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感染性疾病的影像学诊断剖析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7857088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PPT 页数:59 大小:6.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颅内感染性疾病的影像学诊断剖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颅内感染性疾病的影像学诊断剖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颅内感染性疾病的影像学诊断剖析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颅内感染性疾病的影像学诊断剖析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颅内感染性疾病的影像学诊断剖析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颅内感染性疾病的影像学诊断剖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颅内感染性疾病的影像学诊断剖析(5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颅内感染性疾病的影像学诊断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放射科 李 威 概述 病原体和感染源 n按病因分为: u感染性:病原体包括所有能致病的细菌、病毒、 螺旋体、立克次氏体、真菌、寄生虫的原虫及虫 卵等 u非感染性:受各种化学或毒素刺激以及过敏或变 态反应导致脑组织类似炎性的反应 n按炎症累及部位分为: u脑膜炎、脑炎、脑室炎、脑脓肿、硬膜外积脓或 硬膜下积脓 u可同时合并存在 概述 感染途径 n病原体的感染途径: u血行性感染:菌血症、脓毒败血症或其它部 位感染灶的血行播散 u邻近病灶直接侵犯:中耳炎、鼻窦炎、头面 部软组织感染 u医源性或外伤:开颅手术、脑室引流、腰穿 或鞘内注射、麻醉 u垂直感染

2、:胎盘、羊膜液 一、颅内化脓性感染 脑脓肿(brain abscess) 概述 n脑的化脓菌、真菌或原虫感染所致 n化脓菌感染最常见 n直接蔓延的病灶多为单发,幕上多见,其中颞 叶占40% n血行感染的病灶好发于皮质和皮髓质交界区, 常多发 n临床症状:癫痫、头痛、可无发热等感染症状 n病灶小于1.5cm为小脓肿 n病程: u早期脑炎(35天) u晚期脑炎(514天) u脓肿形成早期(2周) u脓肿形成晚期(数周-数月) n脓肿壁: u内层:肉芽组织和巨噬细胞 u中层:胶原纤维 u外层:胶质增生 脑脓肿(brain abscess) 概述 脑脓肿影像学表现 n平片: u偶见慢性脓肿壁钙化 u颅

3、骨外伤性骨缺损、颅内异物、颅骨骨髓炎 、邻近颅底鼻窦炎、中耳乳突炎伴鼓窦胆脂瘤 或鼓室盖或乙状窦壁破坏 n脑血管造影: u脓肿脑炎阶段或脓肿伴水肿,均为占位性改 变 u邻近血管可痉挛变细;血管壁受累则呈不规 则狭窄 脑脓肿影像学表现(CT) n急性化脓性脑炎阶段: u边界模糊的低密度区, ,有占位表现 u无强化或轻微斑片状强化 n化脓与脓肿壁形成阶段: u低密度区周边可出现等密度完整或不完整、规则或不规 则环影 u化脓阶段为浅淡的结节状或不规则环状强化 u脓肿壁形成阶段为完整、薄壁、厚度均匀的明显环状强 化 u可含气体,多房,多发,并发硬膜外积脓 脑脓肿影像学表现(MRI) n急性化脓性脑炎期

4、:长T1长T2或等T1长T2信号,边缘 模糊,可单发亦可多发,尚无脓腔形成,无明显强化 n化脓期:病灶中央液化、坏死呈长T1长T2信号 n脓肿壁形成期: u脓腔呈长T1长T2信号,壁呈等T1等或稍短T2信号 u脓肿壁显著强化,厚度均匀、光滑 u脓肿周围脑水肿明显 诊断及鉴别诊断 n多发脓肿与多发转移瘤鉴别:后者环状强化的壁 厚且不规则,有时鉴别困难,需结合临床 n单房脑脓肿强化环厚薄不一时应与胶质瘤和单发 转移瘤的环状强化鉴别 n急性化脓性脑炎阶段难于与肿瘤及其他病变鉴别 ,只有根据临床病史作出诊断,适当治疗后随访 病灶吸收消散有助于诊断 右侧丘脑脓肿 右侧丘脑脓肿CT增强 右侧丘脑脓肿MR增

5、强 左小脑半球脓肿 化脓性脑膜炎 概述 n软脑膜和蛛网膜受化脓性细菌感染所致的化脓性 炎性病变 n常合并蛛网膜下腔积脓和/或室管膜炎 n病理:早期软膜及大脑表面血管扩张充血,炎症 沿蛛网膜下腔扩展,脓性渗出物覆盖脑表面,常 见于脑沟、脑池及脑底;晚期脑膜增厚,渗出物 粘连,可形成脑积水 n由于炎症侵袭刺激脑血管,可伴发脑梗塞 化脓性脑膜炎影像学表现(CT) n平扫 u早期可无异常发现 u病情发展可显示脑沟、脑池及脑基底部密度增高 u常伴有硬膜下积液 u继发梗阻性脑积水时,可见脑室系统扩张 u由于颅内压增高可出现脑室周围脑白质密度减低 u脑血管受累时可并发基底节区或脑叶的梗死,晚 期表现为软化灶

6、 u晚期受累可见脑膜钙化 n增强扫描 u脑表面出现细条状或脑回状强化;受累脑室壁条 状强化或脑室呈分隔状 化脓性脑膜炎影像学表现(MRI ) n平扫 u显示蛛网膜下腔增宽、变形, T1WI信 号增高,T2WI呈高信号 u邻近脑组织肿胀 u脑积水、硬膜外、硬膜下及脑室内积 脓 n增强扫描 u脑膜明显强化;如脑室受累,脑室壁 可强化 脑膜炎诊断和鉴别 nCT、MRI增强检查示弥漫性或脑底池区脑 膜增厚强化 n不具特异性,不能区分感染的病原体,必 须结合临床和化验室检查 n非常早期或轻度脑膜炎CT、MRI表现正常 n脑膜强化的鉴别诊断:脑膜转移、白血病 的脑膜浸润 T1WIT2WI DWIDWI 枕

7、叶脓肿伴化 脓性脑膜炎 枕叶脓肿伴化 脓性脑膜炎 二、颅内结核性感染 n是继发于肺结核或体内其他部位结核 ,经血行播散而引起 n常发生于儿童或青年人 n结核性脑膜炎、结核瘤或结核性脓肿 颅内结核结核性脑膜炎 n属于肉芽肿性脑膜炎 n病理表现:脑底池被肉芽组织充填,晚 期脑膜增厚、粘连,阻塞脑脊液循环, 引起脑积水 结核性脑膜炎影像学表现 n平片:脑膜结核多于临床治愈期出现钙化 u多见于鞍上及鞍后脑底、额顶区外侧裂 u呈分散点状或斑片状 n脑血管造影:脑底动脉干痉挛变细或局部不规 则狭窄 结核性脑膜炎影像学表现 nCT: u早期:脑底池消失,增强检查显示与脑底池形状 一致的强化,可伴发结核瘤 u

8、晚期:脑底池多发/散在不规则钙化及脑积水 nMRI: u脑膜弥漫性增厚,明显强化或仅轻度强化 u伴发局限性阻塞或交通性脑积水 u伴发静脉窦栓塞 结核性脑膜炎并左侧基底节区梗塞 结核性脑膜炎并左侧基底节区梗塞 结核性脑膜炎并左侧基底节区梗塞 结核性脑膜炎 结核性脑膜炎 颅内结核结核瘤 n较常见,单发和多发各占一半 n特殊类型:脑膜结核瘤、粟粒性结核瘤 n病理分三期: u成熟前期:结核性肉芽肿尚未形成,有水肿出 现 u成熟期:结核性肉芽肿形成 u干酪样坏死期:结核性肉芽肿内出现干酪样坏 死或形成结核性脓肿 结核瘤影像学表现 n平片:环状或破碎环状或不整形钙化 nCT: u成熟前期:低密度区,无强化

9、 u成熟期:圆形、卵圆形或不规则形等 密度、稍高密度病变,边界不清,周 围水肿不明显,多为均一明显强化 u干酪样坏死期:稍低、稍高或等密度 区,增强检查可见环状强化,壁较薄 、规则或不规则,有水肿 结核瘤的病理组织成分的MRI信号特点 病理组织T1WIT2WI增强后 增生性结核结节低等或稍高均匀强化 干酪性物质稍低或等等或稍低无强化 炎性细胞浸润低等或稍高环状强化 被膜等或稍低低环状强化 液化的干酪性物质低高无强化 钙化等低或等无强化 结核瘤类型及MRI信号特点 病理组织T1WIT2WI增强后 未成熟结核瘤低等或稍高均匀强化 成熟结核瘤 干酪伴实性中心稍低或等等或稍低环状强化 干酪伴液性中心

10、中心部 低高无强化 外周部 等低环状强化 特殊类型结核瘤 脑膜结核瘤低稍高均匀强化 粟粒性结核瘤等稍高多发结节 状强化 诊断及鉴别诊断 n诊断需结合临床 n鉴别诊断包括:经血行或脑脊液播散的 各类感染形成肉芽肿、脑脓肿、脑囊虫 病、霉菌感染、胶质瘤、转移瘤 结核性肉芽肿 结核性肉芽肿 颅内多发结核瘤 颅内多发结核瘤 颅内多发结核瘤 颅内多发结核瘤 三、颅内寄生虫感染 脑囊虫病 (cerebral cysticerosis) n感染途径:人食入污染了绦虫卵的食物,绦虫卵 的壳被胃液溶解,蚴虫进入小肠壁,而散布全身 组织,一旦停留在组织内就发展成“囊尾蚴”, 不再移动 n多见于中枢神经系统(709

11、0% )、皮下、肌肉、眼 n多见于青壮年,常见症状为头痛、癫痫和颅压高 脑囊虫病 病理 n囊尾蚴囊多呈圆形,一般直径为45mm,囊壁 厚0.1mm,有一偏心头节,约23mm n活囊虫对脑组织无毒性作用,脑组织无水肿 n当囊虫出现变性或崩解后,周围组织出现水肿 和炎性反应,可形成肉芽肿或脓肿 脑囊虫病 分型 n根据囊虫寄生部位分4型:脑实质型、脑室型 、脑膜型及混合型 n根据病程分为: u急性期:活动期、退变坏死期 u慢性期:非活动期 n根据病理表现分为:脑炎型、多发小囊型、大 囊型 脑囊虫病 影像学表现 n脑炎型 u属于病程早期,进一步进展为广泛或多发局限不 规则低密度区,其中可见结节状或环状

12、强化,并 可发现囊虫的头节 u慢性期:头节钙化,直径23mm,无水肿,无强 化 uCT:正常、小斑片状低密度、白质广泛低密度, 脑室变小,脑池、脑沟部分或全部消失,中线结 构无移位,无强化 uMRI:比CT敏感,为脑实质内片状长T1、长T2信 号, 一般无强化或仅轻度斑点状强化 脑囊虫病 影像学表现 n多发小囊型 uCT:多发散在圆形或卵圆形小囊状低密度区,直 径510mm,一般囊壁呈中、重度环状强化,中心 的头节为点状强化,有水肿,脑室普遍受压变小 ;已完全退变钙化的病灶无强化 uMRI:脑实质内多发圆形囊性病变,囊液为长T1长 T2信号,囊壁为中等信号,增强表现同CT uMR观察头节比CT

13、更清楚,平扫即可发现 脑囊虫病 影像学表现 n大囊型 uCT:脑内圆形、卵圆形或分叶状较大囊状脑 脊液密度区,可为多房,直径可达34cm。 囊壁有或无强化,有占位表现 uMRI:囊液为长T1长T2信号,囊壁为中等信 号,增强表现同CT 脑囊虫病 影像学表现 n脑膜型 uCT:一般正常或仅见脑积水 uMRI: t桥小脑角池或鞍上池单囊或葡萄状的多囊性病变 t有时仅表现为脑池的扩大或蛛网膜下腔的不对称,看 不到明显的囊壁和头节 t继发慢性脑膜炎致脑脊液循环受阻可有脑积水表现或 由于血管炎而引起脑梗死 t增强检查可见脑底池周围软脑膜强化 脑囊虫病 影像学表现 n脑室型 u约15%的脑囊虫病位于脑室内

14、 u多位于四脑室,也可见于中脑导水管或三脑室 uCT:三脑室或四脑室内扩大的脑室状囊样低密度 区,接近脑脊液密度,边缘光滑,无囊壁强化, 其上方脑室积水 uMRI:由于脑室内囊虫的囊液蛋白含量高,一般在 T1WI或T2WI信号均高于脑脊液,有时也能显示囊 内头节 诊断及鉴别诊断 n结合临床和实验室检查可确诊 n“脑炎”型囊虫病应与多发性硬化鉴别,后者早 期有斑片状强化,晚期为低密度灶或萎缩,结 合临床和化验可鉴别 n单发小囊型与其它病源菌感染引起的小脓肿鉴 别困难 n大囊型囊虫病应与蛛网膜囊肿、胆脂瘤鉴别 脑包虫病(hydatidosis of brain) 细粒棘球蚴病(echinococc

15、iosis) n发生于牧区(新疆、内蒙、甘肃、青海、西藏 ) n感染途径:虫卵在十二指肠内孵化成六钩蚴, 其穿入小肠壁并经门静脉入血循环到全身 n肝脏最常见,其次为肺脏,脑包虫病少见,约 占全身包虫病的1%2% 脑包虫病 病理 n细粒棘球蚴在脑内呈囊状,囊液无色透明,囊较 大,多在100ml以上 n囊壁分两层,外囊为宿主组织形成的纤维包膜, 内囊即包虫囊 n生发层可长出头节,形成子囊,子囊的出现标志 着包虫具有发育和再生能力 n囊肿破裂,囊内头节和子囊可移植到周围组织 n退化或死亡的包虫囊肿囊壁和子囊钙化 脑包虫病 部位和临床表现 n好发于顶叶、额叶 n多为单发,多发者主要是由于原发包虫囊肿破 裂所致,可合并细菌感染 n儿童及青壮年多见,男性多于女性 n临床表现:颅内压增高、癫痫、偏瘫和意识障 碍等,严重者可出现脑疝 n实验室检查:血细胞或嗜酸性白细胞升高,包 虫补体结合试验或皮内试验阳性 脑包虫病 影像学表现 n平片:颅内压增高、松果体钙斑移位、表浅囊 肿致相邻颅骨局限变薄和膨隆、囊壁钙化 nCT: u脑内边界清楚锐利的类圆形巨大囊性病灶, 无水肿,有明显占位,囊壁可有完整或不完 整钙化 u多无囊壁强化或较微的强化 u母囊内出现子囊,子囊的数目和大小不一, 少数子囊位于周边部,可排列呈“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