再次谈到建立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 的问题,他说:“应当用什么原则来指导新的国际关系呢 ?我认为中印两国共同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最经 得住考验的。” 材料二:美国前国务卿舒尔茨曾说:“尽管在其提出 后的50年中,世界形势已发生变化,在某些方面甚至说是 发生了剧变,但这些原则直至今天依然适用。” 根据材料回

13、答: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是我国为世界外交事业所做 的重大贡献,在新的形势下,有何现实意义? 和平、发展、合作是和平、发展、合作是 当今时代的主旋律,而和当今时代的主旋律,而和 平共处五项原则已经成为平共处五项原则已经成为 公认的指导国际关系的准公认的指导国际关系的准 则,也是建立国际经济、则,也是建立国际经济、 政治新秩序的基础。政治新秩序的基础。 探究2 1954年日内瓦会议上的周恩来 第一次亮相国际舞台,周恩来所带来的绝对是超乎想象的精彩 1954年日内瓦会议 上的周恩来第一次亮 相国际舞台,周恩来 所带来的绝对是超乎 想象的精彩.中国在会 上发挥了积极作用。 达成关于恢复印度 支那和

14、平的日内瓦协 议,从而结束了法国 在印度支那地区长达 八年的殖民战争,进一 步缓和了亚洲和世界 的紧张局势。中国成 为维护世界和平的一 支重要力量。 日内瓦会议 时间:1954年 日内瓦 目的:为了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 内容: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协议 签定,结束了法国在印度支那的殖民统治。 意义:进一步缓和了亚洲和世界的紧张局势。 特点: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重要的国际会议 下图是周恩来参加万隆会议的场景,这次会议有何 特点?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立异的。在我们中间有无求同的 基础呢?有的,那就是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以来都曾 经受过、并且现在仍在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这是 我们大家都承认的 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而存异。同时会议应该将这些共同愿望 和要求肯定下来 周恩来在亚非会议全体会议上的发言 探究3 1、周恩来求同存异中的“同”指的是什么?“异”又主要包括哪 些内容? 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