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题型——语意连贯题十大解题技巧

上传人:高考****户 文档编号:117780095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8.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题型——语意连贯题十大解题技巧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高考题型——语意连贯题十大解题技巧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高考题型——语意连贯题十大解题技巧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高考题型——语意连贯题十大解题技巧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高考题型——语意连贯题十大解题技巧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题型——语意连贯题十大解题技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题型——语意连贯题十大解题技巧(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资料共享平台,分享你的能量,去影响他人!语意连贯题十大解题技巧巧题型介绍题型简介“语意连贯”为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部分必考题型之一,通常以排序选择题的方式考查,通常又被称为“排序题”。高考样题【样题1】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任何国家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粮食安全问题。中国多年来_,_,_,_,_,_。实现了粮食供应从长期短缺到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使粮食产量不断攀升坚持以自力更生为主的粮食安全战略推广良种、改善水利条件、精耕细作在上世纪末突破5亿吨大关A. B.C. D.【解析】第一步,语境分析。前语

2、境指明此语段的话题是关于粮食安全问题的。各横线处的语句围绕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进一步表达。这样解题的思路就基本明确了。第二步,备选语句的语意分析。句表示中国重视粮食安全问题之后的结果。句侧重从产量上表示“历史性转变”。句侧重从中国的耕地与养活的人口同世界的耕地与人口的比例来表达粮食安全问题。这两句都是总括。到底在前呢,还是在前呢?见下一步分析。句出现了“粮食产量”这样的对象;另外开头有“使”字,使“粮食产量”成了受动的客体对象。句表示中国重视粮食安全的战略。句表示中国的具体政策和措施。句表示粮食产量“突破5亿吨大关”,此句还有两点需要注意:一是为什么能突破,二是突破之后有什么结果或影响。第三步,

3、分析关键词。句中“突破”必须承句中的“粮食产量”这一对象,所以这两句的顺序就确定下来了。句中“使”字表明了施动与受动的关系,“粮食产量”是受动对象,那么施动对象是谁呢?这是解决句承哪一个句子的关键。此有两个句子备选,句所表示的战略可以使之攀升,句所表示的具体政策和措施也可以使之攀升。可是,句和句的顺序怎么安排呢?按照一般的表达习惯,应先说战略、方针,再说政策、措施。由此确定,在前在后。同时也可以确定,句应该直承句。最后讨论两句的安排。在第二步的分析中,已分别分析其语意,进一步体会可以发现,句的总结是直接针对“粮食产量”攀升的情况的,而句的总结是在句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拓展,所以句直承句,句排在最后

4、。因此,答案为:B。【样题2】将下面6个句子,按恰当的顺序填入横线处。(只填序号)紫禁城位于北京的中心,_。什刹海位于紫禁城的西北面,那里是娱乐休闲的好去处。亭台顶上盖有色彩灿烂的瓦。背后是景山,还可以看到附近的鼓楼。周围绕有城壕与金色瓦顶的墙垣,由景山可以看到北京的中轴,山上共有五座亭台,【解析】第一步,语境分析。前语境介绍的对象是“紫禁城”,后语境是说明“什刹海位于紫禁城的西北面”,结合备选语句,可知这段说明性文字。第二步,备选语句分析。横线前的一句话是“位于北京的中心”,根据勾前的原则,应排第句,因为“周围”对“中心”,两句语意上对举。都围绕“景山”展开,构成一个组合且则构成了后句句首接

5、前句句尾的顶针式前后“勾连”结构。句与后语境对举,分别总提紫禁城“背后”和“西北面”的景物。因此答案为:。【样题3】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写序号即可)科学家为了迎接“挑战”,根据超导材料的“完全抗磁性”原理,让轮子和钢轨“分离”,发明了高速磁悬浮列车。磁悬浮列车在正式运行之前,还需要有一个依靠轮子行驶一段距离、时速达到100千米以产生足够大的磁场的启动阶段。磁悬浮列车由于不存在轨道对车轮的摩擦阻力,因而可突破传统列车时速300千米的极限。所以,这种新型列车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传统列车提速有一个极限时速300千米,超过它,就会造成车轮和钢轨的剧烈摩擦,从而引发严重事故。它利用磁极相同

6、产生的排斥力大于地球引力使车辆向上悬浮,并利用磁极相异产生的吸引力驱动车辆高速前进。【解析】第一步,通读所有句子,理清思路,把握基本内容。这是一段说明性文字,介绍磁悬浮列车的产生背景、原理及优势。排列时首先要考虑逻辑顺序。第二步,寻找突破口。首先,我们会发现句说明传统列车的“局限性”是发明磁悬浮列车的背景,有了“局限性”才有句中科学家迎接“挑战”,发明磁悬浮列车;而句紧承句说明磁悬浮列车的工作原理,句紧承句的原理说明磁悬浮列车的工作特点;因为有句中磁悬浮列车的工作原理和特点,所以有句磁悬浮列车的优势及其广阔发展前景。为此,五句话应排列为。解题技巧1一、时间、空间的先后性【例4】给下列句子排出最

7、恰当的顺序。太清宫,又名下清宫或下宫,是宋太祖(公元960967)为华盖真人刘若拙建的道场。明万历年间,太清宫近乎荒废。南京报恩寺的和尚憨山买下宫前的一块空地,建了一座海印寺。后海印寺被毁,又建了太清宫。元太祖成吉思汗的国师邱长春曾在此宫修道。【解析】第一步,诵读所有句子,理清思路,把握基本内容。这是一段叙述性文字,它叙述太清宫的历史沿革。第二步,找出与时间有关的词语:“宋太祖”“元太祖”“明万历年间”“买下宫前”“后”“建了”“又建了”。我们根据时间的先后可以排出正确的顺序为:。【例5】下列几个句子的顺序已经被打乱,请重新排列。大海里,闪烁着一片鱼鳞似的银波。一片片坐着、卧着、走着的人影,看

8、得清清楚楚了。沙滩上,也突然明亮起来。它像一面光辉四射的银盘似的,从那平静的大海里涌了出来。是一轮灿烂的满月。【解析】第一步,诵读所有句子,理清思路,把握基本内容。这是一段描述性文字,它描绘了一幅大海月夜图。第二步,这几句话,有“大海”“月亮”“沙滩”等描写对象,在排序的时候,就应该考虑按“空间顺序”,按照从天上“月亮”到地上“大海”再到“海滩”的次序,我们可以排出正确的顺序为:。2二、客观事物的逻辑性众所周知,事物本身的发展具有规律性,人的思维也具有规律性或由一般到个别,或由个别到一般;也可为由概括到具体,或由具体到概括人们认识事物必须遵循生活的逻辑、自然的逻辑和思维的逻辑,或由易到难,或由

9、浅入深,或由表及里,或由此及彼做题时只有先把握了客观事物的逻辑性,然后才能进行合理的排序。【例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顺序是:铁路客车动车组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控制技术,_,_,_,_,_。列车防火系统也很先进,重要设施都附有防火装置。并与地面通讯,实现地面对列车的控制能实现对动车组各个系统的控制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动车组即可自动减速或停车同时对系统进行监视和故障诊断无需人为干预【解析】第一步,语境分析。通读语段和备选语句便会发现,这段文字的表达方式是说明,表述的对象是“动车组”。语段介绍了“动车组”先进的“网络控制技术”和“防火系统”。横线处的语意是针对“网络控制技术”先进性

10、说明其优越的功能。这种说明一般采用逻辑事理顺序,因此要注重对象备选句间的逻辑、事理关系。第二步,备选句分析。备选句中起关联性、指示性的关键词是:“并”“实现地面控制”“各个系统”“一旦”“同时”“人为”。这些关键词明确地表示了语意连接关系和句间的逻辑事理顺序。“各个系统”是总说其功能或先进性,故直承前语境。“同时”一词表示承接关系,“对系统”一词语所指对象与句表述的对象是一致的,故承接。“并”也表示承接关系,它承接的对象是“故障诊断”,故承。“一旦”表示假设关系。它是针对“监控”“监视”进行假设的,故承。“人为”是相对于“控制”、“自动减速或停车”来说的,故承。因此,答案为:。3三、句式结构的

11、一致性句式一致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一是陈述对象保持一致,二是句型选择要一致,包括分承的对应性,三是采用的修辞格要保持一致,四是情调氛围和音韵节奏要合谐。【例7】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顺序是:都灵冬奥会的花样滑冰双人滑的比赛中,张丹、张昊在冲击世界上最高难度的后内接环四周抛跳时失误,张丹重重地摔在冰面上,膝盖严重受伤。_,_,_。他们勇敢的精神和精湛的技术征服了全场观众,也征服了现场裁判,最终赢得一枚银牌。所有人都以为这对组合将退出比赛就在所有的人都以为这对组合将退出比赛的时候简单包扎后的张丹和又与张昊重新回到冰上继续比赛冰上却出现了张昊和简单包扎后的张丹两人顺利地完成了其他

12、高难度动作其他高难度动作完成得很顺利【解析】(一)语境分析:前语境陈述比赛的情景,语意重点落在张丹这一对象上。这就暗示,其后的句子应是对张丹的相关信息进行表述。张丹受伤后情况怎么样了,比赛情况又如何,都成为读者关注的信息。后语境陈述比赛的结果。虽然这一信息对解题的帮助并不大,但是后语境里有几个关键词还是比较重要的。“他们”这一人称,说明其前的句子就是对张丹、张昊两人的表述,这就与后语境紧密联系起来。另外,“勇敢的精神”这一短语也值得重视,它应是对张丹、张昊两人表现的概括。这表明,最后一空上的句子应以张丹、张昊为表述对象。(二)选项分析:项是一个单句,其主语是“所有人”,而前语境最后表述的是张丹

13、,主语(对象)不一致,所以句不能放在第一空上。项不是句子,而是一个复杂的介宾短语。它只能做修饰成分,不能做主语,只能作状语。这样就不会改变前语境的语意表达方向,故第一空应选句。项是一个句子,其主语是“张丹和张昊”。张丹与张昊并列,且张丹在前,这样就强调了张丹这一对象,如此与前语境的衔接就连贯了。句正好与句相反,把张昊置前,这与前语境张丹受伤的话题不一致;如果衔接起来,就达不到连贯的要求。句中“两人”是主语,是陈述对象,可以与前文中重回赛场的张丹、张昊形成照应,如此就做到了表达自然连贯。句中“其他高难度动作”是主语,这就变换了前文表述的对象,故第三空应选项。因此,答案为:。【例8】把下列语句填入

14、文中的横线处,使上下文语意连贯。(只填序号), ,人口不过二十万, ; , ,枕着清澈的多瑙河水;这是一个孕育了音乐奇才的小城,莫扎特让城中一木一石无不浸润音乐的魅力。A.面积不过八十公顷B.这是一个古老的小城C.偎依在白雪皑皑的阿尔卑斯山峰之间D.这是一个迷人的小城E.却有着千年的沧桑历史F.美得让人不忍离去【解析】第一步,语境分析。所给语段有两处使用了分号,采用的句式很鲜明,且构成排比的辞格。这说明,语段是从三个角度、分三层来陈述对象的。第二步,备选语句分析。语段的第三层陈述了“小城”受莫扎特的影响而浸润着音乐的魅力,特别是第一个分句,它采用了“这是的小城”的结构。而在选项中,B项和D项的

15、结构也是“这是的小城”,可以构成并列,也符合分号的用法。但是处到底选B项呢,还是选D呢?D项中有“迷人”这样的修饰词,这应表示(风景)美丽的,与前语境中“人口不过八十万”的表意不吻合,故应选B项,便只能选D项了。A项的结构与“人口不过八十万”是一致的,两者应该紧密相连。但是这一项放在处呢,还是放在处呢?解决这一问题应对“不过”一词进行推敲。这个词在意思上表示“小”或“少”,在用法上可与其后的关联词构成转折关系。E项中的“却”正好有这种功能,并使语意重点落在“千年沧桑”上,照应了“古老”一词,这样便可以确定处选A项,处选E项。C项结构与语境中“枕着河水”一致;两者在表意上也是一致的,而且采用了同一种修辞方法拟人,从而使风格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