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湘南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语文入学考试试题2019102801115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17842287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9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湘南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语文入学考试试题2019102801115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湖南省湘南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语文入学考试试题2019102801115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湖南省湘南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语文入学考试试题2019102801115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湖南省湘南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语文入学考试试题2019102801115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湖南省湘南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语文入学考试试题2019102801115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南省湘南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语文入学考试试题201910280111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湘南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语文入学考试试题2019102801115(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南省湘南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入学考试试题时间:120分钟 总分:100分1、 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每小题2分,共6分)。文化的创新需要创新性的文化作为必要条件。但创新性的文化也是历史性生成的,并不具有自然的或天赋的性质。创新性文化的生成既受客观的历史进程的制约,也与人们的主观自觉密切相关。一个民族的文化系统中是否蕴含文化的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首先取决于一定的生产方式与交换方式的性质。处于农耕文明发展阶段上的民族较之处在工业文明发展阶段上的民族,就其一般性与总体性的文化性质而言,前者呈现出保守性,后者呈现出创新性。不少中外从事中西文化比较研究的学者,常得出的结

2、论是,西方文化比中国传统文化更富于张力,中国人看重的是知识的积累与文化的传承,西方人看重的是知识的批判与文化的创新。这种看法如果仅就中西方文化的近代史的比较而言,的确是有道理的,但若从全部中西文化史的比较而言,这种看法难以成立。在西方近代以前的中世纪,以基督教文化为核心与代表的西方文化,不仅与中国的儒家文化一样,经历了一个长达千年的文化冰冻时期,而且在文化运行的方式上,儒学与基督教也遵循着大致相似的轨迹,尊经重典、信而好古、述而不作是其主要特征,学者的主要使命是对经典的诠释与论证。所有的农耕文明时代的文化都具有保守性,无论东西方,概无例外。深刻的原因是,在以手工劳动为基础的生产方式中,“原封不

3、动地保持旧的生产方式,却是过去的一切工业阶级生存的首要条件”(马克思恩格斯选集)。西方文化,尤其是自然科学在西方文艺复兴与18世纪工业革命后之所以发生了深刻性的质变,引发了中西文化的对立与冲突,以及中国在自然科学发展上的明显落后,根本性的原因在于,以机器为生产基础的商品经济生产方式与交换方式取代了以手工工具为基础的自然经济生产方式与交换方式。在商品经济社会中,“生产的不断变革,一切社会状况不停的动荡,永远的不安定和变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是其基本特征。正是生产方式不断要求变革的驱动,才使得西方文化取得了自然科学的巨大发展。生产方式与交换方式是影响文化发展的基础性因素,但不是唯一性的因素。否则,

4、我们就无法解释这样的现象,处在大致相同发展阶段与相同发展水平的民族,在文化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创新性的文化是生成的,它既受自发性因素的影响,但也需要人们自觉地倡导与培育。首先是倡导,应在全社会的范围内营造一种文化创新的氛围,鼓励人们根据社会实践的需要,创造出与时俱进的新的文化内容与形式。文化的创新是一项群众的事业,只有当全体国民都具有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才有可能进行真正意义上的文化创新。其次创新性文化的形成也需要培育。创新文化的培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几代人的努力,只要我们放弃文化保守主义心态,持续不断地推进创新性文化的建设,我们就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文化史上的再一次辉

5、煌,再创造出一座新的文化高峰。(节选自林剑论文化创新与创新文化)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个民族的生产方式与交换方式的性质,对一个民族的文化发展水平起着决定性作用。B不少从事中西方文化研究的学者认为,中国人注重文化传承,西方人重视文化创新。C在生产方式不断要求变革的驱动下,西方文化才得以从长达千年的文化冰冻期突围而出。D如果我们拥有开放的心态,始终不移地建设创新性文化,定能为中华民族文化再谱新篇章。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从文化创新与创新性文化的关系入手,重点阐述了创新性文化是如何生成的。B文章从大历史观的角度论证了“西方文化比中国传

6、统文化更富于张力”的观点是不正确的。C文章能够由表及里,从历史的文化现象的角度分析中西文化的对立与冲突形成的深层原因。D文章先论述创新性文化的生成受客观因素驱动,再论述创新性文化与人们的主观自觉有关。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创新性的文化能孕育出文化创新,文化创新又会促进创新性的文化诞生,二者相辅相成。B儒学与基督教尽管在文化运行的内容上各不相同,但就文化运行的方式来看是基本一致的。C以手工劳动为基础的生产方式,是导致农耕文明时代的文化具有保守性的根本原因。D如果在全社会的范围营造出一种文化创新的氛围,全体国民就具有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二、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2分)阅

7、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烛之武退秦师左传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

8、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选自左传)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军:军队B.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若:如果C.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亡:灭亡D.子犯请击之。 击:攻打5虚词“之”的用法不同于其它三项的一项是( )A公从之B臣之壮也,犹不如人C“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D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6文言句式不同于其它三项的一项是 ( )A夫晋,何厌之有?B大王来何操?C以

9、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D何陋之有?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就造成一种紧张的气氛:秦晋两个大国联合起来围攻郑国,战争如箭在弦上,一触即发,为下文烛之武临危受命埋下伏笔。B文中写烛之武临危受命。他在郑伯一番诚意和透彻的分析下,抛开个人感伤和利益,承担起关系国家生死存亡的重任,体现烛之武的深明大义。C烛之武善于利用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一番说辞,便说服了秦君,撤出围郑的军队,并且派兵帮助郑国防守,最后晋军也不得已而撤退,从而解除了郑国的危机。D文章最后一段,晋国大臣子犯请求派兵攻打秦军,原因是秦王背信弃义。然而,晋文公并没有答应子犯的请求。晋文公认为此时

10、攻打秦国,违背秦晋之好,丧失了诚信,因而也撤兵而去。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译: (2)秦伯说,与郑人盟。译: 三、名句默写与诗歌鉴赏(共10分)9名句默写(任选三题,共6分)(1)水何澹澹, 。树木丛生, 。(曹操观沧海)(2)枯滕老树昏鸦,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3)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 。(诗经氓)(4)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 。(诗经氓)10诗歌鉴赏(4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题目。(4分) 润州听暮角唐李涉江城吹角水茫茫,曲引边声怨思长。惊起暮天沙上雁,海门斜去两三行。唐文宗时,诗人曾因事流放康州(

11、治所在今广东德庆),此诗是作于贬谪途中。诗题一作晚泊润州闻角。这是一首即景抒情之作,写得意境高远,耐人寻味。“润州”点出了诗人 ,“听暮角”则写出了诗人 的感情。四、文学作品阅读(15分) 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15分) 画家马晓红高速公路在山间蜿蜒几十公里,满眼都是大大小小的山。高低起伏,浓淡相间,宛如一幅山水画。我就在这山沟沟里爬了十几年,“爬”进了县城的中学,“爬”进了省城的大学,“爬”进了大都市的高楼大厦。工作近十年,整天忙忙碌碌,却总觉得前路很是迷茫。整天对着灰蒙蒙的天冷冰冰的楼真真假假的网络,有时会不免会想起家乡的青山碧水野果父老乡亲。暮春,请了几天假,回家探望一下老父亲,

12、顺便 “思考人生”。汽车越过一道山梁,眼前豁然开朗,山下就是生活过六年的县城。但眼前的县城却不是记忆中的样子了。在我记忆里,说是县城,也就两横一竖三条街,街窄房矮树多。每天早读,总是伴着鸡鸣狗吠开始。早读完,跑到街尾买两根油条还能跑回来上第一节课。现在,撞进我眼里的,俨然一个发展中的现代化城市。宽阔大气的广场,周围矗立着十几幢高楼大厦。四五条宽阔的水泥路,以广场为起点,向四周延伸。路两旁,是一排排新建的高高矮矮的大楼。远处,还有高高的塔吊在云端旋舞。白云的间隙,隐隐约约露出些青绿色。走到广场中央,想好好打量一下这座新城,却被一个老人吸引住了。老人身着长袍,满头白发,面前撑着画架,专注地在画布上

13、涂抹着。夕阳穿过远山,穿过高楼,落在老人身上,泛起一层淡淡的金黄。看老人如此专注,我也不忍打扰,就默默地站在一旁看着他画画。画的内容很是奇怪眼前,高楼耸立,尘土飞扬。身边,车水马龙,人来人往。画布上,却是青山巍然,苍松挺立,绿水环绕,茅舍俨然。老人有时抬头看看高楼,低头画上一棵古树;有时对着柏油路凝视良久,在河面描上几圈涟漪;有时观察匆匆的路人,在田间添上几个农夫良久,老人搁下画笔,后退两步,欣赏自己的作品。只见田间阡陌交通,河面白鹭翻飞。一叶渔舟,漂于青山碧水之间。船尾立一老人,青衣白发,弯腰摇橹,河面水波微起,游鱼相伴。船头坐一老妇,红裙青丝,手挽竹篮,篮中红荷初绽,娇艳欲滴。仔细一看,那

14、老人的衣着神态,赫然就是画家自己。突然,我在画上看到了自己:田间小路,布衣草鞋,戴笠荷锄,牵一头褐色水牛,驻足欣赏路边绿油油的水稻和彩蝶似的蚕豆花。“老人家,你画的是”看眼前的画,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我画的就是这里。”他在稻田旁添上一棵杏树,“几十年了,变化太大,有些东西也记不清了,只能靠想象了。”“那画里的人”我迟疑了一下。“划船的是我,摘荷花的是我妻子,田埂上牵牛的人就是照你的样子画的。”老人笑了笑,“我妻子一直向往这样的田园生活,但直到去世都我现在带她回来了,可惜家乡变了”“你就是南山先生吧!”我去年参观过他的画展。他的山水油画带着浓浓的中国风,画展的主题就是“自然和谐,天人合一”。他不置可否,开始收画架。“我也是这里的人,家就在那边的山里。”我指指远处的群山。老人停了手,看着我。“我也好几年没回来了,变化太大了!”我看着眼前的大厦,“整天对着灰蒙蒙的天,冷冰冰的楼,挺怀念家乡的山水,可现在”“社会总要发展的嘛!”老人继续收拾画架,“不过”“总是破坏了才知道补救!”我指指周围,“你看,这小小的山城都还在不断扩张。”“是该觉醒了!”画家抬起头,背起画架,慢慢远去了。天色尚明,去广场中心大厦看看,给老爸买点东西吧。大堂正在布置图片展,宣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