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测量概念.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7856389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PPT 页数:62 大小:3.4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控制测量概念.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控制测量概念.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控制测量概念.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控制测量概念.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控制测量概念.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控制测量概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控制测量概念.(6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章第七章 小地区控制测量小地区控制测量 7.1 7.1 控制测量概述控制测量概述 7.2 7.2 导线测量导线测量 7.3 7.3 高程控制测量高程控制测量 重难点: 1、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 2、三、四等水准测量的内业计算。 控制测量工作的基本原则 在测量的布局上:由整体到局部; 在测量的次序上:先控制后细部; 在测量的精度上:从高级到低级。 控 制 测 量 与 细 部 测 量 控制测量:为了保证测量成果既在精度 上符合统一要求,又能互相衔接,在进行 一个测区的测量时,必须在测区范围内选 取若干具有控制意义的点,用较严密的方 法和较精密的仪器测定其平面位置和高程 ,作为进一步测量和施工放

2、样的框架和依 据,以保证测区的整体精度。 细部测量:以控制点为基础,以比较低 的精度施测其周围的局部地形细部或放样 需要点的工作。 控制测量为建立测量控制网而进 行的测量工作 。 控制点具有准确可靠坐标(X,Y,H) 的基准点。 控制网 由控制点按一定规律构成的 几何图形。 作用:可控制全局; 为减少误差积累; 可分组进行作业。 控制测量的原则: 1、分级布网、逐级控制; (由高级到低级) 2、要有足够的精度; 3、要有足够的密度; 4、要有统一的规格。 控制测量包括平面控制测量、 高程控制测量。 一、平面控制测量 确定控制点平面位置(X、Y)的工作。 国家平面控制网 城市平面控制网 小地区平

3、面控制网 常规方法:三角测量、导线测量 平面控制网: 1、国家平面控制网 首先建立一等天文大地锁网,在全国范围内 大致沿经线和纬线方向布设格网形式,格网间距 约200km。在格网中用二等网填充,再用三、四等 网逐步进行加密。 2、城市平面控制网 在国家网的控制下,城市平面控制网分为二 、三、四等(按城镇面积的大小从其中某一等开 始布设)、一、二级小三角网、小三边网,或一 、二、三等导线网,最后再布设直接为测绘大比 例尺地形图等用的图根控制网。 3、小地区平面控制网 在城市平面控制网的控制下,以某一级的小 三角网或导线网为基础,建立首级控制网和图根 控制网。 国家控制网 一等三角锁 200Km

4、200Km 国家控制网 二等三角网 (纵横锁系布网方案) 国家控制网 二等三角网 (全面布网方案) 城市平面控制网: 二、三、四等网。 一、二级小三角网、小三边网。 一、二、三级导线网。 图根控制网。 城市导线网 小地区范围:面积在15km以内。 为大比例尺测图和工程建设而建立的 平面控制网。 一般采用小三角网或相应等级的 导线网。 包括:首级控制网、图根控制网 二、高程控制测量 布设原则:由高级到低、从整体到局部。 国家高程控制网:一、二、三、四等。 城市高程控制网:二、三、四等。 小地区高程控制网:三、四等及图根水准。 各级高程控制网均采用水准测量、 高山地区可采用三角高程测量。 国 家

5、高 程 控 制 网 返回 导线测区内相邻控制点连成直线而 构成的连续折线。 导线边 导线测量在地面上按一定要求选定一 系列的点依相邻次序连成折线, 并测量各线段的边长和转折角, 再根据起始数据确定各点平面位 置的测量方法。 主要用于带状地区、隐蔽地区、城建区、 地下工程、公路、铁路等控制点的测量。 一、导线的布设形式 导线的布设形式: 附合导线、闭合导线、支导线。 A B 1 D C 2 3 A B 1 2 3 4 5 附合导线 闭合导线 B A 1 2 支导线 1、闭合导线 闭合导线本身存在着严密的几何条件, 具有检核作用。 多用于面积较旷阔的独立地区。 闭合导线 2、附合导线 附合导线本身

6、具有检核作用。 多用于带状地区、公路、铁路、水利等 工程的勘测与施工。 附合导线 3、支导线 支导线只具有必要的起始数据,缺少对 观测数据的检验,只限于在图根导线和地 下工程导线中使用。 支导线的点数不宜超过2个,仅作补点 使用。 支导线 二、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 包括选点、埋设标志桩、量边、测角 以及导线的连测。 1、选点及埋标 收集地形图、高程控制点的成果资料 将控制点展绘在地形图上在地形图 上拟定导线布设方案野外踏勘建 立标志 混凝土桩(永久性) 木桩(临时性) 点之记 2.量边 光电测距(测距仪、全站仪)、钢尺量距 当导线跨越河流或其它障碍时, 可采用作辅助点间接求距离法。 河 E F

7、G H P b 改正内角,再计算FG 边的边长: 时 3.测角 一般采用J6经纬仪测回法测量,两个以上方向 组成的角也可用方向法。 导线转折角有左角和右角之分。 N B A3 2 1 5 4 4、连接测量 导线与高级控制点进行连接,已取得坐标和 坐标方位角的起算数据,称为连接测量。 如图,A、B为已知点,15为新布设的导线 点,连接测量就是观测连接角 、 和连接边DB1 。 4 B A 3 2 1 5 三、 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 思路: 由水平角观测值,计算方位角; 由方位角、边长D,计算坐标 增量X 、 Y; 由坐标增量X 、 Y,计算X、Y。 (计算前认真检查外业记录,满足规范 限差要求后,

8、才能进行内业计算) (一)几个基本的公式: 1、 坐标正算(由、D,求 X、Y) 已知A( ), , 求B点坐标 。 Oy x A B 注:计算出的 AB ,应根据X 、 Y的正负, 判断其所在的象限。 2、 坐标反算(由X、Y,求、D, ) Oy x A B 已知A( )、B( ) 求 。 3、 由水平角观测值,计算坐标方位角 注意: 计算中,若前360,减360; 若前0,加360。 例题:方位角的推算 1 2 3 4 5 95 130 65 128 122 12 30 1 2 3 4 5 已知:12=30,各观测角 如图,求各边坐标方位角 23、34、45、51。 解: 23= 12-2

9、+180=80 34= 23-3+180=195 45=247 51=305 12=30(检查 检查 ) 1、角度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 (1)计算角度闭合差: (2)计算限差: (二)闭合导线的计算 (各级导线的限差见规范) (3)若在限差内,则将角度闭合差按“反 其符号、平均分配”的原则,计算改正数 : (4)计算改正后新的角值: 检核条件: 2、按新的角值,推算各边坐标方位角。 3、按坐标正算公式,计算各边坐标增量。 Oy x A B 4、坐标增量闭合差计算与调整 (1)计算坐标增量闭合差: (2)导线全长闭合差: (3)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 (T越小,导线测量的精度越高) (4)分配坐标增量

10、闭合差 若T0,则该值即为 所求的AB 。 若显示值0,则该值加上 360后,才是所求的AB。 返回 小地区高程控制测量一般采用三、四 等水准测量和三角高程测量。 一、三、四等水准测量 用于国家高程控制网加密、建立小地区首 级高程控制。 (一) 三、四等水准测量的观测和记录方法 双面尺法 后视黑面,读取下、上、中 丝读数,记入(1)(2)(3 )中; 前视黑面,读取下、上、中 丝读数,记入(4)(5)(6 )中; 前视红面,读取中丝读数, 记入(7); 后视红面,读取中丝读数, 记入(8)。 黑 面 尺 红 面 尺 (二)测站计算和检核 视距计算 前、后视距差:三等水准测量,不得超 过3m,四

11、等水准测量,不得超过5m。 前、后视距累积差:三等水准测量,不得 超过6m,四等水准测量,不得超过10m。 计算黑面、红面的高差 三等水准测量,不得超过3mm,四等水 准测量,不得超过5mm。 计算平均高差 同一水准尺红、黑面中丝读数的检核 同一水准尺红、黑面中丝读数之差,应等 于该尺红、黑面的常数差K(4.687或4.787), 三等水准测量,不得超过2mm,四等水准测 量,不得超过3mm。 测 站 编 号 点号 后 尺 前 尺 上丝 下丝 上丝 下丝 后视距前视距 视距差d(m)d(m) 方向 及尺 号 水准尺读数 ( m) 黑面红面 K+黑-红 平均 高差 (m) 备 注 K为尺 常数:

12、 K5=4.787 三、四等水准测量记录(双面尺法) (1)(4) (2)(5) (9)(10) (11)(12) 后 前 后-前 (3) (6) (8) (7) (15)(16) (14) (13) (17)(18) 1 2 BM.1 - TP.1 TP.1 - TP.2 1402 1173 22.9 -1.4 1460 1050 41.0 +2.0 1343 1100 24.3 -1.4 1950 1560 39.0 +0.6 后 前 后-前 后6 前5 后-前 1289 1221 +0.068 6073 6010 +0.063 1260 1761 -0.501 6050 6549 -0.499 +3 -2 +5+0.066 -3 -1 -2-0.500 A B 大地水准面 D HA hAB HB Dtan v i 二、三角高程测量 三角高程测量原理 A、B两点间的高差: 若用测距仪测得斜距: 直觇 A-B、反觇 B-A 对向观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