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故都的秋 第2课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课 故都的秋 第2课时(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B 答案 A 答案 B 答案 C 答案 身在南方却心系北国之秋,梦牵魂绕,热爱怀 念之情随秋的到来自然而至。 答案 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 光;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 蓝朵;在牵牛花底,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 ;北国的槐树及落蕊;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 丝纹。 答案 铺得满地的落蕊,灰土上留下的一条条扫帚的 丝纹,尽管没有声音,但却引发深藏内心的忧郁与落 寞,如同了解人的心情的知己而给人以响应。 答案 这一段写清晨作者在院中所见到的景象。无论是“一椽 破屋”,“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青天下驯鸽的飞声”,还 是“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破壁
2、腰中”的“牵牛花的蓝朵” ,还有作者对牵牛花色彩的评价,都使得这幅“秋晨静观”图 显得冷清寂静。作者只用了寥寥数笔略作勾勒,便将读者带 进了故都之秋的清、静、悲凉之中,暗示出了作者内心的孤 独与淡淡的悲凉。一切景语皆情语,在这段话中,“物”“我” 之间完美融合统一,显示了作者卓越的艺术才华。 9第段中为什么说“他等这一天仿佛等了好久”?这句 话有什么作用?(4分) 答:_ 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中关键句的理解能力。 回答这道题时,结合上下文,根据具体的语境不难看 出这句话是过渡句,答案到下文去找就可以了。 答案 (1)因为从童年生活到求学生涯,孤寂和落寞一 直强烈地包裹着他,他经历了太多的
3、艰难曲折,却依 然壮志难酬。(2)承上启下,承接上文,文意发生转折 ,引起下文对他孤寂一生的叙述。 10作者说“他的一生,仿佛是一次一个人的旅程”,这具 体表现在哪些方面?请分条概括。(4分) 答:_ 解析 学生在作答此题时,要通读全文,对文意有一 个整体的把握,然后再逐段查找提炼信息。一定要注 意分条作答。 答案 (1)童年和学生时代是在孤寂中度过的,形成了 他孤僻的性格。(2)回国后,中国的黑暗现实使郁达夫 产生了一种幻灭感。(3)经济上无法立足,居无定所, 没有固定职业,四处漂泊。(4)早年丧子,孤苦伶仃, 境况凄凉。 (5)感情生活连连受挫,只身离开祖国,自我放逐。 11文章最后一段在
4、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6分) 答:_ 解析 回答本题时,学生可联系结尾的一般作用(总结全 文、照应开头、深化主题),结合文章主旨加以阐述。 答案 全面概括、评价郁达夫的性格和一生。总结全文 ,呼应文章题目。 12郁达夫的作品风格独特,在艺术上有很高的成就,我 们学过的故都的秋,就体现了他的创作特点。结合 文中提到的他的其他作品,谈谈对你的写作有怎样的启 示。(6分) 答:_ 解析 从文章的内容及写作生活中来概括出关键点。 答案 (1)文章与作者的思想性格密切相关。(2)经历、 生活体验是写作的源泉。(3)文章要率真赤诚,写出自己 的真情实感。(4)文章要有自己的风格。 四、语言运用(10分)
5、13以“秋天的雨”为描写对象,仿照下面的句子,续写两 个句子,使之构成排比句。(5分) 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它带着清凉和温柔,轻轻地 ,把秋天的大门打开了。 答:_ 解析 注意每个句子的比喻修辞以及句式的和谐一致。 答案 秋天的雨,是一盒颜料,它带着画笔和色彩,慢 慢地,把秋天的树叶染黄了。 秋天的雨,是一把扇子,它带着清新和爽气,悠悠地, 把夏天的炎热驱散了。 14模仿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的格式,把故都的秋 景连缀成诗,尽量表达出作者(郁达夫)的情感。(5分)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答:_ 解析 不用讲究平仄,能基本押韵即可。关键是模仿 天净沙秋思中排列典型意象,景中含情,末尾直 抒胸臆的写法。 答案 (参考):破屋浓茶小院,漏光鸽声碧天,秋草蓝 朵残垣。槐蕊落地,落寞人在故都。 五、随堂练笔(30分) 15秋天是美丽的季节,秋天是收获的季节。请到室外观 察一下周围的美景,写一段描写秋景的文字,要寓情 于景,力求写出景物的特征。不少于400字。 答案 略 更多课件、公开课等内容,敬请关注微信公众号: “中小学教学”以及“中学考试” 扫描二维码获 取更多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