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年湖南省益阳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

上传人:ha****a 文档编号:117773620 上传时间:2020-03-02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10.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年湖南省益阳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7-2018年湖南省益阳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7-2018年湖南省益阳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7-2018年湖南省益阳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7-2018年湖南省益阳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2018年湖南省益阳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2018年湖南省益阳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益阳市益阳市 2017 年下学期普通高中期末统考试卷年下学期普通高中期末统考试卷 高一历史高一历史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4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2 分,共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在我国,一直有“长兄如父” “无父兄为长” “幼子不如长孙”等说法,这反映了中国社会 A. 宗法观念浓厚 B. 贵族王位世袭 C. 家族社会和睦 D. 分封等级森严 【答案】A 【解析】材料中的“长兄如父” “幼子不如长孙”体现的是血缘关系的重要性,以及长子在家庭中的特殊地

2、位,反映出中国社会宗法观念浓厚。故答案为 A 项。B 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家族和睦不是材料体现的主题, 排除 C 项;等级森严是分封制的特点,排除 D 项。 2. 针对汉初社会现实,大臣主父偃上书汉武帝,提出了一个妙计,它既有利于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又 避免激起诸侯王的武装反抗。这个妙计是 A. “虽置三公而事归台阁” B. “令诸侯以私恩自裂地分其子弟” C. “诛晁错,清君侧” D. “置丞相,金印紫绶,掌承天子助理万机” 【答案】B 【解析】汉武帝颁布“推恩令” ,削弱地方王国势力,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令诸侯以私恩自裂地分其子弟” 是“推恩令”的内容,故答案为 B 项。A 项反映的

3、是内外朝制度的形成,排除;“诛晁错,清君侧”是“七 国之乱”的口号,排除 C 项;D 项反映的是丞相的职责,排除。 点睛:汉初建立诸侯王国,本来的目的是拱卫中央,加强中央集权,但后来的发展却适得其反。诸侯王依 恃其政治、经济、军事实力与中央对抗,并进而觊觎皇帝的位置,以致造成对中央的严重威胁。汉景帝时, 大臣晁错请求削藩,以吴王刘濞为首的七国诸侯打着“诛晁错、清君侧”的旗号发动七国之乱。平定叛乱 后,尽管汉景帝采取了一些削弱诸侯王势力的措施,但地方分权问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汉武帝在位期间, 采纳主父偃的献策,制定“推恩令” ,在政治体制上实行强干弱枝,不断加强中央统治,削弱地方力量, 对于封建

4、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3. 马克斯韦伯指出:“此一制度导致候补者互相竞争俸禄与官职,因而使他们无法连成一气地形成封建 官吏贵族。获取官职的机会对任何人开放,只要他们能证明自己有足够的学养。 ”该制度是 A. 分封制 B. 察举制 C. 科举制 D. 九品中正制 2 【答案】C 【解析】隋唐科举制一方面向所有人开放,凭真才实学参加到政权中来;另一方面避免了形成官僚特权阶 层。由材料中的“候补者互相竞争俸禄与官职” “获取官职的机会对任何人开放,只要他们能证明自己有 足够的学养”等信息,可以判断是隋唐科举制度的影响。故答案为 C 项。A 项不是选官制度,排除;察举 制以孝廉

5、为标准,九品中正制以门第为标准,均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 B、D 项。 4. 明神宗实录载:“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之职,原非宰相。中有一二权势稍重者,皆上窃君上之 威灵”这说明,明朝内阁 其阁臣只是顾问,不是宰相,阁臣权力大小取决于皇帝 强化了中央 集权 不是法定的中央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皇帝的内侍机构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 A. B. C. D. 【答案】C 【解析】中央集权强调的是中央牢牢地控制地方,内阁的设置是为了加强君主专制而不是为了加强中央集 权,故表述错误,排除含有的 A、B、D 项。均是对内阁性质和职能的正确理解,故答案为 C 项。 点睛:明朝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

6、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阁臣 的升降由皇帝决定,职权的大小依皇帝旨意而定,票拟是否被采纳最终还得取决于皇帝的批红。内阁是君 主专制强化的产物,不能像宰相制度那样对皇权形成制约作用。 5. “人民使自己成为一切的主人,用命令,用人民当权的陪审法庭来处理任何事情,甚至议事会所审判的 案件也落到人民手中了。 ”亚里士多德在这里指出了雅典民主制的 A. 法律至上原则 B. 民主集中原则 C. 轮番而治原则 D. 人民主权原则 【答案】D 【解析】从材料信息来看,人民掌握着雅典城邦的一切权力,因此亚里士多德在这里指出了雅典民主制的 人民主权原则。故答案为 D 项。其他三项材料没有涉及

7、,排除 A、B、C 项。 6. 罗马诗人维吉尔指出:希腊人也许是更优秀的雕塑家、雄辩家和思想家,但唯有罗马人才懂得如何统治 一个帝国。维吉尔此一论断主要是基于 A. 罗马法的适时调整 B. 罗马建立了更完备民主制度 C. 雅典民主制不利于扩张 D. 希腊人尚浮华不务实 【答案】A 【解析】罗马法经历了由习惯法到成文法、公民法到万民法的演变,是罗马统治的有力支柱。故答案为 A 3 项。罗马没有建立民主制度,排除 B 项;C、D 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 点睛:罗马法作为奴隶社会法律制度在其产生、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深受古罗马奴隶制国家历史发展的影 响。罗马共和国建立于公元前 509 年,在平民反对贵

8、族的斗争中,罗马法由习惯法向成文法发展。公元前 450 年颁布的十二铜表法是这一发展过程的重要里程碑。在罗马共和国时期,罗马法用来调整罗马公 民之间的关系,适用范围主要限于罗马公民,所以被称为公民法。在公民法下,罗马公民受到法律的保护, 并享受法律赋予的权利。在罗马帝国建立以后,由于罗马的扩张,所控制的辽阔版图上不同民族之间的矛 盾显现出来,政治经济活动中出现了许多公民法无法解决的新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公民法发展为万民法, 万民法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的一切自由民。 7. 2016 年 6 月,英国“脱欧”公投结果揭晓后,支持“留欧”的卡梅伦宣布辞去首相职务。根据英国现行 的政治制度,卡梅伦内阁

9、其他成员 A. 全部继续履职 B. 由女王决定去留 C. 部分继续履职 D. 全体辞职 【答案】D 【解析】从英国现行政治制度来看,责任制内阁的首脑是首相,内阁成员是各部大臣。内阁成员集体负责, 必须在大政方针上保持一致,要与首相共进退,因此首相辞职,内阁其他成员应全体辞职。故答案为 D 项。 其他三项不符合英国现行政治制度的规定,排除 A、B、C 项。 8.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 (1787 年)规定:立法权属于由参议院与众议院组成之合众国国会。众议院议员 人数应按合众国所辖各州人口之多寡,分配于各州。此项人口数目包括所有公民及五分之三非公民,未被 课税的印第安人不算。参议院由各州州议会选出参议

10、员二人组成之。参议员任期六年。这些规定 有效缓解了大州与小州的矛盾反映了美国存在种族歧视体现了奴隶制与民主制的矛盾体现了立法 权与行政权的相互制约 A. B. C. D. 【答案】C 【解析】众议院议员按各州人口比例确定,参议院议员各州均为两名,缓解了大州和小州的矛盾;印第安 人不算各州人口,反映出存在种族歧视;1787 年宪法允许奴隶制存在,黑人属于五分之三的非公民,反映 出奴隶制与民主制的矛盾。说法正确,故答案为 C 项。立法权与行政权的相互制约是指国会与总统之 间的关系,材料没有反映,排除含有的 A、B、D 项。 点睛:本题属于组合式选择题,常见解题方法有肯定法、排除法、求同存异法等。肯

11、定法即凭借对一些基 础知识的牢固掌握,直接作答。排除法即找出一项或两项不符合题目要求的题肢,排除它,逐步缩小范围, 最后留下正确选项。求同存异法即将备选项中相同的题肢放在一边不管,而将所剩余相异的题肢加以比较 4 辨析,从而根据题干的要求得出正确答案。 9. 世界近代史上,英国和德国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的政治制度,这两国的政治体制 A. 是王朝战争推动的结果 B. 延续了一定的历史传统 C. 是工业革命推动的结果 D. 体现了首相对议会负责 【答案】B 【解析】英国本来就有议会传统;普鲁士完成了德国的统一,也把普鲁士的专制传统带到了统一后的德意 志。故答案为 B 项。A、C 项不符合英国史实,排

12、除;德意志帝国首相对皇帝负责,排除 D 项。 10. 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书中写到:“鸦片战争的发生意味着中国拒绝在外交平等 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结果导致英国使用武力。 ”这一观点 A. 揭示了鸦片战争爆发的历史根源 B. 掩盖了鸦片战争的侵略实质 C. 肯定了中国抗击英国侵略的正义性 D. 从全球化的角度分析了鸦片战争的必然结果 【答案】B 【解析】鸦片战争是英国为打开中国国门而发动的侵略战争,材料认为是由于“中国拒绝在外交平等和对 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而导致战争爆发的观点是错误的,掩盖了鸦片战争的侵略实质。故答案 为 B 项。鸦片战争是英国伴随工业革

13、命即将完成,迫切需要更多的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从而对中国发动 的侵略战争,排除 A 项;C、D 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 点睛:18 世纪中后期英国开始工业革命,19 世纪 40 年代工业革命接近完成。为了开拓海外市场和掠夺生 产原料,英国把侵略矛头指向幅员辽阔的中国。因此在鸦片战争中,英国是发动侵略战争的非正义一方, 中国是遭受侵略、抵抗侵略的正义的一方。 11. 柳亚子在题太平天国战史诗中说:“楚歌声里霸图空,血染胡天烂漫红。煮豆燃萁谁管得, 莫将 成败论英雄。 ”诗中的“煮豆燃萁”是指 A. 金田起义 B. 卢沟桥事变 C. 天京事变 D. 黄花岗起义 【答案】C 【解析】太平天国定都天京

14、后,由于领导集团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导致天京变乱的发生,太平天国由盛 转衰。因此诗中的“煮豆燃萁”是指天京事变。故答案为 C 项。金田起义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排除 A 项;卢沟桥事变和黄花岗起义与太平天国运动无关,排除 B、D 项。 5 12. 下面是一位同学历史课堂笔记所写的中国近代某一次战争的历史影响。据此推断这次战争是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 甲午中日战争 【答案】D 【解析】 马关条约中关于投资设厂的规定,表明列强对华经济侵略由以商品输出为主,转变为以资本 输出为主;马关条约签订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因此

15、这次战争 是甲午中日战争,故答案为 D 项。鸦片战争使中国由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转变,排 除 A 项;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半殖民地化加深,排除 B 项;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 地半封建社会境地,排除 C 项。 13. 孙中山在临时大总统就职宣言书上说:“武汉首义,十数行省先后独立,所谓独立,对于清廷为 脱离,对于各省为联合,蒙古、西藏意亦同此。行动既一,决无歧趋,机枢成于中央,斯经纬周于四至。 ”这里孙中山主要强调的是 A. 继续进行革命 B. 加强政治统一 C. 各省放弃独立 D. 实行民族自治 【答案】B 14. 下图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一次进军路线示意

16、图,与之对应的口号是 A. “打倒列强,除军阀” B. “打土豪,分田地” C. “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6 D. “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 【答案】A 点睛:本题的解答主要是根据示意图的信息,如从广东革命根据地出发、打到长江中下游并继续向北,确 定这次军事行动是国民革命运动中的北伐战争,然后联系北伐战争的有关内容来确定答案。 15. “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 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这是毛泽东创作于 1928 年的诗词。该词是 A. 西江月井冈山 B. 清平乐六盘山 C. 沁园春长沙 D. 忆秦娥娄山关 【答案】A 【解析】1928 年是毛泽东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展斗争的时期,故答案为 A 项。 清平乐六盘山和忆 秦娥娄山关是反映红军长征的作品, 沁园春长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