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秋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练习:7.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

上传人:长** 文档编号:117840934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45.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秋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练习:7.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秋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练习:7.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秋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练习:7.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9秋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练习:7.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9秋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练习:7.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秋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练习:7.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秋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练习:7.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7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chu()缎晨x()箱qi()惊hi()瞥见() 赃物()缀满() 珐琅()2下列成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A一箭双雕各抒己见足不出户B引狼入室狼狈为奸一愁莫展C觥筹交错略胜一筹管中窥豹D画饼充饥刨根问底根深蒂固3给下面这段打乱的话排序。但是路边的杨柳不知不觉间已绿了起来,绿得这样浅,这样轻,远望去迷迷蒙蒙,像是一片轻盈的、明亮的雾。今年的春天,来得特别踌躇、迟疑,乍暖还寒,翻来覆去,仿佛总下不定决心。这园中原有许多花木,这些年也和人一样,经历了各种斧钺虫豸之灾,只剩下一园黄土、几株俗称“瓜子碴”的树,还有这棵垂柳,年复一年,只

2、管自己绿着。我窗前的一株垂柳,也不知不觉在枝条上缀满新芽,泛出轻浅的绿,随着冷风自如地拂动。_4.清代乾隆时期的一次殿试上,要在最优秀的三人中选一位为状元,乾隆帝就出了一个上联:烟锁池塘柳。三人低头想了一会儿,一人立马跪下说对不出。乾隆立即点他为状元,因为他看到这个上联的难处。你觉得这个上联难在何处?(提示:看偏旁)_诚信吴锡平多年前,康德曾经说:“这个世界上只有两样东西能引起人内心深深的震动,一个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一个就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准则。”而今,我们仰望苍穹,星空依然璀璨清朗,而俯察内心,崇高的道德律令却需要我们在心中再次温习和呼唤,比如诚信。一个人的为人处世、举止言谈离不开诚

3、信,社会的昌明和繁荣也离不开诚信。诚信之于人和社会,如同盐之于各式菜肴须臾不可缺少。见多了商业欺诈、假冒伪劣、偷税逃税、欠债不还等等诚信缺失的丑行丑态,我们不能不开始重新打量诚信这个古老的道德准则。诚信是金,品质纯正而弥足珍贵,值得我们珍藏在心灵的最高处;诚信是镜,照出灵魂运动的善恶美丑,值得我们精心擦拭保养,在污泥浊流前自警自励,不为所诱,守护灵魂,让她始终明亮光洁;诚信是树,需要施肥、剪枝、浇水、培土,直至长成正直挺拔、枝繁叶茂的参天乔木,撑开如盖的大伞,给更多的人以阴凉;诚信是泉,澄澈透明,涓涓不息,荡涤污秽,滋养心田;诚信是火种,需要我们悉心守护,不但把它散播开来,成就燎原之势,而且把

4、它薪火相传,让每一代人都能感受到她的光明和温暖。诚信也是一种力量,她让卑琐伪劣者退缩,让正直善良者强大有力。诚信无形,却在潜移默化中塑造无数有形之身,养天地正气,问人间暖凉。诚信永不褪色,她栖息在每一颗善良淳朴的心灵里,她播种繁衍在每一个踏实真诚的足迹里。长路以绵延不断的情怀把自己献给远方,花草以青嫩的绿意和娇艳的笑容回报自然的恩赐,诚信以卓然挺立的风姿和独树一帜的道德高度赢得众人的信任和爱戴,赢得财富和口碑。诚信是一枚古老的种子,在我们追随时代的行程里,匆忙的脚步可以忽略生活的节奏,但千万不要忘记带上这枚种子同行。发于内心,源于自觉,遵从自愿,不需要制度规章的规范约束,如同一组生命的密码一样

5、,自然而然,终身恪守,让这枚古老的种子在新时代的土壤上生根开花,绽放风华。(有删改)5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_6.概括文章第段的内容,分析它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_7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当今社会的主旋律。结合本文内容,选择【链接材料】中的其中一条谈谈你对此的理解和认识。【链接材料】“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孔子)“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孟子)“人若不忠信,如木之无本,水之无源。”(朱熹)_(一)隋文帝子秦王俊为并州总管,以奢纵免官。杨素启奏:“王,陛下爱

6、之,请舍其过。”文帝曰:“法不可违。若如公意,吾是王儿之父非兆人之父何不别制天子儿律乎?我安能亏法?”卒不许。【注释】隋文帝:杨坚,隋朝开国皇帝。隋文帝和独孤皇后共育有五子房陵王杨勇、隋炀帝杨广、秦王杨俊、蜀王杨秀、汉王杨谅。兆人:兆民,万民。亏:使受损害。8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吾 是 王 儿 之 父 非 兆 人 之 父 何 不 别 制 天 子 儿 律 乎?9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陛下爱之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B若如公意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醉翁亭记)C我安能亏法安求其能千里也(马说)D卒不许 潭中鱼可百许头(小石潭记)1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

7、线的句子。隋文帝子秦王俊为并州总管,以奢纵免官。_11本文体现了隋文帝怎样的治国思想?_(二)上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馀,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上又尝谓侍臣曰:“君依于国,国依于民。刻民以奉君,犹割肉以充腹,腹饱而身毙,君富而国亡。故人君之患,不自外来,常由身出。夫欲盛则费广,费广则赋重,赋重则民愁,民愁则国危,国危则君丧矣。朕常以此思之,故不敢纵欲也。”(选自资治通鉴)【注释】上:皇上,此处指唐太宗。哂(s

8、hn):微笑,此处含有微讽之意。不暇顾:顾不上。野宿:在野外露宿。1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上与群臣论止盗 一狼得骨止B朕当去奢省费 去国还乡C自是数年之后 自经丧乱少睡眠D刻民以奉君 虞山王毅叔远甫刻1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民之所以为盗者 客之美我者B犹割肉以充腹 能以径寸之木C君富而国亡 学而不思则罔D夫欲盛则费广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14下列选项中,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本文阐述了唐太宗的民本思想。B有的大臣希望唐太宗用严刑重罚禁止百姓偷盗。C老百姓偷盗是因为没有廉耻观。D唐太宗认为,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百姓衣食无忧

9、就不会偷盗。15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1)使民衣食有馀,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_(2)故人君之患,不自外来,常由身出。_参考答案7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1绸曦箧骇pizngzhuf2.B3.4.这个上联的每个字的偏旁依次是“火、金、水、土、木”,是五行。也就是说,下联也必须以五行为偏旁。5.一个人的为人处世、举止言谈离不开诚信,社会的昌明和繁荣也离不开诚信。6.引用康德关于崇高道德的名言引出本文要阐述的关于诚信的话题,总领下文,引人入胜;也使文章的语言表达精练含蓄,富于文采。7.示例:如第四则。树木没有根便不能成活,河流没有源头也会枯竭干涸。忠信的品行对于个人而言,也就

10、和本之于木,源之于水的关系一样,不可分割。人在社会生活中,没有诚信,不能尽好自己的本分,便不能在社会上存活下去。今天,我们全社会都在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果每个人都努力做到讲诚信,做好自己,社会就会风清气正,充满正能量。8.吾是王儿之父/非兆人之父/何不别制天子儿律乎?9.C10.隋文帝的儿子秦王杨俊担任并州总管,因奢侈、骄纵(而触犯刑律)被免去官职。(意近即可)11.严明律法(或:以法治国,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大公无私(或:公正无私)。(意近即可)【参考译文】隋文帝的儿子秦王杨俊担任并州总管,因奢侈、骄纵(而触犯刑律)被免去官职。杨素启奏道:“秦王,陛下(十分)疼爱他,(臣)请求(

11、陛下)不要追究他的罪过。”文帝说:“法律(谁也)不可违犯。如果按照你的意思(处理这件事),我就(仅仅)成了秦王的父亲,而不是天下人的父亲了,(倘真如此,)为什么不另外制定(专门适用于)天子的儿子的法律呢?我怎么能(像你说的那样做)使法律(的尊严)受到损害呢?”(隋文帝)最终没有答应(杨素的请求)。12 C13.B14.C15.(1)(我)让老百姓穿的吃的都有富余,那么(他们)自然就不做盗贼了(或:不会成为盗贼了),哪里需要用严刑重罚呢!(2)所以国君的忧患,不从外界来,常常从自身生出。【参考译文】皇上(或:唐太宗)与群臣议论(怎样)禁止盗贼。有人请求使用严厉的刑罚来制止(盗贼)。皇上微笑地对那

12、官员说:“老百姓之所以去做盗贼,是由于赋税太多,劳役、兵役太重,官吏们又贪得无厌,(老百姓)吃不饱,穿不暖,这是切身的问题,所以也就顾不得廉耻了。我应当不奢侈,节省开支,减轻徭役,少收赋税,选用廉洁的官吏,让老百姓穿的吃的都有富余,那么(他们)自然就不做盗贼了(或:不会成为盗贼了),哪里需要用严刑重罚呢!”从这以后,过了几年,天下太平,没有人把别人掉在路上的东西拾了(据为己有),大门可以不关,商人和旅客可以在野外露宿。皇上曾对身边的大臣说:“国君依靠国家,国家依靠民众。(依靠)剥削民众来奉养君主,如同割下身上的肉来充饥,腹饱而身死,君主富裕了,但是国家灭亡了。所以国君的忧患,不从外界来,常常从自身生出。欲望兴盛,费用就会增大;费用增大,赋役就会繁重;赋役繁重,民众就会愁苦;民众愁苦,国家就会危急;国家危急,国君就会丧失(政权)。我常常思考这些,所以就不敢放纵(自己的)欲望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