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八年级人教版物理上册单元测试题:第1章 机械运动(含答案点拨)

上传人:摇**** 文档编号:117774695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2015八年级人教版物理上册单元测试题:第1章 机械运动(含答案点拨)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4-2015八年级人教版物理上册单元测试题:第1章 机械运动(含答案点拨)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4-2015八年级人教版物理上册单元测试题:第1章 机械运动(含答案点拨)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4-2015八年级人教版物理上册单元测试题:第1章 机械运动(含答案点拨)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4-2015八年级人教版物理上册单元测试题:第1章 机械运动(含答案点拨)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2015八年级人教版物理上册单元测试题:第1章 机械运动(含答案点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2015八年级人教版物理上册单元测试题:第1章 机械运动(含答案点拨)(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第一章机械运动单元检测(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0分)1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是指()。A运动和静止都取决于人的主观感觉B同一物体不可以说它既是运动的,又是静止的C选择的参照物不同,描述运动的结果也不同D选择运动的物体作参照物,研究的对象就是静止的2测量金属块的长度,如图所示的四种方法中,正确的是()。3坐在行驶的船中的乘客,我们说他们是静止的,选择的参照物是()。A船舱B河水C河岸上的树D迎面驶来的船4关于误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中的错误叫误差B认真测量可以避免误差C产生误差是由于未遵守操作规则D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

2、以减小误差5一个物体沿平直公路第1 s运动了10 m的路程,第2 s、第3 s所通过的路程都是10 m,则该物体在3 s内的运动()。A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B一定是变速直线运动CA,B选项中两种运动都有可能D可能是匀速曲线运动6一辆汽车沿平直的公路向西快速行驶,一个行人沿该公路的便道向西散步。以行人为参照物,汽车()。A向东运动 B向西运动C静止不动 D无法确定7下列四个表达式是某班四位同学在学习“长度与时间单位换算”时的演算过程记录,其中正确的是()。A0.6 m0.610060 cmB5.8 m5.8100 cm580 cmC30 min30 min601 800 sD2 h260120 m

3、in8测量紧密排绕在铅笔上的细铜丝的直径,如图所示。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 cmB读取图中刻度尺的示数时,视线应与尺面平行C测得图中线圈的总长度为15 cmD实验中需要数所绕铜丝的圈数9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华均在操场上沿直线进行跑步训练。在某次训练中,他们通过的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两人都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C前2 s内,小明跑得较快D全程中,两人跑步的平均速度相同10一小车从斜面上滑下,上半段的平均速度是v1,下半段的平均速度是v2,全程的平均速度是v,关于各段的平均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在全程的

4、平均速度v(v1v2)/2B物体在全程的平均速度vv1v2Cv1v2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15分)11小刚测得班上同学小丽的一组数据,但忘了写上单位,请你帮忙补上:身高162_,正常步行速度4.1_。12如图所示,用A、B两刻度尺测同一木块的边长,就分度值而言,_尺精密些,就使用方法而言,_不正确。用A尺测量出的物体长度是_。13百米赛跑过程中的某时刻甲、乙两运动员位置的示意图如图所示。(1)两运动员中,_的速度较快,因为在相等的时间内该运动员_较大。(2)乙运动员的成绩是10 s,他的速度是_m/s。14小李在一次体育考试中,50 m跑的成绩是8.0 s,他跑步的平均速

5、度是_;在4100 m接力赛中,为了保证交接棒的顺利进行,交接棒时两运动员要尽可能做到_。15如图所示的仪表是用来测量_大小的工具,图示读数为_km/h。16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运动速度相同的小车是_和_;经过5 s,跑在最前面的小车是_。三、作图与实验题(19题6分,20题8分,21题16分,共计30分)17某物体运动的st图象如图所示,请你画出该物体运动的vt图象。18用刻度尺测物理课本的长度需要多次测量,多次测量的目的是_,若用毫米刻度尺测量四次,读数分别为25.98 cm、26.00 cm、26.02 cm、26.42 cm。

6、其中错误的数据是_,该物理课本的长度应为_。19(1)如图所示的实验中,应使斜面保持_(选填“很大”或“很小”)的坡度,实验所需的器材,除了图中所画之外还有_,_。路程运动时间平均速度s1t1v1s2t2v2s3s1s2t3t1t2v3(2)表中直接测量的物理量有_(填表示符号),其他各物理量是通过计算得出的。(3)在表中,平均速度v1、v2、v3的大小关系是()。Av1v2v3 Bv1v2v3Cv2v1v3 Dv2v1v3(4)关于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小车从斜面顶端滑到底端做的是变速直线运动B小车运动的时间等于计时结束时秒表所示的时刻减去计时开始时秒表所示的时刻C此实验的

7、原理是公式vD为了使小车能做匀速直线运动,在实验中当小车下滑时,我们应该用手一直扶着小车,直至它到达终点四、综合题(22题6分,23题9分,共计15分)20“五一”期间,小明一家开车外出旅游,途中看到如图所示的限速牌。小明用10 min的时间通过了这段10 km长的限速路段,请你通过计算说明他超速了吗?近期,我国又加大了对超速和酒后驾车的查处力度。请你写一句相关的警示语,以提醒司机朋友一定要按交通法规驾车。21如图所示,是一个小球运动时的频闪照片,频闪时间间隔为0.02 s,闪亮时间千分之一秒可忽略不计。根据照片记录的小球位置,分析解决下列问题:(1)小球从位置a运动到位置d所用的时间是多少?

8、(2)小球所做的运动是不是匀速直线运动?判断的依据是什么?(3)小球从位置a运动到位置d的平均速度有多大?参考答案1答案:C2答案:C点拨:刻度尺在使用时,要从零刻度线或者从其他清晰的整刻度线量起,而且让刻度线紧贴被测物体,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故选C。3答案:A点拨:船中的乘客相对于船舱位置没有发生改变,即乘客以船舱为参照物是静止的。但乘客以河水、河岸上的树、迎面驶来的船为参照物,都发生了位置的改变,都是运动的。4答案:D点拨:误差是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是不可避免的,只能减小。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读数时粗心造成的,是不该发生的,是能够避免的。因此D项正确。5答案:C

9、点拨:匀速直线运动是指物体在任意时刻的速度都是相等的,1 s内运动了10 m只能说明这1 s内的平均速度是10 m/s,但不能说明任意时刻的速度都是10 m/s。所以该物体在3 s内的运动可能是匀速直线运动,也可能是变速直线运动。6答案:B点拨:以地面为参照物,汽车和行人都是向西运动,但行人比汽车运动的慢,故选项B正确。7答案:B点拨:单位换算时,每一步都应是相等的,A中0.6 m0.6100,C中30 min30 min60,D中2 h260,故选B。8答案:D点拨:由题图可以看出,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 mm,故A错;刻度尺在读数时,视线应与尺面垂直,故B错;图中铜丝线圈的总长度为15.00

10、 cm10.00 cm5.00 cm,故C错。9答案:D点拨:由题图可以看出小明做匀速直线运动,小华做变速直线运动;在前2 s内小华通过的距离大于小明通过的距离,所以小华跑得快;在全程中两人通过的距离和所用的时间是相等的,所以两人跑步的平均速度相同。10答案:C点拨:小车沿斜面下滑时越来越快,所以上半段的平均速度小于下半段的平均速度。11答案:cmkm/h12答案:AB2.20 cm13答案:乙运动的路程1014答案:6.25 m/s相对静止15答案:速度3016答案:甲丙乙点拨:st图象表示物体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vt图象表示物体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解决此题首先要从图中判断出

11、甲、乙、丙三辆小车的速度。由图象知甲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s甲20 m时,t甲5 s,所以v甲4 m/s;由图象得v乙6 m/s,v丙4 m/s,所以甲和丙速度相同。经过5 s,s甲20 m,s乙30 m,s丙20 m,因此乙在最前面。17答案:如图所示18答案:减小误差26.42 cm26.00 cm19答案:(1)很小刻度尺停表(2)s1、s2、t1、t2(3)C(4)D20答案:解析:s10 km,t10 min h开车的速度为v60 km/h40 km/h,故超速。【警示语】为了您和他人的安全,饮酒不开车,开车不饮酒。答案:见解析21答案:答案:(1)0.06 s(2)不是匀速直线运动;因为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同(3)0.83 m/s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