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第四单元《放牛山歌》人音版(五线谱)(2014秋)

上传人:烟*** 文档编号:117826941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8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第四单元《放牛山歌》人音版(五线谱)(2014秋)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第四单元《放牛山歌》人音版(五线谱)(2014秋)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第四单元《放牛山歌》人音版(五线谱)(2014秋)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第四单元《放牛山歌》人音版(五线谱)(2014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第四单元《放牛山歌》人音版(五线谱)(2014秋)(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放牛山歌教学设计(演唱课)教材分析歌曲放牛山歌是一首以农村为题材内容的四川民歌。2/4拍,五声徵调式。音乐素材简练、朴实,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曲调欢快、活泼,表现了农村的牧童娃娃愉快劳动生活的欢乐情绪。歌曲为六个乐句构成的一段体。全曲用“mi re do ”三个音为轴心,贯穿全曲,使其具有山歌高亢的特点。第一、二乐句的第2小节与第4小节分别采用了上移一度和同度进行的手法。衬词“呦喂”,及“啥”字地方方言的运用,使歌曲增强了浓郁的地方民歌风格,从而形成了一领众和的对唱效果。第三乐句“X X .”切分节奏出现,使牧童在欢乐放牧时的心情的得到了欢畅的抒发。第五乐句宽松舒展的旋律唱出了“哥儿啰喂”,犹

2、如牧童在山坡上向远处呼唤的生动情景,热情而又奔放,歌声悠扬。最有一个乐句采用了与第四乐句同头换尾的手法,再现了牧童们放牧时欢乐的情景和劳动时的喜悦之情。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音乐与地区有密切的关系,感受祖国丰富多彩的民族音乐音调,激发对祖国民族音乐的热爱。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用高亢愉快的声音演唱歌曲,感受音乐情绪以及山歌的风格。 教学难点能够用连音和非连音表现歌曲。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 情境导入(放牛娃图) 1观看图片,激发兴趣。 过渡语:你看这几张图片,里面的孩子在干什么?(答:在放牛) 你听,他们一边放牛一边唱起了山歌。2初听歌曲二、学习歌曲 1初步聆听歌曲,感受歌曲内容。(出

3、示歌谱以及歌词) 过渡语:这首歌曲好听吗?歌曲里是不是还有牛的叫声?2再次聆听歌曲,感受歌曲速度,情绪,并轻声哼唱方言。 过渡语:我们再听一遍吧,请你听听歌曲的速度和情绪,还可以试着小声哼唱一遍。3朗读歌词过渡语:我们来读读歌词,看都讲到了什么?(教师带领朗读歌词)4一句句学唱歌曲过渡语:请你和我来学唱,我唱一句你唱一句。(教师分句教唱歌曲)解决难点:讲解衬词:衬词是在民歌的歌词中,穿插的一些由语气词、形声词、谐音词或称谓构成的衬托性词语。衬词大都与正词没有直接关联,但一经和正词配曲歌唱,成为一首完整的歌曲时,衬词就表现出鲜明的情感。附点音符的演唱:教师用手势带领学生正确演唱。5完整的跟着录音演唱 师:请同学们跟着录音,完整的演唱歌曲。 三、拓展介绍四川观看四川图片,了解地理。过渡语:这首歌曲是四川民歌,你了解四川吗?四川位于中国大陆西南腹地,自古就有“天府之国”的美誉,是中国西部门户,大熊猫的故乡。就让我们看看四川的美景吧! (展示几张四川风景图片,让学生对四川有初步印象。)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四川民歌放牛山歌,让我们感受到了放牛孩子天真、快乐的童年生活。希望课下你能把这首歌曲唱给你的朋友,与他们一起分享你的歌声、你的快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