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年河北省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doc

上传人:ha****a 文档编号:117829718 上传时间:2020-03-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年河北省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7-2018年河北省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7-2018年河北省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7-2018年河北省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7-2018年河北省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2018年河北省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2018年河北省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河北定州中学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高二第2次月考历史试卷一、单选题11913年6月的一期大公报专门刊登了一篇题为粤女学生之怪装的文章,称她们“穿着猩红袜裤,脚高不掩胫,后拖尾辫,招摇过市”。为此广东教育司专门发出布告,下令整顿,称“近来一种女子佻挞长袜猩红,裤不掩胫,此在无知识者为之尚不足责,不谓人格尊贵之女学生身佩襟章亦有尤而效之者,殊非自重之道。”由此表明当时A. 新旧文化交融中激烈碰撞B. 学校教育尚未开启近代化C. 崇洋风气已成为社会主流D. 新文化运动促进女性解放2据下图可以推知,在鸦片战争后清朝清政府财政税收结构变化示意图A. 鼓励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B. 政府的财政税收收

2、入锐减C. 小农经济已快速走向解体D. 政府调整了财政税收政策3蒙克莱斯钦在贸易的经济政策中写道:“第一个说金钱是战争之本的人说到了点子上,因为尽管金钱不是唯一的因素,优秀的战士也是绝对必需,然而几个世纪的经验告诉我们,金钱总是主要的。很多时候,黄金比钢铁更有力量。”据此判断,蒙氏所说的贸易的经济政策是指A. 重商主义B. 重农抑商C. 自由主义D. 凯恩斯主义4英国历史上,“内阁”一词直到1900年才见于官方正式文件,而首相直到1905年才开始接受国王的委任状,1937年的国王大臣法才使内阁的名称和首相的职位有了成文的法律根据。材料反映出英国A. 君主立宪制确立过程很漫长B. 代议制的程序化

3、进程比较缓慢C. 代议制立法始于20世纪初D. 中枢机构职权开始有法律依据517世纪下半叶,法国启蒙思想家培尔断定中国人无神论最彻底,并试图以此为例,证明“由清一色的无神论者所组成的社会是可能存在的”,认为一个健全的社会不一定需要宗教的维系。这说明他A. 认为中华帝国政治制度无与伦比B. 借用中国传统文化表达自身诉求C. 肯定宗教改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D. 主张加强东西方无神论比较研究6宋代理学家们一方面借鉴佛教和道教在哲学本体论方面的成果,主张“理”是宇宙万物的本源;一方面在传统儒学中寻找能够利用的因素,提出了许多富有特色的儒学概念,并给予系统的哲学论证。这说明宋代理学A. 改造儒学的天命思想

4、B. 弘扬关怀现实的传统C. 重视儒学思想思辨化D. 遏制人们的自然欲求7美国制完会议就众议院议员席位分配问题曾出现三个建设方案:方案一,(马里兰州)将奴隶也算入州人口数;方案二(密歇根州)只将自由人算入州人口基数;最终方案,奴隶按五分之三的比例加入州人口基数。最终方案的形成过程说明了A. 妥协是现代政治的重要策略B. 分权是共和制度的关键措施C. 国会是代议政体的权力中枢D. 奴隶是民主选举的重要力量8在斯巴达,任何一个“王”出征的时候,都有两个行使同法权的监察官跟随着他,监视他的行路并有权对其进行刑事审判。在雅典高级官吏从选任到离职都必须接受严格的审查。这表明古希腊A. 由监察官代表平民参

5、与国政B. 重视对统治阶层权力的监察C. 构建了轮番而治的政治体制D. 实现了吏治清明的民主政治92017年8月4日新华社电称:“美国国会参众两院上周接近全票通过一项针对俄罗斯、伊朗和朝鲜三国的制裁法案,断绝了总统唐纳德特朗普使用总统否决权的选项。尽管不满,特朗普于8月2日还是签署了这项法案,并发表一份怨气十足的文字声明。美国国会此举A. 降低了联邦政府的行政权力B. 行使了宪法赋予国会的职权C. 使总统无权否决该法案D. 使立法权凌驾于行政权10孙中山曾于五权宪法中指出:“自世卿贵族门阀举荐制度推翻,唐宋厉行考试,明清峻法执行,无论试诗赋、策论、八股文,人才辈出;虽所试科目不合时用,制度则昭

6、若日月。”以下对此材料的解读,错误的是A. 科举制度在历史上曾有利于人才的选拔B. 科举制度作为一种人才选拔制度,有存在的必要性C. 门阀举荐制度被推翻,是因为考试制度执行不力D. 科举制度被废除,是因为考试内容不能与时俱进11一般认为,克利斯提尼的改革在雅典建立起奴隶制民主共和国。因为雅典政体已经兼具“主权在民”“抽签选举”“轮番为治”的特点,但这时的民主尚不充分,三、四等级公民的政治权利仍受限制。其“民主尚不充分”主要在于A. 陶片放逐法沦为封建统治的工具B. 四百人议事会排斥第四等级公民C. 由最大部落所选将军出任执政官D. 梭伦改革的财产法定资格仍有效1217世纪下半叶,法国启蒙思想家

7、培尔断定中国人无神论最彻底,并试图以此为例,证明“由清一色的无神论者所组成的社会是可能存在的”,认为一个健全的社会不一定需要宗教的维系。这说明他A. 认为中华帝国政治制度无与伦比B. 借用中国传统文化表达自身诉求C. 肯定宗教改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D. 主张加强东西方无神论比较研究13宋代理学家们一方面借鉴佛教和道教在哲学本体论方面的成果,主张“理”是宇宙万物的本源;一方面在传统儒学中寻找能够利用的因素,提出了许多富有特色的儒学概念,并给予系统的哲学论证。这说明宋代理学A. 改造儒学的天命思想B. 弘扬关怀现实的传统C. 重视儒学思想思辨化D. 遏制人们的自然欲求14美国制完会议就众议院议员席位

8、分配问题曾出现三个建设方案:方案一,(马里兰州)将奴隶也算入州人口数;方案二(密歇根州)只将自由人算入州人口基数;最终方案,奴隶按五分之三的比例加入州人口基数。最终方案的形成过程说明了A. 妥协是现代政治的重要策略B. 分权是共和制度的关键措施C. 国会是代议政体的权力中枢D. 奴隶是民主选举的重要力量15在斯巴达,任何一个“王”出征的时候,都有两个行使同法权的监察官跟随着他,监视他的行路并有权对其进行刑事审判。在雅典高级官吏从选任到离职都必须接受严格的审查。这表明古希腊A. 由监察官代表平民参与国政B. 重视对统治阶层权力的监察C. 构建了轮番而治的政治体制D. 实现了吏治清明的民主政治16

9、毛泽东曾指出“总而言之,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这样,我们就可以把敌人缩小到最少对我们来说,朋友越多越好,敌人越少越好。”下列史实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协助孙中山改组国民党 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召开了政治协商会议A. B. C. D. 171947年国民党据中华民国宪法完成了政府的改组,在国府委员中,国民党人占17人、青年党、民社党及社会贤达占11,大公报对此的民意调查显示:100人中的50%为其打分为零分,平均分不到24分,其中的人认为青年党和民社党根本就不该参加这个政府。材料较为客观地反映出A. 抗战胜利后中国两种命运的斗争 B. 中国人民为和平民主建国的努力C. 民主联合

10、政府在一定程度上实现 D. 国民党政权处于合法性危机之中1820世纪初叶,出版于上海的某论著说:“有起死回生,还魂返魄,出十八层地狱,升三十三天堂,郁郁勃勃,莽莽苍苍,至尊极高,独一无二,伟大绝伦之一目的,曰革命。沿万理长城,登昆仑,游扬子江上下,溯黄河,竖独立之旗,撞自由之钟,呼天吁地,破颡裂响,以鸣于我同胞前曰:鸣呼!我中国今日不可不革命。”上述言论意在A. 传播民主革命思想,振奋国民精神 B. 再举斗争旗帜,掀起“一次革命”C. 呼呼以革命方式唤起“亚洲觉醒” D. 说明以上书请愿办法改革政治行不通19“自从1914年爆发第一次帝国主义世界大战和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在地球六分之一的土地

11、上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以来,中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起了一个变化。”由材料可推知A. 中国的民主革命进入了新阶段 B. 中国社会主义革命运动渐成主流C. 十月革命被中国资产阶级认可 D. 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取得胜利20有学者认为:法家不别亲疏,不分贵贱,给重视血缘和等级关系的社会以强烈冲击;它以君主和国家为 中心进行思考,强调尊君卑臣,在某些时候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这体现了法家思想的积极作用是( )A. 建立了无差别等级的社会 B. 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C. 建立了尊君卑臣的等级社会 D. 提出改革社会的主张二、非选择题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与明朝相比,清朝官学种类增多,分布范围扩大

12、,但由于科举考试题目由四书五经里出,所以四书五经成为生徒学习的必修课,律学、书学,算学等科目的教学也要适应科举的要求。又如,考试文体为八股文,学校就注重训练、教授如何写好八股文,而忽略了其他科目的学习。学子很少涉及其他方面尤其是自然科学的学习,而儒家经典免不了带有迂腐之气,大大影响了学子创造性的发挥。摘编自明清科举制度与学校教育研究材料二文艺复兴和期,各类学校是人文主义者反封建教会的斗争阵地,教育以现实人文为主要内容,重视个人自由、个性解放、重视尊重人的价值和尊严以及焕发人的智慧和才华,面向大自然和现实社会。他们学习的科目很广泛,涉及小说诗歌、绘画雕刻、天文地理、政治历史、新哲学等。这些使学生

13、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学校首先注意的是古典文化和自然科学的研究,基本上排除了神学。摘自世界全史百卷本(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中西教育的不同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原因。(2)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西不同教育各自产生的影响。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黄帝形象的每次弘扬,都与当时社会形势密切相关。黄帝是秦国崇奉的上帝之一,后加上了神仙家的涂饰;庄子等论道之人又加了一层“道”的涂饰;儒家将其推为古代帝王。汉代史学家司马迁采集众多与黄帝相关的文献和传说资料,排除方士对黄帝的神仙化宣扬,尊崇为封建帝王的理想样板,供奉为华夏的始祖,黄帝的历史形象塑造成型。魏晋南北朝时期,孝文帝

14、带头将拓跋氏改为元,标榜鲜卑族是黄帝的子孙。魏收在魏书姓氏志将北朝各族,包括新改成汉姓的部落姓氏与华夏旧有的诸姓氏,统统归纳成为一体,于是北方各族都成为黄帝的后裔。至此,历史学家的使命基本完成。(摘编自李凭黄帝历史形象的塑造)材料二:20世纪初,以寻根方式重现黄帝伟大形象,是革命派进行启蒙教育与社会动员的宣传工作重点之一。1903年,刘师培发表黄帝纪元论,力主以黄帝纪元取代清朝正朔,“用以唤醒国人的民族自觉”。同时,江苏杂志刊登了“中国民族始祖黄帝像”,且附上赞辞:“帝作五兵,挥斥百族,时维我祖,我膺是服,亿兆孙子,皇祖贰兹,我疆我里,誓死复之”。还公开改用黄帝纪年。同时,陈天华的猛回头警世钟

15、,较早刊登黄帝画像,并纵情高呼黄帝为“始祖公公”,更使黄帝广泛地深入人心。1905年,宋教仁创刊二十世纪之支那(民报的前身),刊登黄帝画像并配题词。1908年,东京同盟会总部在武装起义迭遭挫折之余,仍然遥祭黄帝以鼓舞党人斗志。(摘编自章开沅黄帝与辛亥革命)(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先秦、西汉和魏晋时期黄帝的历史形象,并分别说明其形成的历史背景。(2)对比材料二与材料一,指出晚清革命派塑造的皇帝形象与古代的不同之处,并对革命派塑造皇帝形象的活动予以评价。参考答案ADABB CABBC DBCAB BDAAB 21(1)特点:中国:官府控制;教学内容单一;以儒家经典为主;教育与科举考试紧密结合;方法刻板单一。西方:科目涉及广泛;以现实人文为主;注重人性的培养。原因:中国:政治专制;理学占据思想统治地位;科举制度的推动。西方:商品经济的发展;新兴资产阶级的壮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